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ff14裁衣匠怎麼提升加工精度和作業精度
吃葯。部隊buff
② 請問,精準度扶貧款或實物怎樣去管理和監督
目前實行的精準扶貧,都是由各地扶貧辦牽頭負責,地方政府和幫扶單位合作完成,年度實行考核。如果要更有效地管理和監督扶貧款物,必須引入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監管,例如聘請社會機構介入精準扶貧績效考核與平時考核。
③ 制衣廠管理技巧
一,具備公平心態,會管敢管,以理服人素質。
工作得出發點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不把個人好惡帶到工作中.在技巧上起到輔導員作用,合理公平安排工序進行流水.在生活中對艱苦班員不迴避.擅長贊助.留心每個組員思想情緒.涌現波動擅長溝通.共同解決。保證組員隊伍穩固是班組發展得基礎.公平心態去管敢管.以理服人.既嚴格履行工廠規定得制度.但又能人性化看待班員.這就是『」制度無情,管理有情」.帶領得班組是團結得,有戰鬥力得。
二,推動生產現場5S管理。
何為5S呢?收拾,整理,清算,整潔.素養。讓班組員工養成:保持環境衛生整潔,機具和裁片攤放有序,剪刀針等危險品管理有方得習慣和素養。試想:帶零食進生產車間.地面衛生糟糕.裁片亂碼混色攤放.幹活交頭接耳發簡訊.你還指望車間質量有保證.產量會進步.趕貨有戰鬥力?好得班組長就會經常監督,推動生產現場5S.不到組員養成習慣不放棄。一方面這是形象工程.對工廠接定單大大贊助.另一方面降低裁片沾污,不串碼是有效手段:干凈,整齊,明亮得工作環境.心情舒服了.對形成高漲得生產熱情和睦氛.是否起到增進作用?
三,數字概念。
數字,不是空喊得口號.是衡量事情成果,以理服人得科學根據。
A.用來進步產量-----每個定單工序是斷定得.各工序得時間即工時是可測定得.那麼此款得成品產量是相對定額了。這里就出來二個數字:工時和定額產量:由於組員操作程度強弱.效率高低帶來工時大小.班組長就習慣測工時.用平均工時贊助操作慢得,效率低得組員進步操作程度和效率.這樣就保證了班組得定額產量.在定額產量有保證得基礎上.經過視察創造,解決還存在得問題.達到超定額產量。周而復始.應當形成7天得定額產量在6天內完成.休息1 天.從而形成有緊有松得良好生產氣氛。
B.用來把持質量----半成品抽檢,成品組檢得返工數字比例.是衡量產品德量得標准。所以班組長不單單是安排生產流水.動頭腦去進步產量.如何把持質量降低不良品也是班組長重要得工作職責。一方面要時時加強半成品抽檢.抽檢每工序每包半成品得質量.並記載返工比例.告訴和贊助組員如何操作避免不良品涌現:另一方面監督組檢工作質量.知道成品中返工數字比例.特別是一出流水成品中存在得質量問題馬上解決.否則大批出成品.為時已晚.想返都返不了得嚴重成果。進步質量不是紙上談兵.是實實在在把持半成品返工比例.降低成品返工比例.下道對上道監督.上道對下道負責來把持得。
C.用來降低糟蹋----裁床裁出多少裁片得實裁數.是班組車縫數得根據。實裁數和車縫數得對應得班組長得基礎請求。作為班組長要知道此定單領來多少裁片.生產出多少成品數.檢查數字是否對應?這里沒有理由可少於實裁數得.裁片有質量問題可配片解決.每包裁片少了裁床解決:如果比實裁數少了不是把做壞了得裁片亂放沒配片.就是有人拿走了成品衣服.所以組長有數字對應概念.檢查班組得日常工作。
D.用來測量尺寸。班組長重視裁片,成品尺寸測量.然後根據情況把持封位大小.盡可能達到所請求得尺寸。如果班組長沒數字概念.不重視裁片大小,出第1包成品時不測尺寸.就不知道是否達到請求得尺寸.到收拾車間通知尺寸偏大或偏小已經為時已晚。特別是水洗產品.更應當測水洗前尺寸.出來幾包成品時去水洗.大燙後測量尺寸.可把持所請求得尺寸。
四,找原因.不產生同樣得毛病。
人總有犯毛病得時候.毛病得產生不可怕.可怕得是不找根源.下次再產生.又是同樣得毛病。當一個問題產生得時候.請多問幾個為什麼?一直問到找到了根源.然後去解決.只有這樣才幹把事情解決.也可避免下次再產生。比如:收拾車間包裝生產來不及------為什麼?---車縫下來慢----為什麼?----返修多-----為什麼?-----半成品德量差------為什麼?-----巡檢員,組長沒創造------為什麼?-----太忙了忘記檢查---------這是理由嗎?找到了問題所在了.巡檢員,組長日常工作沒做到位.每一工序得技巧領導和抽檢是班組長天天要做得工作.沒做.那把這批貨返修好.調節大家一起趕貨完成後.巡檢員,班組長如何進步自己得工作能力.抓好每一細節.避免下次再產生。班組長要學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然後去解決.避免下次得產生.只有這樣才幹進步自己.也是負責得一種表現。
五,生產前籌備。
班組長接生產通知單起.是否做到位生產前得籌備.直接關繫到班組生產打算得落實.質量.產量得進步。那怎樣才幹做好生產前得籌備工作呢?
