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帽子和鳥窩的讀後感
翔翔和小夥伴舉起又細又長的竹竿,挑哇,挑哇,眼看就要挑著帽子了。忽然,一隻美麗的鳥兒銜著幾根乾草,飛進帽子里。「這只鳥要干什麼?」「它要在帽子里做窩。」「做窩?是要下蛋嗎?」「下了蛋,是要孵(fū)小鳥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翔翔說:「我不要帽子了!讓鳥兒在裡面做窩吧!」
「聽翔翔的,我們聽翔翔的!」
孩子們丟下竹竿,又一窩蜂地跑下山去。
非常有愛心的一群孩子。
2. 小學四年級小兔子的帽子作文
小兔子的草帽
從前,有一隻小兔子,不管天有多熱,它都會戴著帽子去森林裡玩。有一天,它走著走著,發現路邊有許多鮮艷的大蘑菇。啊!又大又鮮艷的蘑菇,要是能採回來,孩子們一定能吃個飽,長得活潑又強壯,那多好呀。可是這么大的蘑菇,沒帶籃子怎麼運回去呢?它想著想著,抓了抓頭發,眼前忽然一亮,有辦法了,它摘下自已的草帽,繫上了帶子,這不就成竹籃子了嗎。
於是它采呀摘呀,終於摘了滿滿的一籃子蘑菇,累得腰酸背痛,滿頭大汗,高高興興地挎著走了回家。
同學們,你們看了這個故事,覺得兔媽媽聰明嗎?
3. 小兔子本傑明讀後感
小兔本傑明的故事
其他
譯作
司南
發表於:
《彼得兔的故事》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1
年
5
月
[
英
]
比阿特麗斯
·
波特
/
著
一天早晨,一隻小兔坐在坡上。他豎起耳朵,聽見一陣
「
踢踏、踢踏
」
的馬蹄聲。
路上過來一輛馬車,
駕車的人是小格萊高先生,旁邊呢,
是他太太,
戴著自己最好的蘇
格蘭帽。
他們剛一過去,
這只名叫本傑明的小兔就溜下了路面,
出發了
——
他連蹦帶跳,
連走帶
溜
——
要去找他的親戚。他的親戚住在小格萊高先生家菜園後邊的小樹林里。
小樹林里哪兒哪兒都是兔子洞。
本傑明的姑媽和表兄妹呢,
就住在最整潔、
沙子最多的
那個洞里頭。他的表兄妹就是弗洛普西、莫普西、棉尾巴和彼得啰。
兔子太太是個寡婦。
她靠織兔毛手套和腕套什麼的掙點兒錢好生活
(我曾經在一個義賣
市場買過一副喲)。她還賣草葯、迷迭香茶和兔兒煙(就是我們說的熏衣草)。
小本傑明也不太想去探望姑媽。
他轉悠到那棵大冷杉樹的後頭,差點兒沒絆倒在表弟彼得的腦袋上。
彼得正自個兒坐著,看起來可憐兮兮的,還披著一塊紅棉布的小手絹兒。
「
彼得
——」
本傑明小聲問,
「
你的衣服呢,讓誰拿走啦?
」
「
小格萊高先生菜園里的稻草人唄。
」
彼得答道,告訴表哥自己是怎麼被人在菜園里追來
追去,結果丟了鞋子和上衣的。
小本傑明在表弟旁邊坐下來,
向他保證:
小格萊高先生和他太太都坐著馬車出去了,
而
且肯定會在外邊待一整天,因為小格萊高太太戴著她最好的那頂帽子。
彼得說,他希望下雨。
正在這時,兔子太太的聲音從兔洞里傳出來,她喊著:
「
棉尾巴,棉尾巴!再去弄點兒
甘菊回來!
