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圆女友一个民国梦——驾KX3傲跑打卡车墩影视基地!
每个女生都有一颗少女心,以为电视里播放的那些就是真实的,总是期盼并幻想着那些琼瑶剧会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啦,哈哈,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艺术源于生活嘛,梦做着做着玩意哪天也实现了呢! 女友是个追星族,不是那种无脑无知的学生哦,她追的星仅体现在追剧听歌上面而已。这点我还是可以接受的,慢慢的也被她带着没事就追追剧,哈哈,给枯燥的生活增添点乐趣嘛。她最近疯狂迷恋民国剧,几乎好看的剧她都追了个遍,前些天竟然还重新看了一遍情深深雨蒙蒙和上海滩。家里的衣橱被她堆满了旗袍啊和一些改良版的汉服,还不晓得在哪里淘了些杯具,哈哈,有时候觉得有些无奈,但是女朋友是自己找的呀,不管咋样咱都得宠着咯,毕竟,和她讲道理只会以吵架结束。 既然这么喜欢,那咱就尽量满足你,刚好马上也要到三周年纪念日了。我做了下攻略,决定自驾带她去车墩影视基地看看,话说上海滩和情深深雨蒙蒙还有好多电视剧电影不都在这里取景的吗,今儿个咱就去看看,给小梦一个惊喜。
距离基地有点远,咱今天决定自己开车去,小梦爱睡懒觉,每次一上车就必睡着,所以早上早早就把她喊起来了,没告诉她要去哪,就说带她去朋友家吃饭。嘿嘿,希望今天一切顺利呀!
距离基地有点远,咱今天决定自己开车去,小梦爱睡懒觉,每次一上车就必睡着,所以早上早早就把她喊起来了,没告诉她要去哪,就说带她去朋友家吃饭。嘿嘿,希望今天一切顺利呀!
开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到了,她睡醒了就玩手机,也没注意路线,到了才反应过来。哈哈,看到她笑的那么开心,想想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热天,咱也顾不得感动还是不感动了,到了就先排队买票啊~ 这个丫头,一直在偷笑~
先上几张图
有轨电车载着乘客穿越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你有没有一秒进入电视剧里的场景啊?
依稀记得好像电视剧《小楼又东风》里面好想有这个场景奥?
一辆辆黄包车穿梭在老上海的大街小巷,可能是电视剧的对我影响太深,我竟然能感受到人流在我的身边穿过,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
这不就是依萍唱着歌要跳桥的地方吗?现在再看琼瑶剧,何书桓真是妥妥的渣男啊,我小时候,最粉的是杜飞,哈哈,带个圆眼镜,现在来看,三观最正的就是他了。
小梦一直在唠叨我为什么不给她带一件旗袍,哈哈,我也太激动了,光想着不要让她发现了惊喜,没顾着其他的了。
情深深雨蒙蒙,多少楼台烟雨中~
突然想起了电视剧里这底下好像经常会藏着间谍或者乔装的特务们。
浪奔 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
哪个主角没有在这里面住过呀,每个片子中都会有这个场景吧,我映像最深的是在里面喝咖啡看报纸,哈哈,不晓得住一晚多少钱。
到处都充满着民国气息,我都有种穿越的感觉了,哈哈。今晚想去依萍唱歌的地方听几首曲子~
今天我们也做一回上海名媛,洋车体验过了,我们来体验一下黄包车。
今天的体验感还是很不错的,小梦一直意犹未尽的样子,我俩又重新在里面走了一遍,讲真,毕竟第一次看到真实场景,心里也还是很好奇很激动的,全程都在拍拍拍,记录一下这美好的样子。边边角角都被我们给走遍了,这一趟来的值啊!
天太热了,还是去车里凉快一下吧。
女生都爱拍拍拍,相机是小梦强烈要求要买的。美名其曰是送我的礼物,其实这丫头从买完之后,天天逼我看拍照技巧的视频。
车屁股很圆润,是个小胖子,哈哈。
前后排的空间都非常的大,叫它紧凑型SUV有点委屈他了哈。
后备箱的储物空间也是非常足的奥,怎么塞都塞不满。
我的大宝贝和小宝贝相处的还是蛮和谐的,小梦今天竟然还说,等会回家想开开车,好久没开手生了,嗯~真好,今天我就负责在副驾驶指挥吧。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过来玩玩哦,我觉得就跟去博物馆一样,逛了一圈心里面久久不能平静,每一处都充满了神秘感和新鲜感。 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地方推荐推荐呀,我来提前做下攻略~
2. 旗袍的历史及形制特点
一、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二、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三、它的形制特点丰富多彩: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
3.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3)国艺影视城旗袍节时间扩展阅读: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4. 请问这个人是谁啊
艾薇儿
5. 不得不说吴宣仪的旗袍造型好像民国大小姐,还有哪些女艺人旗袍造型很惊艳
01、宋轶旗袍是我国女性的传统服饰之一,又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这是一种结合了我国传统服饰与西方服饰优点的服装形制,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旗袍于1929年被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时至今日,它依然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一袭旗袍勾勒出女性优美的曲线与身段,风情万种,十分有韵味,充满了浓浓的复古气息,较好地展现出了女性身姿的优雅曼妙。在美女云集的娱乐圈,也有许多女明星曾经尝试过旗袍造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下是对娱乐圈那些旗袍造型惊艳女艺人的简单盘点。
宋轶可以说是娱乐圈女明星中的“旗袍专业户”了。因其长相古典大气,具有东方美人的典型特征,气质温婉优雅,十分适合旗袍打扮,所以在许多影视剧中,宋轶的出现都是身着旗袍。如电视剧《小楼又东风》、《伪装者》等,身穿旗袍的她简直活脱脱一个民国大家闺秀的形象,也因此造型出圈,收获了一众粉丝,她也因此被打上了“旗袍”这一TAG,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最适合穿旗袍的女明星之一。
在你的心目中,还有哪些旗袍造型十分惊艳的女艺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6. 询问电影名字
08年李连杰动作冒险大片][木乃伊3:龙帝之墓
不过复活不像你说的那么简单
7. 旗袍定制多久能做出来
印花面料,不包含设计的一般一个月能出,定制店都有半成品试身,中间会耽误些时间的,所有有需要的话,建议早点定制哦
8. 旗袍源自于哪个年代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因此,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当为合理。
9. 旗袍什么时候有的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10. 旗袍的由来是什么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
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清代旗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旗装,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旗装是满族的民族服饰。
民国旗袍起源的原因,有众多学者和当时的媒介认为,民国初女子为寻求思想的独立和女权的解放,效仿男穿子长袍是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