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满族的贡献
在我国吉林省的东部 ,有一座神奇秀美的山叫长白山。每到冬季,山上都被皑皑白雪覆盖着。远远望去,长白山银妆素裹,格外壮丽,因此人们称它为“白山”。在黑龙江省的北部,有一条自西向东南流的大河,这就是有名的黑龙江,江水墨绿得近乎黑色,仿佛一条黑龙在翻滚,因此人们把它叫做“黑水”。在这白山黑水之间是一望无际的东北大平原。这里,孕育了一个勤劳勇敢、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满族。
在我国古代典籍里,曾记载过一个叫“肃慎”或“息慎”的部落,这就是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很早就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他们以游猎为生,并且以善造弓箭闻名。远往周朝的时候,肃恒部落就同中原有了往来。在魏晋时期,肃慎部落的势力已发展到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南北朝时肃慎又称为“勿吉”。隋至唐初称为“袜蝎”,袜蝎七部中的黑水袜蝎在辽、金时期又称为女真,并于公元1115年~1234 年建立了与南宋对峙的金朝。满族就是由女真人逐渐演化,在明朝末期形成的民族。
公元17世纪初,女真出了一个有名的人物叫努尔哈赤。他用了30年的时间,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在统一过程中,他把女真各部先后编成了八支队伍,每支队伍分别用八面不同颜色的旗帜作标志,合称“八旗”。努尔哈赤指定他的儿子和侄子来分统八旗,实行全民皆兵。八旗既是军事组织,又是生产组织和政治组织。正是凭着这支劲旅,努尔哈赤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打败了明朝十多万军队的围剿。后来,满族政权又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公元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 席卷大江南北,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这是满族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
我国满族有982.1万多人。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有一半以上的满族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余散居在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此外,在西安、成都、昆明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满族居住。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过去,小辈对老辈是三大一小礼,五天一大礼,每隔三天要给长辈请安,隔五天见了长辈要“打千”。这“打千”的礼节非常奇特。男人打千时要哈腰,右手同时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的样子;女人打千时要双手扶膝下蹲。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抱腰接面的大礼。
过去,满族男子蓄长发辫,从头顶后半部把辫子垂在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上腰带。妇女穿宽大的旗袍,不缠足,喜欢穿绣花鞋或高底的木屐,把头发盘在头顶上,梳成鬟子,佩戴耳环。
满族人爱吃小米、黄米干饭和黄饽饽(豆包)。每逢过节要吃“哎占格饽饺子”,除夕吃晚饭时要吃“手扒肉”,另外,满族还有一些食品独具风味,如白煮猪肉、炙猪肉和糕点“萨琪玛”等。满族的住房一般是两间正房,外屋是厨房,安置锅灶,里屋有三铺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家里来了客人多住西炕,自家长辈多住北炕,小辈住南炕。
满族人信奉多种宗教。过去,每逢祭祖、祭天,要戴上神帽,穿上裙于,系上 铃,一边敲鼓,一边跳舞,一边祈祷。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文是16世纪末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称为“老满文”。由于蒙古族和满族语音有差别,借用的蒙古文字母不能全部表达满族语音。到了17世纪初,满族人又在借用的蒙占文字母上加“圈”或“点”,把原来不容易分清的语音区分开,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
17世纪40年代清军入关以后,大量满族人迁入关内,同汉族居住在一起。不少汉族也迁移到关外同满族在一起居住。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满族、汉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取长补短,久而久之,共同的东西越来越多。现在,除黑龙江省一些边远乡村的少数满族老人还说满语外,绝大多数满族人都通用汉语汉文了。而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早已成了汉族妇女喜爱的服饰,流行于全国。
