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的外滩为什么叫外滩呢
上海的外滩为什么叫外滩有两种说法:
1:史料记载,“上海”之称最早见于北宋《水利志》,因当时吴淞江(现在苏州河的前身)南面有18条大支流,内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因此得名。而上海人又以形成弯的陆家浜为界,将浦江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叫“外滩”,“外滩”名称由此而来。距今720余年前,在我们生活的浦江两岸土地上,正式出现了“上海县”的行政建制。上海的历史,开始书写。
2:外滩之“外”外滩的“外”应是“外国”之“外”。在明代,老百姓把外滩叫黄浦滩。到1860年,咸丰皇帝开始把外国人叫外洋国人,李鸿章在上海办了个外国语学院,称为外国语学堂,“外国”这个词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使用。19世纪末,宝顺洋行登了一则广告,使用“外滩”代替“黄浦滩”。外滩之“滩”按照中国传统,河流两旁的延伸部分被称为“滩”,外滩的“滩”就是这个意思。
2. 上海外滩的大钟叫什么名字
上海外滩的大钟叫海关大楼大钟
上海海关大楼最著名的是它高耸的钟楼和大钟。海关大楼安装大钟起步于19世纪下半叶,1893年竣工的教堂式江海北关大楼上安装了一座海关大钟。
从19世纪开始,海关学习西方国家海关以天数计算船舶吨税办法,超过夜里12点钟就另加1天,由于进出口船舶来自世界各地,船舶自备时钟误差很大,经常引起争议,为了统一报时,皆以海关钟楼敲点为准,1893年建成的江海关大楼已安装大钟,此后建成的粤海关、潮海关、江汉关等大楼也都安装大钟。
1925年江海关投资430万两白银建造新大楼时,税务司和海关监督决心重造一只全国最大、世界闻名的大钟。两年后,海关大钟与大楼同时建成。
海关大钟由英国Whitchurch公司设计制造,总造价为5000多两白银,1927年制成,同年8月从伦敦运到上海,原包装木箱连同大钟共重6.25吨,把6吨多重的大木箱吊到72米多高的钟楼时,外滩马路行人都停步观望之吊装奇景。1928年元旦敲响第一声,逢刻“奏威斯敏斯特乐曲”。这座大钟楼,亚洲名列第一,世界名列第三。
(2)上海外套俗称扩展阅读
90高龄海关大钟“体检”
上海海关大楼大钟自1928年开始运转,经过上海海关4代守钟人的精心照顾,大钟平稳走过了90年。但毕竟已近90岁高龄,大钟机芯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有些零部件局部磨损较大,存在走时不准或停摆的隐患。
2015年冬天大钟就曾因机械故障停过工。今年7月20日,酷暑中的大钟又出现了走时不准的情况,经过紧急抢修,7月23日暂时恢复正常。
考虑到近期大钟发生故障的频率和次数增多,为了维护大钟“身体健康”,上海海关联系了中国钟厂于今日(8月18日)16:30对大钟进行检测维修,预计体检时间为1-2天。检测维修期间,可能会发生大钟走时不准、停摆等情况,等修复后就能恢复正常,请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3. 上海外滩三个标志建筑是什么
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
1、金茂大厦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茂大厦曾经是中国大陆最高的大楼,楼高420.5米,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楼(截止2015年),每天最多迎客15600人。从金茂大厦去浦西最繁华的街区,过隧道仅2分钟,到上海虹桥机场或到浦东国际机场车程时间仅30分钟,地理位置优越。金茂大厦毗邻上海地标性建筑物东方明珠、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与浦西的外滩隔岸相对,是上海最著名的景点以及地标之一。
(3)上海外套俗称扩展阅读:
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4. 上海的外滩为什么叫外滩
外滩的“外”应是“外国”之“外”。在明代,老百姓把外滩叫黄浦滩。到1860年,咸丰皇帝开始把外国人叫外洋国人,“外国”这个词开在社会上广泛使用。19世纪末,宝顺洋行登了一则广告,使用“外滩”代替“黄浦滩”。
5. 上海外滩为什么叫外滩,这个称呼有什么缘由
以前的外滩是叫做外黄浦滩,当时外滩也没什么建筑,只是一个滩涂而已,但是到了晚清的时候,上海开埠引入了外国资本,于是上海一跃而起就成为了远东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外黄浦滩就改名为了外滩,外滩因此也开始进行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了上海的精髓所在,各大银行和金融企业都入驻了外滩。
在以前外滩这边还不是市中心,当时的人在这里都是抓螃蟹抓鱼的,都是滩涂地带,所以说和现在城建面貌没法比,但是等外国金融资本进入以后,这里就成为了上海最具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相当于现在的陆家嘴,后来就用外滩这个名字代替了外黄浦滩,其实现在大多数上海的年轻人也不知道外滩这个名字的由来,大多数都是听父母说起的,如今的外滩也不仅仅是一个金融中心,还是上海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来到外滩欣赏上海美景的人可谓是人山人海。
6. 上海外滩可不可以简称上海滩
上海滩,从金山化工区开始,一直到长江口区...都是上海大滩涂......。
所以不可以把外滩叫成上海滩。
7. 上海外滩的河叫什么
上海外滩边上的河是叫黄浦江。