A.研究生產工藝請求.進行生產前封樣.與技巧科溝通解決封樣中存在得問題。一方面核對工藝單和樣衣是否對應?如有不對應必定要核實明確:另一方面通過封樣知道車縫工藝請求,工序操作難易度.同時解決自己不明確得處所。這樣就達到熟悉請求,深入思考可能涌現得問題.可對症下葯解決問題。
B.物料得籌備。加強與裁床車間.倉管溝通.知道可領裁片日子和輔料到倉情況.反響存在得問題.給於解決.這樣有利於生產打算得連接.有利於生產得緊湊感.有利於生產打算得落實和定單得完成。
C.工序得細分和安排得思考。根據班員多大操作程度做什麼工序原則.仔細考慮工序如何細分和安排.寫出工序表.列出各工序操作得組員.初步組合成生產流水線.為實際生產時得工序工時情況進行調節做好籌備。
六,生產中管理。
A.大流水安排理念。科學證明.每人完成一到二道固定工序有利於產量,質量得加速進步和進步.這樣就請求盡可能細分工序.相對固定每人工序.一包裁片從第1道工序道道流到最後1道工序.進行大流水組合。一般情況下.不能搞班中有班.組中有組得流水線安排。
B.均衡流水。象河流得水安靜得流動著是生產流水安排,調節得基礎請求。一工序影響另一工序得流動.涌現或多或少現象.必定出不了多大得成品.只有各工序生產產量差不多得才是生產流水。
C.分色分碼生產。裁片是一包一包從頭流出成品.就請求一個色彩一個碼一個碼流水。不容許流水線上有任何色彩,任何碼生產.要麼只有一個色彩一個碼.要麼是前後段一個色彩一個碼在轉碼或轉色中。目標是不串碼,不飛色造成得不良品。
D.測工時求效率超定額產量。在斷定得定額產量下.學測工時.調節工序組合.7天得定額在6天完成。生產縫期是按定額產量安排和斷定得.如果完成不了定額產量.就影響貨期.而貨期是不可更改得.所以班組長就需動頭腦提速或者延伸加班時間完成生產打算。
E.加強半成品和成品德量得管理。不但時時抽查半成品,成品德量.同時對組檢員,巡檢員提出得質量糾正意見器重落實.千萬不能說過等於做過.重在落實檢查是否已改好。有質又出量得班組才是好班組。
F.監督組檢員工作質量。當天成品.當天返修.當天組檢完成.不造成積存.為收拾車間生產留足生產時間。試想:車縫完成了.整燙包完成不了能出貨嗎?要完成需時間.車縫班組就需留足後道生產時間了.是最簡略得道理了。另一方面監督組檢完成檢驗得成品德量.檢驗過得成品是否合格?班組長需不定時抽查監督其完成得檢驗質量情況.只有互相得監督.才可避免問題得產生.糾正產生得問題。
G.學記班組日記。好記性不如懶筆頭.把班組中一天產生得大大小小.分產量,質量,組員想法,上班紀律,5S現場管理情況進行分類記好日記.檢查自己一天工作情況.理清思路.進步自己得管理能力是非常有贊助得。
七,互幫協作精力。
生產打算得落實存在很多可變因素.經常造成某個班組或部門完成不了.要相互調節.互幫協作解決.當涌現這樣得情況.調動一切可調動得力量.施展集體精力.棄班組或部門利益.把定單完成.成為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人人成兵.沖鋒在生產一線。
其實.以上所談到得都是班組長必須具備得能力和理念.帶好班組得基礎請求。現在得社會是學習得社會.競爭得社會.班組長得價值體現是一雙無形得手.在每天衡量著班組長得能力大小.不要問自己為什麼被淘汰.多問問自己給工廠創造了多大得價值.先做好自己得每一天.然後請求一起共同得進步.這是最需要得。班組是工廠利潤得直接創造者.充分施展班組得力量是工廠必走之路.要施展班組得力量.必須朝上所請求得一步一步引誘.一個月做不到.第二月再努力.只要時時在進步.到最後沒一針一線得糟蹋.機針不停高效率運轉得生產目標指日可待。
④ 反光衣穿戴監測系統是怎樣工作的
反光衣穿戴監測系統基於智能視頻分析,對作業生產區域進行7*24小時實時監測,當監測到作業人員未穿反光衣時,以最快、最佳的方式進行預警,真正做到事前預警,事中常態檢測,事後規范管理,將安防操作人員從繁雜而枯燥的「盯屏幕」任務中解脫出來。
⑤ 衣服的質量檢測報告是怎麼辦的
1、網上申請書形式辦理;
2、前往當地質檢部門辦理;
網上申請的辦理方法:
1、咨詢客服人員以確認是否能滿足您的要求(確認檢測項目以及費用和周期等問題);
檢測報告辦理注意事項:
1、檢測報告的輔助信息也很重要。所謂輔助信息是指質檢報告中填寫的產品名稱、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產品批號等內容。
2、因為這些輔助信息只有與產品包裝上的相關內容一致,才能說明質檢報告具備針對性和可靠性。
⑥ 服裝工廠車間品質如何管控
第一節 分床分碼
一、定義
根據技術文件的指示,把布匹割成裁片並依車縫工序對裁片進行捆紮。
二、目的
運用最簡單的生產方式,盡量使嘜架個數、鋪布的床次減到最小,以達到款式、尺碼、數量、顏色等均符合訂單要求。
三、影響因素
影響分床分碼的主要因素有:訂單的尺碼顏色比例;布匹的長度;裁床的長度;成衣用布量;每床允許的鋪布層數;損耗率的大小等。
四、方法
1、均色不均碼
分碼時尺碼比例就是應該劃的件數,尺碼組合視裁床長度及損耗率而定。
2、不均色不均碼
分碼時其最小比值就是應劃的件數,尺碼組合盡量用最大和最小尺碼搭配,並爭取能夠完成其中一個或兩個尺碼的數量,依此類推。
4、舉例
舉例一:
某產品尺碼、顏色和生產總數如下:
SML合計
紅4506007501800
綠4506007501800
白4506007501800
藍4506007501800
合計1800240030007200
假設:每床最多可以鋪600層,試分床分碼
解答:1、求出顏色生產數量的最大公約數:150
2、求出各尺碼比例:3:4:5
3、將各尺碼進行組合,使組合後的數量與尺碼表的比例數相同
組合一:兩個嘜架,排四床
1)S/1+M/1+L/1嘜架,拉三床,每床每色各鋪150層,共600層
2)S/1+L/2嘜架,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鋪150層,共600層
組合二:兩個嘜架,拉二床
1)S/1+M/1+L/1嘜架與M/1+L/2嘜架拼合,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鋪150層,共600層
