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女装百科 > 东方美学旗袍

东方美学旗袍

发布时间:2021-09-21 13:20:25

旗袍穿出古韵美和身材有没有关系,哪些选择也很重要

诗情画意的秋天到了,也正是文人墨客舞文弄墨的季节,这个季节也像极了女人的中年,是女人魅力彰显的时候。当一个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自然散发出典雅又从容的气质,这个年纪的女人穿旗袍更能穿出韵味,旗袍是充满了怀旧情愫的,在女性一窈一窕的走动之间彰显优雅的女人味,深情文艺又显高级感!

女人的一生一定要穿过一次旗袍,才不至于遗憾。旗袍能将你姣好的气质展现出来,也能让你看到自己曼妙的身姿,彰显出女子自信优雅、欲语还休的妩媚风情,不穿上旗袍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美。

Ⅱ 旗袍怎么理解都有那些品类啊

论旗袍的流行起源
世界服装网 www.csfz.cn 2005-10-09 16:00:25.0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抑或设计界,旗袍在很多人看来属中国传统服装的当然代表,甚至已经成为中国服装传统的代名词。但是,站在21世纪的高处回首中国悠久的服装历史,旗袍真就那么传统吗?从某种意义上说,旗袍从流行之初就注定了它是拖着西化影子的中华国粹。深入考察旗袍流行的起源,不但有助于澄清中国的服装及设计史实,亦为中国现代服装设计如何将民族传统与国际流行交融提供一个生动的范例。

一、旗袍风尚的基本特征

所谓“旗袍”,指衣裳连属的一件制服装(One-piece Dress),同时,它必须全部具有或部分突出以下典型外观表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的细节布置,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尽管有观点认为旗袍包含清代旗装的袍和民国女性的袍,但是通常意义上的旗袍一般是指20世纪民国以后的一种女装式样。而所谓“旗袍风尚”则更多是从装扮行为模式和社会群体角度考虑,其基本特征为:以旗袍为基本品类,在配伍上则具有一件制服装的特点,下身基本不再配穿可能外露的裙或长裤,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风行一时。

二、旗袍风行的起始时间、地点和人群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因此,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当为合理。

至于旗袍风尚的始发地,应在其时对中国服装流行影响最为广泛的上海或北京。尽管旗袍从名称上望文生义应与满族人有必然的联系,而北京的满族人非但在数量远多于上海,还在衣着上保持有本族旗装(Qi Style,也称满装Manchu Style)传统,且两地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也较为一致,但是,旗袍在当时是一种新派的时兴,它与满族人旧时的袍在穿法上有诸多不同,但却和西式裙装颇为类似,以上海在中国唯一的时尚中心地位、西风东渐的先得之地以及追求衣着时兴的城市特征而言,1948年屠诗聘先生断言旗袍“开始流行于上海,逐渐流入内地”并非虚妄,而许地山先生早在1935年也曾有过类似论述。

关于旗袍风尚的始发群体,有诸多原始记载和研究结论表明为上海的女学生群体。以当时其“女界领袖”的衣着引领地位和对西化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而论,也只有她们才可能是旗袍最早的主要使用者。

三、旗袍式样的起源分析

关于旗袍的式样起源已经有诸多的研究。很多结论认为民国旗袍是清代旗装中的袍的延续,其主要依据为两者之间形的类似和名的联想,国外也有将其称为“Mandarin Dress”。但是,此类推论很难解读旗袍风尚中弃裙裤而穿袜甚至裸腿的迥异于此前中国传统的装扮特征。事实上,服装历史中很多款式的类似纯属巧合,断言其承袭却又不尽然。在清代,女式旗装袍一般称为衬衣或氅衣,却很少有旗袍之说。尽管沈从文先生在论述雍正四妃子便服时曾谈到其中两件长袍“已经具有后来旗袍规模”,但本意应该是求得对研究主体的形象说明而非指两者之间的因袭必然。张爱玲曾将最早的旗袍解释为1921年女学生对男装袍的款式借用,但少有论证。还有境外研究认为旗袍的起源是汉装、旗装和西方服装的元素结合,却又语焉不详。

作者无意否认旗袍与中国传统服装的必然联系,但是如果仔细考察旗袍的早期时尚,我们会发现它尽管具有中国传统服装的部分款式特征,但并非清代旗装袍的嫡生,如今被看作国粹的旗袍从风行之初就脱不了西化的胎记。

