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是不是只有交通警察才發皮夾克的
這個不一定,目前我們可以在內網上按照每年置裝費用的標准來自己選了,按照規定這些必須是寒區北方的民警才有配備,我反正沒選,我選了靴子啊這些東西。
❷ 關於故意傷人罪
那個人現在還在威脅你的生命安全的話,我建議你去法院起訴,
最好有醫院診斷證明書證明,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證明。
有法醫的證明鑒定比較好,像你說的有第三者在場,應該說已經有了人證。
而且他家還有血跡,應該可以提取吧。
人身傷害訴訟時效,才過了半個月,肯定是不存在超過的。
PS:《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❸ 警察冬天的制服大衣上 那兩個「警察」反光字,用什麼東西能洗掉
反光條,物理原理是垂直的兩個反光鏡片 可將射來的光線原路射回去
貌似洗不掉 除非你把反光條磨平
❹ 警察職務套改方案
《公安機關執法勤務機構人民警察警員職務套改方案》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國家公務員局制定的。
2009年10月,公安部和國家公務員局制定了《公安機關執法勤務機構人民警察警員職務套改方案》,提交國務院審定通過。12月16日,套改方案正式印發各地。在公安民警職務序列中,專門設計了執法勤務機構人民警察警員職務序列,並且在職務稱謂和職務層次上與公務員非領導職務序列有明顯區別,目的在於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通道」,使人員最為集中的執法勤務機構警員能夠得到正常晉升,享受相關經濟待遇,以消除「官本位」思想,解決「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問題,從制度上、根本上解決壓職壓級問題。
具體方案如下:
為貫徹實施《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務序列的意見》(國辦發[2008]9號,以下簡稱《意見》),結合公安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實施《意見》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依法治警、從優待警、以人為本,體現公安特色,傾斜基層一線,立足現實,著眼長遠,統籌規劃,突出重點,穩步推進,力爭在2008年底基本完成全國公安民警職務序列分類、稱謂規范和相關人員職務套改工作,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規范公安機關內設機構設置,完善公安民警分類管理制度和選人用人機制,深化公安人事制度改革,推動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為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公安隊伍,圓滿完成各項公安保衛任務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實施范圍
(一)下列單位在編在職、已評授警銜的公安民警列入《意見》實施范圍:
1.各級公安行政機關及其內設機構、派出機構
2.各級公安行政機關直屬事業單位中,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並列入評授人民警察警銜范圍的機構;
3.已完成司法體制改革、納入公務員法管理的鐵路交通、民航、林業公安機構,海關緝私部門及其內設機構、派出機構;
4.其他屬於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建制單位的機構。
面試,工資,福利,薪水
上述機構中因涉嫌違法違紀被立案審查尚未作出結論的人員,以及尚未完成司法體制改革、未納入公務員法管理的鐵路、交通、民航、林業公安機構人員,暫不列入《意見》實施范圍。
(二)下列人員不列入《意見》實施范圍:
1.不擔任人民警察職務的;
2.已批准離休、退休或者在2008年9月30日前已達到退休年齡的;
3.正在辦理調離公安機關和辭職、辭退手續的;
4.被開除公職、勞動教養、判處刑罰、免予刑事處罰的;
5.因其他原因不宜列入實施范圍的。
三、實施方法和步驟
各地公安機關要積極主動地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與公務員主管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從2008年10月1日起,按照自上而下、分期分批、積極穩妥的原則,對列入《意見》實施范圍的單位,組織實施機構、人員分類、稱謂規范和相關人員職務套改工作。列入《意見》實施范圍的單位及其人員,應於2008年12月31日前完成規范機構設置和職務序列工作。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一)確定實施范圍:縣級以上地方公安機關會同公務員主管部門,梳理確定列入《意見》實施范圍的單位及其人員,並報上一級公安機關備案。
(二)規范分類、稱謂。以省級公安機關為單位,按照《意見》規定,對公安機關內設機構進行分類並規范稱謂。其中涉及的相關問題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1.凡機構分類與《意見》不一致的,以《意見》為准。其中,縣級公安機關已根據2006年公安部《關於縣級公安機關機構設置的指導意見》調整歸並的相關職能,如文秘、信訪、督察等,原則上按照其目前歸屬情況確定機構分類,即:辦公室已歸並入指揮中心,以及信訪部門已歸並入法制室的,均列為執法勤務機構管理。縣級公安機關政工監督室內部仍保留有相對獨立督察機構及其人員的,該督察機構列為執法勤務機構管理。
2.除監管所、車管所外,內設執法勤務機構實行隊建制,並以此規范其機構、人員稱謂。其中,內設執法勤務機構在對外交流中需要實行「局」稱謂的,可以繼續保留。3.內設執法勤務機構的下設單位,均作為執法勤務機構,所屬人員按照執法勤務機構人員管理。同時,有關機構及其警官職務稱謂暫保持不變。
(三)實施職務套改。
.公安部及其內設機構和地方公安機關及其內設綜合管理機構的警官、警員職務稱謂,按照《公務員法》及其實施方案執行。
考試,國家公務員,安徽公務員,警察,待遇,職業,求職,面試,工資,福利,薪水2
2.縣級以上地方公安機關按照上下同步、分級負責的原則,會同公務員主管部門,對內設執法勤務機構和派出所的公安民警組織實施職務套改,執行相應的工資標准。
(1)警官職務按照所在機構名稱套改稱謂。其中,內設隊建制執法勤務機構的警官職務稱謂主要為:總隊長、副總隊長、支隊長、副支隊長、大隊長、副大隊長、中隊長、副中隊長。監管所、車管所、派出所的警官職務稱謂為:所長。副所長。上述機構中主管政治工作的警官職務稱謂為:政治委員、政治教導員、政治指導員等。