2)將兩張S/1+M/1+L/1嘜架拼接,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鋪150層,共600層
組合三:三個嘜架,拉三床
1)S/1+M/2+L/1嘜架,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鋪150層,共600層
2)M/2+L/2嘜架,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鋪150層,共600層
3)S/2+L/2嘜架,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鋪150層,共600層
組合四:兩個嘜架,拉兩床
1)S/2+M/2+L/2嘜架,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鋪150層,共600層
2)S/1+M/2+L/3嘜架,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鋪150層,共600層
由於組合二排了6件服裝而組合四排了12件,所以組合二最優化。
舉例二:
某產品的尺碼生產如下:
SMLXL合計
紅34634057194
黃56704680252
藍-703436140
白-795227158
合計90282172200744
每床最多可以鋪150層,試分床分碼
解答:第一床:M/2+L/2嘜架,拉布紅20層、藍23層、白26層、共86層
第二床:S/1+XL/2嘜架,拉布紅17層、黃28層,共45層
第三床M/1+XL/2嘜架,拉布紅23層、黃24層、藍36層、白27層,共150層
舉例三:
某產品尺碼生產總數如下:
SMLXLXXL總數
4080902525260
假設:每床最多可拉100層,最多可以排5件位,試分床分碼。
解答:第一床:S/1+M/1+L/1嘜架,鋪40層
第二床:L/1+XL/1+XXL/1嘜架,鋪25層
工廠有時採用並床方式鋪布,即階梯鋪布法
(M/1+S/1+L/1)×80/40
(L/1+XL/1+XXL/1)×50/25
第二節 嘜架製作
一、嘜架的作用
www.3722.cn 中國最大的資料庫下載
1、確定鋪布長度及駁部位。
2、作為割布依據。
3、用於用料計算。
二、製作步驟
1、檢查紙樣形狀、數量與生產樣板是否相符。
2、確定嘜架寬頻(布幅寬-1~2CM)。
3、畫一條布頭線,並在左邊列出相關內容(包括:訂單編號、款號及款式、尺碼分配比例、嘜架寬度、嘜架長度、拉布方式、拉布床數等)。
4、精密套排各片紙樣。
5、畫第二條布頭線,檢查紙樣形狀、片數等。
三、製作方法
1、實際生產嘜架
2、微型嘜架
四、製作須知
1、准備工作須知
准備過程須知的內容包括:布料種類、拉布方式、裁床長度、嘜架方向性、對條對格、切割工具、生產資料等。
2、過程須知
(1)精密排料:先大身,後碎料,直對直,斜對斜。
(2)顧及切割難度,不能使割刀出現死角。
(3)駁布位要恰當,盡可能的小。
(4)正確的標注紙樣上的標記。
(5)正確畫出紙樣的圖形及數量。
3、檢查方法
先點總片數、再分碼復核片數及裁片形狀。
五、用布量計算
每打碼數=嘜架長度/件位數×12(1+損耗率)
註:一般布料的損耗率:針織布 凈布5%、條格7%;梭織布 凈布5%、條格3%
六、影響因素
1、線條的准確度。
2、裁刀的自由度。
3、適當的位置標記。
4、紙樣布紋與嘜架布紋。
5、嘜架的寬度與布幅。
6、紙樣方向。
7、紙樣的數量。
8、駁布位。
第三節 拉布
一、鋪布方式
1、單面方向鋪布
--> -->
張張皮,面向上 張張皮,面向下
2、單方向,雙面鋪布
張張皮,面對面
3、Z形鋪布
i.
二、程序
固定嘜架à鋪布à鋪一張白紙à確定駁布位à確定鋪布長度(嘜架長+1~3CM)
三、質量控制與要求
1、保證里口布邊上下對齊。
2、張力均勻。
3、對條對格要求。
4、靜電處理。
5、注意布邊。
6、經平緯直。
第四節 割布
割布的工藝要求:
1、垂直割布。
2、不可多切,不可少切。
3、保證布面不變形。
4、先裁小,後裁大。
5、剪口要准確,深度適中。
6、保持裁刀鋒利。
7、對耐熱較差的面料,切割速度宜慢。
第五節 驗片、打號、捆紮、工票
一、驗片
檢驗裁片形狀、尺寸、對位、剪口、鑽眼符號和疵點。
二、打號
使用打號機打號或用彩色紙在中間夾層區分。
三、捆紮
四、工票
工票的主要作用是:計算工人的工資;了解半成品量;配合兩片或更多裁片連成成衣。
第六節 布料的利用
一、重要性
比如:單價200元/件;數量1000件;金額20萬;利潤2萬;面料成本20萬×50%=10萬;節約2%的面料10萬×2%=2000
二、布料的利用與損失
1、影響因素:嘜架余位、裝服本身、輔料損耗、計劃損耗等。
2、控制
(1)服裝本身:紙樣設計、紙樣工程
(2)嘜架技術、嘜架寬度、嘜架長度
(3)布料損耗:布頭位、駁布位
(4)計劃損耗:零布損耗、損壞(配布)
第五章縫制工藝
第一節車縫基本知識
一、紉常用線跡
1、線跡分類及編號
(1)分類
100類:鎖式線跡 200類:手縫線跡 300類:平縫線跡 400類:多線鎖式線跡
500類:包縫線跡 600類:綳縫線跡
(2)編號
類別――3 01――序號(款式編號)
2、常用線跡的特徵及應用
801=301+501 802=401+504
3、線跡密度
線跡密度指在規定長度內的針步數,通常用1寸或3CM表示。
二、常用縫型
見下3頁
三、縫紉常見疵點
1、反光(吐止口)
2、藏本虱(沒翻凈)
3、落坑
4、駁線
5、爆口
6、跳線
7、起耳仔
8、起珠
9、起角
四、縫紉線消耗量計算
目的:進行成本核算和按計劃供應材料
1、公式法估算用線量 __ __
301線跡:L=2+0.15+0.22D/√Ne(厚料) L=1.75+0.08DT+0.3D√Ne(薄料)
504線跡:L=4.09+0.019DT+0.2DK+0.075D/√Ne
401線跡:L=3.97+0.09DT+0.52D/√Ne(厚料) __
406線跡:L=5057+0.18DT+0.05DB/400+1.21D/√Ne
