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無檐帽 牛仔帽屬於無檐帽嗎
感覺不算,也有帽檐啊!
Ⅱ 無檐的圓頂帽子叫什麼
猿人帽,現在的帽子越來越千奇百怪,形狀都沒有一個標准,自然叫法也沒一個標准
Ⅲ 有沒有無檐的棒球帽啊!就是沒有帽檐,然後是圓的。NY的
沒有聽說過無檐的棒球帽啊。。。
Ⅳ 編制中老年帽子的方法 要圖片 詳細些
材料:
悉尼樂譜線2兩、5.5cm圍針1根。8針起頭只適合悉尼樂譜線粗細的絨線
織法:
1、起頭8針,織15行,完成第一個橫條。
Ⅳ 一種圓形柔軟的無檐帽,常偏向一邊戴的,這種帽子叫什麼名字
我自己想起來了,叫做鴨舌帽。
希望採納
Ⅵ 小說里描寫老人外貌的句子。
米龍老爹六十八歲,個子矮小,瘦弱,背稍有一點駝曲,一雙粗壯的大手長得象蟹鉗一樣有力。一叢稀疏而乾枯的頭發,象小鴨的絨毛點綴在頭頂上。頸間褐色皮膚上橫著幾條皺紋,清晰地暴出條條青筋。青筋在下巴深處消失,又在鬢角間出現。
——[法]莫泊桑:《米龍老爹》描寫的是一位老農民
他是個老人了,烈日海風把他的臉膛炙成了黑檀木,眉心處象用木刻刀扎了兩道深紋,嘴邊是一圈銀色的連鬢鬍子。雪峰似地高聳地雙眉,更使他有一種銳不可當的威勢。步伐凝重,說話不多,有一句,說一句;說一句,是一句。輕易不笑。鬍子一動,眼樂在無檐帽下光芒閃動,便是老人家在微笑了。——曾毓秋:《東海捕鯊》
楊七公公從船尾伸出了一顆頭來,雪白的胡須、頭發;失掉了光芒的,陷進去了的眼珠子;癟了的嘴唇襯著朝天的下顎。要偶然不經心地看去,卻很象一個倒秧田裡、拿來嚇小雀子的粉白假人斗。他眯著眼珠子向四周打望著:不象尋什麼東西,也不象看風景,嘴巴里,念的不知道是什麼話兒,剛好可以給他自己聽得明白。隨即,便用乾枯了的手指,將雪白的胡須抓了兩抓,低下了頭來……——《楊七公公過年》
對岸渡口,有幾個人正從堤上走下河灘來,一位胖胖的老太太,提著一根手杖,健步走在前頭。夕陽灑在她的滿頭銀發上,顯得神采奕奕。——《渡船》
她一臉慈愛滄桑,年輕時烏黑的頭發已有如嚴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根根銀發,半遮半掩,若隱若現。臉上條條皺紋,好像一波三折的往事。——《一個慈愛的老人》
Ⅶ 海軍為什麼要戴無檐帽
水兵戴無檐帽,一是避免艦艇在高速航行中帽檐兜風,二是避免在使用觀察儀器時,帽檐碰壞精密的儀器設備以及給觀察帶來的不便。
Ⅷ 老人帽子的編織方法及圖解
給我媽媽新織的老年帽,跟去年的款式稍有不同。 材料:安伯士段染毛線
用量:100G
工具:5.00CM棒針
一、先上一個完成的帽子
(這個咖灰色的是送給我姐婆婆的)
二、帽子由7片組成,這是一片織完的樣子,每片是次隔行正面減針,每次織到帶有線頭的那端減針(倒數第2針和第3針相並),最後一針織下針,每行第1針挑下不織,從第2針開始織。
編織方法:每片先織四行反平針,也就是來回織8行,然後地九行開始織6行平針,第七行開始織花,織三針,將第4針脫掉,拆5行,與拆掉的五行線一起並織,每個花相隔三針。然後在織5行平針,第六行挑花,注意:第二組花是與第一組花錯開的。織完第二排花後將左側斜尖部分每個小辮挑一針,大概挑11針或10針,挑完針數又恢復到起針的針數四十針,開始織第二片花,以此類推織七片花。
三、帽身完成,合邊時,圖片標注部分為帽檐部分需要折過來的,所以需要在正面縫合。
四、帽身織完頭圍平鋪測量是25CM多,拉平是27CM,正好夠我媽的頭圍52-54CM。
五、帽子完成了,我媽喜歡鉤針花邊,我鉤了三圈花邊。
六、2兩線織完帽子還剩這么一點點
七、我覺得還是有花邊的帽檐好看
八、看看戴在頭上的效果,老人不喜歡帽身太深的帽子,這個帽子折完帽檐正好在眉毛上面。
九、正面效果
十、帽頂,一共七片
十一、順便來張給自己織的螺旋帽子
十二、側面效果,
十三、去年鉤的白色瓜皮帽子
十三-1、戴在頭上的樣子,不好意思見人,光看帽子就行,遮著點吧
十四、肉粉色的瓜皮帽,本想鉤帶帽檐的鴨舌帽,線不鉤了,就著剩的線頭鉤了三朵裝飾花。
十四-1、喜歡帽子上的花朵
Ⅸ 回族人為什麼喜歡戴那種無檐小帽子
回族人戴的無檐小帽,也稱「回回帽」或「禮拜帽」
因為穆民在每次禮拜叩頭時,為了方便前額和鼻尖他們就戴上了無檐小帽,這逐漸成為一種風俗,成為回族人的標志性服飾,無論大人小孩,無論上寺禮拜和不上寺禮拜都戴這種標志回回民族的「禮拜帽」的。
Ⅹ 無檐帽好看還是有檐帽好看
看你喜歡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