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炒帽子的做法視頻教程全集
用料
主料
小麥麵粉350克
南瓜2塊
紫薯1個
輔料
酵母粉
3勺
帽子饅頭的做法
1.
南瓜和紫薯蒸熟,去皮攪成泥狀
2.
南瓜泥中放入酵母粉,和面醒發,紫薯同理
3.
揉成面團
4.
像做餃子似的切成面劑子
5.
一塊劑子擀開成片,另一塊劑子揉圓團,第三塊劑子搓成長條
6.
把圓形的面團放在片形的麵皮上,用長面條圈在間縫處
7.
用模具刻個蝴蝶結
8.
沒有模具的可用筷子夾個蝴蝶結,這是另一個平頂樣式的帽子
9.
把蝴蝶結沾在長面條的首尾接合處
10.
醒發,上籠屜蒸熟,視灶具和饅頭大小掌握時間
11.
這是南瓜泥和紫薯泥做出來的
烹飪技巧
第九步:把蝴蝶結沾在長面條的首尾接合處,不好沾的話,可蘸點水沾。
❷ 清朝阿哥帽的製作方法
清朝改歷代的朝冠為禮帽,禮帽又稱為「頂戴」或稱為「頂子」。禮帽分為兩種,一種為夏天戴的涼帽,另一種為冬天所戴的暖帽,每年三月開始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涼帽為喇叭形,無檐,多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湖色或黃色,上綴紅纓頂珠。暖帽為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絨線所製成的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一般官員只可用黃貂,高等的可以用黑貂,只有皇帝可以用紫貂。
清用以區別官員品級的帽飾。以紅寶石為最高,依次為珊瑚、藍寶石、青寶石、水晶、硨磲、素金、鏤花陰文金頂、鏤花陽文金頂。革職或降職時,即革除或摘去所戴頂子。朝冠與吉服冠在三品以上略有區別,如紅寶石僅用文武一品官朝冠,吉服冠用珊瑚。進士、狀元朝寇特用金三枝九葉,舉人用金雀,生員用銀雀;朝服則舉人以上用素金,與七品官司同,生員用素銀。僭用帽頂有厲禁,對八九品原用鏤花陰、陰文金頂者,如因軍營保舉及捐納得虛銜者,雖居微職,亦可依其虛銜戴頂子。
清朝皇帝的朝冠有冬夏之分,是皇帝在朝會、祭祀時戴的禮帽。冬朝冠面為熏貂和黑狐,夏朝冠面為玉草。無論冬夏朝冠皆帽檐上仰,覆以珠穗,正中飾三層金頂,每層間飾以一等大東珠一顆,環繞金頂周圍,飾以四條金龍,龍的頭上、脊背各鑲嵌一顆一等大東珠,四龍口中各銜一顆大東珠,帽後飾一等東珠七顆,皇帝的朝冠上共飾有二十二顆大東珠。
頂戴指代表官階的頂珠,不同的頂珠質料和顏色代表不同品級,清政府規定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
雍正八年(1730年),更定官員冠頂制度,以顏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寶石:一品為紅色明玻璃,二品為紅色涅玻璃,三品為藍色明玻璃,四品為藍色涅玻璃,五品為白色明玻璃,六品為白色涅玻璃,七品以下仍然用金色頂戴。
在頂珠之下有一枝兩寸長短的翎管,多用玉、翠、琺琅或花瓷製成,用以安插翎羽。翎羽又分花翎和藍翎兩種。花翎是帶有「目暈」的孔雀翎,「目暈」又稱為「眼」,在翎的尾端,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說明功勛越高。
順治十八年(1661年)的《大清會典》曾對花翎作出規定,即親王、郡王、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許戴花翎,貝子以下可以戴。
後制定:貝子和固倫額駙(即固倫公主的丈夫)戴三眼花翎;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即和碩公主的丈夫)戴雙眼花翎;內大臣,一、二、三、四等侍衛、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必須是滿洲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這上三旗出身)等均戴單眼花翎。
藍翎為鶡羽製成,藍色,羽長而無眼,較花翎等級為低。藍翎一般都賜予六品以下、在皇宮和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享戴,也可以賞賜建有軍功的低級軍官。
皇帝賜給臣下花翎是非常審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餘人。
❸ 雲南牛肉帽子的做法
准備材料:牛肉300克、花生油10毫升、草果1個、八角2個、香葉1片、昆明老醬3勺、干辣椒3個、蒜一個、鹽2勺、料酒適量
一、准備好材料
❹ 牛皮帽怎麼清洗,不損壞皮革
皮革製品的維護
