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物理皮帶問題
此時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啊
② 高一物理皮帶問題
解:根據題意,夾角為37°,物體的質量為0.5kg,那麼就可以根據三角函數求出物體受到的下滑力:
Fx=mgsin37°=0.5kg×9.8N/kg×3/5=2.94N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求出物體對傳送帶的正壓力:
Fy=mgcos37°=0.5kg×9.8N/kg×4/5=3.92N
那麼現在就知道了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f=μFy=0.8×3.92N=3.136N
因為Fx<f,所以物體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相對於傳送帶靜止,所以物體的速度與傳送帶的速度一致.
所以這時候根據運動學的公式就知道時間了:
t=s/v=16m/10m/s=1.6s
③ 高中物理傳送帶問題
這個物理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時傳送帶的速度大於滑塊的速度,滑塊相對於傳送帶是向上運動的,也就是說這一段劃痕在滑塊的下方,長0.2m.;第二階段與之相反,塊相對於傳送帶向下運動,劃痕在滑塊上方,長1m.。ΔL2>ΔL1,即第二階段的劃痕把第一階段的劃痕覆蓋了,而且還要往上0.8m,因此最後劃痕取L2。
注意分析過程 OK!
④ 物理是什麼時候學的
不同省市可能要求不一樣~~我們江蘇應該是初二開始學的~~浙江省的好像沒有物理單獨一個學科,而是初中在「科學」裡面的,高中是包含在「理綜」裡面~
⑤ 高中物理皮帶傳送問題
1、P相對皮帶的運動趨勢方向與皮帶相對於P的運動趨勢方向相反.一般而言,主動變化的量應該放在前,因為是點P在動,因此說點P相對其他東西運動.若B在A左方,P相對皮帶向下有運動趨勢,故所受靜摩擦力向上.
對Q,皮帶為主動,皮帶相對Q有向上運動趨勢,則Q相對皮帶有向下運動趨勢,故靜摩擦力向上.也可以這么理解,Q收到向上的力就順時針轉.
PS:皮帶運(轉)動、受力等問題是高考熱點,望熟練運用
2、道理一樣,抓住一點,對某物體(如PQ)而言,它相對接觸的物體(如AB)的運動(趨勢)方向與它所收的靜摩擦力方向相反.
3、問題問得不清楚,是否為:地面給予前後輪的摩擦力方向?
後輪:主動輪,與地面的接觸點相對地面有向後運動趨勢,受向前摩擦力.可以說「蹬」地面.
前輪,被動輪,接觸點相對地面有向前運動趨勢,受向後摩擦力.可以說被推離地面.
PS:題外話,汽車宏觀上受牽引力(動力,由馬達提供)和地面摩擦力(阻力,正常行使為滾動摩擦,剎車為滑動摩擦)
研究輪的受力,後輪則有向前摩擦,為阻力,與宏觀上摩擦阻力向後有矛盾,前輪則受向後摩擦力,此力卻使前輪繞軸向前滾.
理解上有一定困難.本人深受其害.高考不會考車輪的受力,但會考宏觀牽引力與摩擦阻力的問題.就把牽引力當作用一條繩去拉車子,這樣會好理解一點.