(2)警員職務原則上按照下列標准進行套改:
調研員套改為一級警長;副調研員套改為二級警長;
主任科員套改為三級警長;副主任科員中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且不在處分期間的,套改為四級警長,其他套改為一級警員:
①任現職滿2年;
②從事公安工作滿10年;
③榮立相當於三等功以上等次獎勵;
④累計三次以上公務員年度考核結果為優秀。
科員套改為二級警員辦事員套改為三級警員。(3)級別在24級以上、不在處分期間,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科員,可套改為一級警員:
①擔任現職滿10年,且最近10年公務員考核結果均為稱職以上等次;
②擔任現職滿3年、參加工作滿30年,且最近3年公務員考核結果均為稱職以上等次;
③擔任現職滿3年、參加工作滿20年,榮立相當於二等功以上等次獎勵或者累計五次以上公務員年度考核為優秀,且最近3年公務員考核結果均為稱職以上等次。
(4)級別在22級以上、不在處分期間,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副主任科員,可套改為三級警長:
①擔任現職滿10年,且最近10年公務員考核結果均為稱職以上等次;
②擔任現職滿3年、參加工作滿30年,且最近3年公務員考核結果均為稱職以上等次;
③擔任現職滿3年、參加工作滿20年,榮立相當於二等功以上等次獎勵或者累計五次以上公務員年度考核為優秀,且最近3年公務員考核結果均為稱職以上等次。
3.原同時擔任領導職務與非領導職務的公安民警,列入警官職務序列管理,繼續保留原非領導職務相關待遇,並不佔用所在公安機關警員職務職數。
(四)完善日常管理。首次套改相關工作完成後,公安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適時出台警官職務與警員職務的轉換、警員職務的晉升、職數管理、警務技術職務管理相關規定。各地公安機關要以貫徹實施《意見》為契機,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深入研究,明確職責,與有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按照《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意見》和有關政策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切實規范公安機關機構設置,完善人員分類管理制度,不斷推進《意見》實施工作。
(4)警察制服皮夾克多少擴展閱讀:
警銜制度
警銜是區分人民警察等級、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稱號和標志,是國家給予人民警察的榮譽。中國人民警察實行警監、警督、警司、警員的警銜制度。
建立
警銜是區分人民警察等級、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稱號和標志,是國家給予人民警察的榮譽。為了進一步加強人民警察隊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增強人民警察的責任心、榮譽感和組織紀律性,有利於人民警察的指揮、管理和執行職務,1992年7月1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正式建立了人民警察警銜制度。警銜制度的建立,是人民警察隊伍建設的一件大事,標志著依法治警、從嚴治警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設置
人民警察警銜設五等十三級,即:1、總警監、副總警監;2、警監(一級、二級、三級);3、警督(一級、二級、三級);4、警司(一級、二級、三級);5、警員(一級、二級)。擔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人民警察的警銜,在警銜前冠以"專業技術"。
人民警察實行警察職務等級編制警銜。擔任行政職務的人民警察實行下列職務等級編制警銜:
1、部級正職:總警監;
2、部級副職:副總警監;
3、廳(局)級正職:一級警監至二級警監;
4、廳(局)級副職:二級警監至三級警監;
5、處(局)級正職:三級警監至二級警督;
6、處(局)級副職:一級警督至三級警督;
7、科(局)級正職:一級警督至一級警司;
8、科(局)級副職:二級警督至二級警司;
9、科員(警長)職:三級警督至三級警司;
10、辦事員(警員)職:一級警司至二級警員。
擔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人民警察實行下列職務等級編制警銜:
1、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一級警監至二級警督;
2、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一級警督至二級警司;
3、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三級警督至一級警員。
式樣
人民警察換發"九九"式警服後,警銜標志的式樣為:
總警監、副總警監警銜標志由銀色橄欖枝環繞銀色國徽組成。其中,總警監警銜標志綴釘一枚橄欖枝環繞一周的國徽,副總警監警銜標志綴釘一枚橄欖枝環繞半周的國徽。
警監警銜標志由一枚銀色橄欖枝和銀色四角星花組成。其中,一級警監警銜標志綴釘三枚四角星花;二級警監警銜標志綴釘二枚四角星花;三級警監警銜標志綴釘一枚四角星花。
警督、警司警銜標志由銀色橫杠和銀色四角星花組成。其中,警督警銜標志綴釘二道橫杠,一級警督警銜標志綴釘三枚四角星花,二級警督警銜標志綴釘二枚四角星花,三級警督警銜標志綴釘一枚四角星花。警司警銜標志綴釘一道橫杠,一級警司警銜標志綴釘三枚四角星花,二級警司警銜標志綴釘二枚四角星花,三級警司警銜標志綴釘一枚四角星花。
警員警銜標志由銀色四角星花組成。其中,一級警員警銜標志綴釘二枚四角星花;二級警員警銜標志綴釘一枚四角星花。
警銜標志佩帶在劍型肩章上。擔任行政職務的人民警察的肩章版面為藏藍色,擔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人民警察的肩章版面為藍灰色。
佩戴和使用
人民警察警銜的區分是由肩章來區分的,人民警察肩章分為軟質扣式肩章、軟質套式肩章和硬質扣式肩章三種,其中,軟質扣式肩章佩戴於執勤服,軟質套式肩章佩戴於多功能服、作訓服、戰訓服和防風皮夾克,硬質扣式肩章佩戴於常服。
此外,胸徽和警號的佩戴也要符合服裝規定,執勤服、作訓服、戰訓服和防風皮夾克使用絲織魔術貼胸徽和警號,多功能服和常服使用金屬胸徽和警號。
參考資料:社會保障網: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務序列的意見
❺ 這種情況該拘留嗎
該!主要不是看你們怎麼說的,這種故意可以推定為你老公參加了聚眾斗毆,而且人家有背景所以不拘留,其實按說都應該一樣對待的.
