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蒸包子的寓意和象徵是什麼
過年蒸饅頭蒸包子裡面有很多的說法,面發酵好壞就意味著來年的收成,發酵的越好將會預示著來年的日子越紅火,「發面」的「發」意喻「發財」、「發家」,「蒸」象徵「蒸蒸日上」。每一種包子的類型,表達的寓意卻又各不相同。
首先蒸的是圓包子,也是人們最常吃的一種,而在春節出現,又變成了另外一種韻味,此時它寓意著和和美美、團團圓圓,在農村有些地方,過年吃這種饅頭時盡量避免掰開,因為它象徵著一分為二,老年人眼裡,是非常忌諱的。
圓包子蒸完以後,人們便蒸豆沙饃、紅蘿卜包子,在春節,豆沙代替五穀雜糧,寓意五穀豐登,紅蘿卜代替各種蔬菜,寓意日子紅紅火火。包子餡料避免食用白菜和胡蘿卜,因為一種說法叫「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暗示以後做事三心二意,不能持之以恆。這也是老年人最忌諱的做法。
除了饅頭和包子之外,還蒸「花糕」,是過年用來招待貴客的美食,它是最主要的一種麵食,在當地,家家戶戶必不可少。
它用紅棗做點綴,於各種花紋鑲嵌而成,既美味又好看,用於招待老人寓意多子多孫、健康長壽,招待剛結婚的新女婿,紅棗寓意早生貴子,花糕又寓意日子過的一年比一年高。歷史沿革:
相傳,諸葛亮七擒七縱收服孟獲後,行到瀘水時,軍隊無法渡河,於是將牛羊肉斬成肉醬拌成肉餡,在外麵包上麵粉,做成人頭模樣,祭祀後大軍順利渡。這種祭品被稱作「蠻首」也叫做蠻頭,後來稱為「饅頭」。到了唐宋年間,饅頭逐漸成為殷富人家的主食。
到了南宋,《夢粱錄》中的「酒肆」記載:酒店內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子、蝦肉包子等。這里稱呼的「包兒」應該就是方言中的「包子」。這時包子的餡料已經非常豐富了,不過依舊是饅頭、包子不做具體劃分的。
到了清代,饅頭和包子終於有了明確的區分。《清稗類鈔》中記載: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❷ lol一個英雄q是放一個蒸包子的東西,這英雄是,戴個帽子,手裡拿著兩個東西,看著像刀誰
船長 海洋之災 普蘭克 還有。。。那不是蒸包子的,那是雷。。
❸ 有蒸包子的整個流程嗎
蒸包子的流程分為
和面、發面、和餡、包包子、蒸包子這五個步驟
,一般來說,和餡相對易學和操作,而其他四個與面相關的流程在操作中則需要注意些小技巧,否則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蒸出來的包子看著都不是白白胖胖的,彷彿面沒有發起來、死面的、或者是有塌陷的。
步驟2:
向麵粉中少量多次地加入酵母水,邊加邊用筷子將面攪成絮狀;最後用手將面絮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
(面團表面最好不要有麵疙瘩,如果有就再多揉二分鍾直至光滑)
,蓋上蓋子放置溫暖處,等待發酵。
先將五花肉反復用清水洗幾遍,然後再浸泡在清水裡,讓肉裡面的雜質、血沫慢慢析出後,再清洗干凈。清水浸泡需要的時間比較長,至少二十分鍾以上,而且最好是中間多換幾次水。
[此步注意:五花肉最好選三分瘦肉七分肥肉。]
將清洗好的肉切塊,加入少量料酒、蛋清及花椒水一同放進攪拌機里攪成肉餡。
[花椒水的製作:在小碗里加入十幾粒花椒,倒入開水,等水冷卻後,將花椒揀出不要,水裡雜質過濾之後就是花椒水。]
步驟3:
攪好的肉餡再加入蔥、姜、蒜、熟油,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拌均勻、讓肉上勁即可。
[此步注意:蔥、姜、蒜、不僅作為調料,一方面給餡提香,另一方面也可以因其辛辣的味道掩蓋肉餡的腥味。另外,在肉餡里加入熟油,能很好地鎖住肉餡里的水分,有助於增香提鮮,進一步淡化肉餡的腥味。]
步驟4:
將薺菜黃葉去掉,洗凈後在熱水中焯二分鍾,撈出過涼水,再攥水切成末。
步驟5:
將薺菜末加入到肉餡中,再加入少量香油,食鹽,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即可。
[此步注意:薺菜新鮮清爽,我們在拌餡時盡量不加五香粉之類的香料,免得搶味。]
在包包子之前,我們一定要確認面已經完全發好,才可以進行操作,那麼,怎麼判斷面已經發好了呢? 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參考下面三點現象:
1:面團明顯膨脹變大,至少是二倍大,而且表面呈蜂窩狀。
2:用食指在面團上戳個洞,不回縮。
3:用手提起面團,會發現很多拉絲。
❹ 蒸饅頭、包子,墊的布何名
說實話, 我媽買過那個屜布,蒸出來的饅頭底兒不好,面發死,口感差(我家是標準的面引子發面,不用酵母的)。
不用布蒸出來的口感才好,當然前提是麵粉好,面也發好了。
如果怕粘的話,我覺得還是買那個竹子簾應該不錯,象外面蒸包子用的那種。
我准備買個回來用,就是還沒有看到合適的。
❺ 蒸籠蒸包子下面鋪的那一層東西是什麼
屜布,也加籠布。
蒸制包子或其它食物時,籠屜里放的一層布,防止被蒸的食物粘在蒸板上。屜布用前和用後都應該清洗干凈,晾乾後保存,這樣對身體才不會造成傷害。
蒸包子不沾的方法是包子蒸熟後不要急於卸屜,先把籠格上蓋揭開,繼續蒸3-5分鍾,待最上面一籠包子很快乾結後,卸屜翻扣案板上,取下籠布。這樣,包子既不粘屜布,也不粘案板。
(5)蒸包子的帽子擴展閱讀
蒸包子的要點
1、溫水發酵
融化發酵粉時,最好使用不超過40℃的溫水融化,水溫過高容易使發酵粉失去活性,會影響面團發酵。
2、面團不要過干
和面時,如果覺得面團很黏手,可以加入適量玉米油。同時要避免面團太干,否則蒸出來的包子口感較硬。
3、包子醒半小時後再蒸
包子包好後,要放在封閉的地方繼續醒30分鍾左右,再放到蒸籠里蒸。因為在和面擀皮時,釋放了一部分面團里的空氣,包好的包子可以繼續醒面,能讓包子更加飽滿。
❻ 如何蒸包子才比較蓬鬆
想要蒸出的包子蓬鬆柔軟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蒸包子用的面要和的盡量柔軟一些。
2、包子包好以後放置二十分鍾,讓包子進行二次發酵。如果室溫比較低的話,也可以提前把蒸包子用的蒸鍋加水後點著火,加熱一會再關掉火,然後把包子放入鍋中靜置二十分鍾以後再點火蒸。這樣包子會發酵的更好,蒸出的包子就會蓬鬆柔軟。
拓展資料
包子屬於發酵食品,經常食用發酵食品對人身體健康有很多好處。傳統發酵食品的原料來源很廣,如酵母發酵、小蘇打發酵、老面發酵等。其中酵母發酵不僅讓麵食味道好,還能夠提高麵粉的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