满族人民有着维护诅国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光荣历史。在鸦片战争中,驻守在浙江乍浦观音山天尊庙里的八旗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 276名满族官兵,几乎全部战死在阵地上。守卫镇江的八旗兵,面对十倍于我的敌军和洋枪洋炮,浴血奋战,寸土不让,表现了中华儿女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出现了许多满族的英雄和烈士。著名的抗日英雄、抗日联军二师师长陈翰章,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八路军一二O师政治委员关向应,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满族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人 物。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个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学者。他主持编修的《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到了近代,满族中有造诣的文学家。艺术家也很多。被旨为“语言大 师”的著名作家老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关肃霜,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等,都是满族中的杰出人物。
满族有过辉煌的过去,也有过痛苦的经历。清朝火亡后的一段时间,广大的满族百姓遭受歧视、压迫 ,许多人甚至改名换姓,隐瞒民族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满族人民享有了民族平等权利,他们又恢复了自己的民族身份。现在,满族人民正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上业、农业、科技、教育、艺术、体育等各条战线上贡献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满怀信心迎接美好的未来。
-------------------------------------------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
婚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世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如路遇井、庙、墓则用红毡遮住彩车,俗称"避煞神"。男方也同时用彩车迎亲,两车中途相遇,外辕相错,新娘由兄长抱到迎亲车上,称为“插车”。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天地前,同新郎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
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响房”。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揭盖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
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卜、豆角等。
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满族餐馆那家馆有100多年历史的,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典型食品: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白肉血肠、火锅、酸汤子、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还有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
节庆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的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
漫话旗袍
旗袍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服饰橱窗里,享有很高的盛誉。
旗袍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
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猪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男子的长袍多是蓝、灰、青色,女子的旗装多为白色。
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对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骑马驰聘显得十分精干利落。
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