L――一米線跡所需的縫紉線長度 D――2m內線跡單元個數 T――縫料縫合時的總厚度
B――雙針的間距 K――包縫線跡的寬度 Ne――縫紉線的英制織數
2、比率法估算用線量
L――用線量
縫線消耗比――E=--- =>L=EC
C――車縫長度
標色線段長度(m)
(1)縫線定長法 E=――――――――――――――
標色線段車縫線跡的長度(m)
拆出線的實際長度(m)
(2)線跡定長法 E=―――――――――――――
量取線跡的長度(m)
第二節成衣縫制工藝流程
一、縫紉工藝流程表示方法
1、工序流水表示法
2、工序圖解表示法
3、工序分析表示法
二、常見品種縫制工藝流程
舉例見下4頁
第六章 縫紉車間生產組織
第一節縫紉車間生產形式
一、全件起生產
1、定義
由一名工人獨立完成整件衣服的縫制。
2、優缺點
優點:生產投資少;靈活性好;在製品率低;工人缺勤不影響別人等。
缺點:對工人技術水平要求高;生產效率低;質量標准難以一致,單件製造成本高等。
二、小分科生產(工序粗分)
1、定義
把縫制工序分成若幹部分,多個工人負責一個工序的縫制。
2、優缺點
優點:靈活性好;管理較容易等。
缺點:生產效率較低;生產流通時間長等。
三、大分科
1、定義
把縫制工序分成最簡單操作工序,每台衣車根據需要配置附件。
2、優缺點
優點:對工人技術水平要求不高;生產效率高;質量易於保證,培訓容易等。
缺點:生產投資大;靈活性差;必須做生產線平衡等。
五、工序劃分考慮的因素
1、成衣款式
2、訂單數量
3、現有工人水平
4、現有機械設備
第二節縫紉作業研究
一、工序分析
1、目的與用途
(1)明確工序順序
(2)明確加工方法,成品規格,質量特徵
(3)作為作業動作改進資料
(4)作為生產設計的技術資料
(5)作為工序管理的依據
2、工序分析表達
(1)縫製作業符號
見下頁
(2)工序流程圖示法
見下頁
3、工序分析
(1)產品工序分析
有無徒勞操作;縮短搬運;機械代替手工;查疵點;檢驗方法是否得當;省略檢驗法;停滯等。
(2)產品流程分析
工序流程分析就是對照流程圖對各項技術找出問題,並提出改進措施。
I工序流程圖的編制
II工序流程圖分析
設問技術:從(時間、地點、目的、人員、方法)提出問題(為什麼這樣做,其他方法行不行,最佳應該怎麼做)
工序改進技巧:取消、重排、合並、簡化等。
二、動作分析
是對一種作業或連續作業當中發生的手、眼以及身體各個部位動作進行分析,經協調、改進、簡化省去不合理的、多餘的動作,制定出安全、高效的動作次序。
1、目的
(1)提高產品產量、質量。
(2)提高工作效率。
(3)減輕勞動強度。
(4)確定作業標准。
2、對象
(1)循環作業:操作工人承擔的工序單元。
(2)作業要素:一個工序單元由若干工序要素組成。
(3)動作要素:作業要素再細分。
3、方法
(1)目視動作分析法:准確度不高,單簡便易掌握。
(2)影像動作分析法
(3)預定時間分析法
作業時間à求最小動作單元時間值à對作業進行:基本動作分析
類型:作業分析、搬運分析、非生產動作分析等。
5、動作經濟原
(1)制定方法
正式作業標准à試行à草擬作業標准à標准作業時間à確定標准作業方法à分析並改進à繪制圖解à工序細分化
(3)表達形式
三、作業時間分析
是把作業分解為細小的作業要素,使用適當的時間測定方法記錄該作業所耗用的時間,並根據資料制定作業時間
1、作業時間測定
(1)方法
秒錶法 :收集有關資料、劃分操作單元(每單無時間不宜小於2.4s)、觀測次數確定(一般6次)、現場實測、決定餘裕量(浮余、容限)、制定作業時間。
預定時間標准法:分解成最簡動作後累加+浮於 。
機械時間計演算法 :用機械的針數等來計算。
(2)注意事項:注意被測人人為放慢速度;如在生產開始時測,注意工人作業尚不成熟;注意操作時線跡密度與規定的相符;注意有無不規范的動作;注意與樣品縫制時的工時相結合
2、餘裕率的測定
(1)作業餘裕;
(2)生產條件餘裕;
(3)疲勞衛生餘裕(一般10%);
(4)其他餘裕
3、作業時間的制定
(1)定義:在一定的條件下完成一定的質量和數量的工作所需的時間
(2)作用:流水線的設計;度量工作效率;作標准成本核算
(3)結構:工序、每工序的基本時間、作業餘裕量、疲勞、衛生餘裕量
(4)作業時間的計算
(a)將觀察時間轉為基本時間
基本時間=觀察時間*觀察效率/標准效率(觀察效率根據工人的狀態而定)
(b)求出平均基本時間
平均基本時間=∑基本時間/n(n為測定次數)
(c)求出每循環的基本時間
每循環的基本時間=平均基本時間*出現次數
(d)在車縫工序中加入作業餘裕量(一般加10%)
(e)加入疲勞,衛生餘裕量(一般加10-15%所以取中間值12.5%)
第三節產品工資的擬定
一、分段工資分配比例
按各部分工序所佔比例分配
舉例:女襯衫:裁床6.47% 車間80.06% 燙部13.47%
男襯衫:裁床5.67% 車間87.42% 燙部6.9%
二、分段工資制定方法
1、定出整件衣服的加工價錢
考慮因素:該區的生活水平、物價指數、該地區一般人的工資水平、消費能力、每天的工作時間
2、統計整件衫的工序
3、制定作業時間
4、定各個工序的工價
第四節縫紉車間生產線的平衡
一、流水線節拍的確定
節拍時間定義:把流水線上生產兩件產品之間的間隔時間或產品在各工序間每移動一次所需的間隔時間.
節拍時間(P)=單件作業時間/作業人員數=日工作時間/目標日產量
二、生產平衡的理論
假設:流水線有K道工序,工序作業時間ti=(I=1.2…K)單件作業時間T,節拍P,N為工作地個數或作業人員數
1、ti>P 瓶頸工序
2、ti=P 理想工序
3、 ti<P 假設整個流水線在同一節拍各工序空閑時間的總和為S,那麼
S=E(P-ti) 平衡滯延
三、生產線編制的條件
1、編制效率(E)
一般85%以上
E=P/瓶頸工序時間*100%(ti>P)時=T/N*P*100%(ti<=P)
2、編制時的不同條件
(1)以欲達到的產量為先決條件,求作業人員數和工作地的個數N=ti/P;
(2)以作業人員數為先決條件,求節拍時間並分配工作量;
(3)以預先設置編制效率為先決條件,求出編制時間的上限和下限,並且確定工作地個數和工作人員數 編制時間上限=P/E 下限=2P-上限
四、生產線平衡的方法
