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服装生产线上的工序明细与个人数目明细表如何做
1.计划衣服裁片的尺码和数量及裁剪的布料层数等通常是根据客人所订购(订购合同)的指示的尺码及件数的配搭(ASSORTMENT)来计划拉布的层数及所需裁剪的床数。2.排唛架制作(MARKER PLANNING)一般而言, 制衣厂将布匹裁成衫片形状, 然后组合为可穿着的成衣。为了准确剪裁大量成衣, 需采用特别的裁剪仪器及安排唛架。检查了纸样的准确性之后, 把纸样片铺在纸上排列, 造成一个组合, 这个组合在行内叫唛架。唛架的作用是以最省料的原则下安排, 使直接成本减至最低, 最准确的用量是从唛架计算出来。唛架的编排是一项技巧工作, 必须考虑多项技术需求, 例如: 布纹的方向、布料的阔度、布料的性质、尺码的组合及预备拉布的长度等等, 电脑辅助唛架设计亦是最早及最广泛为制衣业所应用之技术之一。3. 拉布及裁剪拉布时, 工作人员以人手或机器将一层一层长度均等的衣料根据(i)的计划及(ii)的唛架长度叠置在裁床上。整理好之后, 将唛架放在整叠衣料上面。然后, 裁剪技工会按照唛架的形状来裁剪衣料。裁剪好的裁片会根据车缝部的要求分类和捆扎起来。为控制生产, 每一扎裁片都会系上标签, 然后再送到车缝生产线缝成整件衣服。如果款式需用里布或朴布, 所需的过程也大同小异。4.黏朴部份裁片如需黏朴的话, 一般都被安排到黏朴机放置的地方进行。因为这是一部特别的机器, 一般是利用适当热力及压力将布料与朴黏合在一起。5. 车缝在这个过程中, 各块裁片会缝合成为整件衣服。一般来说, 车缝工序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来进行, 由不同的工人来车缝衣服的不同部份。但分配的方法是需预先制定生产工序表(表2.1.8),并利用技术管理人员加上生产管理安排合适的工序予合适的工人, 令裁片能在最短的时间流通各既定的工人, 将整件衣服车缝完成。至于裁片和辅料, 则可以用人手、运输带或架空的运送装置从一个车缝岗位送往另一个车缝岗位去。制衣厂内, 车缝生产线所占的地方及人数是各项程序之冠, 所以制衣厂的管理完善与否, 车缝生产线所占的比例也最大。部份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 在车缝生产线上亦需加上中熨设备, 将车缝完成部份工序的半成品加以中熨, 然后才继续车缝, 原因是部份位置在完成车缝后才整熨是较困难或不可能。车缝生产线的安排也因不同的要求及不同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在成衣生产管理上是一重要的课题。6.整熨衣服制成之后, 就会经过整熨处理, 以达至理想的外型。整熨后的衣服特别美观。整熨时主要是需用热力, 蒸气和压力。热力和蒸气使物料软化, 而压力则有助将布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状。不同的布料所需的蒸气和压力份量都有所不同。整熨所需用的设备亦因应不同产品而有所差异。最基本的是电熨斗, 当然在工业上所用的熨斗一般有别于家庭式的, 所需的蒸气可分为中央式设计及独立式。因需用蒸气的关系, 一般都需要同时设有抽湿的装置, 把多余的蒸气抽去及抽干衣服, 令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外观。抽湿装置亦可分为中央式设计及独立式装置。压力方面, 除手用电熨斗可用人手加上压力外, 一般外衣生产都会利用夹机来增加衣服外观的美观及耐看。其次的整熨设备有运输带型式的设计, 半自动化的设备及人像机等等。7. 包装包装的方法可分为平装(折装)或挂装, 因应不同的产品及不同顾客的需求而定。平装或折装的过程中, 工人将每一件制成的衣服根据客人的要求折好, 放进胶袋里面。当然, 如有需要挂牌或其他的吊牌也应在这个程序时处理, 然后再将包装好的衣服放进纸箱内。如顾客需要挂装式的, 成衣也会吊在衣架上, 然后挂上胶袋口, 封上胶袋
QQ 网名seo-域名快速备案
❷ 生产线出现不良品流到下一道工序的分析分析报表要怎么写
首先要分析不良品流入下工序的直接原因,最后发觉根本原因,一定要将根本原因找出来,像是作业员粗心啦,作业员操作不当啦,这些原因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只是直接原因,作业员为什么粗心,为什么操作不当,是不是管理疏漏,是不是培训力度不到或者作业指导书不够完善等,然后继续分析为什么培训力度不到,为什么作业指导书不够完善。。。。。直到你问的为什么没人能够回答,或者根本不需要回答为止,然后再整合起来做个总结就可以了,自己工作中需要改进的,要跟领导表明态度,以及改进方法和改进计划。需要其他部门协助的,需要另外配置资源的可以向领导提出,总之针对性越强越好。