首先,必须看到传统的袍在中国女性中的普遍使用曾出现断层。清代的满族女性穿袍,汉族女子则主要为褂、袄配裙和裤。尽管满汉服装间的区别到清末已很模糊,但民国初年女性穿袍者“极不普遍”。其次,从历史的沿革角度考虑,自19世纪末起包括服装在内的部分旧传统习俗就被有识之士当作妨碍中国进步的障碍,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废除了清代的服装礼仪制度,还发生了短暂的排满风潮,其后又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在受西方文明影响最早也最大的上海,复制清代旗装袍的社会条件似不充分。再从旗袍的使用群体角度分析,旗袍初始的穿用者和最早的倡导者是都市中受西学影响较深的学生等社会群体,她(他)们绝大多数是汉族人,她(他)们的祖先在清初经过流血抗争才为汉族妇女取得不穿满式服装的权利,服装史上由此有了清代女装的“汉装(Han Style或Chinese Style)”和“旗装”之分,尽管自清末起上海女装就是西洋东洋、汉装满装兼而有之,但要让其照搬曾为之唾弃的旧传统服装少有可能。由此可见,旗袍与清代旗装中的袍应该不会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任何新流行的兴起在其偶发性的背后都有必然性。联系1925年前后的上海女装时尚,可以对旗袍式样的诞生作如下解释:自20世纪10年代起,传自留学东洋女学生的少有纹饰短衣长裙的“文明新装”成为新派女性的时髦;马甲原本是清代以来上海妇女的常用衣类,短可及腰长可至膝,20世纪20年代初时兴一种长至小腿的大马甲,类似旗装式样的袍而无袖,有人为求区别也为标榜新奇将它称为“旗袍马甲”;至旗袍风行之前,开始有将旗袍马甲着于褂袄之外而取代裙和裤的穿法,部分研究认为旗袍即脱胎于此;再将日常生活中的旗袍马甲加上文明新装中风行的及肘喇叭袖(时称倒大袖),构成了旗袍最早的流行式样。

但是,如此仅说明了旗袍本身的形的由来,却无法解释旗袍风尚中与旧传统完全不同的服装配伍方法,而这恰恰是民国的旗袍和以往传统衣着习俗之最大区别所在:自清代至旗袍风行之前,无论是汉族还是满族女性均通过与袍服或上装相配的裙和长裤将下肢基本遮盖。而在旗袍的配伍中,除1925年旗袍流行的萌芽期有少量袍中穿裤的记载外,其时尚主流基本为旗袍内不着可能外露的裙及长裤,而是配穿合体的袜,甚至不着袜而裸露小腿。

作者注意到,旗袍与当时的连衣裙等西式裙装在衣裳连属的制式和衣装搭配上均有出奇的相似,包铭新先生也曾将旗袍比喻为中国的One-piece Dress。早在20世纪初,上海已经于华洋杂处中见识并开始宽容地接纳了包括西式裙装在内的西方服装体系;10年代中期后上海流行跳交际舞(时称“交际茶舞”),摩登女子穿用的“茶舞服”中就有西式连衣裙;对于部分受西方文明影响较大的女性群体而言,西式裙装也常为其所用;而且作为旗袍母体之一的文明新装亦不同于日本和中国传统服装,它是西方服装体系通过日本再迂回传到中国的结果,裙已经不是中国传统的围系式而改为西式套穿,裙内也不再穿着长裤;加之上海“时髦机器”的城市特性对服装流行求新求变的诉求,在上海的西式学堂的女学生群体中最早出现了融旗袍马甲、文明新装和西式裙的诸多特性于一体的旗袍新流行也就不难理解。旗袍之所以“只不过略仿旗装,和真正满人的袍,相去很远”,其根本原因应在于此,而这又是过去的某些研究较为忽略之处。

四、旗袍称谓的由来推断

尽管自清代以来,袍就不是普通汉族女性的日常服装,在上海只有旗人和少数欲以衣装猎奇争艳者穿用,但由于男子的普遍使用,当时的人们对袍并不陌生,而所谓旗袍确实与其在外形上十分类似,将它归类为“袍”也很合理,何况还有男袍女穿之旗袍起源说。同时,因为汉族男性早在清初就改穿满式男装,而旗装中的男、女袍除大小和装饰不同外几乎形出一辙,加上旗袍前身之旗袍马甲也与旗装的袍多有相似之处,由此可以理出旗袍与旗装袍的间接联系。“旗”字则可从“旗袍马甲”中得到解读,“旗袍”称谓甚至还可能是它的直接衍化。非但如此,较先采纳旗袍的又是一个鼓吹男女同权的社会群体,她们不但要通过旗袍摒弃过去妇女上衣下裙两截穿衣的习俗以改变中国女性的弱势群体形象,更想无论在称呼上还是在式样上都取得和男性一样使用袍的权利。而且尽管其时的上海已经较为开放,保守思想仍有相当势力,对西式装扮和新奇时髦虽然见怪不怪,但在流行的推广过程中还是阻力重重。新式、样冠以看似传统的“旗袍”之名以强调中式模糊西化,也许是为体现五族共和及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更可能是期待以此减轻社会的群体压力。