1、以知數量時間確定生產線工作位和工作人員數,並平衡生產線
舉例:某品種有以下工序
工序作業時間(分鍾)
1車雙肩(包縫機)0.33
2上領(包縫機)0.53
3後領貼條(平車)1.12
4上袖(包縫機)0.63
5合大身(包縫機)0.90
6折袖邊(平雙針)0.89
7定商標(平車)0.43
8折底邊(平雙針)0.45
合計5.25
已知:每天生產數量1000件,工作時間450分鍾
試確定生產線的工作位和工作人員數
解:1、求出節拍時間:P=4500÷1000=0.45分鍾
2、計算每工序的工作位:N=ti/P=
3、確定實際工作位
4、確定實際工作人數
工序作業時間(分鍾)計算工作位實際工作位實際所需工人
1車雙肩(包縫機)0.330.7311(看工序)
2上領(包縫機)0.531.1811
3後領貼條(平車)1.122.4932
4上袖(包縫機)0.631.4022(看工序)
5合大身(包縫機)0.902.0022
6折袖邊(平雙針)0.891.9822
7定商標(平車)0.430.9611
8折底邊(平雙針)0.451.0011
合計5.2511.741312
E=5.25/(12×0.45)=97.2%
2、已知作業人員數,確定生產線的工作位,並平衡生產線
舉例:某生產線擁有8名車工,並具備一定技術,生產某產品作業時間如下,試平衡生產線
工序作業時間(分鍾)
1鎖邊(包縫機)0.72
2車省縫(平車)0.48
3車側縫(平車)0.54
4車拉鏈(平車)0.95
5做腰頭(平車)0.83
6上腰頭(平車)0.68
7釘褲袢(平車)0.56
8鎖眼(鎖眼機)0.25
9釘扣(釘扣機)0.20
10繰裙腳(繰邊機)0.86
合計6.07
解:1、求出節拍時間:P=6.07÷8=0.67(min)
2、計算工作位
3、確定實際工作位
4、分配工作量
工序作業時間(分鍾)計算工作位實際工作位
1鎖邊(包縫機)0.720.721
2車省縫(平車)0.480.481
3車側縫(平車)0.540.541
4車拉鏈(平車)0.950.951
5做腰頭(平車)0.830.831
6上腰頭(平車)0.680.681
7釘褲袢(平車)0.560.561
8鎖眼(鎖眼機)0.250.251
9釘扣(釘扣機)0.200.201
10繰裙腳(繰邊機)0.860.861
合計6.076.0710
工號工作內容作業時間分配時間於節拍時間差異
作業員1鎖邊(包縫機)0.720.72-0.04
作業員2車省縫(平車)
鎖眼(鎖眼機)0.48
0.250.73-0.03
作業員3車側縫(平車)
車拉鏈(平車)0.54
0.190.73-0.03
作業員4車拉鏈(平車)0.760.760
作業員5做腰頭(平車)0.760.760
作業員6做腰頭(平車)
上腰頭(平車)0.07
0.680.75-0.01
作業員7釘褲袢(平車)
釘扣(釘扣機)0.56
0.200.760
作業員8繰裙腳(繰邊機)0.860.860.10—瓶頸工序
E=0.76/0.86×100%=88%
3、以預先設置編制效率為先決條件時
舉例:某品種工序及作業時間如下,生產線線現有12人,要求E為90%,試進行生產線平衡
工序號工序作業時間(秒)
1燙門里襟(熨斗)48
2上袋(平車)30
3商標(平車)20
4上單干(平車)27
5納脖(平車)30
6車袖叉(平車)56
7緔袖(包縫機)30
8埋夾(包縫機)36
9做領(平車)71
10上領(平車)40
11做克夫(平車)48
12上克夫(平車)48
13車底邊(平車)26
14釘扣(釘扣機)50
15鎖眼(鎖眼機)80
合計640
解:1、計算節拍時間:P=640/12=53.3
2、計算編制時間上下限
上限=53.3/0.9=59.2 下限=2×53.5-59.2=47.4
3、進行生產平衡編制
作業員工序號工序名稱作業時間分配時間使用設備工作位
11燙門里襟4848燙台1
22
3上袋
車商標30
2050平車1
34
5上擔干
納脖27
3057平車1
46車袖叉5656平車1
57
13緔袖
車底邊30
2656包縫機
平車2
68
15埋夾
鎖眼36
2157包縫機
鎖眼機2
7
89
10做領
上領71
40111÷2=56.5平車2
911做克夫4848平車1
1012上克夫4848平車1
1114釘扣5050釘扣機1
1215鎖眼5959鎖眼機1
合計14
E=53.3/58×100%=91.9%
4、達成生產線平衡的途徑
(1)合並兩個不同工序;
(2)調整工作量(以重補輕);
(3)挑選有水準的工人;
(4)運用方法研究;
(5)生產組長有責任平衡每天的生產。
第七章 車間布置及生產系統
第一節縫紉車間布置
一、目的
1、使生產程序更便利
2、充分利用空間
3、更好的利用人力
二、種類
1、按產品流程布置:根據服裝的車縫順序來編排機器。
2、按工序分類布置:把同種類型機器放在一起。
三、布置原則
1、機台排列整體匹配要協調。
2、盡量成單方向流水。
3、最短距離的傳遞。
4、最大面積的利用率。
5、最大分靈活性。
6、高的可見度和好的可評性。
7、保證安全。
8、貨道流暢。
第二節縫紉車間生產系統
一、捆紮生產系統
1、傳統式捆紮系統
優點:具有靈活性,在製品的控制較易
缺點:半成品往復傳遞多
2、傳送帶捆紮系統
優點:節省傳遞物料時間,車間布置整齊,環境好,靈活性好
缺點:難控制,成本高
二、同步生產系統
1、流水同步生產系統
優點:生產節拍性強,傳遞距離近,在製品量少,效率高,周期短
缺點:浪費空間,一環節出問題會影響整條生產線,步調需非常一致
2、捆紮同步生產系統(漸進式捆紮系統)
中批量服裝生產 縮短往復傳遞
三、集團式生產系統
每部件分開,分工責任明確,有利於提高功效,多品種,小批量
四、單元同步生產系統
多個工作單元,達到同步生產,布局靈活,品種變化多,變款快,生產周期短
五、掛生產系統(柔性生產系統)
較先進的生產方式
六、模塊式快速反映系統
七、車間布置實例
舉例見下頁
第三節車間運輸系統
一、好的運輸系統應具備以下特點
a)提高生產能力
b)降低製造成本
c)改善工作條件
d)減少浪費
二、常見運輸系統
第八章 整燙工藝
第一節 熨燙工藝
一、作用和分類
1、作用:整理面料、整理衣服、立體造型