❸ 从布到成品,女装要经历哪些工序
简易图表: http://www.docin.com/p-184111561.html 文字内容: 工序分科表(分科表),是运用文字对整件服装制作流程中各项工作的一种细致描述,也即是实际生产的制作标准。表中的每道工序,都是由几个或一系列的制作单位(操作动作)的组合。在企业化流水生产方式中,工序分科表已是实际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具。服装制作方法有较多的可变性,如同一部位的制作可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或运用不同的机械及辅件;同一制作方法又可有不同的工序组合;相同的方法及组合也可有不同的操作顺序变化;另因布料特性的不同,乃至一些人为的操作习惯以及客户的不同要求等,任何一项因素的变易,都会导致工序内容及时间的变化。工厂内因由多人从事于工序分析,随时都易出现一些制作方法或语言表达上的不统一,因此确立工序分析、工序流程、语言表达等各项标准尤为重要。在近几年不断的变革中,工序分析已不再局限于车间生产,其范围已包括从裁床到包装的所有生产部门。本书将逐项详细讲解各工序分科表的制作方法,既可作为一本工序分析的培训资料,也是工序分析的制作标准。本书尚需作不断的修改及完善,欢迎广大同事提出批评及改进意见。裁床是一个综合性的前段生产部门,主要工作有查唛架、拉布、裁剪、打编号、捆扎、黏朴、裁片检查、刀床切割、划片点位。完成从领取布料到提供车间直接生产之标准裁片的整个过程。裁床工作是实际生产的第一道流程,其工作重心是为工厂的生产中心---车间服务,因此一些工作方式及工作标准都需附合车间生产的实际需要。<裁床票号表>(即裁床工序分科表),是根据车间生产需要,结合裁床工作特性而编定的裁床主要工作的作业方法标准。<裁床票号表>的内容包括:裁片名称、裁片捆扎编号及方式、拉布方式、刀床切割位置、裁片打编号、裁片检查、黏朴部位、划片修剪工序等各项裁床主要工作。<裁床票号表>中的不少内容,都与<车间工序分科表>直接相关(如:裁片名称的确定、捆扎编号、修剪部位等),票号表也就由IE部工序分析员在制作<车间工序分科表>同时统一制定。服装部件裁片的多少因款式变化而有很大的差别,少至几片多至几十片乃至上百片。为方便工作沟通,明确识别区分裁片,以及用于<车间工序分科表>操作方法的表述,不同的部件裁片,都需要有明确的名称。制定裁床票号表时,首先必须给不同部件的裁片进行命名。惯用字(裁片附加名),是裁片名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惯用字是根据裁片类型功能等进行归类而总结出的对某类部件的一些习惯的专用字,这些惯用字在工序分析中有其特殊的含意 , 而与该字的原意有较大的不同。主要惯用附加名有:幅、筒、贴、牌、掩、带、条、耳等。在裁片名称中部位加附加名即可组成一个部件的名称幅--- 用于面积较大之主要裁片(如前幅),或是主要裁片整体中分割出的另一部份较小裁片(如前侧幅)。附加名“幅”,通常只用于前幅、后幅及其分离出的独立小裁片。筒--- 经运反三边或两头,装落于一边前幅前中位,并利用急钮、钮扣、魔术贴、襻等,可将其重叠固定于另一前幅前中上,且可独立打开之部件称为“筒”。也有裁片连于一边前幅上,但同样需经运反,并可活动重叠于另一前幅前中之部位称为假筒。附加名“筒”通常只用于明筒、暗筒等。(注:有习惯将挡风贴称为防风筒,因其也有与筒较类似的条件,但因其不附合可利用钮扣魔术贴等固定于另一前幅的条件,因此将其归为贴类)贴--- 车落于其它大部件或主要材料上,起辅助作用之小裁片。如袋口贴、拉链贴、帽口贴、中腰贴、袖口贴、袖肘贴等。牌--- 经运反或折间,利用钮扣、魔术贴等辅件,可活动固定位置或调节部位大小,具扣搭功能,可立体打开之独立小部件。如:袖牌、领牌、脚牌等。掩--- 重叠车缝于较大部件上,具遮盖作用,并可立体打开之部件。如:水掩、领掩、袋掩等。带--- 经扣烫、运反、间线等方式制作成的扁长形的小部件,可用扣襻或束缚等方式,活动固定部件位置、调节部位大小。如:腰带、袖带等。另有类似形状及功能之现成之物料也称为带。如织带、绣花织带等。条--- 条与带的形状较为近似,通常也会把带条连在一起。“条”字作为一个独立的附加名,是指扁长形经扣烫或直接车死于其它部件上之裁片或物料。如:撞色条、荧光条等。耳及仔--- 具挂、扣、牵连等作用之较窄小及较短之小带条。如:挂耳、钮耳、衫脚马仔等。此类命名,是在习惯名称的基础上,对车缝于主要部件上的相关部件,依其在整件服装中或是主要部件上所处的部位,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其位置通常用一些具方向性的字来形容主要有前、后、左、右、上、中、下、内、外、面、底、里等字来表示。