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雲南苗族帽子小吊銀片

雲南苗族帽子小吊銀片

發布時間:2021-07-07 00:50:57

『壹』 苗族的一套銀飾要多少

銀飾全套要一萬二三千元。
其中最貴重的是項鏈,一副項鏈重達100兩,要花6000元。衣飾1000元,裙飾500元,還有手鐲,最多的一個人就要戴七八對,一對的價格是100-500元。

『貳』 雲南做苗族帽子的材料在哪批發 誰有微信什麼

你可以去屏邊貼吧,會有人告訴你的。

『叄』 介紹苗族銀頭飾作文430字

踏上苗族人居住的土地,那裡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你彷彿走進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在苗族人的生活里,到處都是色彩,充滿了美的生機,今天我——牛通社的小記者,就要來采訪苗族姑娘。
「你好!苗族姐姐,請問你們苗族有多少種服裝?」我疑惑不解地問。
「你好,我們苗族服裝不下200種,是世界上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呢!」苗族姐姐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我不禁發出慨嘆:「啊,真是服飾最多的民族啊!件件都是清新素雅、做工精緻、古樸端莊。那你們的服裝是怎麼做的呢?」
「苗族服裝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繚亂。主要體現在苗族服裝大多遍施圖案,刺綉、挑花、蠟染、編織、鑲襯等多種方式並用。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我們民族藝術特色。」
「說到『服』,讓我不得不想到『飾』。那你們苗族的銀飾有什麼特點呢?」(新年見聞)
「這讓我好好給你講講:苗族婦女的銀飾民族風情濃郁,分為粗細兩類:精件為實心的項圈、項鏈、手鐲等,用銀料多,加工簡單;細件為銀花、銀冠、銀鎖、銀角等,用銀料少,製作精細,工藝講究。銀衣則是把幾百個飾有龍、鳥、花卉等浮雕的銀片、銀泡,釘在衣服的袖套、後擺、披肩上;銀角有大小兩種,小銀角高1尺左右,大銀角高3尺有餘,其正面飾有「二龍搶寶」、「雙鳳朝陽」等吉祥圖案。青年婦女平時均戴銀質手鐲、戒指、耳環和插花;兒童喜戴銀帽;姑娘的盛裝從頭到頸,到胸前及後背,都戴滿了各種銀佩飾,銀光閃閃,銀佩叮當,情趣十足。」
「哇,多美的銀飾,讓我忍不住也想戴一戴!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你們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關於苗族服飾的作文4篇關於苗族服飾的作文4篇
「謝謝誇獎!」苗族姐姐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這就是苗族,一個獨特的民族,聽了我的采訪後,你熟悉它了嗎?多姿多彩的苗族服裝是我們少數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勤勞的少數民族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了燦爛的服飾文化。

『肆』 苗族戴的帽子在年齡上有什麼講究

我國地大物博,單單民族來講就有56個民族,而少數民族十分的多,各族的文化風俗有十分的迥異,例如苗族人喜歡帶著多、重、大的銀飾。想不想知道為什麼要帶。本期苗族文化就為你介紹苗族人為什麼帶銀飾。

苗族尚銀,其銀飾追求多、重、大。逢年過節時,苗族姑娘戴在身上的銀飾有多達十多公斤的。如台江施洞的苗族銀飾,一隻絞藤紋項圈重達1。5公斤;而雷山西江苗族的大銀角,高寬均達80厘米以上。

苗家人一生中用銀處極多,尤其女性更勝,主要有四項:
一是青年男女定情,男方要送女方銀鐲、耳環等作信物,而在正式出嫁時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銀兩則不能成婚。

二是苗家孩童是父母希望所在,其銀飾的頭帽、手鐲、腳釧、銀鈴響物、羅漢菩薩等,全是新買銀子做成。為求「長命富貴,驅鬼避邪」,苗人從少年乃至中年,在手、腳、耳等處均繫上適量的祀保銀釧。