至本世纪30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0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
风味饽饽
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粘糕饽饽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既香又甜。
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酸汤子也是满族的传统饽饽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先用水把玉米泡开,磨成水面,再用布袋过掉渣滓,水面置桶里发酵,待到有酸味时,用漏斗或机器挤成面条状,煮熟即可食用。有时发酵过大,略有酸臭味,故又称“臭米子”。在辽宁叫“(左火右叉)子”。东北城乡,还设有(左火右叉)子馆,专营“臭米子”。
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其前身,是满族的一种传统糕点——搓条饽饽。制作搓条饽饽先把蒸熟的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锤反复打成面团,然后蘸黄豆面搓拉成条状,油炸后切成块,再酒上一层较厚的熟黄豆面即成。搓条饽饽是昔日满族的重要供品,所以也称为“打糕穆丹条子”。后来,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缠”,更名为萨其玛,人们又称其为糖蓉糕。这种饽饽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们的喜爱。
满族饽饽品种繁多,各有特色。金黄的小窝头,酥脆的炸馓子,松软的淋浆糕、细腻的大盆糕,此外,还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酒糕、春饼等等,数不胜举,各领风骚,都是满族的传统风味。
--------------------------------------------------------------------------------
“落草”之俗
满族称婴儿降生为“落草”。妇女临产时,将炕席卷起,放块石头压在席卷上,拿一些谷草铺垫在炕上,将孩子生在草上,故称“落草”。这种习俗带有浓郁的狩猎民族古朴、粗犷的遗风。干草既可防湿,又可以御寒。
如果生个男孩,就在家大门边悬挂木制弓箭,俗称“公子箭”。这并非真的弓箭,而是用树枝煨成弓,用红布缠三支箭,预祝孩子长大成名以后成为一名精骑着射的男士。如果生个女孩,则在大门右边挂一块红布条,象征吉祥。挂红布条逐渐演变为产房的标志。产房不许人闯入,因为生人会把奶水带走,谓之“采奶”。如生人不慎闯入,还得做一碗汤送来,称为“还奶”。小孩落生,要请一位本事大、性格好、长得好的人第一个到产房,谓之“踩生”。据说谁踩的生,孩子长大后就象谁。
孩子生下第三天,请一位儿女双全有威望的老太太给孩子洗浴。洗浴在大铜盆进行,内置槐树枝、艾蒿、热水等。老太太一手托着孩子,一手给孩子洗浴。边洗边唱:“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要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洗腚沟,做知州”。最后,老太太用一根大葱连打三下婴儿,边打边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的”。打完后,孩子的父亲将葱扔到房上,亲友们一起贺喜。
孩子满月后,将悬于门上的“公子箭”和红布条收回栓在子孙绳上,放在西墙正中北侧的子孙袋里,旁边供奉着“佛托妈妈”,是保婴之神,满族人家每到春秋,要祭祀佛头妈妈以求赐福。祭祀之时,把子孙绳从神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里未婚男女和抱孩子的妇女跪拜案前,众人叩首。萨满用柳枝蘸水洒向孩子头部,又让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在驱邪,随后取下子孙绳上的五彩线,套在孩子的颈上。过三天把五彩线收回贮在子孙袋里。因五彩线称为“锁线”,因此此俗谓之“换锁”。
婴儿满月之后睡悠车,这是满族育婴的一个传统方法。悠车用薄木板制做,长2公尺,宽1.5公尺,两头呈圆形,有底、样式如船。用四根绳子系在房梁上,离地面有一定距离,将孩子放在悠车里。婴儿哭则乳之,不哭则摇之,十分轻便,母亲还可以干一些家务活。满族人家生第一个男孩,悠车由姥姥家赠送。
为了避免孩子翻动从悠车上掉下来,也考虑孩子长大后射箭胳膊平直,骑马腿的位置端正,便将孩子胳膊肘、腿膝盖、脚脖处用带子捆绑起来,孩子动弹不得只能仰卧。因此满族少年身体多健美,很少驼背弯腰。满族以扁平头为美,因此多以小米或高粱装枕头,枕在孩子头下,俗称“睡扁头”。
❷ 老北京大约有多少年的历史
北京历史悠久,它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等等。
❸ 玉夫人是什么
被国际珠宝界称为“玉夫人”(JadeLady)的中国女性——欧阳秋眉
国际珠宝界中国“玉夫人”
一位有着“翡翠知音”美誉的名媛是那样引人注目,就像翡翠那般晶莹剔透、温润光洁。这位女士就是因为对翡翠的学术研究成果卓著,而被国际珠宝界称为“玉夫人”(JadeLady)的中国女性——欧阳秋眉。
在香港国际珠宝展的翡翠论坛上邂逅这位蜚声中外的“玉夫人”时,她一袭紫色的旗袍,翡翠耳环、珠链、蝴蝶形胸饰,雍容华贵的气质中透露出从容严谨的学者风范。而娇媚的宝石——翡翠,在她的佩戴下似乎具有了生命。一位美国宝石学家曾经说过:“中国人爱翡翠,欧阳秋眉破解了翡翠的秘密,她为你们中国争了光。”在欧阳秋眉看来,她和翡翠的不解之缘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的。