独立的小附件裁片命名方式 = 裁片的部位或位置 + 该裁片的类型附加名(如:贴、牌、带等)。一些特殊形状之裁片,以其形状来确定名称较易得到明确的区分。其命名方式为裁片形状裁片命名常会将几种方式混合或重复运用,如三角唛头贴(形状+功能)前中拉链贴(部位+功能)。一些复杂款式的裁片命名,会采用从大部件逐步缩小,最后界定其名称的方式。如:前幅中截侧幅、后夹底鸡眼贴等。同一部位的裁片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命名,因此易导致名称上的不统一,其命名方式应以最为明确简洁为标准。具体方式尚需研究总结工序票号是各论件部门不同操作工序的数字代码。主要用于论件员工生产数量的统计,GST工价的输入以及论件工资的结算。在同一款式中,有少至几十个多至上百个不同的操作工序。每一操作工序都有不同的GST时间(也即工价),给每道工序一个相应的编号,用于识别、统计及计算机输入,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式。从裁床至包装,各生产部门之操作员工,现都已逐步统一为不同形式的论件工资结算。为使各论件部门之工序编号不致混淆,编号的运用都作了明确的界定。一直以来,车间都采用剪飞方式。由于工票纸的限定及打印工票之计算机程序的设定,每一扎之工票为8张,因此在分科表工序编号时必须附合这一设定,每一扎裁片之工序编号必须是8或8的倍数如16、24、32等。从98年4至5月份始,车间开始实施组件、装嵌生产,取消剪飞而改为计算机条形码输入及记数,此方式对于工票的张数已没有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每一扎之裁片改为4个工序编号,如在实际制作时票号不足,则从501部门开始至600进行增加。因各工序的操作内容及GST时间都各不相同,因此工序编号在同一款中必须具唯一性,而不可出现不同工序有相同的部别。裁片捆扎之编号必须与实际生产之工序编号一致。将服装的裁片进行分别捆扎,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车间可将各扎裁片分发到不同车位可同时进行各部件生产,以此缩短制作流程时间。裁片的合扎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较重要之裁片都需打上编号,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同一件衣服中不同部件之裁片次序混乱而出现色差。裁床打编号也改为论件工资结算,以每款打编号之份数计算该款打编号所需之时间。一些重要部位的裁片在裁床有专门的QA人员进行裁片检查。制定裁床票号表时,同时也需决定各部位裁片是否需检查及检查方式。并需将一款裁片之检查份数加总,用以制定时间及论件工资结算。裁片检查在正常情况下只用于检查重要部位的面布。检查接受标准分a、衣服面布之前后幅上截(中腰位以上)或车缝于上截部位的部件面 , 如:前袖 , 面领 , 明筒 , 领面(翻领) ,外领(立领) , 水掩 , 上贴袋面 , 胸袋盖面等 所有单面衫之身里、活套里<指雨褛之里布活套,其它款式之活套需视其款式及布性定)>可不检查。如有因布料特性或客户的特别要求,一些无黏朴之面布裁片需进行过机,也需打入黏朴工序栏中并注明为过机。裁床划片部是今年初新成立的一个专门从事裁片点划修剪的部门,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车间非车缝操作时间及在裁床保证落车间之裁片质量。裁床需点划或修剪之条件如下:b、一些可于车台上直接点、划之小部件,如果点、划部位较少,且一直来都以点划连车缝一起操作之工序,不论其是否可在裁片直接点划,仍由车间完成。如:点位钉袋盖魔术贴、点位钉领花唛头等。c、一些大部件,如不需经修剪,且点、划部位较少,并可用小样办在车台上直接操作,一直来都以点划连车缝一起操作之工序,仍由车间完成。如:点位钉襟贴绣花章、点位明捺手机袋、点位钉后挂耳、点位钉唛头贴等。如该大部件裁片需经修剪,则点位也由裁床在修剪时完成。生产制造单(简称制单),是由营业人员编订的各款之重要生产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1> 查看清所有布料内容,如:面、里、朴、棉等不同的成份或颜色(如有撞色)、重量(棉的克数 , 因棉的克数不同,其厚度也不同,也影向到用何种操作方法。如120克以上的棉里,难以用五线一次钑骨,而改为平车埋后再用三线钑)不同布料或朴棉的应用部位。如黏朴部位及数量即是黏工序的标准。