黄浦江是上海的地标河流,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成浦西和浦东。黄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后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汇入东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8. 为什么叫外滩
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海仅是江南沿海的一个中等县城,航运事业很不发达,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习惯把虹口港上的汉阳路桥叫作“坚虹桥”,把长治路桥叫作“中虹桥”,把大名路桥叫作“外虹桥”,就是根据桥所在河流的位置来取名的。同样,今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叫作“外白渡桥”,依次向里的桥也俗称“里白渡桥”(今乍浦路桥)、三白渡桥(今四川路桥)。如以县城为依据时,距城近的地方称为“里”,距城远的地方称为“外”,今南市区的“里成瓜街”和“外成瓜街”;“里仓桥”和“外企桥”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进入上海县城附近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又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作“外黄浦滩”,又称“黄浦滩”或“外滩”。
根据上述,“外滩’它该指从陆家深至苏州河的黄浦滩地,这原来是不错的。清康熙二十二年,清军收复了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埃投降,标志着沿海反清武装全部肃清。康熙二十四年(168年),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颁布了《驰海禁令》,即放松和放宽了从明初开始实行的禁止近海航运和贸易的“海禁”政策,中国近海航运和贸易又开始活跃起来了。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中点的上海,是长江的出海日,又背倚中国最富庶的杭嘉湖平原,很快成为中国沿海的重要港口,与上海县城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相近的黄浦江滩相继建起了码头、堆栈、商行,从而促进了上海的城市经济和建设的发展。大概在康熙四十年后,从陆家浜到方浜(今方浜路)的黄浦江滩地逐渐消失在不断兴建的各种建筑中,从此,‘外滩”的实际区域就是今方浜路到苏州河边的黄浦江岸。
9. 上海外滩的简介是什么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位于浦西,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上海外滩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上海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1995年被评选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
10. 外滩是什么
是一个地名。
外滩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即外黄浦滩,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上海辟为商埠以后,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外滩成为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
天津也有外滩,称为天津塘沽外滩。海河外滩公园是天津市于2003年综合开发海河的龙头工程,外滩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是塘沽城市建设的一大手笔。于2003年2月开工,当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集休闲、娱乐、购物、上镜、美食于一体的景观区,是天津滨海地区最大的休闲广场。
(10)上海外套俗称扩展阅读:
天津塘沽外滩,既有气势魂雄的建筑架构,又有小巧别致的多组建筑小品,这一切无不体现了设计者们的精心构思和高超技艺。漫步在海河外滩,可谓景中有景,景外有景、移步换景,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外滩的迷人夜景。
入夜,景观效果灯,固定地面灯,移动扫射灯,建筑装饰灯,街面广告灯,船上流动灯……万盏灯火齐明,天上繁星,地上灯火,水面倒影,波光涟涟,灯、光、水、电高科技组合构成绚烂多姿的繁华灯光世界,其丰富的色彩和灯光变换令人目不暇接,如入仙境一般。
外滩坐落在海河“U”字形转弯处,水面宽阔,波光涟漪,景与水交融,每个景区均有水系萦绕,瀑布、流泉、湖水、沙滩。游人曾说过“河流是城市的眼睛”。塘沽因有海河而秀美,海河因有外滩而灵动;桥与河辉映,海河大桥和即将兴建的提升式大桥近在外滩两侧,高架海河之上。
借景效果明显,其适中距离与外滩十分和谐;动与静结合,固定的建筑群体虽为静物,其造型所反映出的内涵却生动灵活,蓬勃张扬,水上喷泉,大桥的起上落下,周围的高楼林立,岸上的车水马龙,河中船舶往来穿梭,无不展现现代城市生活的节奏和韵律,似一幅城市现代市景图陈列于海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