2、分類:
(1)按制衣工藝流程作用分:粘合熨燙、中間熨燙、成品熨燙
(2)按定型效果維持時間分:暫時性定型、半永久性定型、永久性定型
3、按所採用的作業方式分:手工熨燙和機械熨燙,機械熨燙又分熨燙機熨燙和立體熨燙
二、熨燙工藝參數
1、溫度
2、濕度
3、壓力
4、時間
5、冷卻方式
三、工藝參數的相互關系
四、手工熨燙
1、工藝參數應用
2、不同布料熨燙注意事項
(1)棉布:熨燙色牢度差,深色服裝反面熨燙。
(2)精紡毛織物:適宜於加濕熨燙,干燙易產生極光。
(3)絲及人造纖維織物:適宜於濕燙,絲織物不要噴水,會產生水印。
(4)針織物:不要重壓和推移,熨燙時不加壓或少加壓熨燙。
(5)絨毛織物:不宜熨斗直接壓於織物,用蒸汽噓一下即可。
3、手工熨燙的工藝形式
歸、拔、推、打褶襇、折邊、分縫、燙直、燙彎、燙平、染薄等
五、粘合熨燙
1、工藝參數 溫度、時間、壓力
2、常見問題:透膠、起皺、起泡、吸色等。
第二節 後整理及包裝
一、後整理
污漬整理合毛梢整理
二、包裝
1、目的
(1)確保服裝良好狀態
(2)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
2、種類
有:袋裝、盒裝、掛裝、真空包裝
第九章 質量檢驗
第一節 質檢工作的內容
一、工作類型
1、按工作過程的程序分:生產前檢驗、生產中檢驗、成品檢驗
2、按檢驗的地點分:固定檢驗、流動檢驗
3、按檢驗的數量分:全數檢驗、抽樣檢驗、全數與抽樣相結合檢驗
4、按檢驗人數分:專職檢驗、工人自查
二、質檢工作內容
1、生產前檢驗
(1)原物料檢驗:數量、疵病、縮率、色牢度等。
(2)生產製造單:款式、客戶要求、尺碼分配等。
(3)車縫工藝單:縫道形式、工藝要求、線跡、線跡密度等。
(4)紙樣嘜架:紙樣尺寸、線條、片數、碼數、檔差。
2、生產檢驗
(1)裁床生產檢驗
I 鋪布檢驗:張力、方向、張數布頭布邊花、駁布、幅寬等
II 割布檢驗:准確度、光潔、剪口個數深淺
III 捆紮檢驗:打號、換片、裁片數、碼數、放置程序
IIII 粘朴檢驗:時間、溫度、壓力、牢度
(2)車縫生產檢驗
I 線跡檢驗:密度、成形、外觀
II 平順否、位置、吃勢、尺寸
III 色差檢驗
(3)成品檢驗
I成品檢驗:尺寸、嘜頭、熨燙效果、線頭、污漬
II出貨檢驗:包裝、如箱分配、外箱資料、包裝材料
第二節 質檢驗標准與抽驗數
一、抽樣規則及數量
批量抽驗數AQL2.5AQL4.0
≤10200
≤25500
≤50801
≤1001411
≤1502011
≤2803223
≤5005034
≤12008047
≤3200125710
≤100002001014
註:AQL(Assurance Quality Leves)
二、等價評定
我國採用按標准扣分的方法評定等級
生產質量的提升是結合合理的操作流程標准,及科學有效的專業管理所得來的結果
如果你連基本知識都不懂談何管理-------------------
⑦ 服裝生產如何管理
服裝生產管理
一、均衡生產,調度有序
⒈配合公司,根據廠部下達的生產任務指標,結合本部的生產實力,具體組織生產計劃的實施工作。 ⒉負責實施上級下達的生產任務指標,貫徹落實致員工。 ⒊制定和執行現場作業標准及工藝流程,從而使生產的產品,按照客戶的需要進行,保證進度和質量。 ⒋實現全面均衡有節奏的同步生產,使最終的生產便於包裝及裝箱。
二、產品質量控制有力
⒈工廠接到訂單後,先組織技術部門人員,分析該款標准樣衣的工藝特點,並打版制標准樣衣。 ⒉對標准樣衣的各個部位協商制定質量標准,制定工藝流程。 ⒊新款上線前務必督促有關現場管理員製作產前樣、對一線生產員工縫制輔導到位,要求管理人員、質檢人員進行巡檢和半成品抽檢。 ⒋嚴格要求並督促各組員工按工藝標准進行縫制,並及時向業務部門提供大貨樣。 ⒌各款在上線生產前即將生產時,有關現場管理人員應組織車間員工開生產例會或早會,對該款做詳細的說明,並將技術部提供的樣衣、工藝單及質量標准標准書面通知,公布於眾。 ⒍車間主任必須組織督促各現場管理員將質量問題解決於車位之上,處理於成品之前,以保降低成品的返工率,從而保證產品質量。
三、原輔材料,供應及時
⒈必需及時追蹤正下單的原輔材料,如有需上報解決的問題應及時上報處理。 ⒉組織車間各有關人員做好一切產前准備工作:如生產設備的配置,有關人員的調配,有關工具的搭配等。 ⒊配合技術部准備好有關需用的定位板、實樣板等各類生產前的必備用品,使每款上線,都井井有條,臨陣不亂。
四、紀律嚴明、考核嚴格
⒈嚴格執行廠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嚴守管理制度,對違反本廠管理制度人員,視情節輕重,按規章制度有關條款予以處罰。 ⒉督促每位員工准時上下班,做好車間有關人員的考勤制度。 ⒊對考勤制度做到公正、公平,以理服人,以事實為根據。
五、設備完好,運轉正常
⒈督促各組員工負責保養好各自的機台設備,做到「誰使用—誰保管—誰使用」。 ⒉督促有關人員定期對生產設備進行檢修、調整、維護和保養。 ⒊督促各組員工每天上班清潔機台,檢查自用設備是否完好,發現異常及時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以保機台運作正常。
六、安全第一,消除隱患
⒈做好防火、防盜等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第一。 ⒉做好安全生產消防等方面的宣傳工作。 ⒊嚴禁一切易燃品及火種進入生產車間,車間內杜絕吸煙。 ⒋車間主任每天下班前需督促有關人員檢查車間每個角落,做好安全檢查工作。 ⒌下班後督促各有關人員清理車間所有人員,關閉車間所有電路,關閉好大門。 ⒍督促每位員工養成人離機關的習慣,並提醒有關人員定期安檢。
七、堆放整齊,文明生產
做到:裁片不落地,衣框不亂放; 衣角不掉地,成品不亂堆; 散線不亂拋,斷針不亂丟; 補片一換一,輔料次換優; 食物不進車間,雜物不放衣框; 機台保持清潔,場地整潔衛生。 ⒈平車、凳子、框子及有關工具、設備定放置,排放整齊,不準隨意擺放、挪動或調換。 ⒉與生產無關的個人物品嚴禁帶入車間。 ⒊要求半成品、成品要堆放整齊,不可隨意捆綁,不能落地,次品隔離並加以標識,防止機器漏油造成污漬,對不同扎號的半成品或裁片分開,以免造成色差。 ⒋保證生產現場的環境衛生清潔,督促有關人員每天打掃生產現場,督促各組員工保持環境衛生。 ⒌督促有關人員定期擦洗門窗、現場地面及各生產備用工具。
