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竹編斗笠帽子

竹編斗笠帽子

發布時間:2021-09-24 14:12:38

1. 這叫什麼東西

這個東西叫斗笠,用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和圓頂兩種形制。可以用於遮陽及避雨。
講究的以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夾一層油紙或者荷葉,笠面再塗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兩層竹編菱形網眼組成,中間夾以竹葉、油紙。
斗笠起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詩經》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說明它很早就為人所用。《說文》中提到一個「簦」字,意為竹篾編的有蓋有柄的遮陽擋雨的器具,而有蓋無柄的則稱之為笠,又叫笠帽。俗語稱之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一般用竹子編制。

2. 「蓑衣」和「斗笠」是什麼意思

蓑衣是用棕櫚皮編成的雨衣;斗笠是用竹篾夾油紙和竹葉等製成的寬邊帽子,用來遮太陽或雨;

3. 斗笠是什麼

斗笠,這種古老的擋雨遮陽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鄉仍隨處可見。更有一些旅遊勝地,將斗笠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明碼標價,十分受人歡迎。許多家庭,往往在牆上掛上一斗笠作為裝飾,亦賞心悅目。
斗笠起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詩經》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說明它很早就為人所用。《說文》中提到一個「簦」字,意為竹篾編的有蓋有柄的遮陽擋雨的器具,而有蓋無柄的則稱之為笠,又叫笠帽。俗語稱之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
斗笠用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和圓頂兩種形制。講究的以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夾一層油紙或者荷葉,笠面再塗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兩層竹編菱形網眼組成,中間夾以竹葉、油紙。「或大或小,皆頂隆而口圓,可芘雨蔽日,以為蓑之配也」(《國語》)。古詩文中,故常蓑笠並用,「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唐•儲光羲《牧童詞》);「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斗笠,又名箬笠。「楚謂竹皮曰箬」(《說文》),即以竹皮編織的斗笠。「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唐•張志和《漁父》)。有的斗笠,以葵葉鋪陳笠蓋,因而稱之為葵笠。有的則以筍殼夾於竹篾中,「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營守釣磯」(唐•高適《漁父歌》)。
在武俠小說,斗笠常為高人手中的武器,往空中一擲,旋轉飛行,直奔對方頭頸,使讀者嘆為觀止。

4. 竹編(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是怎麼樣的

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主要分布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西南部的上南、中南、下南的毛南族聚居地區。?花竹帽,毛南語叫做「頂卡花」(即在帽底編織花紋的意思),象徵著吉祥和幸福,是毛南族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亦是當地女子出嫁時必不可少的嫁妝,被譽為毛南族的「族寶」。毛南族花竹帽在過去多被當做雨具使用,後成為毛南族服飾的組成部分。花竹帽在當地流傳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清代嘉慶年間出產的「竹笠極細密,少年婦女戴之」(清《廣西通志》)。民國年間,該地區「出產最精緻的斗笠」(《思恩縣志》)亦被載入史冊。?毛南族花竹帽的取材十分講究,由於早春竹材寒濕太重,而霜後的篾皮易脆,通常於夏至後立秋前選取修直勻稱的筋竹和墨竹。制篾時,先破竹裁條,然後破扁篾、破薄篾,再在竹篾兩頭拱開梳絲,分篾細如發絲,用於交叉輻射、細密編織。編織花竹帽用的竹篾分黑篾與黃篾,黑篾系以藍淀墨色染制,黃篾則以黃桅子榨汁染制。花竹帽的基本造型為平面和圓錐體的立體組合,編成的篾紋以五角星為中心,周邊又按六角形環疊交叉輻射編結,整合定型後還要以上好桐油煉膏塗刷。其帽形大方,花紋美觀,結實耐用。2011年竹編(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已經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5. 斗笠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呀,現在那裡有賣呀什麼價現在還有人會做嗎

斗笠,又名笠帽、箬笠。
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沿,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棕絲等編織而成。
在江南農村一帶,幾乎每家每戶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們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頭上。成了自己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斗笠,這種古老的擋雨遮陽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鄉仍隨處可見。更有一些旅遊勝地,
將斗笠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明碼標價,十分受人歡迎。許多家庭,往往在牆上掛上一斗笠作為裝飾,亦賞心悅目。

起源
斗笠起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詩經》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說明它很早就為人所用。《說文》中提到一個「簦」字,意為竹篾編的有蓋有柄的遮陽擋雨的器具,而有蓋無柄的則稱之為笠,又叫笠帽。俗語稱之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

製作材料
斗笠用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和圓頂兩種形制。講究的以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夾一層油紙或者荷葉,笠面再塗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兩層竹編菱形網眼組成,中間夾以竹葉、油紙。「或大或小,皆頂隆而口圓,可芘雨蔽日,以為蓑之配也」(《國語》)。古詩文中,故常蓑笠並用,「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唐•儲光羲《牧童詞》);「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斗笠
斗笠,又名箬笠。「楚謂竹皮曰箬」(《說文》),即以竹皮編織的斗笠。「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唐•張志和《漁父》)。有的斗笠,以葵葉鋪陳笠蓋,因而稱之為葵笠。有的則以筍殼夾於竹篾中,「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營守釣磯」(唐•高適《漁父歌》)。 在武俠小說,斗笠常為高人手中的武器,往空中一擲,旋轉飛行,直奔對方頭頸,使讀者嘆為觀止。

歷史
瑞金生產斗笠歷史悠久。1934年,壬田、日東等地生產斗笠萬頂,支援紅軍打仗。解放後,產品曾多次參加全省農工產品展覽會。斗笠是選用優質木竹皮紙,秉承傳統工藝方法製作,可遮陽避雨,美觀輕便,古樸別致,受到國內外客商的青睞。近幾年,瑞金的斗笠不斷銷往全國各大中旅遊城市,出口新加坡、香港、澳門、泰國等地。