正常使用情況下,建議每半年用皮革保護劑對皮革製品進行一次處理,處理時,用少量保護劑塗在皮革上,待其干透後用軟布擦掉即可。
皮衣清洗按洗滌方式不同,分為機洗和手洗兩種;按洗滌性質不同,分為乾洗和濕洗兩類。機洗主要是通過皮衣乾洗機進行清洗,手洗則需藉助洗滌工具和洗滌技巧進行清洗。機洗通常採用四氯乙烯溶劑(也有石油和氟素溶劑),低溫浸洗,由於機洗受許多洗衣店設備條件制約,目前我國中、小洗衣店大多採用手工清洗。下面簡要介紹一些手工清洗實用方法,僅供參考。
主要洗滌工具:短毛刷、棕毛刷、海棉、塑料清潔球、毛巾、棉球、臉盆、洗案、空氣噴槍、人像氣模等。
主要洗滌材料:汽油、甲醇(酒精)、四氯乙烯、氫氧化接(氨水)、洗潔精、液體皂、過氧化氫(雙氧水)、氯化鈉(食鹽)、明礬、硫酸鈉(注硝)、醋精等。
一、光麵皮革清洗
1.小面積油污處理
洗滌溶劑:>90 #汽油或四氯乙烯。
洗滌方法:將皮衣平鋪於洗案上,用海棉或棉球蘸適量溶劑對皮衣油污部位進行擦洗,油污清除後,用毛巾蘸40—50攝氏度熱水對擦洗部位進行微潤處理,置通風陰涼處晾乾。
2.大面積油污處理
洗滌溶液:
A液: 95%酒精、25%氨水,比例1:1
B液: 25%氨水、柔軟劑、水,比例 1:1:1
洗滌方法:將皮衣平鋪於洗案上,用短毛刷蘸A液以刷洗方式進行預洗,邊刷洗邊用毛巾揩擦、吸附污垢及臟液,油污清除後,蘸B液二次清洗(方法同上),毛巾凈面,置通風陰涼處晾乾。
3.皮面色光陳舊處理
洗滌溶液:
A液:洗潔精、水,比例1:400濃度0.25%——0.3%,水溫35—40℃
B液:光亮劑、滑爽劑、水,比例1:1:4
洗滌方法:將皮衣平鋪於洗案上,用棕毛刷蘸A液輕柔刷洗,邊刷洗邊用毛巾揩擦乾凈,油污清除後,用海棉浸漬B液以擦洗方式對皮面進行柔潤處理,靜置15分鍾,毛巾凈面,置通風明涼處晾乾。 4.皮面反硝硬化處理
洗滌溶液:
A液:硭硝、食鹽、水,比例1:1:2(溶化混合配製);常用量:磋硝250克、食鹽250克、軟水55克。
B液:加脂劑(水性)滑爽劑、柔軟劑、水,比例1:2:2:10,水溫40—45攝氏度。
C液:甲醛、水,比例1:8或1:10。
洗滌方法:將皮衣平鋪於洗案上,用棕毛刷蘸A液反復刷洗皮面讓其充分滲人皮革,靜置30分鍾,用塑料清潔球蘸B液反復均勻擦洗皮面,靜置15分鍾,毛巾凈面,將皮衣套在人像氣模上,用噴槍將C液均勻地霧化到皮面,置通風陰涼處晾乾。
二、絨麵皮革清洗
絨麵皮革一般由鹿皮、鹿皮、牛皮、馬皮、豬皮、山羊皮等材料製作。絨麵皮革耐水性較差,水洗後易變形、起皺或收縮,易產生色花或色絡,故採用溶劑清洗。
洗滌溶劑:>90#汽油或四氯乙烯,常用量:250ml—500ml。
洗滌方法:將皮衣平鋪於洗案上,用短毛刷蘸溶劑按絨毛倒向輕柔刷洗,特別臟污部位易起光需反復刷洗,並用毛巾吸附污垢及贓液,預洗後,用海棉浸漬溶劑二次清洗,用毛巾凈面,置通風陰涼處晾乾。
三、苯胺皮革清洗
苯胺皮革吸水性強,對水特別敏感,遇水變黑,干後脫色、色花或發硬,不可濕洗,通常採用溶劑乾洗。類似的還有雙面軟皮、發泡皮。 洗滌溶劑:>90 #汽油或四氯乙烯。
洗滌方法:將皮衣平鋪於洗案上,用短毛刷蘸溶劑輕柔刷洗,特別臟污部位易起光需反復刷洗,並輔以適度搓揉,油污清除後用毛巾凈面,置通風陰涼處晾乾。
四、磨砂皮革清洗
磨砂皮革通常稱翻毛皮,類似的還有油磨砂革。磨砂皮革對洗滌要求很高,乾洗不當易脫色、脫脂、硬化,濕洗不當易變形、起皺、色花。現介紹兩種比較安全的清洗方法。
1.磨砂皮革乾洗
洗滌溶劑:四氯乙烯、加脂劑(油性),比例40:1,常用量:四氯乙烯6—8,加脂劑0.15—0.2KG。
洗滌方法:將皮衣平鋪於洗案上,用棕毛刷蘸溶劑以刷洗方式進行預洗,讓其充分滲入皮革,用海棉浸漬溶劑二次清洗,邊刷洗邊用毛巾凈面,置通風陰涼處晾乾。
2.磨砂皮革濕洗
洗滌溶劑:洗潔精、加脂劑(水性)、酒精、水,比例 1:1:1:10,常用量:洗潔精150克、加脂劑150克、酒精150克、軟水1500克。
洗滌方法:將皮衣平鋪於洗案上,用棕毛刷蘸溶液以刷洗方式進行預洗,特別臟污部位反復刷洗,邊刷洗邊用毛巾吸附污垢及臟液,用塑料清潔球浸漬清水二次清洗,毛巾吸干水份凈面,置通風陰涼處晾乾。
五、壓花皮革清洗
壓花皮革表面形成的花紋或自然風格,均採用成膜壓花工藝而製作,皮面光滑、色澤深淺不一,具有一定立體美感,為有效保護皮面不受傷害,濕洗時,應注意技巧。
洗滌溶液:
A液:洗潔精、平平加、水,比例1:1:500,濃度0.2%
B液:滑爽劑、水,比例1:8或1:10
洗滌方法:將皮衣平鋪於洗案上,用短毛刷蘸A液輕柔刷洗,刷洗方向從左至右或從上至下(不可來回方向刷洗),力度適中均勻,邊刷洗邊用毛巾吸附污垢及臟液,油污清除後,用棉球蘸B液均勻擦洗皮面,靜置15分鍾,用毛巾凈面,置通風陰涼處晾乾。
皮衣清洗(2)
❺ 生日帽的製作方法
材料:彩紙、剪刀、彩筆、氣球
步驟:
1、首先我們准備好紙殼(如果大家有彩色的,就用彩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