2>查看清各类物料的内容,不同的线型、线色、用于什么部位,(如底面线撞色线钉唛头线等)各类唛头的只数及钉落位置,魔术贴的位置及长度等。特别留意各类唛头中是否有Made in Hong Kong的内容,有此内容之唛头,如装嵌在香港生产,在内地生产组件时需用其它无此字样之唛头代用。再加折钉唛头工序。4>详细了解车缝注意事项及客户查办评语,此项目对工序分析极为重要,除一般的车缝品质要求外,还会指明办衣上的一些制作错误,需在大货生产中进行更正。另有一些具体部位的制作规格、位置等,如间线子口,每吋针步,这将是工序分科表中一些项目的标准。7>根据该款件数的多少,决定工序分析员是否需进行封办(除常做客户之一般款式外,单量超过5000件或是特性不明确之布料,工序分析员都进行封办,以确定工序分科表所写方法的可行性,减少疏忽遗漏。)办衣是进行工序分析的重要工具,工序分析中的制作标准,主要就是以经客户批覆之正确办衣及制单资料为依据。因服装很多部位,在外观一致的条件下其制作方法仍有较多的可变性,这就需要分析人员有较丰富的技术经验及了解以往之制作标准。办衣的面里包括其内部都必须细看并了解其裁片份数制作方式等。一些部位之操作,光看外表是很难确定其原本的制作方法的。开货办是经IE部工序改良,由办房制作并经客户查验认可后之标准办衣。如:无特别要求,在工序分析时一般不可再另行更改影响外观之做法,但在实际中往往会遇到办衣中的某些部位或做法的与制单资料不相应的情况,或是办衣某些工序方法不完善或不合理等情况。工序分析员必须通知组长并与跟单或营业员联系,得到明确的答复方可确定做法。工序分析是根据正确的办衣及制单资料,以实际生产最为方便、省时及品质稳定为原则,确定每款之具体制作标准,并用明确的语言将标准方法书写出来,以作为车间生产的准则。工序分科表的语言表达及为重要,必须简洁明确,让人一看就能明了该工序的操作过程。一款之分科工序少则几十个多至上百个乃至几百个,要使各工序之操作方式都显示明确,其语言表达方式必须具备相关的内容。特种机械或辅件名称 + 操作术语 + 操作部位 + 车缝类别 +量词 + 附助操作机械名称中可省略单针(平车),如后面的各项内容能清楚显示用何种机械,则也可省略前面的特种机械名(如打袋口枣4粒)。车缝类别通常是用在一些间线部位之子口、针柱,如:间袋盖子口1/16”线;双针间明筒运反位1/4”线。也有直接不标明规格而用其它形容词来代替,如:折间衫脚阔线。 量词的运用--量词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省略,即以正常值为默认值,而在其出现与正常情况不一致时,才需要以量词注明。如原本为左右对应的部件,在一些特殊款中却只有独立一边;或正常为一边的部件,一些特殊款中又出现为二边,只在与正常情不一致或不确定部位时,才必须用量词加以注明。如:”埋袖底骨二条”只写成”埋袖底骨”。在一件衣服中通常只有出现一个之部位也可省略量词,如:装明筒,通常在一件衣服中只有一个,而在一些款式中出现二个时则需注明量词。通常也会用方向性的词语来代替,如运反左右明筒 辅助操作是指在一个工序操作中,其主要操作外还有一些附带的操作,如:打呃、划位、修剪等。工序书写时会以用”连”、”及”等关联词将不同操作进行连接。如:刀车切袋盖运反位连反,运袖口连拢肩夹带条及反衫等。在工序语言表达方式中,可对其它的各项内容进行省略,但必须具备操作术语及操作部位。如熨平袋盖间线,屈封明筒等。工序备注是用来说明一些较为细节又不可省略的辅助操作,如通常会把在工作内容中作为辅助操作如划位、打呃、落纸皮、车台定位等直接影向到
装、上、落--- 都是指将经独立制作完成之部件或物料车缝到另一重要部件上 。
用疏针步将一块裁片(通常是纸朴、棉、托布等)车缝于另一裁片(面布)上,其目的只为固定二片裁片的位置,或是在单片裁片上车疏线用于定型(如难以划线之部位先按净样走线定型)或缩皱部位。将经运反、扣烫或光边之裁片或物料将一个部件之裁片子口夹落于另一部件(通常为经二边或三边运反一边留口之部件)之二层裁片中间,直接用明线把二个部件一次缝合过底。
❹ 冬装工作服每到工序的价格表
正规买的话一套是300多,小的劳防用品店卖的话是160左右,也都是全新的收来的,这你可以放心,以前我在那卖过4套。不过提醒你买的时候一定看好牌子和质量,很多假的
❺ 在制衣厂里都用什么样的表格制作款号,工序,数量呢
excel表格
三列,分别是款号,工序,数量即可
❻ 服装行业的成本核算表格
算成衣生产成本的方法
成衣生产成本可以从中决定售价和此成衣是否值得生产,而成本的计算会受到下列因素影响:
A 公司业务XXXXXX质(例如:贸易公司,制造商)
B 适用的付款方式(例如:FOB,CIF)
C 适用的制造条件(例如:CMT,CN)
D 公司生产的成衣种类(例如:梭织品,缝接针织品,针织毛衫)
计算成衣生产成本的公式:
每单位成衣总价格(FOB)=(布料或纱线成本+生产成本+本地运费+文件费+配额费用+税项+杂项)*(1+边际利润)