一句话定下终生志
祖籍广东梅县的欧阳秋眉出生于印尼勿里洞岛上的矿业世家。1951年,这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女不顾家人反对,踏上报效祖国的归途。当商船靠岸,看见飘扬的五星红旗时,她觉得自己回家了。“当时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我祖父自清朝就去印尼谋生,他是爱国华侨,曾支持辛亥革命,我们一家三代人都在那里出生成长,从没有回过祖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特别亲。海外生活虽然很优越,但是总有种漂泊感,因为没有根。”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物质非常匮乏。凭借着满腔热情和对学术的理想,欧阳秋眉很快就适应了国内生活。1954年,她顺利考取北京地质学院。现在回想起当时的选择,欧阳秋眉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全国到处都在建设,我就想:中国有这么壮丽的大好河山,里面不知道蕴藏了多少宝藏,我要做个地质工作者,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为国家寻宝探矿。”
大学毕业后,欧阳秋眉成为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勘探系的一名工程师。也许今天很多人都会认为,她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危险而又充满艰辛的职业道路。因为作为女性,地质勘探的艰难困苦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但是她却把这段经历当作淬炼品格、磨练意志的珍贵人生财富来看。“我到现在都感谢国家对我的培养,让我建立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就像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对我后来的学术研究影响很大。比如我们看翡翠,因为无前人之书可查,故不能因为一点问题而否认全局,必须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现象抓本质的正确思维。”
1974年,欧阳秋眉举家移居香港,当时香港经济低迷,除刚去香港一年的胞弟外举目无亲。恰逢香港大学地质地理系招聘地质实验员,凭借着深厚的专业背景,她从众多应征者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港大,更破格被晋升为助教。她发现香港的珠宝行业发达,翡翠交易兴旺,但由于历史原因,翡翠行业的人员从业素质不高,虽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只能口口相传、无法总结成为理论。这点已经阻碍了行业发展。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深深地触动了她。
一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一位西方学术权威问欧阳:“你们中国人那么喜欢翡翠却为什么没有人研究它?连自己喜欢的东西究竟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不遗憾吗?”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句令中国人汗颜的话。这一席话,令欧阳秋眉决定终生研究翡翠,用科学的方式解读翡翠的真相,揭开翡翠神秘的面纱,为祖国争光。
解密翡翠的“玉夫人”
西方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你不了解玉,就不了解中国”。中国有六千年用玉、爱玉的传统,玉石文化渊远流长。而有着玉石之王美誉的翡翠,正是中国玉文化的代表。翡翠是最珍贵玉石的一种,是由含钠的辉石类矿物为主组成的多晶多矿物集合体,它的成分复杂、形成地质条件苛刻。
以往,学术界一直认为:钠和铬这两种元素很难共存,地球上不可能有钠铬辉石存在,只有在一些陨石里才有发现。但欧阳秋眉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矿物:正是地生钠铬辉石!这可以说是翡翠的惊天秘密。同时,钠铬辉石的发现,还对翡翠颜色的成因作出了一定的合理解释:翡翠里人气最高的翠绿色,正是因为铬元素达到一定比例才形成的。铬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到翡翠的颜色。因此,当1983年欧阳秋眉把她的学术成果发表在美国《矿物学家》杂志上时,全世界矿物学界都被震动了,这也奠定了她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随着对翡翠了解的深入,欧阳秋眉已经不满足于实验室的研究,她渴望去翡翠产地看看。全世界虽然有五个国家产翡翠,但是90%都出自缅甸。当时缅甸时局动荡,翡翠矿区局势不稳,去矿区要冒着生命危险。1999年,在缅甸华裔矿主杨先生、谢先生的全力帮助下她成行了。当时她毅然立下遗嘱然后奔赴缅甸。这种“我为翡翠狂”的做法,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还招来许多非议,可欧阳秋眉全不在意。她的足迹几乎踏遍缅甸帕敢所有矿区。在那里她收获丰硕,在此后的岁月里她又搜集了日本、俄罗斯、危地马拉等其他产地的翡翠样品,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翡翠研究资料库。在此基础上,她出版了多本有关翡翠的书籍,其中就有她花了5年的时间写成的360多万字的《翡翠全集》。此书创建了一套翡翠学的理论体系,为她日后翡翠学的研究奠下了基础。中国人对翡翠研究的空白点就这样被她填补了。由于她的成就,1999年,中国国家地质科学院授予她荣誉研究员称号。
