在儒家學問高,通天文,懂地理者可帶。諸葛亮一生帶過兩個帽子一個為閑時所帶,另一個為打仗時所帶據說可以有神相助
『貳』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頭上帶的那個叫冠嗎他的特別大啊
不是。
不知道你說的是他在隆中隱居時戴的還是做了丞相之後戴的。
如果是出山之前,那麼那個叫「綸巾」,是一種很結實、漂亮的布料,當時很多風流人物(比如周瑜)都戴這種東西。
當了丞相之後,戴的其實就是官帽,算不上冠。一看官帽就知道官的大小。如果是個參謀,那麼他的腦袋就只能草草地用布包一下了。但要是官特別大時,「帽子」也就越精緻,但如果不是王的話是算不上冠的,你看曹操的「豹子」上還有寶石呢,那才叫做「冠」。
『叄』 三國演義,諸葛亮為何把劉備做的帽子扔在地上
有扔帽子這回事么。。。我怎麼沒記得
我光記得諸葛亮就北上去見劉備,因為劉備當時駐兵樊城,諸葛亮見到劉備以後,劉備不認識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當做一般的讀書人,一般的士人,一般的人才來接待。大概當時也接待了很多這樣的人,大家一起吃了個飯,吃了一個飯以後就散了,但是諸葛亮沒走,劉備也沒理他,也不問他有什麼事,自己就拿了一個氂牛尾巴在那編起工藝品帽子來,諸葛亮就說,將軍的雄心壯志難道就是編工藝品帽子嗎?劉備手上拿著氂牛尾巴往旁邊一扔,這什麼話?聊以忘憂了。
諸葛亮說,將軍,您想一想劉鎮南——劉鎮南是誰?就是劉表,劉表當時的職務是鎮南將軍,所以簡稱他劉鎮南——諸葛亮說請問將軍,劉鎮南比得上曹操嗎?劉備說那比不上。
諸葛亮又問,那將軍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嗎?劉備說那也比不上。諸葛亮說,劉鎮南也比不上曹操,將軍您也比不上曹操,難道你們就坐在荊州等死嗎?就等著人家來宰割嗎?劉備說,唉,我也發愁啊,沒有辦法!
諸葛亮就給他出一個主意,說我們荊州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呢?是北方來逃難的流民很多,而這些人都沒上戶口,不是我們的編戶齊民,那麼這一部分人的人力和財力政府就沒有掌握,因此應該把這些人查清楚了,都給他們上上戶口,那麼該交稅你交稅,該出力你出力,該服兵役你要服兵役,那麼荊州就強大了。
這些其實說明了諸葛亮的政治頭腦和見地,同時也間接的表現出劉備的心態和當時矛盾憂愁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