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彈鋼琴時要注意那些細節
就手上的問題來說,應該注意的是手型。有很多人都想快點接觸一些曲子。但是如果不建立好的手型,什麼都是白搭的。另外就是經常強調的問題:放鬆。彈琴的時候一定要把大、小臂的力量放下(但是手必須要支撐好!)這個感覺你可以試試把手鉤在琴鍵上或者更高的位置上,手臂完全垂下來不費一點力氣的那種感覺。另外手要打好基礎,一步一步來。手型弄好了,就要慢練手指上的功夫。慢練非常重要。《哈農》和音階是初學者必備的課程。
如果接觸了曲子(無論大小),那麼最先注意的是譜面上的問題。第一:曲子開頭規定的速度。第二:所有的強弱記號。第三:所有的表情和速度符號,像是Largo(廣板)、sotto voice(微小的音量,只有你身邊的人能聽到音量)等等。另外就是曲子中和結尾,經常有漸慢或者是延長音。這些都要注意。想要練好曲子必須先注意鋪面上的東西...最重要的。開始一定要慢練。
至於坐姿這些,都是開始學的...挺直腰板。不然彈和弦的時候使不上勁。
『貳』 彈鋼琴要注意
練習拜厄練習曲的時候手指要顆粒狀就是很乾脆,有力,讓人有一種很乾凈,很短促的的感覺,不要黏黏的,最好要高抬指:
要想把一首曲子連軋實了,首先要談熟練,而且是抒情的曲子,那麼就得給人一種柔柔的,緩緩的,優雅的感覺,要配上相應的動作,比如說將手臂輕輕的抬一下,身體柔和的往前靠一下,最好要漸漸地強上去,慢慢的輕下來,就是要給人一種非常優雅,優美的感覺,表情也要看去曲子來定,強弱要分明,
如果是練奏鳴曲,之類的,必須手指要很乾脆,顆粒狀,而且手形要擺好,必須給人一種雄魄的感覺,強弱要分明,不能嬌滴滴的,
我也是學鋼琴的一個女孩,我對鋼琴有很多研究,所以,我的答案希望你能採用,我已經學八九年了
『叄』 彈鋼琴要搭配什麼服裝
男生的話穿小西裝,裡面襯衫。黑色的小領結,彈鋼琴的男孩子穿西裝最襯氣質。效果比較好,很能體現出一個鋼琴家的氣質。
女生的話可以穿帶蕾絲蓬蓬紗的禮服,演奏時一般是身體側身面向觀眾,就坐後漏出大腿的中式旗袍不宜選擇。女孩子的禮服不同場合、不同表演內容也要有所側重。
例如:在彈奏中國樂曲時,通常著中國紅顏色、中西式結合風格禮服、啞光皮鞋為主基調來搭配其他行頭,因為東方人以含蓄而著稱。
表演西方樂曲時以歐式禮服、漆皮鞋為主基調。正裝的細節很重要,禮服的上半身要貼切,腰身要緊湊,女孩子忌著禮服後漏出內衣肩帶和內褲痕跡。
(3)彈鋼琴可以戴帽子嗎擴展閱讀:
參加鋼琴比賽的著裝禮儀
1、風格把握
首先要以彈奏作品的作曲家所處的國家,創作的不同時期,樂曲的風格,結合彈奏者自身氣質和膚色等,作為選擇相應服裝的主導方向。在給小朋友選擇時,不僅要表現出尊重曲目的風格,體現沉穩的一面,更要彰顯他們靈氣、活潑、雅緻和落落大方。
2、總體原則
服裝、頭飾、鞋子、化妝品的選用搭配,全身主色彩不宜超過三種。這一切在比賽一周前准備妥當,佩帶整齊,在家裡多次模擬測試,再適當微型調整。要像面對真正的賽場一樣,即所謂的熱身走場。
3、禮服長度選擇
十歲左右女孩子在選擇禮服方面可以選擇膝蓋以上,凸顯小姑娘活潑和天真。少女適合選擇過膝蓋的長度,青年適合選擇曳地長禮服。男孩子在服裝長度選擇方面就相對簡單些,得體的燕尾服和正裝西服便可。
4、鞋襪選擇
