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女装百科 > 旗袍制作方式

旗袍制作方式

发布时间:2021-07-26 17:34:15

⑴ 筱袍袍手工旗袍培训大概可以学到哪些制作方法

可以学到的挺多的,像传统一片式无省旗袍纯手工制作工艺,纱旗袍加花边衬裙制作,正绢旗袍制作工艺,双襟旗袍制作工艺,绲边工艺有绲,嵌,宕,镶,如意等,建议可以看看筱袍袍手工旗袍培训班的课程。

如何DIY旗袍盘扣方法图解

制作方法及解如下:
盘扣是布条经手工盘制而成。
服装经各种艺术造型盘扣装饰后显得更加典雅大方。
1、琵琶扣解
2、旗袍盘扣的编法
3、盘扣的做法解
文字解说法:
一、盘扣硬条的制作方法1.衬线手缝法取2cm宽的斜丝(45度)30至50cm,薄料时应在斜布条中间衬几根棉纱线,使其坚硬耐用,厚料时可以不用棉纱线衬托。
做法是:先用针钉住,然后用右手缝针缴牢。
它可用于做直扣、琵琶扣及实芯花扣等。
2.机缝暗线法为使扣型盘制得无线迹,造型美观,可将斜布条对折,用缝纫机毛边车缝一道,然后用长针翻正成扣带条。
它可用于做各种盘扣。
3.机缝明线法用2cm宽的斜布条,将两边的毛口向里折成4层,然后用缝纫机边车缝明线一道。
它可用于做各种盘扣。
4.包细铜丝法先将布料的反面刮上一层薄浆糊晾干,按2cm宽用划粉画出并裁出斜布条,将布条两边毛口向里折成4层,并用一根铜丝夹在4层中间的连折线里面,再刮浆粘牢烫干,带宽不要超过0.5cm。
它可用于做空芯花和嵌芯花扣。

⑶ 海派旗袍盘扣的制作方法

旗袍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严格的京派和海派区别了。
简单说两点--
京派旗袍:传统派-大家风范。
源于明清服饰文化,特别晚清时期的旗装改良,具体为旗装收腰设计,加上汉服的立领,左右两面开叉,有大的宽边包边,讲究的是舒适和大家风范。
裁制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
海派旗袍:西化派-贴身。
兴于民国上海女学生,吸收了西方的裁剪方法,使旗袍更为贴身更能展示女性的身材,并且为了从外观上区别于京派旗袍,一律采用窄边进行包边。
海派旗袍是民国旗袍的典型,领、袖外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
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
有人还使较软的垫肩,谓之“美人肩”。
这表明女性开始抛弃以削肩为特征的旧的理想形角。

⑷ 旗袍的特色

旗袍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它的存在与发展是在特定的文化因素与社会环境下完成的,对旗袍的这种人文因素的研究能使我们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以此作为我们改良现代生活方式(特别是现代服饰)的基础。
其中旗袍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服饰,风行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代也是众多女性推崇的对象。它不但轻便适体,而且能充分的体现女性优美的身姿和流畅的线条.作为中国女人独有的福音,旗袍的设计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情趣爱好的演变而变化的,在个过程中,强调民族因素成了人们首先要把握的重点。 旗袍穿着特色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旗袍穿着特色
旗袍的特征
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多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旗袍样式分类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

