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旗袍起源与哪个民族
满族。
旗袍改自满族妇女服装(旗服)。不同于沿袭了4000多年的汉服服制,清朝三百余年的中国女装以旗服为主流。
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曲线美”,对旗袍不断改进,推陈出新,力求把自己优美的身材曲线表现出来。但这并非一帆风顺,于是中西文化冲突的“拉锯战”,便被缝在旗袍上。
(1)旗袍有山证吗扩展阅读: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
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
Ⅱ 旗袍分山正吗
。这个当然分山和正了,一般淘宝上有很多旗袍都是假货,接你还是去那种专门卖旗袍的实体店去看看吧。
Ⅲ 旗袍是正装吗
什么样的都有,有礼服款正装的,像奥运礼仪小姐那种。也有平时可以上街穿的啊,短旗袍,当裙子穿。
Ⅳ 怎么分辨汉服山正
汉服是没有山和正之分的,所谓的山和正只是一群自带高帽子的网友炒起来的,里面不缺乏大店的炒作。
经常有人说什么支持版权原创正品,花纹原创。事实上就是在我国版权法里面只有一个《服装版权》这个版权只是针对服装版型,服装版型例如:齐胸襦裙、齐腰襦裙、马面、一片式裙子,两片式裙子。
想想谁去把这些服装的版型申请了专利的?要是有一家店申请了,那么全网其他店全部都是山!
另外说明一下,说绣花原创的。在中国专利里面,服装绣花是申请不了专利的。也就是谁能复制谁就可以用。
而且在服装设计里面,现在基本很多汉服款式都是差不多的,不同的就在于面料,绣花,还有做工。而且做服装设计不是把差不多款式样式的衣服,改了几个绣花和面料就叫原创设计了,这种根本算不上原创设计。原创设计意思是“画出以前没有过的样式,而且无雷同”
这种顶多算是风格模仿,法律意义上品牌不一样你想告他都告不了,所以服装行业里面上法庭侵权案很少。法律上文学类的侵权管得非常严格,有风格类似的都算侵权,但是文学类和服装生活类是不通用的,很多人喜欢把文学类的规则放到服装生活类来恐吓很多不懂的人。
而且我也给大家科普一下,经常一些所谓的正店等工期的。
可能事实就是:这个店小一个月出货量不多,弄了一个新的系列出来,但是不知道效率怎么样,所以只能先卖,卖够了一定的数量在去工厂里面下订单。因为在工厂里面下订单是需要数量的,大工厂至少500+,小作坊也至少100,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在服装批发里面做了3年,经常跟工厂打交道。那些卖一次就没了款式的,可能就是销量不好,不做下一次了。不然作为商家,好卖还赚钱,不做是傻子。
另外在跟大家另外说明一下,汉服常用的聚酯纤维面料,批发布一般5块钱左右一平,具体看质量,最贵不过8块钱一平。做一件常规的6米摆齐胸襦裙,一般也就8-10米布最多。加上加工费和损耗包装绣花什么的。出厂成本价最高100元。但是售价200元都算是良心白菜店了,要是挂个品牌店什么的卖300-400也是常规操作。
奉劝入坑的小伙伴们,买汉服主要就是看性价比了,然后面料做工,绣工就不用看了,都是机器秀的,几百元的汉服全部都一个鸟样。上千的汉服绣工才会不一样。
而且经常买到大厂的汉服做工很差的,其实就是偷工减料,一万针的绣花七千针秀完肯定是摸起来不一样的,但是拍的图是不会有差别。浙江那边秀花机子,市场价:0.5元-0.8元,一万针。就比如汉尚莲华龙母这套汉服,估计就是60-80万针左右.绣花只包工不包料,可能买线还会加个几分钱一万针这样子。
而且再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见过设计旗袍的有版权?
Ⅳ 穿旗袍有什么禁忌
目前没有听说过穿旗袍有什么禁忌呀。
Ⅵ 旗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一,目前旗袍还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申报并未成功。
二,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1,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Ⅶ 关于旗袍有哪些小常识
旗袍是凸显身材的衣物,但并不是非得标准身材才能穿好,不同的体形有自己的特点,只要注意一些细则,旗袍一样可以穿得雍容华贵。
脖子短粗的人应选无领形的旗袍。如果领形开得略深,既可以避免立领妨碍脖子的活动,又可以引长脸形。
脖子细长的人旗袍的美很多时候就能表现在领上,细长的脖子正好用立领来美化。又显得领子的美,两者相得益彰。
身材娇小的人可选开长襟的形式,中间一道竖的线条。给人在视觉上以修长感。
身材略胖的人可选上身贴身突出线条,下身略加宽松形似长裙的款式,既有民族的风采,又有西方礼服的风度。
Ⅷ 旗袍襟形之间的区别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琵琶襟旗袍礼服——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
Ⅸ 成立旗袍协会需要什么手续
成立旗袍协会需要登记申请书、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等材料,去民政部门办理登记。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一条 申请登记社会团体,发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 登记申请书;
(二) 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
(三) 验资报告、场所使用权证明;
(四) 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五) 章程草案。
(9)旗袍有山证吗扩展阅读: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完成筹备工作的社会团体的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文件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对没有本条例第十三条所列情形,且筹备工作符合要求、章程内容完备的社会团体,准予登记,发给《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登记事项包括:
(一) 名称;
(二) 住所;
(三) 宗旨、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
(四)法定代表人;
(五) 活动资金;
(六) 业务主管单位。
对不予登记的,应当将不予登记的决定通知申请人。
Ⅹ 中国旗袍会是个什么组织,民政部公布的是个山寨组织为什么不取缔。
这就是非法组织。如果是合法组织,需要经民政部门登记。其目的无非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