三是日常家珍飾銀、存銀又是苗家富有的象徵。日常生活中,用銀子來進行饋贈也是常事。

四是給老年人祝壽或送葬都離不開銀子或銀飾物,常有些老人,生前將銀私藏,死後無人知曉。至今,湘黔邊區的苗族同胞用銀數量有增無減。

一般家庭在改革開放前為新娘送銀在四五十兩左右,而近年來都增至一二百兩,還要製成頭飾、項圈、手鐲、戒子、耳環、扣鏈、銀腰帶、牙簽、披肩等飾品,總之,「以銀為結,以銀為彩,以銀為榮,以銀為貴」成為苗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重要標志。貴州民族學院教授苗青認為:銀飾萌芽於苗族社會早期的巫術圖騰活動之中,產生於漢代,成熟於唐代,豐富於明清兩代,發展於現當代。在同一族群同一支系中,銀飾成為族群的識別符號。銀飾作為崇拜物,它把同一祖先的子孫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作為婚姻標志,它給人們的婚戀生活帶來良好的秩序;作為巫術器物,它又從心理上給人們提供生活的安全感。因此,苗族銀飾已不是單純的裝飾品,而是植根於苗族社會生活中的文化載體。

苗族女人身上戴滿銀飾的秘密:
苗族人如此崇拜銀飾,但是他們聚居的貴州地區並非白銀產區。那麼如此大量的白銀究竟從哪裡獲得呢?

居住在控拜村的200多戶苗家人,四百年多年前都是從榕江遷徙而來,頻繁的商業貿易讓苗族人有了打銀的原料。

苗族常年遷徙,漂泊不定,所以他們喜歡把所有的財富隨身戴在身上,人走則家隨;以錢為飾保值財產。這也許是苗族人好銀的直接原因。

苗族銀飾特徵:
以大為美
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藝術特徵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銀角幾乎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證。堆大為山,呈現出巍峨之美;水大為海,呈現出浩渺之美。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獨特見識,用美學的觀點來看是很有道理的。

以重為美
再看以重為美,貴州施洞苗族婦女自幼穿耳後,即用漸次加粗的圓棍擴大穿孔,以確保能戴上當地流行的圓輪形耳環,利用耳環的重量拉長耳垂。有些婦女因耳環過重,耳垂被拉豁。當地耳環單只最重達200克。黎平苗族婦女的簍花銀排圈講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

以多為美
苗族銀飾上呈現出的「多」的藝術特徵,也是十分驚人的。很多苗族地區佩戴銀飾講究以多為美。耳環掛三四隻,疊至垂肩;項圈戴三四件,沒頸掩額;腑飾、腰飾傾其所有,悉數佩戴。特別是清水江流域的銀衣,組合部件即有數百之多,重疊繁復,呈現出一種繁縛之美。這種炫耀意識的物化在其他民族也不難見到。傣族男子的紋身習俗講究紋身部位愈寬、圖案愈復雜愈美;求偶期的哈尼族少女渾身上下戴著密密的珠飾、貝飾;青海牧區藏族婦女的「加龍」背飾充分體現了追求大和多的審美原則;德昂族的腰箍多達三四十圈,可謂追求飾品數量的典型。足見追求繁復的以多為美,不止苗族一家。

變與不變
值得一提的是,從貴州省博物館所藏不同時期的銀飾比較情況看,苗族銀飾追求大、重、多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苗族銀飾的發展速度更為空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苗族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伍』 苗族的服飾特色是什麼

銀飾、苗綉、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

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升底衣服」,「 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後有圍腰。

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既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而西部方言區苗族服飾則少銀飾。

(5)雲南苗族帽子小吊銀片擴展閱讀

苗族服飾-傳統的苗族男裝大襟短衣,襟向右開,顏色多為藍、黑色。現在,男子的服飾已基本與漢族服飾一樣。而苗族女子的服飾就顯得精美了。


苗族婦女的臘染技藝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種精美圖案和花鳥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婦女的頭飾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苗族婦女的頭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黑布尖頂帽,帽底下有墊頭,墊頭上綉有精美的花紋。製作別致,深藍色的綉著花邊的尖頂頭巾套在外邊,帽後垂下一根紅帶長及腿部。另一種是小花帽,這種花帽在平常農閑、休息時,她們都愛戴,是平頂式的,做工精美,綉有花紋。


苗族婦女很少戴耳環,盛裝時才戴,手飾和腳飾也很少,沒有戴頸圈的習慣。苗族衣服以深藍及黑色為主,配以紅色的腰帶,下裝是一條過膝的短裙,兩側有疊縫,疊裙上有美麗的圖案,均是臘染而咸。

小腿上,是一條長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兩條1米的紅色綵帶。打腿時,先用綁腿布纏繞於小腿上,然後用綵帶結成菱形將綁腿布綁緊,綵帶頭的紅色彩絲團垂飄於小腿之上,遠看似一團火球,與上裝搭配十分和諧。