」
彼得說,如果能出去蹓躂一圈兒,他可能會感覺好點兒。
他們手拉手地走了,
到了樹林盡頭,
爬上一道平坦的牆頭。他們從那兒往下一看,
正是
小格萊高先生的菜園。
彼得的外衣和鞋子顯眼地掛在稻草人身上呢。
那傢伙頭上還戴著一頂
舊的蘇格蘭寬邊圓帽,是小格萊高先生的。
小本傑明說:
「
從門下頭鑽,會把衣服弄壞的。咱們最好從梨樹上爬下去。
」
彼得大頭朝下地摔了下去,不過沒關系,因為下邊的苗圃剛剛耙過,特別松軟。
那兒種的是萵苣。
他們在那兒留下了好些奇怪的小腳印兒,尤其是小本傑明,因為他穿的是木屐。
小本傑明說,首先得拿回彼得的衣服,這樣一會兒才能用那條小手絹兒干別的。
他們把衣服從稻草人身上脫下來。
昨天夜裡下過雨,
鞋裡頭盡是水,
那件上衣也有點兒
抽小了。
本傑明試著戴上那頂蘇格蘭寬邊圓帽,可是太大了。
然後,他建議弄一手絹兒包的洋蔥回去,當做禮物送給姑媽。
彼得似乎不太開心,他老聽見周圍有動靜。
本傑明呢,
恰好相反,就跟在自己家一樣,吃著一片萵苣葉。
他說他經常和爸爸一起來
這個菜園弄萵苣,在星期天的晚餐上吃。
(小本傑明的爸爸叫做
「
兔子老本傑明先生
」
。)
當然了,萵苣真是好吃啊。
彼得什麼也吃不下。他說他想回家了。走了幾步,他還掉了一半洋蔥在地上。
小本傑明說,帶著一包菜肯定爬不上梨樹。他大膽地帶路,向菜園的另一頭走去。
太陽照著紅磚牆,他們沿著牆下的木板路走了一小段兒。
一群老鼠正坐在自家門口的台階上砸櫻桃核吃。
他們眨眨眼睛,
瞧著彼得和本傑明這兩
只小兔。
沒多一會兒,彼得那條小手絹兒又撒了手。
他們走到了一堆花盆、
架子和桶子中間。
彼得聽見一個比什麼都可怕的聲音,
他眼睛瞪
得跟棒棒糖那麼大!
他一下子停住腳,就站在表哥前頭一兩步遠。
這兩只小兔子在拐角那兒看見了什麼呀!
小本傑明只看了一眼,連半分鍾都沒用,就把自己和彼得還有洋蔥藏在了一隻大筐底
下
……
貓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走過來聞著那隻筐。沒准兒她喜歡洋蔥的氣味吧!
不管怎麼說,她乾脆在筐上坐下來了。
她整整坐了五個小時。
我沒法子給你畫出彼得和本傑明在筐子底下的圖畫,
因為那兒太黑了。
而且洋蔥的味兒
很刺激,熏得彼得和本傑明眼淚直流。
太陽已經落到了小樹林後頭,天很晚了。可那隻貓還是坐在筐上。
忽然,傳來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音,一些白灰從牆頭上掉了下來。
貓抬頭一看,是兔子老本傑明先生,昂首闊步地走在陽台的牆頭上。
他叼著一袋兔兒煙,手裡還拿著一根細樹枝。
他在找兒子呢。
這位兔老先生可一點兒都不把貓啊什麼的放在眼裡。
他從牆頭上使勁兒一跳,
正好砸在貓身上,
一巴掌就把它抽下了筐子,
又一腳把它踢進
了暖棚,順便還抓下一撮貓毛。
貓被嚇壞了,都忘了還手。
老兔子把貓趕進暖棚後呢,還把門給鎖上了。
然後他回到筐子這邊,
揪住兒子本傑明的耳朵,
把他拖了出來,
用那根細樹枝抽了他一
頓。
然後他拖出了外甥彼得。
最後他拖出了那一手絹兒包的洋蔥。大家開步走,出了花園。
半小時之後,小格萊高先生回來了,他看到的東西可讓他納悶兒極了。
好像有人穿著木屐,在菜園里走了個遍
——
可是那小腳印兒也小得太離譜兒了!
他也弄不明白,那隻貓怎麼能把自己反鎖在暖棚里呢。
彼得到家以後,
媽媽原諒了他。
因為她很高興看到彼得找回了上衣跟鞋子。
棉尾巴跟彼
得一塊兒把小手絹兒疊疊好。兔媽媽呢,
把洋蔥串了起來,掛到廚房的天花板上,
跟一捆捆
的草葯還有兔兒煙掛在一塊兒。
4. 求一本圖畫書的書名,講的是一個老爺爺用自己的帽子給小鳥做窩,可是自己病倒了,小鳥摘了羽毛給爺爺做帽
就叫《老爺爺的帽子》
全文老爺爺的帽子
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天氣很冷很冷.有一隻小鳥真可愛,它在樹枝上凍得真發抖.