6. 斗笠是怎麼做的

我國古代的一種遮陽或雨的器具。斗笠用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和圓頂兩種形制。講究的以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夾一層油紙或者荷葉,笠面再塗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兩層竹編菱形網眼組成,中間夾以竹葉、油紙。

7. 斗笠的梗概怎麼寫

斗笠,又名笠帽、箬笠。 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沿,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棕絲等編織而成。 在江南農村一帶,幾乎每家每戶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們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頭上。成了自己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斗笠,這種古老的擋雨遮陽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鄉仍隨處可見。更有一些旅遊勝地,
將斗笠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明碼標價,十分受人歡迎。許多家庭,往往在牆上掛上一斗笠作為裝飾,亦賞心悅目。
斗笠起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詩經》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說明它很早就為人所用。《說文》中提到一個「簦」字,意為竹篾編的有蓋有柄的遮陽擋雨的器具,而有蓋無柄的則稱之為笠,又叫笠帽。俗語稱之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
斗笠用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和圓頂兩種形制。講究的以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夾一層油紙或者荷葉,笠面再塗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兩層竹編菱形網眼組成,中間夾以竹葉、油紙。「或大或小,皆頂隆而口圓,可芘雨蔽日,以為蓑之配也」(《國語》)。古詩文中,故常蓑笠並用,「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唐•儲光羲《牧童詞》);「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其中有名的《斗笠舞》,人說《斗笠舞》悠悠,曲悠悠,步悠悠。

8. 古代大俠帶的那種帶紗布的那種帽子叫什麼

斗笠 dǒu lì
斗笠,又名笠帽、箬笠。
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沿,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棕絲等編織而成。
在江南農村一帶,幾乎每家每戶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們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頭上。成了自己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斗笠,這種古老的擋雨遮陽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鄉仍隨處可見。更有一些旅遊勝地,
斗笠
將斗笠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明碼標價,十分受人歡迎。許多家庭,往往在牆上掛上一斗笠作為裝飾,亦賞心悅目。
2製作材料編輯
斗笠用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和圓頂兩種形制。講究的以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夾一層油紙或者荷葉,笠面再塗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兩層竹編菱形網眼組成,中間夾以竹葉、油紙。「或大或小,皆頂隆而口圓,可芘雨蔽日,以為蓑之配也」(《國語》)。古詩文中,故常蓑笠並用,「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唐·儲光羲《牧童詞》);「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9. 斗笠的製作材料

斗笠用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和圓頂兩種形制。講究的以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夾一層油紙或者荷葉,笠面再塗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兩層竹編菱形網眼組成,中間夾以竹葉、油紙。「或大或小,皆頂隆而口圓,可芘雨蔽日,以為蓑之配也」(《國語》)。古詩文中,故常蓑笠並用,「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唐·儲光羲《牧童詞》);「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斗笠,又名箬笠。「楚謂竹皮曰箬」(《說文》),即以竹皮編織的斗笠。「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唐·張志和《漁父》)。有的斗笠,以葵葉鋪陳笠蓋,因而稱之為葵笠。有的則以筍殼夾於竹篾中,「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營守釣磯」(唐·高適《漁父歌》)。
在武俠小說,斗笠常為高人手中的武器,往空中一擲,旋轉飛行,直奔對方頭頸,使讀者嘆為觀止。

10. 現在還有人戴的明朝竹編帽最早究竟是什麼朝代發明的

明朝的時候,衣冠服飾制度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因為宋朝滅亡,給中原大地上帶來了不一樣的氣息,但始終有一些從秦漢唐宋時代流傳下來的衣冠服飾沒有發生變化。這些衣冠服飾與漢文化為基本點,以歷史時間發展為主線。從明朝到現在,在民間農村之中都還有許多人戴這種帽子。它的名字叫做竹編帽。

02竹編帽的歷史起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朝鮮半島上面的朝鮮。當年朝鮮的原來名字叫做高麗。後面因為一些事情被大明改名叫做朝鮮。順便換了一個新的統治者。而當時的朝鮮國王也積極向大明學習,他們認為是明朝給了他們重生的機會。而在衣冠服飾上面學習的最積極的就是朝鮮。朝鮮官員的官帽,從明朝到清朝末年都有著竹編帽的影子。

到我們現代社會的農村之中,都還能經常看到一些百姓戴著竹編帽。這裡面的形制有很多不同,一些是用竹子編制的,一些是用竹葉編制的。

與竹編斗笠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泥外套怎麼洗 瀏覽:253
杏花馬甲 瀏覽:434
黑色亮皮羽絨馬甲搭配圖片 瀏覽:690
泉州制服定製價格 瀏覽:538
紅色長款外套搭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723
狐狸馬甲大概多少錢 瀏覽:743
粉紫色褲子配什麼顏色上衣好看 瀏覽:430
外國的校服是什麼樣子 瀏覽:253
情侶男女棉衣外套怎麼樣 瀏覽:162
男生夾克如何搭配衣服 瀏覽:528
怎麼測量皮帶圈的長度 瀏覽:249
莆田七匹狼男裝剪標批發價格 瀏覽:192
徐州市定製校服 瀏覽:899
大紅色羽絨服配什麼帽子好看 瀏覽:269
女裝冬款外套 瀏覽:803
白色羽絨服裡面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521
男士羊絨黑大衣配圍巾 瀏覽:969
超酷超時尚的牛仔外套搭配 瀏覽:246
情趣睡衣對性有幫助嗎 瀏覽:630
牛仔褲口袋上的布是什麼 瀏覽: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