另外婦附上一句:沒錢沒人打架會吃虧的!
❻ 古天樂在掃毒電影裡面最後穿的皮夾克是什麼牌子的
I have been stationed in Germany for about two and a half years. Here are a few reasons that I have found to hate Germany.我曾在德國住過兩年半,讓我告訴你我為何如此討厭德國。
1. Germany is a VERY repressive country. there is "free speech", but it is only a front. You can get in trouble for speaking out about almost anything that the government does.德國-壓抑的國度。言論自由只是假象,只要談論和政府行為有關的問題你就會陷入麻煩。
2. Not all, but most Germans that I have had the misfortune of meeting, are very cold people. They will avoid friendliness at all costs.德國人,冷漠,毫不友好。
3. Prices are high, and Germans will charge for everything. I can not call customer service for my internet connection or even my cell phone contract without paying at least a 1 Euro connection fee, and 19 Euro cents per minute.物價高,什麼東西德國人都會找你要錢。連個網打電話找個客服都要花高價。
4. The weather sucks except for three weeks out of the year. Period…天氣差,一年好天氣不超過三周。
5. The autobahn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navigate without a GPS system.高速公路沒GDP等於迷路
6. The autobahn is constantly under repair, and the road crews are so lazy that it will take almost two years to repair a 10K stretch of road.高速公路動不動維修,工人懶,兩年修不好一截路。
7. Germans "know" better than you about any subject. Period… 自以為是的德國人覺得什麼都比你懂得多。
8. Germans do not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privacy. The stereotypical nosy old woman, is an every day occurrence here.德國人不懂隱私的概念,典型的愛嚼舌根的老女人,在這非常常見。
9. You have to pay to use the restroom in many public places, and it isn't cheap. I have even been refused the chance to use the restroom because I was two cents short.公共廁所全收費,而且很貴。我曾在廁所門口差點尿褲子,因為我差兩分錢所以冷酷拒絕入內。
10. Germans will call the police on you for almost anything.德國人會因為任何事情報警舉報你
11. When they do call the police, the police are allowed to take up to a 40 Euro bribe on the spot. Be prepared to pay off the police for anything. They will even drive you to the ATM to withdraw the money.當他們真的報警了,警察被准許當場收取不超過40歐元的賄賂。准備好錢,否則他們會開警車送你去ATM取錢。
12. There are miles of paperwork to go through to do anything in this country.在這個國家,做任何事情都要寫一大堆文字報告、說明。
13. Germans are paranoid of violence. Don't buy any violent movies or video games in this country or you will be sadly disappointed by all of the censorship.德國人有暴力妄想症。在這不要買任何和暴力有關的游戲或者電影,否則你會被審查整絕望。
14. BMW's aren't as nice as you would think.寶馬公司一點也不像你想的那樣友好。
15. Neither are Mercedes'.賓士也是。
❼ 這是故意傷人罪嗎該怎麼量刑
如果真的什麼都沒做,那當然不成立犯罪。不過,我擔心,你說的什麼都沒有,和警方調查了解的事實會有出入。不過,任何案件都要看證據。既然認為自己的親屬冤枉,那就委託專業刑事辯護律師介入提供法律幫助和辯護。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司法實踐中對本罪的認定和處罰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 行為人有非法故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關鍵。對此應注意以下兩點:(1)傷害行為的非法性是構成本罪的前提。如果傷害行為是合法的,如正當防衛或者緊急避險過程中造成一定傷害的,則不構成犯罪;(2)本罪故意傷害的必須是他人的身體健康。自傷行為不能構成本罪,特殊情況下可能構成其他罪,如軍人戰時為逃避軍事義務自傷身體的,應按照刑法第434條的規定,以戰時自傷罪論處。
2 構成本罪的傷害程度限於輕傷、重傷、傷害致死三種情況。輕傷以下的輕微傷和一般的毆打行為,不能構成本罪。至於重傷、輕傷、輕微傷區分的標准,應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的《人體重傷鑒定標准》和《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的規定為准。
3 本罪主體的刑事責任年齡因傷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傷或者傷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責任年齡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致人輕傷的,則須已滿16周歲才能構成本罪。
4 對於刑法明確規定以其他罪論處的故意傷害行為,應按照刑法有關條款定罪處罰,而不能以本罪論處。
5 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另外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犯本罪的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故意傷害罪的認定問題
1 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主要在以下兩種情形下不易區分:一是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既遂;二是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未遂。區別兩者的關鍵是查明行為人犯罪故意的具體內容:如果行人具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無論是否造成死亡結果,均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只具有非法的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則無論是否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都只能認定為故意傷害。
