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合黄金分割比例的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美好的,女人也一样!
❷ 迎宾小姐必须穿旗袍吗
我在苏州“皇冠”酒店做服务员时,我们酒店的迎宾都是穿的旗袍,加外套应该是不可能的,要不然旗袍的美怎么凸显出来,冬天的旗袍会厚一点的,也算是薄薄的棉袄吧!我们当时酒店的迎宾都是高高瘦瘦的美人,很有气质的,穿的也比较好看。
❸ 我要做迎宾小姐了,每天要穿旗袍和丝袜,如果遇到色狼该怎么办
可以叫你附近的朋友帮忙
❹ 女生为什么喜欢做礼仪小姐,穿高开衩的旗袍露大腿
因为想露大腿啊。
❺ 我要去做礼仪小姐,要求穿旗袍,请问旗袍里面应该穿什么样的内衣才不会被看到
无肩带
无钢圈
丝质
薄型的
基本看不出
但最好下托
这样胸部有型
❻ 礼仪小姐穿旗袍在风大的天气下如何防止走光
里面穿防走光打底的就可以了。风大也不可能按住旗袍,吹起来无法避免,里面穿打底的就可以了。
❼ 民国时期3位旗袍名媛是谁
旗袍qípáo [chi-pao] (英文名称:Chinese dress)因其式样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改制而成,故称。是民国时期中国妇女开始穿着的、带有传统风格的长衫。兴起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尤其兴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上海。
普遍认为,旗袍不同于满族民族服饰“旗服”,现代旗袍是有中国特色,迎合西方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兴起于二十年代,流行于三四十年代的时装。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旗袍基本绝迹,但近年来旗袍有一定回暖趋势,特别表现在迎宾小姐、礼仪小姐的旗袍制服化方面。
❽ 问问 老上海 小姐 丫鬟 之类 穿的 那个类似旗袍的衣服叫啥名称呀
应该是清末明初的衣服,民国时期的服装。
❾ 请问女的穿的叫旗袍,男的穿的叫什么啊
男的穿的是长袍马褂。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国民政府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服制条例中》正式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长袍马褂是一种男性服饰名,为男性传统服饰,由长袍与马褂两部分组成。
长袍,为大襟右衽、平袖端、盘扣、左右开裾的直身式袍,这种没有马蹄袖端的袍式服饰在清代原属便服,称为“衫”、“袄”,又俗称“大褂”。马褂,对襟、平袖端、身长至腰,前襟缀扣襻五枚。马褂原为清代的“行装”之褂,后逐渐成为日常穿用的便服。
(9)小姐制服旗袍扩展阅读:
民国建立后,前后约曾颁布过三个全民性的服饰制度,分别为民国元年的《服制案》、民国三年的《祭祀冠服制》、民国十八年的《服制条例》,另有汪伪政权的《国民服制条例》。
民国元年(1912),北洋政府制定了一个《服制案》,公布了男女礼服条文,男款礼服较为繁杂,分大礼服和常礼服,常礼服又分为甲乙两类,其中大礼服和甲种常礼服再细分为昼用和晚用两种,均以西方的燕尾服、晨礼服等服饰为蓝本;乙种常礼服则为长袍和马褂组合的套装,来自晚清的男子便服。
民国三年(1914)曾公布过有《祭祀冠服制》,为根据古经书臆造的祭服(“士庶”祭服可通用乙种常礼服),带有浓厚的以等级尊卑为特征的帝制时代舆服制度色彩,国民政府时期被废除,此不详叙。
到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一个《服制条例》,条文由礼服、制服和附则三章构成并有附图。此条例台湾地区一直到2000年之后才被正式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