一、 布料成本
每单位成衣布料成本=每单位长度或重量布料成本*(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
布料用量是指用来制造一个单位成衣(以件或打计)的布料长度(码或米)或重量(磅或千克),用量的计算应同时包括额外的损耗,例如损坏或缩水。
财务费用包括直至成衣付运前,就布料价值所要支付的信用费用或银行利息,这项必须根据买卖双方的付款条件和协议而订定。
A 梭织服装
1 购买成品布
每单位成衣的布料成本=每码成品布价格*(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码数
或者 =每米成品布价格*(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所需消耗布料用量
的米数
如:
一件女装衬衫需要每码RMB10.00元的全棉布料2码,财务费用是5%..那此件衣服的布料成本是=10元/码*(1+5%)*2码=21元或10元/0.91M*(1+5%)*0.914M=21元
2 购买进一步加工的坯布料
计算方式与购买成品布料相近.只要加多一项加工费用(印花,漂染及整理)
每单位成衣布料成本=(每码坯布价格+每码加工费)*(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
码数
或者=(每米坯布价格+每米加工费)*(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
米数
注意,在计算布料用量时应该加上加工过程中可能的损耗(如缩水等)
如:
坯布每码是6.00元,漂染厂费用是每码2.00元,每件衣服的布料用量是2.2码,包含发加工过程中缩水和损耗.
衣服的布料成本=(6.00元/码+2.00/码)*(1+5%)*2.2码=18.48
=(6.00/0.914M+2.0/0.914M)*(1+5%)*2.2*0.914M=18.48
3 缝接针织服装
在纺织行业内,纺织服装的布料用量是以磅作单位的,计算缝接针织服装的布料成本所用的公式与上过公式相同.
每单位成衣布料成料成本=每磅成品布布料的价格*(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织料用量的
磅数
注意如布料用量是以码为单位的,应该先将码数单位化成磅.
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磅数=布料宽度(英寸)*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码)*标准布料重量(G/M2)*0.00082/16
纱线成本
毛衫类成本是以纱线价格而不是以布料价格来计算的,正常情况下,每单位成本的纱线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将每单位成衣的纱线用量(磅)乘以每磅纱线价格。针织结构越复杂,需要的纱线就会越多,纱线成本也相对越高,为了更准确的计算布料成本,好多时候都需要做一件样品,才决定成衣的真实重量,然后先至可以准确估计了纱线用量。
三、 生产成本
不同种类成衣的制造工序及技术应用程度(如电脑系统相对于人手操作效率会更高)都有所不同。不过系大部分情况下制造商只会以总CMT成本给买家报价,而不会提供每个制造过程的详细成本分析。
1 梭织服装及缝接针织服装生产工序相同,虽然所用的布产结构与设备/机械可能不一样,但不会显著影响生产成本。成本是每项生产工序的费用总和:裁剪,车缝,洗涤,整理费(包括熨压,修饰,钉纽扣,检查,钉标签,上挂牌和包装),再加上辅料费用(如标签,里布,衬布,纽扣,肩垫和拉链)。
每单位成衣生产成本=每单位成衣的裁剪费+车缝费+洗涤费+整理费+辅料费
2毛衫的生产成本也是每项生产工序费用的总和:编织,缝盘,洗涤和整理(包括整熨,拆线,挑撞,补衣,钉纽扣,钉标签,上挂牌和包装),再加上辅助物料费用(如标签,里布,衬布,纽扣,肩垫和拉链)。
每单位成衣生产成=每单位成衣的编织费+缝盘费+洗涤费+整理费+辅料费
四、 其它
除了布料成本及生产成本之外,若是计出成衣的FOB价格,还要加上以下各种成本费用:
本地运输:内陆的运输费用
文件:处理文件费用
配额:购买配额费用
税项:进中材料,零件/配件,如布料,纽扣所要的税项
杂项:没有分类支出的,如包装费用,行政费用,租金,维修费用等
边际利润:利润作为成本的百分比
定后,洗后克重与缩水率的关系。
一块布在定型后的重量假设是185G,面积是1M2,此块布在经过洗水后,因为缩水率的关系,所以只是面积上缩小了,重量是不会改变的。
定后克重:185G*面积:1M*1M
直缩水率:-8% 横缩水率:-8%
洗后布重:185G