此外,應注意以下三種特殊情況的處理:⑴對於突然實施犯罪,行為人故意的內容不確定或者顧他人死傷的,一般可按其實際造成的結果定罪。造成傷害結果的,定故意傷害罪;造成死亡果的,定故意殺人罪;⑵因打架斗毆致人死亡的,除了明顯具有殺人故意的按故意殺人罪論處外,一般可按故意傷害致死定罪;⑶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之間的界限確實無法分清的案件,一般可本著疑罪從寬的原則處理。
2 故意傷害(致死)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區別的關鍵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傷害他人的故意故意傷害致死,行為人雖然沒有殺人的故意卻有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意,死亡結果的發生完全是故意傷害行為引起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人不僅無殺人的故意,而且也無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死亡結果的發生完全是過失行為造成的。
3 對於傷害程度的認定,應注意把受傷當時的傷勢和治療後的結果結合起來綜合評定:當時情嚴重,治療後基本恢復正常或者只形成輕傷結果,應以輕傷論;當時傷情並不嚴重,但雖經治療最終呈重傷結果的,應以重傷論。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故意傷害(輕傷)案件由公安機關
作撤案處理後法院能否再作為自訴案件受理問題的答復
(1994年1月27日)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1993)277號《關於故意傷害(輕傷)案件經公訴程序由公安機關作撤案處理的,法院能否再立自訴案件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同意你院的傾向性意見。對於已經公安機關作撤案處理的故意傷害(輕傷)案件,被害人就同一事實提起刑事自訴的,如果符合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和我院1993年9月24日《關於刑事自訴案件審查立案的規定》第二條第(一)項的規定,並未超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的,則不予立案,並應將不予立案的原因通知自訴人。
此復
陸立輝等故意傷害、妨害公務案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書
(2006)二中刑終字第02318號
原公訴機關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陸立輝,男,35歲,1971年8月14日出生於北京市,漢族,初中文化,無業,住本市門頭溝區號;曾因犯盜竊罪於1992年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因犯盜竊罪於1999年3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於2005年7月2日經減刑釋放。因涉嫌犯妨害公務罪於2005年12月19日被羈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朝陽區看守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馬東興,男,27歲,1979年10月6日出生於北京市,漢族,初中文化,農民,住本市房山區號;曾因犯搶劫罪於2000年4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二千元,於2003年10月10日經減刑釋放。因涉嫌犯妨害公務罪於2005年12月19日被羈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朝陽區看守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張衛峰,男,31歲,1975年7月5日出生於吉林省蛟河市,滿族,初中文化,無業,住吉林省蛟河市。因涉嫌犯妨害公務罪於2005年12月19日被羈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朝陽區看守所。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審理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犯故意傷害罪、妨害公務罪一案,於2006年11月3日作出(2006)朝刑初字第2373號刑事判決。宣判後,在法定期限內,原審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均不服,分別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了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認為本案的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決認定: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等人酒後在本市朝陽區東風北橋四環輔路邊,因交通問題與北京巴士公司710車隊司機張軍傑(男,25歲,河南省人)發生糾紛,後被告人陸立輝等人持彈簧鎖對張軍傑進行毆打,致張軍傑「頭皮裂傷,多發軟組織損傷,腦震盪」,經刑事科學技術鑒定屬輕微傷,乘客劉躍彪(男,35歲,內蒙古自治區人)上前勸阻,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即對劉躍彪進行毆打,致劉躍彪「頭皮裂傷,多發軟組織損傷,腦震盪」經刑事科學技術鑒定屬輕傷(偏重)。當朝陽分局酒仙橋派出所民警王建民(男,42歲,北京市人)、閆立勝(男,31歲,北京市人)接報警後到達現場處置該案件時,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對執行公務的王建民、閆立勝進行謾罵、推搡、毆打,致閆立勝多處軟組織挫傷,當眾將二位民警的制服撕壞,後三被告人被當場抓獲歸案。
在朝陽法院審理期間,經調解,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賠償了(由親屬墊付)被害人劉躍彪醫葯費、誤工費、整容費、繼續治療費等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24 000元;賠償被害人張軍傑醫葯費人民幣2000元。
一審法院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
1、被害人張軍傑的陳述及辨認筆錄證明: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張軍傑駕駛710路公交車行至本市朝陽區東風北橋時,因其沒有讓一輛逆行倒車的小公共汽車,指揮倒車的胖男子在車下罵張軍傑後又倒在了地上。張軍傑停車後從小公共汽車上下來幾名男子,其中一名男子從車窗戶爬進公交車用彈簧鎖抽打其頭部。後張軍傑被人拖下車,有人繼續對其拳打腳踢,待其清醒後看見幾名男子在謾罵、推搡警察。經張軍傑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彈簧鎖打傷其頭部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指揮倒車,後對其謾罵並倒在地上的男子。