女孩子宜穿包腳皮鞋,男孩子宜穿系鞋帶正裝皮鞋。不宜穿漏腳指的涼鞋、休閑鞋,忌穿靴子。男孩子著同色系的襪子,忌白色和運動襪。女孩子不宜光腳光腿,宜著長絲襪,年紀小的小姑娘也可穿帶蕾絲花邊的短襪。在夏天可以穿淺色,尤其白色為佳,其他季節最好選擇黑色、棕色等中性顏色,或和禮服同系列的顏色。
5、舞台微笑
再完美得體的服飾,也比不上一張燦爛純真的笑臉給人親和和感染力。微笑是無形的服飾和第一表現力。面帶真心的微笑,挺胸抬頭,眼神不漂移是演奏者的第一張名片。
『肆』 彈鋼琴要注意的要領
1、科學的入門方式是長遠打好基礎的關鍵 基本的觸鍵的要求、節奏的掌握、音樂的表現,都要有一定的印象和感受。 入門方式的選擇:拜厄教材是很好,但一開始就是5個音的練奏,建議從斷奏入門,如小湯簡易教程,先讓手 指站住,再從中央C導入,逐步往兩面擴展。還有克拉克從五度入門,也很好,可以把手指站穩。 近一步使用小湯3、4、5冊或大湯或者拜厄。 2、從斷奏到連奏-從站穩到開始走路 可以先單練每一個手指,就是只用單指彈,要注意彈出好聽的音,然後再練其他各手指,動作不要太大,要 自然。然後再學兩個音的連奏,叫落滾或落提,是一個很重要的彈法,這樣循序漸進。 拜厄-91,是五個音連奏的練習,有一個基本樂句的概念,就是「呼吸」,自然提一下手腕的感覺。 (在琴行我上前幾節課時,老師說的最多的就是,「手指立起來」「注意呼吸」) 3、雙音和小和弦 可以從五度開始,因為五度時大指和小指剛好自然架住,彈奏時感覺是自由落體的動作,聲音像大鍾,產生 盡量多的共鳴,達到一個基本手型牢固的效果。 再練三度,分別用13、24、35指,拜厄-90,右手為雙音練習,一定要彈整體。 599-19,左手為小和弦,彈奏的瞬間要感覺抓一下,之後手臂放鬆一點,把反彈的力處理掉,力量保持在鍵 盤上。 4、音階、琶音和半音階-讓5個手指變成無數個手指 要流暢,聽不出換手,天衣無縫的感覺 外向的進行,注意大指的轉位和連接,運用穿指法 內向的進行,運用跨指法 先分手練的很熟練,再兩手合起來,要把大指的動作做清楚,養成習慣,以後彈時要精煉。 琶音時,稍微側一下手腕,把大指調整到適當的位置。 半音階一般用123指彈奏,599-56 (我現在彈音階和琶音還是快不起來,稍微一快就感覺結結巴巴的,郁悶!練習中) 5、各種不同的觸鍵方式的綜合應用結合音樂的情緒與表現 上述的斷奏是訓練意義上的彈奏,實際運用中,如跳音,要彈奏出跳躍的感覺,持續音要把時值保留足,小 連線的第一個音為重音。在綜合運用時要結合音樂節奏的感覺,把各種風格重音都等表現出來。
『伍』 彈鋼琴要注意些什麼
1、手型要正呵,要求指尖落在琴鍵上,不能用指肚;手腕不要搖晃,除非是練「落滾」;手不能趴在琴上。 2、指法嘛,你就得跟著譜子上的彈了。下面是從網上摘抄的一段: 每首樂曲的一些音符上方會有小小的阿拉伯數字,這就是指法提示,如標1的,就用大拇指;2,就用食指彈,以此類推。 下面的這些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 鋼琴指法練習--鋼琴指法練習 以下的幾組手指和手腕練習是平常不彈鋼琴時的手部靈活練習。在您閑暇時刻的任何地點都可以嘗試這種練習。 下臂彎曲,以肘部到第三指尖為軸心線做回轉動作。掌部保持和弦談奏的姿勢,五指伸展,彷彿持一大圓圈。動作應該柔軟、緩慢,回轉幅度相當於八分之一的圓周。最重要的是使手臂動作始終圍繞著想像的軸心線進行。兩臂輪流進行。 手心向內,腕部上下活動(惻向動作)。 