五、旗袍流行的美学解读、消费保证和社会机遇

任何一种式样要成为时尚,必须为大众的美学理念所认可、消费相对便利并包容于一定的社会氛围。风行之始的旗袍是中式表观下的西化穿用,其既有中国服装传统的外观承袭,但又是西风吹拂下的传统变异。时尚美好出乎想象的强大力量,渴望和想往包括服装流行在内的西方文明的社会风气,加上民众重视衣饰的习俗和传统服装制作业的基础,以及北伐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终于成就了旗袍的在中国的全面流行。

对于旗袍时尚的美学解读,尽管有观点认为其在于类似西式审美所嘉许的人体曲线显露,但事实上旗袍风尚仍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的潜意识并构成了具有中国20世纪前期的时代特征的新的衣饰美学观⒂。早期的旗袍依然是传统的平面结构,其连身通袖强调的还是手臂下垂时传统美人的溜肩,腿也只在袍衩间得到意念上的完整;尽管旗袍在胸臀的最大处是合体的,但由于没有横向腰线分割和胸腰省道,腰部虽通过边缝内收但仍具相当的宽松度,在顺畅的廓形下,胸的突显依然较西式服装为弱,而东方人种臂的扁平却被忽略;至于纤腰则是概念想象的必然,身段婀娜者自不必说,即便是腰变粗腹显赘穿上旗袍仍有臆想中的苗条,最多只是使袍在腹前有一个不明显的凸出曲面,反而显出中国传统式的“富态”,这使得旗袍无论二八佳丽或六十年纪均相适相宜。如此构成的旗袍非但中国的女人喜欢它,即便男人也欣赏它,老派人物接纳它是因为其有传统的服装表征和审美意趣,西式因素的融入又迎合了当时所必需的开明 ;新派人物欢迎它则着眼于其中西交融的衣着方式,还具有紧跟西方的流行感和一个完全中国味道的名字。而旗袍对于服饰配伍的中西包容又体现出不同社会群体的审美偏爱。

由于早期旗袍的结构和传统服装脉络相承并不复杂,同时其简练的廓型和局部装饰又对材料具有极大的兼容性,服装制作因人而异相当便利,这使得旗袍的风行在物质上成为可能。旗袍可以到弄堂口胡同旁的裁缝摊或把裁缝请到家里量身而制,如果付不起工钱则干脆自做自穿或请人帮忙,而当时的时装店通常只卖西式服装,至多有一两个柜面承接那些不满意江湖裁缝又不愿自己动手的富家女子的旗袍定做。尽管其时并没有设计师的职业分工,但是具有优秀服装传统的中国女性特别如上海的时尚民众,将其流行主张通过裁缝之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现代概念中的设计行为。正是由于旗袍的这种泛设计性使旗袍看似大同小异但有着丰富的局部变化,进而造就了旗袍个性充沛的风尚流行。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背景为旗袍的风行提供了有利时机。北伐革命的隆隆炮声和妇女解放的阵阵口号,成了作为新女性的标志之一的旗袍为社会接纳乃至赞许的最好理由。社会各界特别是商业功利驱使下的纺织厂、服装店等则对旗袍时尚的推波助澜。妇女特别是城市女性的时髦天性也使旗袍加速进入百姓衣装生活。自1927年以后,旗袍的流行逐渐由城市向乡村推广,至20世纪30年代,旗袍已经取代上衣下裙而成为中国女性的主要服装品类。

六、结论

旗袍风尚是中国服装传统的西化变异。它起始于1925年上海的女学生群体,1927年后风行全国。早期旗袍的式样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同时又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构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于中国传统袍服、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象征的新的时尚流行和服装审美,并被现代人视为20世纪中国衣着传统的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鉴于旗袍风尚与以往袍服的区别,可将“旗袍”作为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全部具备或部分突出如右衽开襟、立领、盘纽、摆侧开衩等局部特征的一件制女装的专门指称,而将此前旗装中的袍称作“旗装袍”。同时,由于境外研究以及英文翻译对旗袍的表述多种多样,如“Mandarin Dress”、“Ch'ipau”以及“Cheongsam”等,建议统一以“Qi Pao”指代。