2、被害人劉躍彪的陳述及辨認筆錄證明:上述時間、地點,劉躍彪所乘坐的710路公交車與一輛小公共汽車發生了糾紛,從小公共汽車上下來五六名男子上車打公交車司機,其中一名穿皮夾克的男子用一把彈簧鎖打了司機的頭部,司機的頭部就流血了,幾名男子又將司機拉到車下對其拳打腳踢。劉躍彪上前勸阻,對方又對劉躍彪進行毆打,其中一名矮胖男子抓住劉的衣領,將其拉到路邊的護欄處打,穿皮夾克的男子用彈簧鎖將劉左眼眉骨處打傷,一名高個胖子揪住劉的衣領說「你認識我是誰嗎,讓你認識認識,給我打他」。後矮胖男子又用彈簧鎖將劉躍彪左前額打傷。在被路人勸開後,幾名男子又繼續毆打710路公交車司機,後二名民警趕到上前制止,幾個人不聽勸阻,其中穿皮夾克的男子還拿一水泥塊要砸二名警察,並打了其中帶眼鏡的警察一個耳光,把警察的帽子打掉了,後又將該警察的警服扣子、警號扯掉。另一高胖男子和一矮胖男子對另一名警察推搡、謾罵,並將該警察的制服扣子、肩章、警徽扯掉。後又有警察趕到將幾名男子抓住。經劉躍彪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彈簧鎖毆打張軍傑、打傷其左眉骨,後又持水泥塊企圖打民警、打帶眼鏡民警一耳光的穿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將其前額打傷並謾罵拉扯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揪住其衣領說「你認識我是誰嗎?讓你認識認識,給我打他」並對其進行毆打,後又拉扯、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3、被害人閆立勝、王建民的陳述證明: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二人接布警後駕駛警車趕到現場,看見一矮胖男子和一滿臉是血的男子扭打在一起,二人亮明身份後上前勸阻。矮胖男子不聽勸阻繼續毆打對方並對閆立勝、王建民進行謾罵。從旁邊過來一名穿黑色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塊要打閆立勝、王建民,被攔住後,該人打了閆立勝一耳光,將閆的警帽打掉,後又對閆進行踢打、揪扯、謾罵。同時又過來一高一矮二名男子對閆、王進行揪扯、推搡,閆、王的警銜、警號及扣子被扯壞。後增援的民警趕到,將三名男子抓獲。經閆立勝、王建民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水泥塊欲打民警,後打了閆立勝一耳光並拉扯、踢打閆的穿黑色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毆打被害人,對民警進行謾罵、拉扯、推搡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拉扯、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4、證人康建青的證言及辨認筆錄證明:2005年12月19日其和張軍傑一起出車,當日16時許,車行至東風北橋時被一輛無牌照的中巴車別到了路邊,一名矮胖男子躺在他們車的左後輪處。中巴車上的幾名男子上車就打張軍傑,其中一名穿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把彈簧鎖打了張軍傑頭部一下,後幾名男子又將張拖到車下繼續毆打。車上的一名乘客進行勸阻,矮胖男子將該乘客頂到路邊的護欄處毆打,其他人對乘客拳打腳踢,還有人用彈簧鎖打,民警趕到後上前制止,穿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塊要打民警,被攔住後打了帶眼鏡民警一耳光,並拉扯該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高胖男子對另一名民警進行推搡、謾罵,並撕扯該民警的制服,後增援民警趕到將打人的三名男子控制住。同時證明,在民警趕到後,有幾名打人的男子和中巴車跑了。經康建青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彈簧鎖打張軍傑,持水泥塊欲打民警,並打帶眼鏡民警的身穿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躺在車下,謾罵、拉扯、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拉扯、推搡另一名民警的高胖男子。
5、證人何鈞、閆寶雙的證言及辨認筆錄證明: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在本市朝陽區東風北橋附近,從一中型麵包車上下來幾名男子沖上他們乘坐的710公交車對司機進行毆打,後又將該司機拖至車下繼續打,一名乘客進行勸阻也遭到那幾名男子毆打,後二名民警趕到,一名身穿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塊要打民警,被攔住後,打了一名帶眼鏡民警耳光並撕扯該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名高胖男子也對另一名民警進行推搡、揪扯,二名民警的制服都被扯壞了。後三名男子被趕到的警察抓獲。同時證明,民警趕到後,有幾名打人的男子跑了,只剩下這三名男子,這三名男子都參與了毆打司機和乘客。經何鈞、閆寶雙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水泥塊欲打民警並踢打帶眼鏡民警的身穿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謾罵、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謾罵、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6、證人曹懿的證言及辨認筆錄證明: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在本市朝陽區東風北橋附近,幾名男子毆打一輛710路公交車的司機,其中有一名身穿皮夾克的男子拿著一把彈簧鎖,一名乘客進行勸阻也遭到了那幾名男子的毆打。民警趕到後,這些人對民警進行謾罵、推搡,其中身穿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塊要打民警,被攔住後打了一名帶眼鏡民警耳光,並撕扯該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名高胖男子對另一名民警進行推搡、揪扯,二名民警的制服都被扯壞了。後三名男子被趕到的民警抓獲。經曹懿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彈簧鎖打張軍傑,持水泥塊欲打民警,並打帶眼鏡民警的身穿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謾罵、拉扯、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拉扯、推搡另一名民警的高胖男子。
7、醫院診斷證明書證明:被害人張軍傑、劉躍彪、閆立勝的傷情。
8、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證明:被害人劉躍彪身體所受損傷屬輕傷(偏重)、被害人張軍傑身體所受損傷屬輕微傷。
9、公訴機關出示的110接處警記錄、物證照片、被害人損傷程度照片、扣押物品清單、朝陽分局酒仙橋派出所證明材料以及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的前科材料等。
根據上述事實及證據,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遇事不能正確處理,竟結伙毆打他人,造成一人輕傷(偏重)、一人輕微傷之後果,三被告人的行為觸犯了刑律,均已構成故意傷害罪;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還以暴力手段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三被告人的行為,又均已構成妨害公務罪,均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繫纍犯,依法應當從重處罰,對被告人陸立輝前罪未執行完畢的剝奪政治權利及罰金予以並罰。鑒於三被告人能夠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之情節,故對三被告人所犯故意傷害罪酌予從輕處罰。故判決:一、被告人陸立輝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犯妨害公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與前罪未執行的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六個月十三天,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六個月十三天,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二、被告人馬東興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犯妨害公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三、被告人張衛峰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犯妨害公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年。
陸立輝、張衛峰上訴提出,其沒有毆打被害人,不構成故意傷害罪。馬東興上訴提出,其沒有毆打被害人,也沒有謾罵、推搡警察,不構成故意傷害罪和妨害公務罪。