服飾價值

1、藝術價值。

苗族服飾經過種麻、收麻、績麻、紡線、漂白、織布等一系列復雜的工藝到刺綉、蠟染、裁縫,最後成為一套精美的服裝,無不反映了苗族婦女的勤勞和耐性。

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綉、蠟染圖案中反映和表現了她們的內心情感世界,同時表達了苗族女性對大自然的認識和了解及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當一個苗族姑娘將自己親手綉的花帶贈與情人時,則不用更多華麗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情人如何的忠貞,只要通過綉花飄帶就將姑娘所要表達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感境界。

苗族是一個感情極為豐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綉、蠟染工藝更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2、觀賞價值。

苗族的刺綉和蠟染圖案,特別講究「規整性」和「對稱性」,就是挑花刺綉的針點和蠟染時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規格,一定的變化規律,或等距,或對稱,或重復循環。圖案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齊、緊湊感。

尤其是挑花刺綉圖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圓心,坐標軸不論沿橫向還是縱向折疊,都是對稱的。許多圖案,不僅整個大的組合圖案對稱,而且大圖案與小圖案之間也是對稱的。同時很講究圖案的色彩搭配,強調色彩與圖案的完整和統一,似乎事先經過精確計算過。

當你欣賞苗族刺綉蠟染圖案時,是否可以將數學公式、幾何原理套入進行計算,其圖案結構間的等距、對稱關系是分毫不差的。

3、收藏價值。

苗族服飾,是中國所有的民族服飾里最多姿多彩,樣式最多,跨越的時代最久,綉花和銀飾最華麗的民族服飾,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隨著苗族傳統工藝的衰落,精美的手工製作的苗族服飾越來越少,隨著老一代苗族會這種傳統工藝的人的離去,傳統的苗族服飾漸漸變得越來越難。

『陸』 苗族銀器的銀器代表

銀衣
銀衣是苗族女子盛裝的重要部位。銀衣既是把製作好的銀飾縫綴在最好的熊衣或者花衣上。銀衣的銀飾由幾十塊四方形、長方形、半圓形、三角形而又捶壓有人物、龍鳳、雀鳥等浮雕紋樣的銀片、銀泡組成,一般都要在衣擺下端的縷掛銀片,銀泡掛綴銀鈴和各種形狀不一的小銀片。其中有件銀衣,由近百件銀片、銀泡組成,分置於衣背、前後衣擺、衣肩和袖口等部位。衣背由10塊單獨銀飾片組合成圈性的畫面,中央有一大塊鼓紋,直徑15厘米,周圍排列羅漢、羅盤、蟬、鳥、花等,形近物像,近圓,直徑7厘米左右,前後擺為方形,三角形各8片,每塊均吊3至5顆引領。肩袖沿花邊排列1至2型大小不一的銀泡,全衣銀飾凈重約1500克左右。
銀冠
銀冠是苗族女子著盛裝時的主要頭飾,它由銀馬排頭圍、銀片、銀花、銀雀、銀鳳等組成;其中,銀馬排頭圍,扣於頭上,常和銀角同時並用,形似銀帽,因其一般是一塊長約47厘米,寬18厘米的馬飾帶,故又稱小馬帶。帶為兩層結構,固定成一塊,兩層間距離4至8厘米,里層無飾,長47厘米,寬4厘米,上緣焊接12束長柄小花,每束有5朵,高出外層的花飾。外層為一條鏤寬騎馬並壓制花紋的銀片,長寬略大於里層。騎馬朝中間相向而行,一邊六匹。外層下緣吊小鈴鐺,上連花朵和小草,和里層的花束相互組成花叢。正前方置一朵盛開的向日葵,有如光芒四射的太陽,也有飾鼓花紋的。小馬帶由近百件小飾品組成,重約500克。
銀角
銀角是苗族女子著盛裝時不可缺少的頭飾之一。弓形,似水牛角,插在發髻上,高大醒目,用厚薄不一的銀片製成。一般角長、寬各80厘米,立高66厘米,銀片最寬處14厘米,兩角尖逐收。角面飾以二龍搶寶、魚和風等吉祥物,兩角尖置有小插頭,可插羽毛和捆紮綵線。角中央部位插一把銀扇,形似太陽放射的光芒,與銀角形成一體,重約400至500克。
銀梳
銀梳是將銀片捶壓出浮雕狀的各式圖案,然後包在大小木梳上。銀梳是苗族女子著盛裝時必不可少的銀飾之一,多插於發髻的後下方。