不倦的耕耘为欧阳教授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望,“玉夫人”的名声也不胫而走。二十多年来,她一直活跃在国际珠宝交流的舞台,不遗余力地传播中国玉文化。“每一种宝石都有它的宝石文化,翡翠也是一样。我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在国际会议上讲学时,了解翡翠的人还寥寥无几,但是到了近几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现在,很多国际顶级珠宝、手表品牌都不约而同地推出翡翠的设计款式;翡翠的价格20年间涨了20倍;人们逐渐明白翡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的象征,‘她’既美化生活,又能投资保值,这些都是文化传播的结果。”
智慧如玉,信念如玉
中国有句老话:“君子比德如玉”,玉在欧阳秋眉心里就是美和纯洁的象征。
1987年对她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年她同时创办了香港珠宝学院和香港宝石鉴定所。这是她为自己设定的新目标:“我是教育界出身,所以办学校对我是很自然的事。我喜欢教书,看到学生成材,从我个人的经历中深深感受到良师的重要。我一生受老师影响深远,所谓百年树人,就像看到美玉生成一样,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知识是个很享受的过程。”
欧阳秋眉是个执着的人,在她的执着背后,还隐藏着深深的责任感。“我去缅甸、台湾、香港、广东、云南,这些翡翠最重要的产地和加工地、市场,看到的情况很让我忧虑:真假不分、价格混乱、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很多商人急功近利,只把翡翠作为生财的工具。翡翠这么美,可是这个行业却有这么多问题,市场就很难长久。所以我总是和学生说:学习不只是增加技能,要学会鉴定真伪,还要有社会责任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欧阳秋眉就敏锐地发现:国内珠宝市场开始升温,珠宝行业急需大量专业人才,但是国内的珠宝教学还相对落后。她决定要为祖国的珠宝学发展做些工作。1989年,欧阳秋眉奔波于英国、香港和武汉三地,帮助武汉珠宝学院引进“英国宝石学课程”,把中国第一个英国皇家宝石学协会FGA课程教学中心建立起来。
连续不间断的办学培育人才,让欧阳秋眉不仅在两岸三地桃李满堂,世界各地的翡翠爱好者也都慕名而来。不论在哪里,她都把“美玉之生成,须经千琢百磨;人才之培养,亦须累年苦学”和“踏实做人,诚实做事”当作赠言送给学生。
欧阳秋眉创立的香港宝石鉴定所,是香港最早成立的宝石鉴定所,也是香港政府指定的五家专业珠宝鉴定机构之一。成立以来,宝石鉴定所一直为香港警方、税务局提供鉴定和估价服务;同时,还长年为佳仕德拍卖行、苏富比拍卖行等国际著名机构提供鉴定。
紫色翡翠中的浪漫女人
对翡翠一生追寻,阅尽千千万万、各式各样的翡翠,欧阳秋眉最钟情的仍是紫色翡翠。“紫玉有粉紫、茄紫、蓝紫之分,我最爱粉紫。”问其原因,她也说不出来,只是每每看到紫色翡翠都会产生一股冲动。“紫色是浪漫高贵的象征,在翡翠的各种颜色里,紫色本来就很少,好的紫玉就更加稀少珍贵了。紫色翡翠的成因,现在还在研究之中,这让它特别神秘。所以我说:紫玉是女人不对外示人,只留给自己的美丽,是一种终极的浪漫。”
这个在翡翠世界、在国际珠宝界名声赫赫的玉夫人竟是如此的浪漫!只不过,她的浪漫和柔弱无关,是一种率真热烈、勇敢无畏的气质。“我觉得女人要敢于做真实的自己,就象翡翠,每一块都独一无二,这是只属于你的魅力。”
欧阳秋眉说自己是幸福的,这么多年对翡翠的钟情都得到家人的支持。儿子更是参与到翡翠研究和教学中来,令她感到十分欣慰。“我的个性就比较直接,为了这个,他常常说我不能总做‘热情积极的行动者’,那我也会回敬他是‘谨慎稳健的思想者’。我们的个性完全不同,但总能协调得很好。”
如今,忙碌的欧阳秋眉又向自己的人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创建自己的珠宝品牌“秋眉”翡翠。“有华人的地方有翡翠。从更高的角度来看:翡翠的宝石文化是可以渗透到全球的。”“我有很多梦想要实现——帮助更多的人、回馈社会;成立翡翠教育基金会;成立世界华人翡翠协会,引领行业,健康持久地做大翡翠市场。这些,都需要我把自己的无形品牌资产转化为有形品牌资产,秋眉翡翠要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带着热情、勇气、执着,欧阳秋眉又要出发了。也许有翡翠陪伴,她注定不会寂寞。
❹ qq三国元宵任务怎么做
Q:元宵情人节活动简介(以下简称活动)。
A:活动期间,玩家每天均可在主城中的花灯处参与竞猜灯谜,答对即可获得道具灯谜券。
灯谜券可在活动NPC处兑换藏宝图进行道具炫装大寻宝,同时也可兑换幸运抽奖券,使用抽奖券参加幸运大转盘来试试您的运气。
Q:活动时间。
A:2月11日至2月20日。
Q:活动有无时段要求?
A:没有,全天均可参与。
Q:活动有无服务器线路要求?
A:没有,全服所有线路均同步进行。
Q:活动有无角色等级要求?
A:有,灯谜及寻宝活动:15级(含)以上角色;幸运大转盘:30级(含)以上角色。
Q:活动有无国别要求?