洗后长度 :100CM*(1-8%)=92CM
洗后宽度:100CM*(1-8%)=92CM
洗后克重:克重GM/长CM/宽CM*10000CM2=GM/M2
185/92/92*10000=218。57GM/M2
洗后克重计算公式:定后克重/(1-直缩水率-横缩水率)
定后克重计算公式:洗后克重*(1-直缩水率-横缩水率)
注:缩水率的预算:
平纹,双面,罗纹,不抓毛位衣一般客户正常接受的缩水率为:直缩横缩-8%以内。
单珠地,双珠地可接受的缩水率为:直-10% -8%以内;如果客户不接受直缩-10%,就要过预缩机才能达到客户要求。
磨毛和抓毛的布,直缩水率需加大2%,如抓毛双位衣缩水率:直-10%,横-8%以内。
底面抽针不规则灯芯的横缩水率会特别大,最好先自行试清楚成品规格才可织大货。
如是特殊布种没有注明缩水率的,因不同的机械设备做出来的规格会不同,必须要试清楚规格后才可做出决定,以免造成损失。
克重与布封换算长度
A 1码布和1米布重量计算方法:
1码布的重量以安士为单位 (下列的0.0008193是基数)
布封(边至边)*克重/平方米(GM/M2)*0.0008193=安士/码(Oz/Yd)
1码布以磅为单位 安士/码(Oz/Yd)/16=磅/码(Lb/Yd)
1码布以克为单位 磅/码(Lb/Yd)*453.59=克/码(Gm/Yd)
1米布以克为单位 克/码(Gm/Yd)*1.0936=克/米(Gm/M)
B 1磅布及1千克的长度计算
1磅布长度以码为单位 19529/布封(边至边)/克重/平方米(Gm/M2)=码/磅(Yd/Lb)
1磅布长度以米为单位 码/磅(Yd/Lb)/0.9144=米/磅(M/Lb)
1千克布长度以米为单位 米/磅(M/Lb)*2.2046=米/千克(M/Kg)
注:如里以码数为单位卖布时,在计价时便要调整.有些客户要求以0.000824为基数,有些以0.00082为基数,但是这个基数的取值必须大于0.0008193,否则会不利于卖方.
另
成衣生产成本可以从中决定售价和此成衣是否值得生产,而成本的计算会受到下列因素影响:
A 公司业务XXXXXX质(例如:贸易公司,制造商)
B 适用的付款方式(例如:FOB,CIF)
C 适用的制造条件(例如:CMT,CN)
D 公司生产的成衣种类(例如:梭织品,缝接针织品,针织毛衫)
计算成衣生产成本的公式:
每单位成衣总价格(FOB)=(布料或纱线成本+生产成本+本地运费+文件费+配额费用+税项+杂项)*(1+边际利润)
注:以件或打为单位。
一、 布料成本
每单位成衣布料成本=每单位长度或重量布料成本*(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
布料用量是指用来制造一个单位成衣(以件或打计)的布料长度(码或米)或重量(磅或千克),用量的计算应同时包括额外的损耗,例如损坏或缩水。
财务费用包括直至成衣付运前,就布料价值所要支付的信用费用或银行利息,这项必须根据买卖双方的付款条件和协议而订定。
A 梭织服装
1 购买成品布
每单位成衣的布料成本=每码成品布价格*(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码数
或者 =每米成品布价格*(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所需消耗布料用量
的米数
如:
一件女装衬衫需要每码RMB10.00元的全棉布料2码,财务费用是5%..那此件衣服的布料成本是=10元/码*(1+5%)*2码=21元或10元/0.91M*(1+5%)*0.914M=2
2 购买进一步加工的坯布料
计算方式与购买成品布料相近.只要加多一项加工费用(印花,漂染及整理)
每单位成衣布料成本=(每码坯布价格+每码加工费)*(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
码数
或者=(每米坯布价格+每米加工费)*(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
米数
注意,在计算布料用量时应该加上加工过程中可能的损耗(如缩水等)
如:
坯布每码是6.00元,漂染厂费用是每码2.00元,每件衣服的布料用量是2.2码,包含发加工过程中缩水和损耗.
衣服的布料成本=(6.00元/码+2.00/码)*(1+5%)*2.2码=18.48
=(6.00/0.914M+2.0/0.914M)*(1+5%)*2.2*0.914M=18.48
3 缝接针织服装
在纺织行业内,纺织服装的布料用量是以磅作单位的,计算缝接针织服装的布料成本所用的公式与上过公式相同.
每单位成衣布料成料成本=每磅成品布布料的价格*(1+财务费用%)*每单位成衣织料用量的
磅数
注意如布料用量是以码为单位的,应该先将码数单位化成磅.