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認定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犯故意傷害罪、妨害公務罪的事實是正確的。認定該事實的證據已經一審法院舉證、質證予以確認,本院經審核屬實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與他人產生糾紛後不能正確處理,結伙毆打他人,造成一人輕傷(偏重)、一人輕微傷,三人的行為均已構成故意傷害罪;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還以暴力手段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三人的行為又均已構成妨害公務罪,均依法應予懲處。陸立輝、馬東興系刑滿釋放後五年內犯罪的累犯,依法應予從重處罰。對陸立輝前罪未執行完畢的剝奪政治權利及罰金應予以並罰。陸立輝、張衛峰、馬東興上訴所提沒有毆打被害人的意見,經查,被害人張軍傑、劉躍彪的陳述及辨認筆錄證實了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毆打被害人的行為;證人康建青、曹懿等人的證言及辨認筆錄亦能證實三上訴人的故意傷害行為,且有醫院診斷證明、鑒定書等證實被害人的傷情,故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關於不構成故意傷害罪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馬東興上訴所提沒有謾罵、推搡警察,不構成妨害公務罪的意見,經查,二名警察及多名證人的證言及辨認筆錄均證實了馬東興夥同陸立輝、張衛峰謾罵、推搡、毆打警察的事實,故馬東興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採納。原審法院根據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及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所作的判決,定罪及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應予維持。據此,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項的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的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❽ 刑期問題
按照法律規定和辦案經驗,你親戚的情況屬於故意傷害罪,致人輕傷,情節較為嚴重,加上累犯從中,結果應該在三年可能性較大。具體結果還要看律師辯護情況。建議盡早委託專業辯護律師介入提供法律幫助和辯護。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司法實踐中對本罪的認定和處罰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 行為人有非法故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關鍵。對此應注意以下兩點:(1)傷害行為的非法性是構成本罪的前提。如果傷害行為是合法的,如正當防衛或者緊急避險過程中造成一定傷害的,則不構成犯罪;(2)本罪故意傷害的必須是他人的身體健康。自傷行為不能構成本罪,特殊情況下可能構成其他罪,如軍人戰時為逃避軍事義務自傷身體的,應按照刑法第434條的規定,以戰時自傷罪論處。
2 構成本罪的傷害程度限於輕傷、重傷、傷害致死三種情況。輕傷以下的輕微傷和一般的毆打行為,不能構成本罪。至於重傷、輕傷、輕微傷區分的標准,應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的《人體重傷鑒定標准》和《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的規定為准。
3 本罪主體的刑事責任年齡因傷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傷或者傷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責任年齡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致人輕傷的,則須已滿16周歲才能構成本罪。
4 對於刑法明確規定以其他罪論處的故意傷害行為,應按照刑法有關條款定罪處罰,而不能以本罪論處。
5 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另外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犯本罪的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故意傷害罪的認定問題
1 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主要在以下兩種情形下不易區分:一是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既遂;二是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未遂。區別兩者的關鍵是查明行為人犯罪故意的具體內容:如果行人具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無論是否造成死亡結果,均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只具有非法的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則無論是否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都只能認定為故意傷害。
此外,應注意以下三種特殊情況的處理:⑴對於突然實施犯罪,行為人故意的內容不確定或者顧他人死傷的,一般可按其實際造成的結果定罪。造成傷害結果的,定故意傷害罪;造成死亡果的,定故意殺人罪;⑵因打架斗毆致人死亡的,除了明顯具有殺人故意的按故意殺人罪論處外,一般可按故意傷害致死定罪;⑶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之間的界限確實無法分清的案件,一般可本著疑罪從寬的原則處理。
2 故意傷害(致死)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區別的關鍵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傷害他人的故意故意傷害致死,行為人雖然沒有殺人的故意卻有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意,死亡結果的發生完全是故意傷害行為引起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人不僅無殺人的故意,而且也無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死亡結果的發生完全是過失行為造成的。
3 對於傷害程度的認定,應注意把受傷當時的傷勢和治療後的結果結合起來綜合評定:當時情嚴重,治療後基本恢復正常或者只形成輕傷結果,應以輕傷論;當時傷情並不嚴重,但雖經治療最終呈重傷結果的,應以重傷論。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故意傷害(輕傷)案件由公安機關
作撤案處理後法院能否再作為自訴案件受理問題的答復
(1994年1月27日)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1993)277號《關於故意傷害(輕傷)案件經公訴程序由公安機關作撤案處理的,法院能否再立自訴案件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同意你院的傾向性意見。對於已經公安機關作撤案處理的故意傷害(輕傷)案件,被害人就同一事實提起刑事自訴的,如果符合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和我院1993年9月24日《關於刑事自訴案件審查立案的規定》第二條第(一)項的規定,並未超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的,則不予立案,並應將不予立案的原因通知自訴人。
此復
陸立輝等故意傷害、妨害公務案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書
(2006)二中刑終字第02318號