『柒』 銀飾工藝的苗族銀飾

操苗語川黔滇方言的婦女,由於居住地區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狀況等的差異,各地銀飾的多寡也很不一樣。部分地區佩戴的銀飾數量較多,大部分地區普遍佩戴有限的銀飾,少數地區則沒有佩戴銀飾的習慣。不少地區的經濟已有起色,不少人家已走上富裕道路。但受傳統觀念影響,佩戴銀飾數量沒有什麼改變。各地佩戴的銀飾,綜合起來常見的有壓領、鏈鎖、項圈、空心手鐲、長簪、耳環、銀花串、銀泡、銀羅漢等。
壓領
佩戴的地區不多,貴陽市郊區佩戴的式樣是以三塊薄銀片壓成雛坯,細鑽花紋,然後並在一起。每塊銀片的下沿和兩翼,都綴有小銀鏈,其下端各系銀鈴、銀墜等。以較粗而長的銀鏈繫上壓領,懸於胸前。
鏈鎖
以若干塊薄銀片,分別鑽花,鑲焊為中式鎖,系銀鏈掛在頸上,銀鎖懸於胸前。貴陽市郊區,鏈鎖與壓領同時佩戴。貴州長順縣廣順鎮四寨的鏈鎖,上鑽二龍戲珠,下沿焊接系有若干銀鈴的銀鏈。
項圈
每支重約一二兩,一般是先捶成圓銀條,而後纖作項圈,不鑽花紋。廣西南丹縣部分苗族姑娘佩戴的項圈,有達五六支以上的。貴州清鎮縣和貴陽市南郊的孟關一帶,佩戴的項圈達七八支以上;在蘆笙場上,吹蘆笙的男青年也戴一二支。雲南文山自治州有的姑娘僅戴一支。佩戴多支的,製作時圓圈的直徑依次遞減;佩戴時依次先大後小,每支都露於胸前。
手鐲
貴州貴定縣仰望一帶佩戴的空心手鐲,頗為精緻。製法是先以薄銀片壓成手鐲雛坯,細鑽花紋,纖成圓圈,兩開鑲焊而成手鐲,中空。所鑽花紋,有的作十二生肖;並配以花鳥蟲魚等。四川筠連縣婦女手鐲為圓銀條纖成,不鑽花紋。
長簪
貴陽市花溪區的湖潮、朝陽等地的發簪長尺許,大的一端為四方形,頂端系有銀鈴;小的一端為圓錐形,以便插入發髻。挽髻包頭巾後,成年姑娘由後向前插穿發髻,前高後低,兩端各現出簪長的三分之一左右,共10餘支發簪。未成年的女孩由右耳後向左耳前插通發簪,簪數約為成年姑娘的一半,左低右高。
耳環
戴銀耳環的面較寬。雲南開遠、丘北,廣西南丹、隆林,貴州盤縣、貴定、鎮寧、望漠、安順等地的部分苗族婦女,都喜戴銀耳環。有些地區的銀耳環還系有銀鏈,銀鏈吊有銀鈴或銀片。貴陽市花溪高坡苗族鄉婦女佩戴耳環後,有些人還加戴耳墜。耳環呈鉤形,耳墜形似小燈籠。燈籠耳墜以細銀絲編成,分三層,下系銀片。1950年,貴州畢節縣燕子口區苗族民間有人獻出一支特大的鉤形銀耳環,為銀片製作,鑽有花紋,可能是清代中期或更早的銀飾。銀片長45厘米,纖成大鉤形後,鉤長26厘米,重一兩多。
銀花串
各地佩戴的銀花串,形式不盡相同,佩戴的部位也不完全一樣。雲南開遠縣苗族的銀花串為四層,每層以銀片鏤空或以銀絲纖作古錢形為之,各層之間系以銀鏈,兩側另系一根短銀鏈以吊銀片或銀鈴,整串懸於胸前。貴州惠水縣擺金一帶苗族婦女的銀花串,多數是兩層,每層都以鑽花的銀片作成。
上層較小,形似亭頂;下層較大,形似甲魚,前兩足稍寬如翼。兩層以銀鏈聯接成串。上下銀片的下緣,各系若干短銀鏈。鏈的下端,都系有銀鈴或銀花。每人一般有兩串,掛在裙的前面。
纏發銀鏈
貴州安順、普定、平壩等縣市的部分苗族婦女,挽發髻後,髻旁戴一半月形木梳,再以細長的銀鏈纏頭十來圈,後腦部夾上一塊長方形銀片,銀片下緣系有五根帶銀鈴的銀鏈,鈴垂至後頸。銀羅漢:襁褓中的嬰兒,一般都戴嬰帽。著盛裝時,許多地區都在嬰帽的前沿綴以銀羅漢。羅漢居中者稍大,兩側依次變小。