八、原始記錄,齊、准、快、明
⒈做好日常事物記錄,車間的人事記錄,登記好員工名單,對每單貨的投產日期及結束日期、生產員工等做好詳細的記錄,並妥善保管。 ⒉現場管理人員保管好所有的生產資料,每天匯總《生產日報表》、《質檢記錄》,及各項報告按時上報廠長處。 ⒊落實有關呈上的報告及《生產日報表》、《質檢記錄》是否准確實際和在看板上公示。 ⒋每天下班前處理好當天的日常事務。 ⒌負責車間生產數量收發一致,及時處理好車間與各有關部門的交接手續。
九、士氣高漲,協調一致
⒈帶頭遵守廠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在制度的規則上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激勵機制,以達到充分發揮員工及有關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這個目的,使之為公司更好的服務。 ⒉調動車間生產員工的緊迫感,採取有效措施提高生產工作氣氛,使生產線員工士氣高漲。 ⒊協調各班組的生產分配恰到好處。根據有關人員的縫制技術,結合各方面因素,進行合理的工作分配。 ⒋督促各組長完成當日的生產計劃指標,並保持每當位員工的持續運作。 ⒌督促質檢員處理完當日交到驗收室的成品,填寫每日《檢驗記錄》,督促發料員統計好當日發到車間的裁片,匯總、反饋給廠部。
十、服務現場,以理服人
⒈負責及時處理好有關人員出現在生產線上的問題。 ⒉在操作過程中,加入適當的感情成分,使員工感覺到大家庭的溫暖,為員工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問題,如住宿、飲食等,使之為公司更好的服務。 ⒊操作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糾紛,有關人員務必恰當的處理好內部的人際關系,如有無法處理或較為嚴重的事情,及時反饋到廠部解決,切勿在生產現場與其發生沖突,造成負面影響。 ⒋負責維護好本車間的現場生產秩序,使生產有條不紊。
⑧ 服裝的工藝流程怎麼寫哦
服裝生產的工藝分析
工藝管理工作可分為工藝分析、工藝制定和工藝貫徹三個階段。服裝企業進行工藝分析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針對客戶定貨要求或來樣、來料進行的工藝分析;另一種是根據市場需求自行設計產品的工藝分析。工藝分析是工藝設計的基本依據。
一、產品的技術要求
1、原輔材料的基本性能 首先要弄清原輔材料的品名、品號、規格、花色、顏色、色號以及物理和化學性能,如色牢度、縮水率、耐熱度等。
2、 產品的號型系列及名稱 產品號型系列及名稱要與要貨和約或設計任務書或生產通知單、實物樣品的要求相符合。
3、產品的規格尺寸要求 明確量制;產品零部件形狀及規格要求;所提供的是人體凈體尺寸,還是服裝成品尺寸,產品各部位規格尺寸的測量方法。
4、產品加工製造的手段 如採用的專用機器和設備,採用的技術手段。
5、 產品的工藝組合方法 如零部件的安裝,各部位縫合要求及全部件的組合順序等。
6、 產品採用的標准 是國家標准,還是部頒標准或企業自行制定的標准。
7、 數量及搭配 每箱盒的數量及各檔規格、花色搭配是否與總數要求相符。
8、商標及其它標志 使用何種商標、吊牌、尺寸標志、成分標志、洗滌說明以及其它標志,代號的具體訂法盒安放部位。各類標識所指內容與要求相符。
9、熨燙方法和要求 採用的熨燙工具和各部位的熨燙方法和要求。
10、包裝要求 包裝的方法和包裝時所用的材料;折疊的方法;包裝的規格、數量、包裝物的麥頭、標志等。
11、其它特殊要求 通常指超越正常標准范圍以外的要求及質量評價指標。
二、服裝產品的技術標准
(一)、質量標准
我國的服裝質量標准分為國家標准、部頒標准、企業標准三級。服裝質量標準的內容包括:
1、 標准名稱
2、 適用范圍
3、 規格系列包括
4、 材料規定
5、 技術要求
6、 等級劃分規定
7、 檢驗規則
8、 包裝及標志、運輸、儲存的規定
(二)、服裝質量技術標準的指標
1、 質量評分
2、 質量等級 分為優良、一類、二類、三類等。
3、 合格率 是指全部製品中合格品的比重。
合格率=合格品數量/(合格品數量+不合格品數量)×100%
4、 等級率 指產品某一等級在合格品總和中所佔比重。
等級率=等級品數量/合格品數量×100%
5、 返修率 在送檢產品中被退回重新加工產品的比重。
返修率=返修品數量/全部送檢數量×100%
6、調片率 因原料織疵及縫制加工中造成的壞片在所需材料總數或生產總件、條數中的比重。
調片率=調片耗用原材料數/正常耗用原材料×100%
調片率=調片數/生產總數×100%
7、漏驗率 一是不合格品前道漏驗率,二是前道檢驗漏驗率。
不合格品前道漏驗率=後道檢驗剔出的不合格品數/(前道檢驗剔出的
不合格品數+後道檢驗剔出的不合格品數)×100%
前道檢驗漏驗率=後道檢驗剔出的不合格品數/前道檢驗數×100%
8、廢品率
廢品率=廢品數/(合格品數+不合格品數)×100%
服裝生產工藝的制定
服裝生產的工藝方案是服裝生產及產品檢驗的技術標准,制定服裝工藝方案,可使服裝生產符合產品的規格設置、質量要求,合理利用原材料降低成本,縮短產品設計和生產周期,搞效率地進行生產經營活動。
一、工藝方案制定的內容
(一)、生產總體工藝制定
生產總體設計包括服裝廠規模和生產品種。總體設計表,詳細說明本企業生產的品種及各部門人員的分配情況。設備配置表,指根據生產品種在各道工序所需的設備進行列表。
(二)、生產准備工藝制定
1、 設計圖 包括服裝款式正視圖、背視圖的白描圖。
2、 內外銷訂貨單 根據客戶的要求擬定,詳細說明客戶訂貨項目和包裝要求。
3、 生產通知單 計劃部門根據內外銷訂貨單制定生產任務單,並交生產部門,生產部門再安排生產。
生產通知單
合約 對象 交貨期 月 日 生產 組 輔助料