一位老爺爺走來了,他看見小鳥在樹枝上冷得真發抖,心裡想:這只小鳥多可憐呀,這么冷的天,小鳥一定會凍死的.小鳥看見老爺爺說:"大風把我們的鳥窩吹走了,我們沒有家了,冷的直發抖."老爺爺說:"別著急,我來幫你們想辦法."老爺爺就用自己的帽子給小鳥做窩.老爺爺的帽子真暖和.
小鳥想:樹林里還有許多怕冷的小鳥,它們也一定冷得發抖了,快它們叫來.
於是,小鳥們都飛進了老爺爺的帽子里,老爺爺的帽子真暖和,它們高興地唱起歌:"小鳥飛來了,唧唧喳喳叫,唱吧唱吧,爺爺你好."
以後,老爺爺天天來看小鳥,聽小鳥唱歌,小鳥們非常高興.可是有一天,老爺爺沒有來,原來,老爺爺病了.
第二天,小鳥也知道了老爺爺生病的消息,小鳥想:一定是老爺爺把帽子給了我們,自己著涼生病了,我們快給老爺爺做頂帽子.小鳥們就用自己身上的羽毛做成一頂帽子送給了老爺爺.
過了幾天,老爺爺的病好了,他又來看望小鳥,小鳥們高興地唱起了歌……
5. 戴帽子小兔子
乖乖兔
6. 帽子的秘密讀後感,求求大家了
帽子的秘密 讀後感,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您有幫助
奮發向上,帽子的秘密 讀後感
哥哥努力學習,
成績越來越好,
一連考了好多個滿分。
我呢!打那回起,
向哥哥學習,
天天鍛煉身體勤學習,
長大概當解放軍。
睡夢里,
哥哥當上了水兵,
我也成了一名解放軍戰士,帽子的秘密 讀後感
我們倆甭提多開心。名著讀後感範文
在木民谷里,木民小吸吸在無意中發明了邪術師的帽子。他們不知道是魔帽,而且也不知道有魔氣,能產生奇異的事變。後來,他們玩「躲貓貓」,一個小木民——木民矮子精被邪術師的帽子變成了一隻怪物,還把一隻蟻獅變成了一隻刺蝟。他們把蛋殼放進了帽子里,結果變成了小彩雲。有一次,他們遇到了哈蒂法斯特納人。因為小木民不聽話,拿走了哈蒂斯特納人的晴雨表。在雷雨交加的夜晚,哈蒂斯特納人竟把斯爾克小妞的頭發被燒了。早上起來,經過家人的慰藉,振作起來。他們還在海里找到不少好東西……
我們明確了一個道理:
只要好勤學,
打好基礎,
就能報效祖國。極限 讀後感 增長的極限讀後感
天天鍛煉身體勤學習,
媽媽見了好歡樂,
因為我們長大了。
又能孝敬她。帽子的秘密 讀後感
能明確道理,
7. 費洛浦茜的小兔子的故事讀後感怎麼寫
以下是讀後感寫作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初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或參觀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展開論述就可以了.作文指導:短評精選 短評是針對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現象或某一觀點進行的簡短評說,屬於評論的一種. 這類文章的特點在於"評",或者評出人物的思想精神,或者評出事件的內涵道理,或者評出現象的本質底蘊,或者評出觀點的價值意義.
評論文章的種類很多,如:政治評論,時事評論,經濟評論,新聞評論,文藝評論,書刊評論,思想評論等. 對中學生來說,主要是把握思想評論和文藝評論. 要寫好短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述"是手段,"評"是目的. 不述其事,評無依據;不評其理,述無意義. 但是述和評不可平分秋色,因為評是目的,是述的主旨和歸宿. 如林默涵的《說"小"》,開頭就是先說"我們這些人的毛病,往往就是犯在輕視小事上面",然後再針對述的現象進行評析;再如朱光潛的《談白居易和辛棄疾的詞四首》,開頭也是先介紹四首詞的情況,然後用大量篇幅對這四首詞進行賞析. 如果介紹重於分析,便會成為介紹性文章,這是寫評論之大忌.