⑸ 中国旗袍制作工艺

旗袍——被称为近代中国妇女“国服”。旗袍属于上下连属的衣服,基本要素为立领、窄袖、收腰、胸褶、下摆开衩、盘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一度是中国妇女最主要的服装。
旗袍原为满族服装,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通常与长裤相配穿着,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风格。1644年满族入关,满族旗袍的许多元素渐为汉族妇女接受,遂发展成为专属妇女的日常服饰。
旗袍制作工艺如下:
(一)检查裁片 在缝制前对面、里的裁片逐一检查质量和数量,并依次放整齐。
(二)做缝制标记 可根据面料状况及部位,选用做标记的方法:线丁、粉印、眼刀、针眼。
1.前片
省位、腰节位、开衩位、装领缺口、纽扣位、装拉链位、下摆贴边。
2.后片
省位、腰节位、开衩位、装拉链位、下摆贴边。
3.袖片
袖口贴边、袖山对位点。
(三)缉、烫省
1.缉省按缝制标记缉省,尽量与人体体型相吻合。
2.烫省高档面料精加工省缝不烫倒,要从中间分烫,省尖不歪斜。中低档面料省缝倒向中缝线。胸部烫出胖势,腰节位拔开,使省缝平服不起吊。并针对面料特性选择温度,以及干烫或湿烫)。
(四)归拔衣片
由于传统旗袍结构线的特点。仅靠摆缝及收省难以达到合体目的,应通过归拔工艺进一步造型,使衣片尽量与体型特征相吻合。但是,由于面料原因有些面料归拔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面料耐热性差不宜归拔。
1.归拔前衣片
(1)归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点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时归拢前腰部,使前片中线呈曲线形。
(2)归拔摆缝。摆缝腰节拔开,归到腰节处,摆缝臀部归拢,使前身腰部均匀地吸进,臀部均匀隆起。
(3)归拔肩缝部位。拔开前肩缝,使肩缝自然朝前弯曲,符合人体特征。
2.归拔后衣片
(1)归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时归拢后腰部,使后片中线也呈曲线形。
(2)归拔摆缝。摆缝腰节拔开,归到腰节处,摆缝臀部归拢,使后身腰部均匀地吸进,臀部均匀隆起。
(3)归拔肩缝部位。归拢后肩缝满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采用收肩省的方法来解决。
(4)归拔袖窿部位。后袖窿弧线处稍作归拢,使袖窿圆顺不还口。
(五)敷牵带
牵带选用薄型有纺直丝黏合衬,宽1.2 cm左右,粘贴时净缝居中,敷牵带的松紧要符合归拔要求。
(1)敷前片牵带。前片牵带敷在开襟一边,开襟上口是斜丝绺容易还口,所以敷牵带。开襟摆缝处从袖窿开始沿摆缝粘到拉链位以下1.2 cm处。
(2)敷后片牵带。后片牵带敷在摆缝处,从袖窿开始粘贴到开衩口,胸部及臀部牵带略紧。
(六)滚边
由于当前旗袍制作工艺不尽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制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暗线滚边(传统手工工艺,现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夹里部位的毛缝滚边
(1)将衣片毛缝折光,开衩处剪一眼刀至净粉0.1 cm处。
(2)滚条与衣片正面相对,缉线0.4~0.5 cm。
(3)将滚条翻转、翻足。
(4)将滚条包转、包足。
(5)将滚条反面与大身缲牢,但不能缲到正面。
(6)将夹里盖过缲线与滚条缲牢(该工序在复夹里中完成)。
方法二:无夹里部位的毛缝滚边
(1)折转衣片毛缝与缉滚条同方法一。
(2)衣片毛缝沿缝头翻转,翻足;滚条毛缝按滚边宽度折光。
(3)将折光后的滚条包转,包足。
(4)将滚条反面与大身缲牢,但不能缲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点是:滚边饱满、完整、针迹无外露。
方法三:净缝滚边
注意:若面料易脱丝不要选择该法滚边。
特点:平薄、完整、细腻。
方法四:转角处的净缝滚边
(1)滚条缉到转角处应先折转后缉线。注意应向摆缝方向折转,不应向底边方向折转。
(2)将滚条翻转、包足到反面。
2.用明线滚边(机缝法)
一般滚边部位为净缝(现在该法采用较多)。
特点:速度快、效率高。
3.细镶滚
(1)滚条边折光。
(2)将滚条折光边与衣片折光边放齐,缉0.2 cm左右,使滚边饱满,呈圆形。
(3)将滚条翻转、包足后,正面在漏落缝中用拱止口的针法将滚条固定。
特点:滚条特别窄,在0.2 cm左右,具有纤秀美。
4.滚嵌线(外嵌圆嵌法)
教材 第一章介绍外嵌线制作方法中,将嵌条内衬有线绳,因而呈圆形。
特点:嵌线窄,0.2 cm左右,线条舒展、饱满、纤秀。因全部采用机缝法,所以效率高(现在采用较多)。
以上几种滚边方法可根据面料风格、厚薄、及审美特点合理选择。
(七)合肩缝,装袖
1.合肩缝
将前、后衣片正面相对,前片放上层,肩缝对齐,缉线0.8~1 cm,后肩缝靠近颈肩点1/3处略有吃势。缉好后根据面料的厚薄烫分缝或倒缝。注意不得拉还肩缝。
2.装袖
(1)袖口滚边。方法与摆缝开衩处相同。
(2)抽袖山吃势。方法同女衬衫
(3)装袖。方法同女衬衫。
(八)做夹里
1.夹里收省,合肩缝,装袖夹里
将夹里省缉好,缝合肩缝夹里,再装袖夹里。分别烫倒缝,省缝倒向中缝,肩缝向后身坐倒,烫平。
2.缲(或缉)下摆贴边
将前后夹里摆缝对齐,底边缝头折光,用手针将夹里下摆贴边缲牢,针距0.3 cm,或用机缝将下摆贴边缉牢。夹里下摆比衣片下摆短1 cm。
(九)复夹里
1.复小襟夹里
小襟衣片与夹里正面相对,肩缝、领口比齐、放平,沿领口下端缉至小襟下口,然后将正面翻出烫平。若无夹里,小襟下口加贴边。贴边与衣片正面相叠,按所留缝份缉缝,贴边略松,贴边扣转,翻正,拐角方正,坐进0.1 cm烫平,贴边反面用手针缲牢。
2.复前片夹里
将大襟衣片与夹里反面相对,夹里在上,肩缝及开衩处眼刀对齐,摆平。将夹里大襟处及左右摆缝开衩处缝头折光,盖过滚边缉线,手工缲牢,针距0.3 cm。若无夹里,大襟开襟部位加贴边或滚边。
3.复后片夹里
方法与复前片夹里相同。注意后片夹里摆缝开衩处留1 cm缝头不缲牢。
(十)合摆缝、袖缝
1.合缉摆缝、袖缝
方法一:将前衣片套入后衣片中,前后衣片分别正面相对,反面向外,缝头对齐,沿净缝缉线。装拉链一边缉至拉链封口处。缝好后将衣片翻出,缝头向后片坐倒。注意面子、里子前后顺序要放正确。
方法二:面子、里子分别缉缝,面子分缝,里子坐倒缝。
2.缲袖口夹里
将袖口夹里折光,盖过滚边缉线,缲牢。袖口缝合处将后袖缝头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缝折转、包光、缲牢。
(十一)做领,装领
1.做领面
(1)将净领衬烫在领面的反面。
(2)将领面上口沿衬边沿包转。
(3)将滚条缉在领面上口,包转、缲牢,并做好装领对位标记。
2.装领
(1)装领面。领面与领口正面相对,领面在上,从左襟开始起针沿领衬下沿缉线。注意领子两端要上足,各对位点准确,线条顺直,左右对称。
(2)装领里。首先检查领面装好后领圈是否圆顺、平服,若不圆顺应及时修正,修正后复领里。将领里缝头折光,复在领面反面缲牢。注意领里略紧于面子。
(十二)装拉链
1.装拉链
先将拉链装在大襟衣片上,距大襟下端扣位5 cm左右(不装该扣,可不留其距离)。注意装后身拉链时,应把拉链夹在后片与小襟中间。装配方法可参考裙装隐形拉链方法。
2.缲夹里
把夹里毛缝扣光复上,盖过缉线缲牢。