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磅数=布料宽度(英寸)*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码)*标准布料重量(G/M2)*0.00082/16
二、 纱线成本
毛衫类成本是以纱线价格而不是以布料价格来计算的,正常情况下,每单位成本的纱线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将每单位成衣的纱线用量(磅)乘以每磅纱线价格。针织
结构越复杂,需要的纱线就会越多,纱线成本也相对越高,为了更准确的计算布料成本,好多时候都需要做一件样品,才决定成衣的真实重量,然后先至可以准确估计了纱线用量。
三、 生产成本
不同种类成衣的制造工序及技术应用程度(如电脑系统相对于人手操作效率会更高)都有所不同。不过系大部分情况下制造商只会以总CMT成本给买家报价,而不会提供每个制造过程的详细成本分析。
1 梭织服装及缝接针织服装生产工序相同,虽然所用的布产结构与设备/机械可能不一样,但不会显著影响生产成本。成本是每项生产工序的费用总和:裁剪,车缝,洗涤,整理费(包括熨压,修饰,钉纽扣,检查,钉标签,上挂牌和包装),再加上辅料费用(如标签,里布,衬布,纽扣,肩垫和拉链)。
每单位成衣生产成本=每单位成衣的裁剪费+车缝费+洗涤费+整理费+辅料费
2毛衫的生产成本也是每项生产工序费用的总和
编织,缝盘,洗涤和整理(包括整熨,拆线,挑撞,补衣,钉纽扣,钉标签,上挂牌和包装),再加上辅助物料费用(如标签,里布,衬布,纽扣,肩垫和拉链)。
每单位成衣生产成=每单位成衣的编织费+缝盘费+洗涤费+整理费+辅料费
四、 其它
除了布料成本及生产成本之外,若是计出成衣的FOB价格,还要加上以下各种成本费用:
本地运输:内陆的运输费用
文件:处理文件费用
配额:购买配额费用
税项:进中材料,零件/配件,如布料,纽扣所要的税项
杂项:没有分类支出的,如包装费用,行政费用,租金,维修费用等
边际利润:利润作为成本的百分比
定后,洗后克重与缩水率的关系。
一块布在定型后的重量假设是185G,面积是1M2,此块布在经过洗水后,因为缩水率的关系,所以只是面积上缩小了,重量是不会改变的。
定后克重:185G*面积:1M*1M
直缩水率:-8% 横缩水率:-8%
洗后布重:185G
洗后长度 :100CM*(1-8%)=92CM
洗后宽度:100CM*(1-8%)=92CM
洗后克重:克重GM/长CM/宽CM*10000CM2=GM/M2
185/92/92*10000=218。57GM/M2
洗后克重计算公式:定后克重/(1-直缩水率-横缩水率)
定后克重计算公式:洗后克重*(1-直缩水率-横缩水率)
注:缩水率的预算:
平纹,双面,罗纹,不抓毛位衣一般客户正常接受的缩水率为:直缩横缩-8%以内。
单珠地,双珠地可接受的缩水率为:直-10% -8%以内;如果客户不接受直缩-10%,就要过预缩机才能达到客户要求。
磨毛和抓毛的布,直缩水率需加大2%,如抓毛双位衣缩水率:直-10%,横-8%以内。
底面抽针不规则灯芯的横缩水率会特别大,最好先自行试清楚成品规格才可织大货。
如是特殊布种没有注明缩水率的,因不同的机械设备做出来的规格会不同,必须要试清楚规格后才可做出决定,以免造成损失。
克重与布封换算长度
A 1码布和1米布重量计算方法:
1码布的重量以安士为单位 (下列的0.0008193是基数)
布封(边至边)*克重/平方米(GM/M2)*0.0008193=安士/码(Oz/Yd)
1码布以磅为单位 安士/码(Oz/Yd)/16=磅/码(Lb/Yd)
1码布以克为单位 磅/码(Lb/Yd)*453.59=克/码(Gm/Yd)
1米布以克为单位 克/码(Gm/Yd)*1.0936=克/米(Gm/M)
B 1磅布及1千克的长度计算
1磅布长度以码为单位 19529/布封(边至边)/克重/平方米(Gm/M2)=码/磅(Yd/Lb)
1磅布长度以米为单位 码/磅(Yd/Lb)/0.9144=米/磅(M/Lb)
1千克布长度以米为单位 米/磅(M/Lb)*2.204
6=米/千克(M/Kg)
注:如里以码数为单位卖布时,在计价时便要调整.有些客户要求以0.000824为基数,有些以0.00082为基数,但是这个基数的取值必须大于0.0008193,否则会不利于卖方
❼ 跪求女衬衫的款式图,生产通知单,原辅料明细表,规格尺寸表,裁剪通知单,排料图,流程图,工序分析表,
这个东西不是谁都可以有的,如果你想找到相关资料 你最好就是要问问那些服装生产商,这些资料都是从流水线生产操作开始做起的。或者你可以买一些相关的服装生产管理流水线操作指南等等类型的书籍。你也可以上网下载一些资料,或者到中国服装辅料网在线学习。