輕輕握拳(拇指放拳內,但不要使其餘各制緊壓著它),然後用力伸開手指,使其往後展,初期本練習可做數十次,以後可逐漸增加次數,手指伸展和握攏所用力量要相等。 本練習還可以這樣做,只是在伸展手指是使用力量,而握攏時只靠慣性,以及相反。要注意使動作不至於氛圍分為兩部分。(以後再遇到這種可以用上述三種方法進行練習時,我們將稱之為"三重練習。) 本練習只可雙手同時進行。掌握之後,可與練習2結合在一起做:既加上手臂劃圓圈的動作,手臂工作訓練與手臂劃圓圈的動作。手臂工作訓練與手臂劃圓圈動作同時進行,可為連奏做准備工作,因為正式在連奏中手指進行積極談奏的同時整個手臂進行大幅度的同意動作,此外,本練習還可培養各種動作的總體協調性。 首先用指尖彈擊第一關節的指根,然後彈擊手掌中部,最後彈擊手掌的下部。手指不應並緊,但也不要互相分開。手指抬起的程度要正好適於進行下一個動作的需要,雙手同時練習,也可加上手臂的劃圓圈動作。 五指伸直,合理散開並略略伸展。拇指的第一和第二關節,其餘各指的第二和第三關節彎曲成九十度(三重練習,只能雙手同時進行,可加上手臂劃圓圈動作)。 第五指彎曲,盡可能地接近腕部,接觸手掌、然後指尖沿手掌磨擦而過,一直到手指部,其餘各指依次做此動作。 左手四指並緊,右手各指與手各指圖68編制在一起,使左手的第三和第五指在上面,第二和第四指在下面,然後迅速地更換手指,使二---四指在上面,三---五指在下面。要注意使右手拇指始終在左手拇指下面,否則它將妨礙各手指的迅速更換,左手也是如此,本練習初期可做得緩慢,只可做數次,以後,當已經掌握較快的速度時,兩手可各做四十---五十次。本練習能很好地為談奏交替三度做准備。 手指沿手掌通過,然後猛然地張開。本練習可以加上手臂的劃圓圈動作。 輪流使每個手指向側面張開,距離盡可能張大。本練習可連續反復多次,但不得使手指過分疲勞。 各指靠攏,然後使第三和第四指分開。 與上一個練習相同,只是使二--三和四--五指分開,而三和四指並攏。 逐個使各指在第二關節處彎曲成直角。如果注意力高度集中,第二關節可達到異常堅實的程度,第三關節則相反,十分鬆弛,假如用另一隻手的手指擊它,它只是震抖幾下之後又歸復原處。 輪流使各手指在第三關節上彎曲。要做到這一點不可能不使第二關節彎曲,甚至其餘各指也都可能彎曲。彎曲度不應超過50度—60度,因為超過這個角度就不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三關節上。 逐個將手指從第一關節上抬起。要獲得這樣的感覺,彷彿手指是用拴在指尖上的線提起似的。動作時全部注意力只集中在指尖上,手指的第一關節完全放鬆。將手指尖抬起後,立即將它「扔掉」,彷彿是線斷了一樣。必須是扔掉,而不是使其彈擊。本練習的目的在於抬指時產生這樣的感覺,彷彿手指是一個整體。 從第一關節上使拇指彎曲。許多人的這個關節只能做很小的動作,但這根本不是什麼缺陷。問題不在於動作的幅度大小,而在於動作本身的自覺性。 使拇指的第二關節彎曲。 手掌向內,然後使拇指在基底關節上起落,(拇指的指肚應放鬆)。 用拇指依次磨擦其餘各指。 伸展開五指,第二指不動,其餘各指逐個地向它靠攏。 五指作扇形散開和靠攏,第二指保持不動。再使第三和第四指相繼保持不動。 拇指在與手掌垂直的平面上移動。 二和四指在第三指上方靠緊,然後再它的下方靠緊。三和五指在第四指上方和下方做同樣動作 使二——四和三——五指靠緊,先是第二——四指上,而後是三——五指在上。 