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他穿上一件大衣和一頂帽子就出去了(修改病句)
修改為:他穿上一件大衣和戴上一頂帽子就出去了。
解釋分析:
根據原句「他穿上一件大衣和一頂帽子就出去了」可以發現,原句中「他穿上一件大衣」這部分是和諧的,不通順的地方是在「和一頂帽子就出去了」這里,原因是因為「大衣」可以用「穿」來形容,但是帽子就需要用「戴」來形容,所以應該把這句修改為:他穿上一件大衣和戴上一頂帽子就出去了。
(1)我們發現了一頂帽子繪本擴展閱讀:
修改病句的技巧:修改病句需要對一句有語病的句子進行修改,使其不改變原意,句子更通順,常見的例子如下:
1、一位優秀的有30多年教齡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多項定語語序不當)
改為:北京大學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齡的優秀的教授。
2、為了寫好老師布置的論文,在閱覽室里許多同學近幾天如飢似渴地閱讀著。(多項狀語語序不當)
改為:為了寫好老師布置的論文,許多同學近幾天在閱覽室里如飢似渴地閱讀著。
B. 為什麼還少了一頂帽子
小男孩兒和他年邁的祖母沿著海岸走著。
突然一個巨浪呼嘯而至,將小男孩兒卷進了大海。六神無主的老太太跪倒地上,舉目蒼天,乞求上帝將她可愛的孫子還給她。
不一會兒,又一個大浪打來,將嚇呆了的小男孩兒沖到了沙灘上,落在她面前。
這位祖母仔仔細細將小男孩兒看了個遍,他絲毫無損,可是老太太還是怒氣沖沖地朝老天瞪圓了眼。
「我們來時,」她憤怒地喊道,「他戴著一頂帽子的!」
自私和貪婪作為人的一種天然本性,是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的。而在這方面,人與人之所以有差別,可能正在於其心態不同。
C. 一位教師讓三位聰明的學生看了一下准備好的五頂帽子:三頂白,兩頂黑然後讓他們閉上眼睛,給每人帶上一頂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曾編過這樣一道開啟兒童智力的趣題,題目是:
一位老師讓三個聰明的學生看了一下事先准備好的5頂帽子:3白色的,2頂黑色的,然後讓他們閉上眼睛,他替每個學生戴上一頂帽子,並把其餘2頂藏起來,讓學生睜開眼睛後各自說出自己戴的帽子的顏色。3人睜眼互相看了一下,躊躇了一下,覺得很為難。繼而異口同聲地說自己頭上戴的是什麼顏色的帽子。同學們,你知道這三位同學是怎樣判斷的嗎?
此題判斷中可能出現這樣三種情況:(1)兩黑一白;(2)兩白一黑;(3)三白。如果是第一種情況,戴白帽子的學生一看便能說出自己戴的帽子的顏色,而實際上三人睜眼互看了一下,躊躇了一下,沒一人馬上說出,這表明不是第一種情況。
那麼再看看是不是第二種情況,如果其中有1人戴黑帽子,另外兩人必定會立刻說出自己戴白帽子,而不會躊躇了一會「,顯得為難的樣子。所以,這種情況也不符合。
那麼,只有第三種情況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三人均為難,說明誰也沒有看見有人戴黑帽子。於是,3位聰明的學生才會異口同聲地說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這一名題是華羅庚在傳統的邏輯推理問題的基礎上改編的,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著名數學家的內在功力,體現了華老高超的思維技巧。
D. 如果每人發一頂帽子子,還差多少頂帽子,我們班有37,帽子有60,其他班有36人
每個人發一頂帽子的話現在是你們班有37個人其他班有36個人加起來一共的話就是有73個人你現在有60頂帽子應該是73-60還差13頂帽子
E. 我們還在美術班裡自己做了一頂帽子用英語怎麼寫
我們還在美術班裡自己做了一頂帽子
We also made our own hat in the art class
F. 一場聚會上,n個人各有一頂帽子,大家把帽子混在一起,每人隨機抽取一頂,問每個人拿的都不是自己的帽子
首先考慮n各帽子不在自己的位置:
即n階錯排數D[n]=n!(1/0!-1/1!+1/2!+...+(-1)^(n)/n!);
推導方法:
1遞推推到:將給定的帽子x放到某個位置
那麼D[n] = 該位置的帽子放到x和不放到x的數量,由於給定的帽子共有n-1種交換法
D[n]=(n-1)*(D[n-2]+D[n-1])
2直接推倒:利用容斥原理
對A1 到 An 個人 沒佔到自己位置的方案數 等於全排列數 - (Ai)站在自己位置上的(剩下n - 1 個全排列) + (Ai,Aj)兩個人佔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全排列) ……
即為 D[n] = n!- C(n,1)*(n-1)! + C(n,2)*(n-2)! - C(n,3)*(n-3)! + .......(-1)^n*C(n,n)*(0)!
上式結果化簡為D[n]=n!(1/0!-1/1!+1/2!+...+(-1)^(n)/n!);
所以概率為P[n] = D[n]/n!=(1/0!-1/1!+1/2!+...+(-1)^(n)/n!);
式子內部我們發現是e^(-1)的泰勒展開
所以n->∞ 時P[n]=e^(-1)
樓下都在瞎扯,望採納
G. 有一頂帽子(如下圖),帽頂部分是圓柱形,帽檐部分是一個圓環,也是用同樣的花布做的,已知帽頂的半徑、
3.14×1×2(底面周長)×1(高)+3.14×1*=9.42平方分米 3.14×(2*-1*)=9.42平方分米 9.42×2=18.84
H. 媽媽給我買了一頂帽子,這句話中的頂是怎麼意思
量詞,用於某些有頂的東西。例:一頂帽子。
I. 有一頂帽子(如圖),帽頂部分是圓柱形,用花布做的,帽檐部分是一個圓環,也是用同樣的花布做的,已知帽
3.14×(1+1)2=12.56平方分米;帽頂部份和帽檐部份正好拼成一個半徑為2分米的圓
3.14×1×2×1=6.28平方分米;這是求帽筒
12.56+6.28=18.84平方分米;相加
答:那麼做這頂帽子至少要用18.84平方分米的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