❽ 急求制衣厂生产流水线工序表
1.计划衣服裁片的尺码和数量及裁剪的布料层数等通常是根据客人所订购(订购合同)的指示的尺码及件数的配搭(ASSORTMENT)来计划拉布的层数及所需裁剪的床数。
2.排唛架制作(MARKER PLANNING)
一般而言, 制衣厂将布匹裁成衫片形状, 然后组合为可穿着的成衣。为了准确剪裁大量成衣, 需采用特别的裁剪仪器及安排唛架。检查了纸样的准确性之后, 把纸样片铺在纸上排列, 造成一个组合, 这个组合在行内叫唛架。唛架的作用是以最省料的原则下安排, 使直接成本减至最低, 最准确的用量是从唛架计算出来。唛架的编排是一项技巧工作, 必须考虑多项技术需求, 例如: 布纹的方向、布料的阔度、布料的性质、尺码的组合及预备拉布的长度等等, 电脑辅助唛架设计亦是最早及最广泛为制衣业所应用之技术之一。
3. 拉布及裁剪
拉布时, 工作人员以人手或机器将一层一层长度均等的衣料根据(i)的计划及(ii)的唛架长度叠置在裁床上。整理好之后, 将唛架放在整叠衣料上面。然后, 裁剪技工会按照唛架的形状来裁剪衣料。裁剪好的裁片会根据车缝部的要求分类和捆扎起来。为控制生产, 每一扎裁片都会系上标签, 然后再送到车缝生产线缝成整件衣服。如果款式需用里布或朴布, 所需的过程也大同小异。
4.黏朴
部份裁片如需黏朴的话, 一般都被安排到黏朴机放置的地方进行。因为这是一部特别的机器, 一般是利用适当热力及压力将布料与朴黏合在一起。
5. 车缝
在这个过程中, 各块裁片会缝合成为整件衣服。一般来说, 车缝工序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来进行, 由不同的工人来车缝衣服的不同部份。但分配的方法是需预先制定生产工序表(表2.1.8),并利用技术管理人员加上生产管理安排合适的工序予合适的工人, 令裁片能在最短的时间流通各既定的工人, 将整件衣服车缝完成。至于裁片和辅料, 则可以用人手、运输带或架空的运送装置从一个车缝岗位送往另一个车缝岗位去。制衣厂内, 车缝生产线所占的地方及人数是各项程序之冠, 所以制衣厂的管理完善与否, 车缝生产线所占的比例也最大。部份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 在车缝生产线上亦需加上中熨设备, 将车缝完成部份工序的半成品加以中熨, 然后才继续车缝, 原因是部份位置在完成车缝后才整熨是较困难或不可能。车缝生产线的安排也因不同的要求及不同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在成衣生产管理上是一重要的课题。
6.整熨
衣服制成之后, 就会经过整熨处理, 以达至理想的外型。整熨后的衣服特别美观。整熨时主要是需用热力, 蒸气和压力。热力和蒸气使物料软化, 而压力则有助将布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状。不同的布料所需的蒸气和压力份量都有所不同。
整熨所需用的设备亦因应不同产品而有所差异。最基本的是电熨斗, 当然在工业上所用的熨斗一般有别于家庭式的, 所需的蒸气可分为中央式设计及独立式。因需用蒸气的关系, 一般都需要同时设有抽湿的装置, 把多余的蒸气抽去及抽干衣服, 令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外观。抽湿装置亦可分为中央式设计及独立式装置。压力方面, 除手用电熨斗可用人手加上压力外, 一般外衣生产都会利用夹机来增加衣服外观的美观及耐看。其次的整熨设备有运输带型式的设计, 半自动化的设备及人像机等等。
7. 包装
包装的方法可分为平装(折装)或挂装, 因应不同的产品及不同顾客的需求而定。平装或折装的过程中, 工人将每一件制成的衣服根据客人的要求折好, 放进胶袋里面。当然, 如有需要挂牌或其他的吊牌也应在这个程序时处理, 然后再将包装好的衣服放进纸箱内。如顾客需要挂装式的, 成衣也会吊在衣架上, 然后挂上胶袋口, 封上胶袋。这个工序才算完成。挂装的运费成本较昂贵, 其优点是能保持衣服的外观, 不至压绉衣服。
8.存仓
一箱一箱的成衣或一件一件的挂架成衣送到货仓存放, 直至装箱(货柜集装箱)和发送出去离开工厂为止, 生产的工作才算全部完成。生产平装成衣与时常生产挂装成衣的成品仓的设备有所不同, 挂装成衣生产工厂的成品仓需安装适当的设备供吊挂完成的成衣, 亦需有很多可推动的车架供内部运输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