使拇指和第二指指尖靠攏,然後沿著想像中的半圓形分開。繼之再加上手臂劃圓圈動作。手指散開要異常迅速,同時手臂動作要平穩、均勻。手臂劃動一圈,手指散開十二——二十次,其順序是:二——三——四——五——四——三——二——三等等。 拇指尖、然後其餘各指在空中劃三角形和四角形。 依次用兩指劃圓(每個手指劃半圓)。手腕和手臂都不應協助,動作只用手指完成。 各指依次彈擊拇指。拇指完成側向動作。本練習可加上手臂劃圓圈動作。 左手手心向內,右手手心向下,右手第三指輕輕接觸左手手心。從接觸點起不停頓地抬起右手(上臂不參與動作)。腕部消極活動,動作由下臂控制。 腕部柔軟地彎曲,下臂的彎曲面向上。腕部伸直,同時五指撐開。與前一練習相反:手臂從伸直到彎曲。 右手手心向內。下臂做縱向動作,腕部做消極的側向動作。本練習由兩手輪流做(各做五——十次彎曲)。 腕部不動,手指第一排關節做消極動作。 手指略略彎曲,手心向上。以這種狀態為出發點,最大限度地伸展五指。 做同樣的動作,但是要加上下臂的回轉,不間斷地進行。下臂轉動要慢(從內展到外展以及相反),同時手指伸屈要快。 輪流使每個手指劃圓圈,各做八——十次。開始向下,然後向上。對於鍛煉手掌(就是說,對於培養速度),(側向動作會鍛煉骨間肌,即「速度肌」)。 3、琴譜用眼睛看呀!do re mi 之類的應該認識吧!如果不認識就看下面: 在高音譜表中: 下加一線以上的線上的音分別是1357 間上的音是246,下一個八度則相反。 相鄰的線或間,前後音的關系是3度,比如一線是3,二線就是5 相隔的線與線或間與間的關系是5度,比如第一間是4,第三間就是高音1 低音譜表中,第二間是1,其他規律同上。 看譜子的時候要認真,因為幾條線上的音很容易數錯呵!多練一練,應該會熟練很多!
『陸』 彈鋼琴的要求
因為彈鋼琴需要手很靈活,手指能夠跨越的鍵多,所以手大、手指細長的人比較容易學鋼琴。 o(∩_∩)o...不過呢。。。也有這個說法~「對手沒有特別的要求,就是要多練!」 這個我也同意!! 大一點的手,指頭除了長還有有力度,但不一定細,要靈活. 但是那隻是說適合於鋼琴的手. 勤能補拙. 而且,不能說太柔軟就好,因為柔軟無力,按鍵無力的話,非常影響演奏效果. 話說,一個我國的戲曲藝術家,好象是梅蘭芳,初學時被說眼神不活,但是他每天都看空中的鴿子飛,練眼神,最後終於成就一代大師. 天分不是一切. 我的鋼琴到10級了,你可以請教我~~
『柒』 彈鋼琴對於手有什麼要求
其實沒有什麼要求,只要想學都可以去學。只是說手長點的話,跨度會大點。
『捌』 彈鋼琴手腕可不可以帶飾品
可以帶啦,沒有什麼可不可以的,你覺得不影響彈琴就可以了。鋼琴技術到家的話應該是沒有大問題的,不過最好不要帶那種很長的鏈子,彈琴時會打到鋼琴的那種,一個是對鋼琴的漆不太好,還有也會影響彈琴的人。帶手錶之類的無所謂的,李雲迪在參加肖邦國際鋼琴大賽的時候,中指上還帶著一枚美國老太太送給他的lucky ring,最後照樣拿了第一名啊。自己看情況吧。
『玖』 關於彈鋼琴的問題!
光彈下來還是要多練一段時間,可是要彈好聽了就要好好的下一番功夫了。還是多多練練基礎吧,什麼事都要從基礎打起,不過作為愛好來彈這些曲子還是可以的。主要是多聽,找感覺。建議你看看宮崎駿的動畫,《千與千尋》《魔法公主》《風之谷》等,背景音樂基本上都是久石讓做的,你會找到不一樣的感覺。加油哦!
