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明朝怎麼還帶宋朝的帽子

明朝怎麼還帶宋朝的帽子

發布時間:2021-07-18 20:51:37

1. 宋代的頭盔為什麼是帶帽檐的

這是一種氈帽,名叫范陽帽,亦稱范陽笠。起源於五代十國,一直沿用至明朝。始用於五代十國,後來宋代開始大量使用,叫做「范陽笠」。屬於士兵平時訓練執勤用戎服的配帽,真上戰場打戰是要頂盔冠甲的,電視上演的戴「范陽笠」穿布衣上戰場是胡說八道。明代的戎帽傳承於宋代的「范陽笠」,可能也加入了元代小帽的元素,此帽亦是明朝士兵平時訓練執勤的戴帽屬明代戎服的配帽。范陽帽可起到遮陽和標示身份的功能,同時也能有效地防禦敵軍拋射的箭矢,如同馬身上的氈布。

2. 怎麼區分宋朝與明朝服飾

宋政治上雖然開放民主, 但由於程朱理學的思想禁錮,和對外政策的妥協退讓 --服飾文化不再艷麗奢華,而是簡潔質朴。宋代女裝拘謹、保守,色彩淡雅恬靜,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強。宋時不論權貴的皇親國戚,還是一般的百姓,都愛穿著直領, 對襟的背子,因為既舒適得體,捷又顯得典雅大方
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現在的背心。
明朝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比如「網巾」,有象徵國家法令齊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徵國家太平,還有「瓜皮帽」,它幾乎被現代的西方人當作中國典型的帽子了。服飾發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幾千年來的帶結。衣裙比例的明顯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長,逐漸拉長上裝,縮 短露裙的長度。衣領也從宋代的對領蛻變成以圓領為主。
明代女裝上衣是三領窄袖,身長三尺有餘,露裙二、三寸,即所謂「花冠裙襖,大袖圓領」。男裝以方巾圓領為代表形式,儒生所著襕衫與當今舞台上京劇書生的服飾極為相似。其特點是寬袖、皂(黑)色緣邊,青圓領、皂絛軟巾垂帶。腳夫和搬運工則著青布衫褲,青布長手巾,上衣沿寬邊,足著草制的靸鞋。官服是雲緞圓領袍,另有外加雲緞外套的穿法。

3. 明朝的農民為什麼要戴帽子

萬字巾上有一個裝飾品,似乎成了晚明的標配

不過,可惜的是,這部劇里明代官員的帽子上還是出現了帽正。

這里出現的帽正就是百分百錯誤的。萬字巾上有裝飾品是允許的,甚至最開始的四方平定巾上,考慮到晚明的士人追求潮流,也有可能在上面做點手腳,搞點裝飾品,但是,這里明代官員的帽子上有這個就是百分百錯誤的了。

劇照中官員帽子其實是錯誤的

不過,即便如此,這部電影依然是我心中的神劇。

總體來說,它的服飾還原比較出色,電影的構圖也比較符合我對晚明的想像。詩人有詩人的樣子,妓女有妓女的樣子,官員有官員的樣子。

每一幀畫面都很美,每一個角色都鏗鏘有力。甚至每一個服飾都有一些考究。不是說它很完美,而是在不完美的古裝電影市場上,尤其是明代或者你可以說是晚明題材的電影上,它絕對誠意十足。

它是一個好的開始,但至今沒有哪一部同題材的電影能更上一層樓。服飾和晚明的意境之美,在這部電影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但很可惜,電影描繪的是明清易代時的場景,不久之後清軍就進駐了南京,男主角錢謙益也就帶著一批官僚和文人投降了:

《柳如是》中描繪的清軍入關

在這之後,畫面變得更加單調,晚明奢華多樣的服飾之美也沒有了。

繼之而來的是一片滄桑無力之感。

頭發沒了,還要多種多樣的帽子做什麼呢?