⑥ 關於皮帶輪的高中物理問題
小物體先加速,f=umg=2Na=ug=2m/s2以這個加速度加速到3m/st=v/a=1.5s此時位移s=1/2at2=9/4m然後再勻速 t=s/v=1s所以時間為2.5s傳送帶做功,W=fs=2*5.25=10.5J由能量守恆Q=W-1/2mv2=6J
⑦ 高一物理傳送帶問題是什麼時候學的
牛頓運動定律的運動模型之一。
三大難點
1、對於物體與傳送帶之間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還是靜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等等,這些關於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方向的判斷等基礎知識模糊不清;
2、對於物體相對地面、相對傳送帶分別做什麼樣的運動,判斷錯誤;
3、對於物體在傳送帶上運動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情況考慮不全面,出現能量轉化不守恆的錯誤過程。
難點突破策略:
在以上三個難點中,第1個難點應屬於易錯點,突破方法是先讓學生正確理解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方向的判斷方法、大小的決定因素等等。通過對不同類型題目的分析練習,讓學生做到准確靈活地分析摩擦力的有無、大小和方向。
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是:第一,物體間相互接觸、擠壓;第二,接觸面不光滑;第三,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前兩個產生條件對於學生來說沒有困難,第三個條件就比較容易出問題了。若物體是輕輕地放在了勻速運動的傳送帶上,那麼物體一定要和傳送帶之間產生相對滑動,物體和傳送帶一定同時受到方向相反的滑動摩擦力。關於物體所受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判斷有兩種方法:一是根據滑動摩擦力一定要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先判斷物體相對傳送帶的運動方向,可用假設法,若無摩擦,物體將停在原處,則顯然物體相對傳送帶有向後運動的趨勢,因此物體要受到沿傳送帶前進方向的摩擦力,由牛頓第三定律,傳送帶要受到向後的阻礙它運動的滑動摩擦力;二是根據摩擦力產生的作用效果來分析它的方向,物體只所以能由靜止開始向前運動,則一定受到向前的動力作用,這個水平方向上的力只能由傳送帶提供,因此物體一定受沿傳送帶前進方向的摩擦力,傳送帶必須要由電動機帶動才能持續而穩定地工作,電動機給傳送帶提供動力作用,那麼物體給傳送帶的就是阻力作用,與傳送帶的運動方向相反。若物體是靜置在傳送帶上,與傳送帶一起由靜止開始加速,若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較大,加速度相對較小,物體和傳送帶保持相對靜止,它們之間存在著靜摩擦力,物體的加速就是靜摩擦力作用的結果,因此物體一定受沿傳送帶前進方向的摩擦力;若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較小,加速度相對較大,物體和傳送帶不能保持相對靜止,物體將跟不上傳送帶的運動,但它相對地面仍然是向前加速運動的,它們之間存在著滑動摩擦力,同樣物體的加速就是該摩擦力的結果,因此物體一定受沿傳送帶前進方向的摩擦力。
若物體與傳送帶保持相對靜止一起勻速運動,則它們之間無摩擦力,否則物體不可能勻速運動。
若物體以大於傳送帶的速度沿傳送帶運動方向滑上傳送帶,則物體將受到傳送帶提供的使它減速的摩擦力作用,直到減速到和傳送帶有相同的速度、相對傳送帶靜止為止。因此該摩擦力方向一定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若物體與傳送帶保持相對靜止一起勻速運動一段時間後,開始減速,因物體速度越來越小,故受到傳送帶提供的使它減速的摩擦力作用,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傳送帶則受到與傳送帶運動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若傳送帶是傾斜方向的,情況就更為復雜了,因為在運動方向上,物體要受重力沿斜面的下滑分力作用,該力和物體運動的初速度共同決定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
⑧ 高中物理關於皮帶傳送的問題
1、P相對皮帶的運動趨勢方向與皮帶相對於P的運動趨勢方向相反。一般而言,主動變化的量應該放在前,因為是點P在動,因此說點P相對其他東西運動。若B在A左方,P相對皮帶向下有運動趨勢,故所受靜摩擦力向上。
對Q,皮帶為主動,皮帶相對Q有向上運動趨勢,則Q相對皮帶有向下運動趨勢,故靜摩擦力向上。也可以這么理解,Q收到向上的力就順時針轉。
PS:皮帶運(轉)動、受力等問題是高考熱點,望熟練運用
2、道理一樣,抓住一點,對某物體(如PQ)而言,它相對接觸的物體(如AB)的運動(趨勢)方向與它所收的靜摩擦力方向相反。
3、問題問得不清楚,是否為:地面給予前後輪的摩擦力方向?
後輪:主動輪,與地面的接觸點相對地面有向後運動趨勢,受向前摩擦力。可以說「蹬」地面。
前輪,被動輪,接觸點相對地面有向前運動趨勢,受向後摩擦力。可以說被推離地面。
PS:題外話,汽車宏觀上受牽引力(動力,由馬達提供)和地面摩擦力(阻力,正常行使為滾動摩擦,剎車為滑動摩擦)
研究輪的受力,後輪則有向前摩擦,為阻力,與宏觀上摩擦阻力向後有矛盾,前輪則受向後摩擦力,此力卻使前輪繞軸向前滾。
理解上有一定困難。本人深受其害。高考不會考車輪的受力,但會考宏觀牽引力與摩擦阻力的問題。就把牽引力當作用一條繩去拉車子,這樣會好理解一點。
⑨ 高中物理中皮帶摩擦什麼時候算相對位移什麼時用速度算出的對地位移還是相對位移
算相對皮帶的位移就是相對位移。或者說算物體的劃痕。
用公式算的位移,只要速度不是說的相對速度,都是對地位移
⑩ 高中物理的皮帶傳送問題
根據能量關系,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