A:没有,可在任意国家活动NPC处参与活动。
灯谜
Q:花灯类型。
A:分别有鱼龙舞,玉兔东升和七窍玲珑3种类型花灯。
Q:每天可猜灯谜次数。
A:每个玩家每天可在3种不同类型的花灯处分别猜10次灯谜,共30次。
Q:灯谜奖励。
A:10道灯谜里前9道题目每猜对1次可获得1张灯谜券吗,最后1道灯谜如果猜中则可获得5张灯谜券。
Q:鱼龙舞花灯是什么类型的灯谜?
A:选择类型灯谜,根据题目选择正确选项即可。
Q:玉兔东升花灯是什么类型的灯谜?
A:输入类型灯谜,根据题目输入正确答案即可。此类型题目均为字谜,答案只需要输入一个简体汉字或者数字或者英文字母。
Q:七窍玲珑花灯是什么类型的灯谜?
A:判断类型灯谜,根据题目判断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即可。
Q:猜谜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强制退出猜谜?
A:可以,但是如果强制退出,则当天此类灯谜不可再次参加,本论灯谜剩余次数默认已参加且无奖励。
寻宝
Q:藏宝图类型。
A:分别有普通藏宝图和情侣藏宝图两种。
Q:兑换藏宝图所需灯谜券数量。
A:两种藏宝图均为每5张灯谜券兑换1张藏宝图。
Q:普通藏宝图如何获得?
A:非情侣玩家使用灯谜券兑换获得。
Q:情侣藏宝图如何获得?
A:情侣玩家组队并且在同一张地图内使用灯谜券兑换获得。
Q:兑换情侣藏宝图是否情侣双方均可获得?
A:不是,每次兑换均为兑换者获得。
Q:藏宝图有无兑换上限?
A:没有。
Q:藏宝图寻宝奖励。
A:根据藏宝图指引寻宝可能获得烟花,经验丸,永久新装兑换券。情侣藏宝图开出永久新装兑换券的几率比普通藏宝图几率更高。
Q:永久新装兑换券。
A:使用永久新装兑换券在活动NPC处可将“新春七天乐”活动所送卯兔新年装(30天时效)或商城出售的卯兔套装(7天时效)升级为永久炫装。
幸运大转盘
Q:兑换幸运抽奖券。
A:每消耗5张灯谜券和3万三国币可兑换1张幸运抽奖券。
Q:每次幸运大转盘所需幸运抽奖券数量?
A:每张幸运抽奖券可玩1次幸运大转盘。
Q:幸运大转盘奖励。
A:可获得经验丹或技能书礼包。技能书礼包打开后有几率开出50-90各职业技能书。
答案自己想 这是此活动的目的 要是照搬那还有啥意思呢
谢谢采纳!
❺ 日剧 单身情歌 女校医
《单身情歌》
矢野冴子-酒井若菜
酒井若菜
日文名/中文名:酒井若菜
罗马字:WAKANASAKAI
身份:模特/演员
生日:1980-09-09
出生地:楯木县
血型:A
星座:处女座
身高:158CM
本名:酒井美幸
毕业学校:小山南高校
兴趣:读书,是幕府末期的故事的狂热爱好者
连续剧
【1997年01月期】灵幻小子(感应少年)=サイコメトラ-EIJI映见/NTV/(最终回)群众女生
【1999年11月期】ぼくの彼女は外资系/NTV
【2000年03月期】悪いオンナシャッフル/TBS/律子
【2000年04月期】池袋西口公园=池袋ウエストゲ-トパ-ク/TBS/(1,客串)中村リカ=中村理香
【2000年07月期】嫁给亿万富翁的方法=亿万长者と结婚する方法/NTV/(8,客串)飞鸟凉子
【2001年04月期】危险之爱(危险的门)=危险な扉/EX/森下麻纪
【2001年07月期】海滩美少年=早乙女タイフーン/EX/(5,客串)/ヒナコ
【2001年07月期】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金田一少年の事件簿/NTV/(6,客串)速水玲香
【2001年11月期】恋爱裁判/NTV/(主演)凛
【2002年01月期】木更津猫眼=木更津キャッツアイ/TBS/モー子=茂子
【2002年07月期】私家侦探滨麦克=私立探侦滨マイク/YTV/ミント
【2002年07月期】恋セヨ乙女/NHK/富田比奈子
