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皮帶傳動比
皮帶的傳動比i是:從動輪的直徑d和主動輪的直徑D比值除以一個系數(1-ε),ε是指滑動率,一般為0.01至0.02,因此i=1.02d/D
傳動比就是兩個輪的齒數比,正常嚙合就可以
㈢ 帶傳動的順時傳動比為什麼不恆定
中心距不夠,帶的張緊力就沒辦法達到,要有一定的張緊力才能保證帶與帶輪之間的摩擦力。當然中心距也不能太大,否則皮帶容易疲勞。帶傳動的傳動比不是恆定的,因為皮帶會打滑,我們在計算的時候是假設皮帶不打滑的理想情況,這是算得的是最大的傳動比,實際的傳動比都比這個要小。
㈣ 帶傳動的傳動比怎麼算的
傳動比=主動輪轉速/從動輪轉速=(從動輪直徑/主動輪直徑)/(1-滑動率)
傳動比=使用扭矩÷9550÷電機功率×電機功率輸入轉數÷使用系數
傳動比=主動輪轉速除以從動輪轉速的值=它們分度圓直徑比值的倒數。即:i=n1/n2=D2/D1
i=n1/n2=z2/z1(齒輪的)對於多級齒輪傳動:
1、每兩軸之間的傳動比按照上面的公式計算。
2、從第一軸到第n軸的總傳動比等於各級傳動比之積。
(4)皮帶輸送如何獲得恆定的傳動比擴展閱讀:
傳動比一般按以下原則分配:使各級傳動承載能力大致相等;使減速器的尺寸與質量較小;使各級齒輪圓周速度較小;採用油浴潤滑時,使各級齒輪副的大齒輪浸油深度相差較小。
三級傳動比分配:
對於多級減速傳動,可按照「前小後大」(即由高速級向低速級逐漸增大)的原則分配傳動比,且相鄰兩級差值不要過大。這種分配方法可使各級中間軸獲得較高轉速和較小的轉矩,因此軸及軸上零件的尺寸和質量下降,結構較為緊湊。增速傳動也可按這一原則分配。
㈤ 電機如何選用減速器,用於水平皮帶輸送,現知道電機型號,功率,求減速器傳動比,請列出詳細計算公式,
先根據要求確定皮帶輪的直徑和皮帶傳送的速度,可以算出皮帶輪的轉速,
減速器的速比=電機轉速/皮帶輪轉速
㈥ 皮帶傳動中教科書上說瞬時傳動比不恆定,向高手請教:皮帶傳動中平均傳動比恆定嗎
朋友,你這個同樣的問題發了三個帖子。我第三遍回答:
在皮帶輪的包角、中心距、皮帶張緊度合適的提前下,
三角皮帶打滑程度比平皮帶小,
三角皮帶傳動平均速度比平皮帶穩定,
但絕對比不上齒輪、蝸輪傳動速度的穩定,那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齒輪、蝸輪傳動無打滑。
㈦ 傳送帶的傳動比怎麼算
需要知道動力滾筒的直徑或鏈輪參數.
㈧ 怎樣計算皮帶輪的傳動比。
如果知道外徑或節徑:主動輪外/節徑÷從動輪外/節徑,直徑比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