原公訴機關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陸立輝,男,35歲,1971年8月14日出生於北京市,漢族,初中文化,無業,住本市門頭溝區;曾因犯盜竊罪於1992年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因犯盜竊罪於1999年3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於2005年7月2日經減刑釋放。因涉嫌犯妨害公務罪於2005年12月19日被羈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朝陽區看守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馬東興,男,27歲,1979年10月6日出生於北京市,漢族,初中文化,農民,住本市房山區;曾因犯搶劫罪於2000年4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二千元,於2003年10月10日經減刑釋放。因涉嫌犯妨害公務罪於2005年12月19日被羈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朝陽區看守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張衛峰,男,31歲,1975年7月5日出生於吉林省蛟河市,滿族,初中文化,無業,住吉林省蛟河市。因涉嫌犯妨害公務罪於2005年12月19日被羈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朝陽區看守所。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審理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犯故意傷害罪、妨害公務罪一案,於2006年11月3日作出(2006)朝刑初字第2373號刑事判決。宣判後,在法定期限內,原審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均不服,分別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了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認為本案的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決認定: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等人酒後在本市朝陽區東風北橋四環輔路邊,因交通問題與北京巴士公司710車隊司機張軍傑(男,25歲,河南省人)發生糾紛,後被告人陸立輝等人持彈簧鎖對張軍傑進行毆打,致張軍傑「頭皮裂傷,多發軟組織損傷,腦震盪」,經刑事科學技術鑒定屬輕微傷,乘客劉躍彪(男,35歲,內蒙古自治區人)上前勸阻,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即對劉躍彪進行毆打,致劉躍彪「頭皮裂傷,多發軟組織損傷,腦震盪」經刑事科學技術鑒定屬輕傷(偏重)。當朝陽分局酒仙橋派出所民警王建民(男,42歲,北京市人)、閆立勝(男,31歲,北京市人)接報警後到達現場處置該案件時,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對執行公務的王建民、閆立勝進行謾罵、推搡、毆打,致閆立勝多處軟組織挫傷,當眾將二位民警的制服撕壞,後三被告人被當場抓獲歸案。
在朝陽法院審理期間,經調解,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賠償了(由親屬墊付)被害人劉躍彪醫葯費、誤工費、整容費、繼續治療費等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24 000元;賠償被害人張軍傑醫葯費人民幣2000元。
一審法院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
1、被害人張軍傑的陳述及辨認筆錄證明: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張軍傑駕駛710路公交車行至本市朝陽區東風北橋時,因其沒有讓一輛逆行倒車的小公共汽車,指揮倒車的胖男子在車下罵張軍傑後又倒在了地上。張軍傑停車後從小公共汽車上下來幾名男子,其中一名男子從車窗戶爬進公交車用彈簧鎖抽打其頭部。後張軍傑被人拖下車,有人繼續對其拳打腳踢,待其清醒後看見幾名男子在謾罵、推搡警察。經張軍傑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彈簧鎖打傷其頭部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指揮倒車,後對其謾罵並倒在地上的男子。
2、被害人劉躍彪的陳述及辨認筆錄證明:上述時間、地點,劉躍彪所乘坐的710路公交車與一輛小公共汽車發生了糾紛,從小公共汽車上下來五六名男子上車打公交車司機,其中一名穿皮夾克的男子用一把彈簧鎖打了司機的頭部,司機的頭部就流血了,幾名男子又將司機拉到車下對其拳打腳踢。劉躍彪上前勸阻,對方又對劉躍彪進行毆打,其中一名矮胖男子抓住劉的衣領,將其拉到路邊的護欄處打,穿皮夾克的男子用彈簧鎖將劉左眼眉骨處打傷,一名高個胖子揪住劉的衣領說「你認識我是誰嗎,讓你認識認識,給我打他」。後矮胖男子又用彈簧鎖將劉躍彪左前額打傷。在被路人勸開後,幾名男子又繼續毆打710路公交車司機,後二名民警趕到上前制止,幾個人不聽勸阻,其中穿皮夾克的男子還拿一水泥塊要砸二名警察,並打了其中帶眼鏡的警察一個耳光,把警察的帽子打掉了,後又將該警察的警服扣子、警號扯掉。另一高胖男子和一矮胖男子對另一名警察推搡、謾罵,並將該警察的制服扣子、肩章、警徽扯掉。後又有警察趕到將幾名男子抓住。經劉躍彪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彈簧鎖毆打張軍傑、打傷其左眉骨,後又持水泥塊企圖打民警、打帶眼鏡民警一耳光的穿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將其前額打傷並謾罵拉扯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揪住其衣領說「你認識我是誰嗎?讓你認識認識,給我打他」並對其進行毆打,後又拉扯、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3、被害人閆立勝、王建民的陳述證明: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二人接布警後駕駛警車趕到現場,看見一矮胖男子和一滿臉是血的男子扭打在一起,二人亮明身份後上前勸阻。矮胖男子不聽勸阻繼續毆打對方並對閆立勝、王建民進行謾罵。從旁邊過來一名穿黑色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塊要打閆立勝、王建民,被攔住後,該人打了閆立勝一耳光,將閆的警帽打掉,後又對閆進行踢打、揪扯、謾罵。同時又過來一高一矮二名男子對閆、王進行揪扯、推搡,閆、王的警銜、警號及扣子被扯壞。後增援的民警趕到,將三名男子抓獲。經閆立勝、王建民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水泥塊欲打民警,後打了閆立勝一耳光並拉扯、踢打閆的穿黑色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毆打被害人,對民警進行謾罵、拉扯、推搡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拉扯、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4、證人康建青的證言及辨認筆錄證明:2005年12月19日其和張軍傑一起出車,當日16時許,車行至東風北橋時被一輛無牌照的中巴車別到了路邊,一名矮胖男子躺在他們車的左後輪處。中巴車上的幾名男子上車就打張軍傑,其中一名穿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把彈簧鎖打了張軍傑頭部一下,後幾名男子又將張拖到車下繼續毆打。車上的一名乘客進行勸阻,矮胖男子將該乘客頂到路邊的護欄處毆打,其他人對乘客拳打腳踢,還有人用彈簧鎖打,民警趕到後上前制止,穿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塊要打民警,被攔住後打了帶眼鏡民警一耳光,並拉扯該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高胖男子對另一名民警進行推搡、謾罵,並撕扯該民警的制服,後增援民警趕到將打人的三名男子控制住。同時證明,在民警趕到後,有幾名打人的男子和中巴車跑了。經康建青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彈簧鎖打張軍傑,持水泥塊欲打民警,並打帶眼鏡民警的身穿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躺在車下,謾罵、拉扯、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拉扯、推搡另一名民警的高胖男子。