Ⅲ 何赛飞穿旗袍气质优雅大气,发型挺显头发多,你觉得怎样呢

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女性,在选择衣服时,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些传统的服装来搭配它们,增强其古典气质,并使自己更加迷人。特别是在参加重要场合时,将自己与一些更正式却又充满古典韵味的搭配相匹配是非常合适的。有许多传统风格的服装。对于中年妇女来说,选择旗袍来搭配她们是非常好的。旗袍作为具有东方美感的典型服装,可以完美展现女性的古典魅力。虽然很经典,但不会使您的形象过时,但会显得更淑女。许多旗袍更加修身,因此,如果您想要穿着带有奢华感的旗袍,对身材的要求仍然相对较高。建议曲线较好的女性选择旗袍。让气质变得更好,还可以彰显您的身体线条,不仅温柔而且充满女人味,显示出个人魅力。特别是对于某些老年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

包裹的旗袍不仅具有旗袍本身的温和气质,而且同时会带给人一种非常迷人的感觉,带有淡淡的性感味,而且也非常迷人。包装的旗袍可以是红色或黑色。红色和黑色都是成熟且有吸引力的颜色。旗袍有很多款式。尽管旗袍相对更适合中年女性,但实际上,遵循轻度技能路线的女性也可以穿着旗袍。用旗袍增强气质。这也是时尚界中比较经典的风格搭配。因此,选择旗袍时,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特征和气质进行选择,以使气质得到更好的改善。

Ⅳ 旗袍算是一种时尚服装吗

旗袍是咱们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有部分学者认为旗袍的前身就是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在民国时代旗袍这个服装得到了最好的发展,并且在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但是旗袍却在50年代后被认为是旧文化,是文化糟粕所嫌弃。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从八十年代开始旗袍有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了,并且还成为了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Ⅳ 旗袍与洛丽塔的跨风格碰撞,既优雅又古典,你喜欢吗

随着时尚潮流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现代人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对于那些喜欢小众服装文化的女孩来说,相比市面上花哨的个性化服装,她们更喜欢融合了中国文化国粹的时尚,比如旗袍就是其中之一,被誉为国粹,旗袍一直深受当代少女的喜爱,而带有西方美学和文化的洛丽塔连衣裙也是非常喜欢的连衣裙,无论是大吉袖的设计,还是领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展现东方复古的感觉。

不仅有很好的减龄效果,还能突出腰线位置,让我们的腰部看起来更加纤细迷人,民族风立领外套也是我们打造旗袍型洛丽塔时的必备单品,妩媚或霸气,潇洒或柔美,都能呈现出你想要的风格和外貌,不仅有精致精致的梅花图案设计,还有更厚实的面料材质,可以完美搭配旗袍,洛丽塔连衣裙以及各种日常连衣裙的搭配,喜欢优雅女王风的女生可以选择搭配狐狸毛领披肩,用作围巾时,既保暖又舒适,还能让你看起来更贵,用它做披肩会更漂亮,优雅迷人,蓬松的质地和裙子的锐利褶皱形成恰到好处的对比。

Ⅵ 东北小伙登纽约时装周,在旗袍中加入什么元素惊艳全世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25岁的东北小伙张突然,连续两年受邀参加纽约时装周,成为登上纽约时装周上最年轻的华服设计师,小伙子从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服装设计的工作,自学刺绣和裁缝,在旗袍中加入飘纱元素,独具特色和韵味的东方古典美,惊艳了全世界!



一片一片的扇形网纱拼接,长长的羽毛型袖子,宛如一双翅膀潇洒灵动,飘逸又梦幻的氛围,旗袍元素的半裙优雅知性,开叉设计性感灵动,中式的古典绣花传递着浓浓的古韵,简直不要太美了。张突然从一间空房子到登上纽约时装周,他只用了三年时间,用自己的力量向国外输出中国文化,你喜欢他的设计吗?

“优雅的女人从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和赞美,如果喜欢本篇文字,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Ⅶ 什么着旗袍的艺术

旗袍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传统女装。旗袍用流畅的曲线造型十分贴切自然地勾勒出东方女性躯体的婉柔美,体现出含蓄凝重的东方神韵。高领斜襟,是旗袍的神来之笔,下摆的长长开衩,在严谨中透出轻松活泼,并便于行动。

旗袍造型流畅、缝制简便,在夏季可以用棉布、丝绸、麻纱等面料制作,在秋冬季可用锦丝绒、五彩缎制作,也可挂上全里,既保暖又华贵。在社交场合用精致高档的旗袍做礼服,典雅高贵,不失雍容风度。日常穿用可选用花素全棉府绸或涤棉细布制作的旗袍,既朴素又大方。选用小花、素格、细条丝绸制作的旗袍,可表现出温柔、稳重的风格。