【2002年07月期】让我来拯救地球=ぼくが地球を救う/TBS/(6,客串)龟户叶子
【2002年10月期】离家千万里=ホーム&アウェイHOME&AWAY/CX/秋叶原りる=秋叶原莉露
【2003年04月期】宠物情人=きみはペット/TBS/福岛紫织
【2003年07月期】14个月~妻子变回了儿童=14ヶ月~妻が子供に还っていく~/YTV/堀川美弥
【2003年10月期】曼哈顿爱情故事=マンハッタンラブストーリー/TBS/江本しおり=江本诗织
【2004年04月期】HOMEDRAMA!=ホームドラマ!/TBS/原口仁美
【2004年05月期】もっと恋セヨ乙女/NHK/富田比奈子
【2004年07月期】啊啊探侦事务所=ああ探侦事务所/EX/(主演)井上凉子
【2004年10月期】大眼女(菜鸟老师来报到)=めだか/CX/(7,客串)刈谷景子
【2005年01月期】87%我的5年生存率=87%-我の5年生存率/NTV/宇月薫
【2005年07月期】女王的教室=女王の教室/NTV/(最终回,客串)真锅真由美
【2006年01月期】西游记/CX/(2,客串)春丽
【2006年04月期】七人女律师=7人の女弁护士/EX/(2,客串)美月〔松村里美〕
【2006年07月期】黑色太阳=黒い太阳/EX/笑子
【2006年12月期】不想谈可笑的恋爱=笑える恋はしたくない/TBS/白井雪子
【2007年04月期】我们的教科书=わたしたちの教科书/吉越希美
【2007年07月期】初吻=ファーストキス/CX/斉藤はるな=齐藤春奈
【2008年01月期】佐佐木夫妻大战=佐々木夫妻の仁义なき戦い/TBS/铃木惠
【2008年01月期】LossTime:Life人生补时=ロス:タイム:ライフ/CX/(特别篇:延长战)佐々木真理子
【2009年04月期】BOSS/CX/(3,客串)樋口ゆかり=樋口由香里
【2009年04月期】7万人侦探新渡户=7万人探侦ニトベ/EX/中里由利
【2009年06月期】Smile/TBS/(8~10,客串)柴田佳代
【2009年10月期】单身情歌=おひとりさま/TBS/矢野冴子
【2009年11月期】ニュース速报は流れた/FujiTVNEXT/柴田レイコ
电影
2000-11-23黄昏症候群~卒业=トワイライトシンドローム~卒业/(主演)安堂友里
2002-02-06无问题2/太田由美子
2002-02-09化妆师=化妆师KEWAISHI(东映)/三枝しのぶ
2003-11-01木更津猫眼日本篇=木更津キャッツアイ日本シリーズ/モー子=茂子
2004-10-29恋之门=恋の门/(主演)证恋乃
2006-10-28木更津猫眼世界篇=木更津キャッツアイワールドシリーズ/モー子=茂子
2006-10-28虹之女神=虹の女神RainbowSong(东宝)/麻仓今日子
2007-06-16舞妓哈哈哈=舞妓Haaaan!!!(东宝)/豆福
2009-11-07天使之恋=天使の恋/潮田香里
[编辑本段]SP
1998年04月消された私、女子高生の孤独!/ANB
2000年12月ラーメン屋源ちゃんの人情事件簿札幌ススキノ杀人事件/TBS/宫田望
2002年12月コーリュー/NBN/(主演)
2003年03月沈まない骨/NTV/(友情演出)
2004年10月仙人掌之旅=サボテン・ジャーニー/NTV/长谷川由美
2004年12月徳川纲吉イヌと呼ばれた男/CX/瑞春院
2007年07月黑色太阳`07特别篇=黒い太阳’07スペシャル/EX/笑子
2008年01月花脸男和妹妹=フキデモノと妹/EX/樋口纯子
2008年02月妻たちからの三行半~夫たちの(秘)离婚回避マニュアル~/CX/檀上桃子
2008年10月为爱疯狂(5):打电报的女人=恋のから騒ぎ(5):电报を打つ女/NTV/(主演)猫田美以亚
出版小说
《こぼれる》(2008年、春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