『捌』 苗族為什麼要帶銀牛角

由於歷史的久遠,這些圖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傳達的特定含義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無法完全解讀,這也是苗族服飾圖案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在距西江千戶苗寨不足10公里的麻料,控拜,烏高。是苗族遠近聞名的銀飾之鄉,其中以麻料最為專業,其百分之85的都是銀匠,傳說,其寨的李姓家族便是唐朝時期的苗族國家「南紹王國」的王室銀器局之後。

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發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鏈、銀花梳、銀耳環、銀童帽飾。

貴州黔東南苗族婦女的銀飾非常精美,尤其體現在銀帽上的銀角。這些銀角以地域分為三種類型,即西江型、施洞型、排調型。
西江型銀角兩角分叉,主紋通常為二龍戲珠形象,龍身、珠體均為凸花,高出底面約一厘米。西江型銀角因體積大而頗具特色,其寬約85厘米,高約80厘米,飾件高度往往超過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稱一絕。姑娘們佩戴時還要在銀角兩端插上白雞羽,雞羽隨風搖曳,使銀角顯得更為高聳,巍峨壯觀中兼有輕盈飄逸之美。西江型銀角造型簡朴,線條明快,最具古風。
施洞型銀角又稱銀扇,因其在分叉的兩角間均勻分布四根銀片,頗似扇骨而得名。銀角主紋亦為二龍戲珠,龍、珠皆單獨造型製作,用銀絲同主體焊連。兩角頂端為錢紋,四根銀片高過兩角。頂端為蝴蝶,蝶口銜瓜米垂穗。銀片間立六隻鳳鳥,展翅欲飛。各型銀角中,施洞型銀角造型最繁復奢華,製作亦最為精細。佩戴者行走時,銀角上龍鳳顫動。同為銀扇形的舟溪苗族銀角,兩角間數根扇片,無裝飾,薄而輕。
排調型銀角同上述兩種銀角有所區別。其一,佩戴不是靠插針,而是靠銀片緊裹頭帕起到固定作用。其二,銀角似角似羽。兩角一分為二,遠觀似角,近觀如羽。正中開出一支,頂端則明顯為變形銀羽。突出三艾皆插白雞羽。造型主題的含混沖突,是根植於造型者宗教觀念中萬物有靈多元表現意識的物化。經實地考察,排調型銀角流行地域亦為巫術發達地區,當地敬奉的神祗共148種。

『玖』 苗族銀頭飾是如何固定

是銀帽子還是釵子或是銀梳子?銀帽子一般都是在帽子下面墊一層毛巾,然後再用帽子上的帶子系緊的,雖然看著很好看,但是帶著真的不舒服,每次都搞得我頭昏目眩的,因為真的很緊,而且帽子很重。簡單的小釵子直接插頭上就好了,帶有銀花的大釵子一般都是和頭發盤在一起的,固定頭發,也固定釵子。銀梳子一般梳在發髻下面,因為一般是斜著或者是側著插的,容易掉,我看到許多人就用一些彩色的線把梳子的一頭綁著,另一頭綁在頭繩上,這樣即使掉了,也不會弄丟,重新插上就好了。

與雲南苗族帽子小吊銀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套的類型女 瀏覽:572
長款棉衣韓版搭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880
日本軍人軍官帽子是什麼樣子 瀏覽:345
褲子的成分有什麼 瀏覽:560
mlb帽子代購多少錢靠譜 瀏覽:783
褲子打版圖畫法教程 瀏覽:351
黑色棉線褲子變紅怎麼辦 瀏覽:528
外國勾時尚帽子視頻 瀏覽:460
西裝外套在哪裡定製 瀏覽:68
深圳虎門女裝批發市 瀏覽:204
三葉草男士外套新款 瀏覽:944
黑色t恤配什麼顏色褲子鞋子 瀏覽:9
引產後戴著帽子可以吹風嗎 瀏覽:139
兒童女裝外套新款圖片 瀏覽:393
七彩帽子歌詞 瀏覽:936
橫織衣背心編織視頻 瀏覽:895
橙色包裙子配什麼上衣好看 瀏覽:984
抖音動物鉤針帽子8款全視頻教程 瀏覽:196
1米9男褲子 瀏覽:736
男純棉褲子好嗎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