品號 品名
面料 夾里 顏色 規格及搭配 交貨期
包裝要求
商品
吊牌
織帶
塑袋
紙盒
紙箱
開單人: 日期月 日
4、 物料明細表 將一件衣服所用面料、里料的樣卡列在相應的使用欄中。
物料明細表
合約地區 品名
編號 數量
原料使用 輔料使用
面料(附樣卡) 里料(附樣卡) 規格種類 S M L XL
里縫縫線
外縫縫線
拉鏈
鈕扣
按扣
牽帶
鎖扣眼線
包縫線
商標 出樣
5、 原輔料測試紀錄表 測試數據有耐熱、色差、色牢度、縮水率等。依據測試數據,確定裁剪、縫紉、熨燙等工序的工藝要求。
6、樣板復核單 主要是尺寸復核,復核樣衣與樣板的差別。復核的數據一般有衣長、胸圍、衣領、袖長等。根據服裝品種的不同,復核部位也不同。
7、原輔料定額表 將所有原材料列入表中,可看出定額用料和實際用料的差額。
原輔料定額表
貨號 品名 規格
任務單編號 數量 S M L XL
原輔料名稱 門幅 規格 定額用料 平均用料 定額總用料 平均總用料 損溢
面料
里料
襯料
拉鏈
鈕扣
縫線
備注 製表
製表日期
8、首件封樣單 第一件樣衣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以便批量生產中進行改進。
(三)、生產階段工藝制定
1、樣板管理 樣板領用與歸還的原則。樣板領用與歸還時,都要經過相應的手續,簽名、檢查、審核等。
2、分床工藝要求 符合生產條件規定的層數和最大長度;提高生產效率,減少重復勞動;節約面料,方便排料。
3、排料工藝要求 遵守服裝製作的工藝要求;保證設計要求;節約面料;選擇合理的排料方法;防止漏板現象。
4、鋪料工藝要求 保持面料平整;布邊對齊;減少鋪料過程中對面料的拉力,並在鋪料完成後放置一段時間再進行裁剪;注意麵料方向性;採用格針扎在要求部位保證對條對格的准確。
5、裁剪工藝要求 選用合適的裁剪設備;保證裁剪精度,即保證衣片的形狀或規格尺寸等;合理控制裁剪溫度。
6、驗片工藝要求 檢驗裁片的重要部位在尺寸、形狀上與樣板有何偏差,其偏差是否在允許范圍內;第一層和最後一層的裁片偏差大小是否符合要求;剪口、定位孔打得是否准確,有否有漏打現象;有對條格對圖案要求的面料,應檢驗相應衣片是否能對上條格和圖案;檢查裁片的邊際是否有毛邊,破損現象,是否需要換片;檢驗裁片是否圓順,是否有走刀現象。
7、打號工藝要求 打出的字跡清晰、持久;打號部位準確;絨面面料,採用貼標簽的形式;襯料,一般只需打出規格號。
8、粘合工藝要求 選用合適的粘合設備與工具;粘合後裁片無極光、氣泡,剝離強度較高;粘合時考慮面料本身的性能。
9、生產加工工藝流程 是制定生產工藝的基礎,也是安排流水線和配置人員以及准備和安裝工藝設備所必需的技術資料。
10、生產工藝單 用於服裝具體規格及部位的質量要求。
11、工藝卡 是服裝生產中,總體工藝規程的具體工序的體現,是加工產品技術規范的細則,是進行品質控制的依據。
12、工序定額 包括裁剪工序定額標准、縫紉工序定額標准、鎖釘工序定額標准、整燙包裝工序定額標准。
13、整燙工藝要求 根據各種面料的不同性質確定不同的工藝參數,即壓力、溫度、濕度與時間要適宜;根據不同的生產工藝與數量,選擇合適配套的熨燙工具與輔助工具;樣額按照不同種類服裝的熨燙順序進行,避免極光等現象出現,保障產品的一致性;正確操作專用設備。
14、產品質量分檢表 紀錄產品中間抽料檢驗與產品最終檢驗情況,避免重復失誤,是服裝廠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步驟。
15、成品驗收率 包括質量和數量兩方面驗收,要根據定貨合同或產品設計任務書的相關內容,由定貨單位和生產單位共同進行質量驗收,清點數量。
16、成本計算單 對成品服裝進行核算,成本計算除了考慮主輔料外,還應考慮工人工資、設備損耗、包裝費用、水電費、產品加工費等。
⑨ 做衣服時怎麼控制牛筋底線的松緊度
做衣服的時候想要控制牛筋底線的緊松度,你就要選擇不同的檔位,還有就是手上的力度。
⑩ 衣服的工藝要求大概要怎麼寫
一:服裝製作的工藝標准:
批量生產前每個定單必須有正確合理的工藝標准。
1.產品名稱、定單號、款式號、客人名稱、生產數量、編制人員、審核人員、實施日期
2.服裝款式結構圖、包括正面、背面成品結構圖,正確面料及輔料的顏色和樣式。
3.成品規格表。(按客人規格擬訂,同時將公差系數列出供檢查人員參考)。
後衣長: 公差 0.7CM (後領口中---下擺邊緣)
半胸圍: 公差 0.7CM (正常平量,棉服\羽絨服須壓低厚度1\2測量)
下 擺: 公差 0.7CM (羅紋下擺須兩手打開後測量).
總肩寬: 公差 0.5CM (左肩點---右肩點
袖長: 公差 0.5CM ( 肩點---袖口中)
袖長: 公差 0.5CM (後領口中點—袖口中)
半袖口: 公差 0.3CM (羅紋袖口按正常放平測量即可)
領 圍 : 公差 0.5CM (正常為領子下口規格)
裁剪工藝要求。
一: 核實樣板是否與生產通知單相符,樣板片數是否與樣品相符
二: 到料後是否按規定時間進行自然通風,保證成品規格正確.
三: 各部位紗向是否按版規定,對格\對條\陰陽格.
四: 各部位訂眼、剪口是否按版規定,
五: 拉布時注意正反面及色差(如發現有色差必須排色差版同時測試實際單耗上報公司).
六: 推刀,訂眼不能有偏離現象上下層不能超過0.2CM,
七: 打號要清晰,位置適宜,成品不能漏號.
5:原輔材料規格及使用部位要求:
一:必須按客人制單規定的部位使用執行如:
面料、里料、配料、商標、吊牌、洗滌襯布、填充物、拉練、繩、卡環等等。
二:原輔材料的樣式、品質、顏色、規格、要認真核對是否正確。
三:具體要求:面料里料是否有色差、中邊差、色杠、斷紗、疵點、污跡、現象。毛皮是否有版寬、版長、顏色、品質、硬度不符合原樣品或要求的現象.
羽絨是否有顏色、氣味、克重、絨質、異物、現象真皮是否有漏洞、薄厚不均、染色不透、皮板過硬、整體顏色不符現象。粘合襯是否有膠粒不均、厚度不一、粘合不順現象。拉練是否有顏色、品質、規格、刻字字母與商標不符現象。其他特殊輔料色顏色、規格、品質是否與定單規定相符合。商標等其他標識是否與制單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