4. 唐朝皇帝帽子和明朝皇帝帽子有什麼區別

唐、宋、明的官帽基本變化不大,唐朝的服飾影響了多個朝代。
唐朝的帽子高度下降,發簪的樣式像兩個耳朵,樣子擺脫了誇張。
宋代帽子的高度又降了些,兩邊的耳朵加長了。據說長翅帽的發明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坐上龍椅後很不放心當年一起闖天下的同僚。尤其討厭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頭接耳,評論朝政。一天,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奏章時,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很不禮貌。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但不露聲色。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襆頭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了。
元代的官帽更像一個草帽,只是頂端高度增加了。蒙古人的統治,使得帽子的變化也沒有傳承性。
明代又恢復了漢人的統治,使得官帽大體繼承了宋代的樣式只是有些小的變化:上部由方變園了,也叫烏紗帽。到了清朝又變成了和元代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只是加了帽檐,帽子上也有了頂戴花翎。元代和清代沒有發簪的位置了,是因為男人不再束發。

5. 現在還有人戴的明朝竹編帽最早究竟是什麼朝代發明的

明朝的時候,衣冠服飾制度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因為宋朝滅亡,給中原大地上帶來了不一樣的氣息,但始終有一些從秦漢唐宋時代流傳下來的衣冠服飾沒有發生變化。這些衣冠服飾與漢文化為基本點,以歷史時間發展為主線。從明朝到現在,在民間農村之中都還有許多人戴這種帽子。它的名字叫做竹編帽。

02竹編帽的歷史起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朝鮮半島上面的朝鮮。當年朝鮮的原來名字叫做高麗。後面因為一些事情被大明改名叫做朝鮮。順便換了一個新的統治者。而當時的朝鮮國王也積極向大明學習,他們認為是明朝給了他們重生的機會。而在衣冠服飾上面學習的最積極的就是朝鮮。朝鮮官員的官帽,從明朝到清朝末年都有著竹編帽的影子。

到我們現代社會的農村之中,都還能經常看到一些百姓戴著竹編帽。這裡面的形制有很多不同,一些是用竹子編制的,一些是用竹葉編制的。

6. 有個朝代 不知是宋朝還是明朝 官帽有的是橫著一條長長的 有的卻不是 有什麼差

個人覺得更像明朝的
宋朝的又細又長;
明朝的比較寬,而且短。
說個人覺得更像明朝的是因為現在的導演歷史知識太差,拿著明朝的道具演宋朝的戲也是有可能的。
具體可看張居正的畫像 http://ke..com/view/27396.htm

7. 宋朝.明朝.元朝.清朝具有代表性的帽子 宋朝.明朝.元朝.清朝具有代表性的帽子

宋朝的通天冠
明朝的四方平定巾
元朝的笠子帽
清朝的瓜皮小帽

8. 宋明朝有什麼帽子

宋朝的官員為長翅帽、明朝的烏紗帽

9. 中國歷史上官員的帽子各式各樣,為什麼宋朝的官帽後面

宋朝官員帽子後面一橫杠據說是避免官員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上朝的時候需要都站開一點。
你要知道宋朝江山是怎麼來的,而且總結前朝(唐朝)敗亡經驗,執政者對官員及其不信任的結果。
而宋朝以後基本就沒有了這是因為結構上發生了變化。元朝比較特殊就不說了。
明朝廢除了丞相,而且朱元璋把官員都馴服的,各種殘酷的廷杖,誰敢不聽話就打誰,所以不需要擔心交頭接耳,具體可以查看有關資料。

10. 京劇長坂坡曹操為啥戴宋朝的帽子

戲曲是將就大寫意的手法 從舞台的處處表演中就可窺見 戲曲不是話劇 更不是電視劇 京劇始於清朝 演出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 台上飾演的皇帝和真實皇帝穿一樣的衣服 那不是找死嗎

與明朝怎麼還帶宋朝的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劍三五毒校服群像 瀏覽:905
工地上帶白帽子的月薪大概多少 瀏覽:162
女裝童裝微商代理一手貨源 瀏覽:300
男士堆領襯衫 瀏覽:432
黑內搭配什麼外套好看圖片大全 瀏覽:303
紅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麼 瀏覽:893
米色長裙子配什麼上衣好看 瀏覽:888
男士新款紅襯衫圖片 瀏覽:586
溫州東升校服地址電話 瀏覽:69
韓板風衣圖片 瀏覽:150
男士帽子棒針織法 瀏覽:563
棉襯衫怎麼搭配外套 瀏覽:381
旗袍改良連衣裙女裝 瀏覽:940
穿風衣的老頭 瀏覽:64
褲子40碼是多少厘米 瀏覽:327
女裝空軍夾克搭配 瀏覽:66
二尺二的褲子能穿到多少斤 瀏覽:204
黑色褲子配什麼外套好看女生 瀏覽:222
豬頭帽子車子圖片題 瀏覽:906
衛衣的放鬆量是多少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