作为礼服的旗袍,最好是单一的颜色,一般常在绸缎面料上刺绣或饰物。面料以典雅华丽、柔美挺括的织锦缎、古香缎和金丝绒为佳。为了体现女性的端庄,旗袍的长度最好是长至脚面,开衩的高度,应在膝盖以上,大腿中部以下。穿无袖式旗袍,不要暴露其内衣,冬天可配以披肩,但不适合戴手套。

穿旗袍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与鞋子、饰物的搭配。金、银、珍珠、玛瑙等精致的项链、耳坠、胸花等是旗袍的传统伴侣。最新的伙伴是小巧而璀璨的名表,和怀旧的旗袍撞击出时代感极强的火花。着旗袍可配穿高跟鞋或半高跟鞋,或配穿面料高级、制作考究的布鞋,或绣花鞋。

(2)穿旗袍展示的是女性的高贵与优雅,所以应当避免一些不雅观的形体动作。例如,站立或坐下时两腿分开,弯腰驼背;大步走路或跑步,骑自行车更不可以。穿旗袍就要腹挺背直,走姿、坐姿、站姿和谈吐都要保持文静优雅,才能与旗袍的风格相衬。

(3)与旗袍搭配穿着的服饰有裘皮大衣,毛呢大衣,短小西上装,开襟小毛衣和各种方型大披肩,这些都要注意色彩要与旗袍的协调,还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选用。

(4)不管你的个子高矮,选择及膝的旗袍比长及脚面的要轻盈得多,也给漂亮的鞋子更多发挥余地。

(5)旗袍不是只能搭配盘成一个髻的发型,虽然安全,却未免有些保守和过时。干练的短发女性尽可以尝试高领旗袍,现代的搭配美学强调的就是一点点刻意的不和谐。

(6)不要在商场里购买流水线上下来的成品,到有设计师挂牌的中式特色小店去,那里不仅有独特的面料、合身的剪裁,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低俗的设计。

Ⅷ 旗袍和汉服,你觉得哪个才能算的上中国的文化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从二十年代未到三十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装盛行的短袍,旗袍也跟着变短,近年来,旗袍款式又有新的改革,出现了后装袖、有短连袖旗袍、无袖旗袍等等具有当代开放气息的新款式。 旗袍具有中国女性服饰文化,

二人汉服’”[1]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2];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3]。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4],

源自黄帝制冕服[5]。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6]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7],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8],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

是神圣的[9-10]。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复兴汉服就等于传承汉服文化,而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如此的简单。

Ⅸ 各高校学生晒“旗袍”毕业照,自带复古滤镜,符合东方审美吗

当然符合啊,旗袍本就是我国的传统服饰,也是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东方美,最近也是各个高校的学生穿着旗袍拍照,旗袍可以很好的突显东方女子的美,有一种华丽中不失恬淡的美感 ,再配上绝美的背景,这个毕业照真的是美不胜收。

一直觉得喜欢旗袍的女子,必定是喜欢旗袍特有的风情,或妖娆妩媚,或温婉娴静。妖娆处似一朵开得极盛的牡丹,在枝头顾盼生姿,让你情不自禁地就想要触摸它的身子,而沾染它的芬芳。温婉处则恰似一朵水莲花,开在水中央,在微风中低头颔首,有着不甚凉风般地怯怯娇羞!那是一种让人不忍触碰的美!

与东方美学旗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裁缝做条裤子多少钱 浏览:151
冬季内加绒校服红色 浏览:61
白色围巾搭配什么大衣 浏览:276
儿童裤子11码多大 浏览:445
帽子带公牛的 浏览:256
长包裙配什么外套好看图片 浏览:210
深牛仔蓝裤子配什么上衣好看 浏览:653
大领女羽绒服批发 浏览:686
羊一体大衣外套怎么打理 浏览:352
男士酒红色体恤搭配的裤子好看 浏览:486
宁夏工商学校校服 浏览:981
打底长款针织衫怎么搭配图片 浏览:103
女黑色耐克鞋配什么裤子好看 浏览:150
女士棉马甲北京阿里 浏览:793
两面穿绒面外套 浏览:995
福州一年级校服多少钱 浏览:173
皇家宝贝羽绒服 浏览:792
男的穿白裤子牛仔裤 浏览:514
什么衬衣不从裤子李往外跑 浏览:164
马甲西服颜色好看 浏览: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