『拾』 彈鋼琴的小常識
鋼琴知識入門 我們現在看到的鋼琴是由古鋼琴發展演變而來,其間經過了五、六百年的不斷沿革。現代鋼琴種類有三角鋼琴和立式鋼琴兩種。三角鋼琴又稱做卧式鋼琴,規格從四尺到15尺不等。其特點是音量大、音質比立式鋼琴純厚豐滿,造型美觀氣魄。但佔地面積大,價格也貴。 鋼琴鍵盤 對於學習彈鋼琴的人來說,恐怕沒有比掌握鋼琴的鍵盤更重要的了。從直觀上看,鋼琴的鍵盤是由黑色鍵和白色鍵共計88個鍵所組成(少數鋼琴只有85個鍵)。其中黑鍵36個,白鍵52個。如果仔細觀察黑鍵和白鍵就會很容易發現二者的分布和排列呈現的規律性。即:黑鍵是兩個一組和三個一組。 從鍵盤上很容易發現,整個鍵盤基本上就是由位於「中央1(C)」的白鍵上面的「1 2 3 4 5 6 7」這七個阿拉伯數字音構成的。這七個阿拉伯數字又叫做音符。如果我們試著依次彈奏中央的「1 2 3 4 5 6 7」七個音(現在先不用顧及手指的運用),並試著按照下面標出的方式唱一下每個音符: 1 唱do 2 唱re 3 唱mi 4 唱fa 5 唱so 6 唱la 7 唱xi 彈完「7」音符(xi)後,再彈上面加一個紅點的「」音,可以體會出這個上加點的「」音與中央「1」音的音響感覺一致,只是音調高了一些,這既是所謂的「高八度」音。同樣,彈奏中央「1」左面下加一點的「」音的音響感覺與不加點的「7」感覺相近,這既是「低八度」音。這樣我們可以推斷出剩下的那些上下加紅點的音符的基本特徵了。 現在我們再來看位於鍵盤「中央1(C)」用黃色圈出七個音的白鍵和黑鍵部分。黑鍵重復出現「b」和「#」這兩個符號。「b」是降半音號,「#」是升半音號。它們都是定義其右下方的音符。如「b2」表示「降2」即「2」音降半音;「#1」表示「升1」即「1」音升半音。黑鍵可以用兩個音符標示:如:「1」和「2」之間的黑鍵可以用「b2」與「#1」這兩個個音表示,即:「b2」=「#1」。在本圖中只是標出了中央部分的七個音符里的黑鍵及其相對應的音符。相信您一定能很快說出除中央1外的黑鍵音符。 如何才能很快記住這88個鍵盤和與之相對應的音符呢? 記住中央用黃色圈出的標有「中央1(C)」的「1 2 3 4 5 6 7」這七個白鍵音是非常重要的。要記住兩點: (1)中央「1」位於鋼琴鍵盤蓋子上的鑰匙孔附近;兩個一組的黑鍵左面的那個白鍵就是這個中央「1」。無論如何這個中央「1」是一定要牢記的。另外六個音順序向右方排列而成。 (2)白鍵和1,3和4之間沒有黑鍵,餘下的1和 2;2和3;4和5; 5和6;6和7之間都有黑鍵。 鋼琴踏板 鋼琴的踏板(又稱做踏瓣)是利用杠桿系統來使音響得到修飾,可以增加和減弱音的大小,使得音樂色彩更加富於變化。由於鋼琴踏板是用腳來操縱的故又稱腳踏板。一般家庭的鋼琴有三個踏板。用的最多的是鋼琴的右踏板。欲增強鋼琴的音量用右腳踩右踏板,使壓在琴弦上的止音器同時抬起來,引起全部琴弦的共鳴而增音。此外,踩下右踏板後,當手指離鍵時聲音得以延續。若想減弱音量用左腳踩左踏版,使擊弦的小槌靠近琴弦,縮短小槌的行程,從而減少小槌的敲擊力。一般的立式鋼琴才配有中央的踏板,這是為了在晚上練琴時不影響別人而採取的措施。把中央踏板踩下後向左邊的縫隙移動即可讓它長時間保持減弱音量的目的。中央踏板聯動一個裝有呢氈的木條,踩下踏板時木條下落擋住擊弦的小槌不能直接擊弦,而是擊打在呢氈上,從而使鋼琴音量大為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