2."述"有選擇,"評"有針對. 要述的人,事,物很多,在一篇文章里為什麼述此而不述彼,這同評的針對性有關. 林默涵為了號召人們切實做一點應當做的小事情,所以他就在述中抓住人們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視的"小"問題進行介紹. 如果述的材料沒有選擇,那樣的道理將會缺乏針對性,將會雜亂無章.
因此,在一篇文章中要評述相通,述評相聯,即述的材料與評的道理緊扣一個中心,抓住一個角度,絕不可南轅北轍.
此外,寫思想評論還須注意以下兩點:
1.思想評論要有及時性. 它與針對性密切相關. 及時,評論的針對性就更強.
所以,思想評論要針對現實,下及時雨,當風起於青萍之末時,就要作出判斷,不要放馬後炮,做事後諸葛.
2.評論要實事求是. 思想評論,要就事論理,實事求是,不能亂扣帽子,無限上綱.
寫文藝評論須注意以下幾點:
1.精讀原作. 首先必須認真閱讀原作,這樣才可以取得對原作主要思想,藝術形象,藝術技巧等的評論權. 其次還要閱讀序跋,注釋,查閱有關資料. 為了使自己的評論能中肯,必要時還應參閱現有的其他人的評論,聊作構思時的參考.
2.實話實說. 有好說好,有壞說壞,肯定否定,孰褒孰貶,都要恰如其分.
3.不落俗套. 文藝評論貴在有新意,不要陳詞濫調. 對於文藝作品,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進行評論分析,力求有新的發現,新的見解.
4.看重藝術分析. 文藝作品包括思想性和藝術性兩個方面. 而思想內容又必須通過一定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又往往要從它的表現形式入手. 因此,對作品的藝術分析,是文藝評論的重要方面.
8. 幼兒園小班繪本小兔子起床嘍讀後感悟
用路遙的話來說,他寫這長達90頁的創作隨筆是「懷著一種對往事祭奠的心情」,為的是「嚴肅地總結過去,才有可能更好地走向未來」。我們知道,「早晨從中午開始」說的是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的時候幾乎每天寫作到凌晨2、3點,到起床時已經是午飯時間,而這段回憶式的文字是路遙在病床上完成的,文末,路遙說道「我剛跨過四十歲,從人生的歷程來看,生命可以說處在正午時光,完全應該重新喚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這庄嚴的勞動之中。那麼,早晨依然從中午開始。」可見,病床上的路遙依然雄心滿滿,可是,十個月後,路遙便與世長辭,令人惋惜。
從內容上來講,這篇隨筆主體是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的主要經歷和心路歷程,包含了他對於中國文學潮流的看法。為了理解這六年多的光陰濃縮而成的文字,我們不妨看一看,路遙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首先是譽滿全身的名人作家:路遙在完成《人生》後在文學界和讀者心中都奠定了其堅實的地位,可是他說「人,不僅要戰勝失敗,而且還要超越勝利」,於是決定告別紅火熱鬧的現實生活,翻出來心裡的夢想,決定要寫一篇長篇巨著,決定令人敬畏。
中國文學浪潮中的叛逆者:大家都在向現代派作品蜂擁而去,路遙卻在思索什麼樣的文學形式在中國有最廣泛的讀者,只有植根於中國文化的文學形式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於是,頂著被批評被質疑的壓力,路遙決定用現實主義手法來構造即將出現的這句驚世作品。
長篇文學作品的嘗試者:路遙此前的作品,最長不過13萬字,100萬字的作品對路遙來講也是一次嘗試,驚險的嘗試。而且,著作《人生》就已經讓路遙自己「如同陷入茫茫沼澤而長時間不能自拔」,完成一部長篇作品所需要的巨大工作量讓他本人也唏噓。然而,路遙最終決定開始,而且一旦開始就義無返顧!