⑹ 儿童旗袍纸样及制作方法

和成人旗袍一样,比成人旗袍简单,因为没有胸省

⑺ (旗袍)服装制作一般怎么跟工厂合作

旗袍制作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外包,一种是自己一条龙。外包就是其它商户提供图纸和要求,然后厂家按照要求给制作就可以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其它商户提出需求,厂商设计多种款式由商户选择,商户确定好后再给生产。这是传统的方式。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私人定制,这种店的规模不大,它有自己的过硬品牌,你可以到店去提出要求,当场确定好即刻制作,然后约定时间领取,也可以远程在网上视频协商好,当场提供自己的要求,比如:颜色,面料,款式,尺寸等等,然后协商好后即刻制作,定时领取(快递)。以上回答满意吗?

⑻ 旗袍的历史及形制特点

一、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二、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三、它的形制特点丰富多彩: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

与旗袍制作方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表皮带换钢带需要什么配件 浏览:31
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校服在哪儿买 浏览:804
孙悟空帽子咋做 浏览:124
睡衣小英雄的蛋糕大全 浏览:966
西安市二中校服 浏览:664
交通执法制服申请报告 浏览:564
博柏利风衣内胆颜色 浏览:701
丢帽子乐队 浏览:582
请问一下搭配jk裙子 浏览:596
何穗西装外套 浏览:517
枣红色的衣显老吗 浏览:514
婆婆长袖旗袍 浏览:501
动漫短裙校服美女 浏览:255
博柏利泰迪熊外套 浏览:697
儿童裤子尺码对照表男身高 浏览:74
黑裤子弄包衣服上颜色怎么办 浏览:263
lv蓝色印花外套多少钱 浏览:740
男装外套哪个牌子好 浏览:4
十二岁穿多大码的裤子 浏览:57
粉红色丝和尚睡衣男士 浏览: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