5、證人何鈞、閆寶雙的證言及辨認筆錄證明: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在本市朝陽區東風北橋附近,從一中型麵包車上下來幾名男子沖上他們乘坐的710公交車對司機進行毆打,後又將該司機拖至車下繼續打,一名乘客進行勸阻也遭到那幾名男子毆打,後二名民警趕到,一名身穿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塊要打民警,被攔住後,打了一名帶眼鏡民警耳光並撕扯該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名高胖男子也對另一名民警進行推搡、揪扯,二名民警的制服都被扯壞了。後三名男子被趕到的警察抓獲。同時證明,民警趕到後,有幾名打人的男子跑了,只剩下這三名男子,這三名男子都參與了毆打司機和乘客。經何鈞、閆寶雙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水泥塊欲打民警並踢打帶眼鏡民警的身穿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謾罵、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謾罵、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6、證人曹懿的證言及辨認筆錄證明: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在本市朝陽區東風北橋附近,幾名男子毆打一輛710路公交車的司機,其中有一名身穿皮夾克的男子拿著一把彈簧鎖,一名乘客進行勸阻也遭到了那幾名男子的毆打。民警趕到後,這些人對民警進行謾罵、推搡,其中身穿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塊要打民警,被攔住後打了一名帶眼鏡民警耳光,並撕扯該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名高胖男子對另一名民警進行推搡、揪扯,二名民警的制服都被扯壞了。後三名男子被趕到的民警抓獲。經曹懿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彈簧鎖打張軍傑,持水泥塊欲打民警,並打帶眼鏡民警的身穿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謾罵、拉扯、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拉扯、推搡另一名民警的高胖男子。
7、醫院診斷證明書證明:被害人張軍傑、劉躍彪、閆立勝的傷情。
8、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證明:被害人劉躍彪身體所受損傷屬輕傷(偏重)、被害人張軍傑身體所受損傷屬輕微傷。
9、公訴機關出示的110接處警記錄、物證照片、被害人損傷程度照片、扣押物品清單、朝陽分局酒仙橋派出所證明材料以及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的前科材料等。
根據上述事實及證據,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遇事不能正確處理,竟結伙毆打他人,造成一人輕傷(偏重)、一人輕微傷之後果,三被告人的行為觸犯了刑律,均已構成故意傷害罪;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還以暴力手段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三被告人的行為,又均已構成妨害公務罪,均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繫纍犯,依法應當從重處罰,對被告人陸立輝前罪未執行完畢的剝奪政治權利及罰金予以並罰。鑒於三被告人能夠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之情節,故對三被告人所犯故意傷害罪酌予從輕處罰。故判決:一、被告人陸立輝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犯妨害公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與前罪未執行的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六個月十三天,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六個月十三天,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二、被告人馬東興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犯妨害公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三、被告人張衛峰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犯妨害公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年。
陸立輝、張衛峰上訴提出,其沒有毆打被害人,不構成故意傷害罪。馬東興上訴提出,其沒有毆打被害人,也沒有謾罵、推搡警察,不構成故意傷害罪和妨害公務罪。
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認定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犯故意傷害罪、妨害公務罪的事實是正確的。認定該事實的證據已經一審法院舉證、質證予以確認,本院經審核屬實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與他人產生糾紛後不能正確處理,結伙毆打他人,造成一人輕傷(偏重)、一人輕微傷,三人的行為均已構成故意傷害罪;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還以暴力手段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三人的行為又均已構成妨害公務罪,均依法應予懲處。陸立輝、馬東興系刑滿釋放後五年內犯罪的累犯,依法應予從重處罰。對陸立輝前罪未執行完畢的剝奪政治權利及罰金應予以並罰。陸立輝、張衛峰、馬東興上訴所提沒有毆打被害人的意見,經查,被害人張軍傑、劉躍彪的陳述及辨認筆錄證實了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毆打被害人的行為;證人康建青、曹懿等人的證言及辨認筆錄亦能證實三上訴人的故意傷害行為,且有醫院診斷證明、鑒定書等證實被害人的傷情,故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關於不構成故意傷害罪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馬東興上訴所提沒有謾罵、推搡警察,不構成妨害公務罪的意見,經查,二名警察及多名證人的證言及辨認筆錄均證實了馬東興夥同陸立輝、張衛峰謾罵、推搡、毆打警察的事實,故馬東興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採納。原審法院根據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及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所作的判決,定罪及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應予維持。據此,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項的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的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❾ 人皮夾克多少一件
就是公務員的制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