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帽上的銀飾瑪瑙,玉飾
清朝是最盛流行帽上釘上銀飾品及瑪瑙片和白玉,翠玉片等,有錢的小孩帽上四周釘滿了銀製品.有些是全是小瑪瑙片.上面還串了小珠子.甚是好看.不管銀製品還是瑪瑙,題材都是吉祥如意類的內容.大人的瓜帽前嵌的是上好的和田白玉片,和有的是翠綠色的翡翠.有錢沒錢看帽就明了.有的是扇墜子.煙嘴桿上的玉墜.和腰上掛的玉件.個個都是好材料做成.這就是中國的玉文化的體現.
那叫帽正,又叫帽准,俗稱「一塊玉」。吳語「准」、「正」音近,故曰「帽正」,屬於帽子上的裝飾物。多為正圓形,上大下小扁而平,底下有象鼻眼,綴在帽子前面,戴上的對准鼻尖,所以叫帽正。唐宋元三代已有流行,明清兩代使用較多。即過去有德之士鑲在帽子上的飾物,代表著正人君子以玉比德。
以玉石、翡翠、瑪瑙等材料製成,有圓形、方形、多邊形等,鑽孔後縫綴在帽子前端。明、清時期較為流行。清邃園《負曝閑談》第二十五回:「皮困秋兒上一塊碧霞璽,鮮妍奪目。」其中「一塊碧霞璽」,即指「帽准」。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八回「沈月卿只穿了一件玄色縐紗皮襖。。。。。。頭上戴了一頂烏絨女帽,連帽准也沒有一顆」。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四十二回:「俚幾對珠花同珠嵌條,才勿對,單喜歡帽子浪一粒大珠子,原拿來做仔帽正未哉,
帽正的出現與帽子是分不開的,其本身的實質就是帽飾,民間俗稱帽花。帽花是指裝飾於帽上的飾物,多用於小孩出生或小孩滿月、滿周歲等喜慶節日,大小排列成組。還有一些婦女用的帽花,以團花、團壽、團鶴、福祿壽喜、牡丹、菊花、蜘蛛、蝴蝶等圖案為主。多為老年婦女所用,很多是婆婆做壽時兒媳贈送的祝壽禮物。
帽正與一種便帽的關系十分密切,便帽在北京有多種叫法。如"小帽"、"帽頭"、"瓜皮帽"、"六塊玉"等等。無論老少也無論尊卑都可以戴。因這種帽子是由6塊同質料子拼制而成,據說早在明代初年,就取它有代表天地四方的"六合統一"之含義而盛行於京城了。清入關後,同樣取"六合統一"這一吉利之詞,同時這種帽子又摘戴方便,博得人們喜愛,因此仍盛行不衰,便帽的6瓣呈下寬上尖狀,縫成後,形如半球。帽的底邊分有檐與無檐兩種。有檐的即在底邊上鑲上1寸寬的小檐;無檐的只用緞子包個窄邊而已。小帽在天熱時,多選用黑紗為面;天涼時,則選用黑緞子為面。帽頂是用緞子編成一個"疙瘩",北京人管它叫"算盤結",顏色有紅有黑。在小帽的前方正中要釘上一塊"帽正",以示帽子的前後。帽正的質料有好有差,好的用翡翠,白玉和珍珠;差的則用料器或金屬片。 、梅花紋、荔枝紋等等,豐富多彩
『叄』 你好…我有一個古代純銀帽子
我先輩也有
『肆』 古代什麼帽子上有銀質八仙
最好上圖一觀
『伍』 古代帽子上正前面綉的那個玉叫什麽
古代帽子上的玉叫冠玉,冠是古代成年男子所戴束發用具,表示成年貴族,明清繼承沿用其表意。多為正圓形,上大下小扁而平,底下有象鼻眼,綴在帽子前面,戴上的對准鼻尖。唐宋元三代已有流行,明清兩代使用較多。
『陸』 祖傳嵌銀菩薩的帽子
祖傳嵌銀菩薩的帽子,這樣的品種的「菩薩帽」,真品有收藏價值的;真品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柒』 我有一頂帽子,上面有八個人物銀飾,有朋友知道是什麼嗎
你沒照片怎麼看啊如果是八個人物的話,有可能是八仙造型。
『捌』 家裡有個老的小孩帽子,鑲了很多銀的,這種帽子有收藏價值嗎值錢嗎
老的小孩帽子,鑲了很多銀的,這種帽子真品有收藏價值;真品值錢的;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