一個普通人:路遙一直強調「我不是聖人」,這在他的隨筆中也看得出來。小說開始書寫後三天沒法開頭,他會痛罵自己無能,深夜無法入眠。「寫不下去,痛不欲生,寫得順利,欣喜若狂」;喜歡孤獨又害怕孤獨,在創作第一部時所在的礦山醫院,經常只有一隻老鼠作伴。能否忍受孤獨恐怕是人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分界點吧,路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一個父親和兄長:長達六年的創作過程中,路遙不得不四處奔波,創作時客居他鄉,對於家人的思念和對於女兒的愧疚時常困擾著他。
一個病人:路遙年幼時忍飢挨餓,後來長時間「早晨從中午開始」,長時間依賴於香煙盒咖啡,創作時條件艱苦,經常只吃一頓飯,居住環境甚至沒有陽光,路遙身體每況愈下,到第二部作品完成時,就已經完全倒下,甚至開始思考死亡的事情,好在榆林的老中醫救了他一命。可是,寫作的熱情又將尚未康復的他拉進創作的忙碌中,到最後接近完稿時,「五個手指頭像雞爪子」。事情的結果是,六年的創作幾乎耗盡了路遙的能量,作品完成後四年,他就撒手西去。不得不說,創作的過程,是這位作家強悍的精神和虛弱的肉體抗爭的過程,令人心酸、鼓舞。
一個隨意的人:什麼時候起床不講究,吃什麼不講究,住在哪裡不講究,有沒有榮譽不講究,除了他的夢想、咖啡、香煙!
這本隨筆反應了路遙在創作過程中的兼任的各種角色,這些角色有的相互扶助,有的相互斗爭,然而,斗爭的結果,永遠都是:為了完成作品,不惜一切代價。斗爭的軌跡是簡單的,過程卻是艱難而感人的。正如作品完稿,在衛生間洗臉後的路遙所描述的。「我看見自己淚流滿面。索性用腳把衛生間的門踢住,出聲哭起來。我向另一個我表述無限的傷心、委屈和兒童一樣的軟弱。而那個父親一樣的我制止了哭泣的我並引導我走出衛生間。」
路遙生命之短暫、之絢爛,令人震撼、感嘆、羨慕!
人們在談起路遙時,多感嘆他英年早衰。我卻覺得他是幸運的,因為他做到了在一生當中,心無旁騖,專注於自己喜歡的工作,把生命融進了事業中——這是多少人希冀而又猶豫不敢向前的一條路。而我,希望我能找到這樣的路,也希望我能在這條路上堅持!
從文字上來說,《早晨從中午開始》文字很美,不乏哲理性很強的句子,這與《平凡的世界》中朴實的文字不同,以下摘錄一些與大家分享。這些語錄不僅在於言語表達之貼切,也在於路遙本人對這些語言的深刻的實踐:
「人,不僅要戰勝失敗,而且還要超越勝利。」
「最渺小的作家常關注著成績和榮耀,最偉大的作家常沉浸於創造和勞動。勞動自身就是人生的目標」
「幻想容易,決斷也容易,真正要把幻想和決斷變為現實卻是無比困難。這是要在自己生活的平地上堆積起理想的大山。」
「有時要對自己殘酷一點。」
「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種事業」
「任何獨立的創造性工作就是一種挑戰,不僅對今人,也對故人。那麼,在這一豪邁的進程中,就應該敢於建立起一種「無榜樣」的意識——這和妄自尊大毫不相干」
「想起葉賽寧傷感的詩句『不惋惜,不呼喚,我也不啼哭;金黃色的落葉堆滿我心間,我已經再不是青春少年……』」
9. 黑色的帽子里變出一隻活蹦亂跳的兔子魔術是怎麼變的
兔子戲法(手法類) 效果:魔術師拿出一個黑色的帽子,先對觀眾檢查帽子內部,證明什麼也沒有,然後將帽子蓋在他面前的桌上,等再次翻轉過來的時候,帽子里多了一隻活蹦亂跳的兔子。 原理:瞬間藏匿。 這個魔術原理也很簡單。第一次給觀眾看的帽子,確實裡面是空的,等魔術師把帽子扣在桌上到再次翻開之前,他必須迅速將早已准備好的、包在黑布里的兔子隨手放在帽子里,由於布也是黑色的,且手法很快,因此觀眾很難察覺。類似這樣的魔術也有很多,比如憑空變走手裡的絲巾,那是絲巾和衣服有一個隱形皮筋相連,觀眾看到的絲巾瞬間消失,只不過是絲巾瞬間被皮筋帶入袖子里。如今兔子戲法由於變得頻繁基本退出了魔術舞台,絲巾消失等類似魔術也都成為魔術師的墊場表演,展示技藝而已。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