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女装百科 > 风佛旗袍

风佛旗袍

发布时间:2025-05-14 03:21:36

Ⅰ 从张曼玉到汤唯,旗袍女神花落谁家,网友:各有千秋

文|人间拾记

编辑|人间拾记

都说一个女人的身材好不好,穿旗袍就知道了。

旗袍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不仅代表了东方女性的古典美,而且能显示出女生的S曲线,让女性更加妩媚动人,韵味十足。

民国时期女性多以旗袍作为主要服饰,身着旗袍可谓是风情万种,媚者无疆。

女演员更是通过电视剧里的角色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风格,美得不可方物,各有千秋。

要说旗袍女神,以下13位都应列入其中。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01倪妮

说到倪妮,我们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 《金陵十三钗》 ,这部剧带火了她,可以说是颜值巅峰了。

吸烟的这个镜头和邱淑贞嘴叼扑克牌一样经典。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倪妮简直就是东方美人的典型代表,长了一张高级脸,妖娆妩媚,妥妥的蛇蝎美人。

《金陵十三钗》中的她是一个风尘女子, 眼神妖娆,风情万种,烫了一头大波浪,皮肤白皙,眉眼之间带着一丝不安分。

此时的倪妮才23岁,不得不说,演技是真的不错。

自身的长相加上中国传统服饰的衬托妖艳动人,走起路来摇曳生姿,十分迷人。

02汤唯

最早认识汤唯是在《色戒》,《色戒》算是汤唯的成名作。

《色戒》中的她,颇有大家风范,优雅动人,清新而不俗气。

据说,《色戒》这部剧中汤唯共换了27件旗袍,不得不说,剧组是真的有钱。

而汤唯本身也是衣架子,每个旗袍都驾驭的了,气质叹为观止。

在《大明风华》中的造型也是十分吸人眼球。

03林心如

林心如把旗袍进行改版,穿出了 时尚 感,看着十分个性,非常酷。

这样的改版让旗袍十分高级,腰带凸显出了腰线,下半身裙装增加了设计感。

时而 时尚 时而端庄,穿出了不同的风格。

光料的旗袍让身材更加凸出,一颦一笑尽显端庄优雅。

04韩雪

已经39岁的韩雪身着宝蓝色旗袍,眼神忧郁,丝毫看不上已经近40岁。

皮肤在旗袍的衬托下白皙若雪,典雅高贵,气质这一块,无人可比。

不同的旗袍,穿出了不一样的气质,时而优雅时而俏皮妩媚。

浅色的旗袍更是让她青春靓丽,容光焕发,展现出了一种小女人的气息。

05张曼玉

素有 旗袍女神 之称的张曼玉,穿上旗袍给人的感觉就像名字一样,曼妙动人。

和汤唯在《色戒》中一样,《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一共换了23套旗袍。

这23套旗袍,不同的颜色搭配不同的发饰,给人不同的感觉。

而张曼玉凭借着自身的长相也是把旗袍穿火了,把角色演活了。

06蒋勤勤

蒋勤勤素有“ 古装美女 ”之称,我们先来看看她的古装造型。

在美颜技术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蒋勤勤在剧中就已经艳压群芳,足见她有多美。

除了古装造型,蒋勤勤的现代造型和民国造型一样美丽动人。

眼神有戏,气质端庄,相比旁人毫不逊色。

这种装扮加上自身独特的气质,可以说让人魂牵梦萦了。

蒋勤勤的旗袍装扮可谓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07宋轶

宋轶和其他女明星一样,前凸后翘,腰细腿长。

但她与他人不同的就是她的五官虽然没有其他人大气,但是各个五官小巧玲珑,皮肤白皙,眼神十分有戏。

宋轶自从出道以来几乎没有什么绯闻,这在 娱乐 圈真是难能可贵了。

宋轶除了旗袍扮相美艳之外,古装,现代装都异常好看

了解宋轶的人都知道宋轶在 《伪装者》《小楼昨夜又东风》《庆余年》《赘婿》 扮相和演技都很惊艳。

《小楼昨夜又东风》宋轶换了将近70套旗袍,每件旗袍在她的身上都分外迷人。

时而忧郁,时而妩媚,皮肤洁白如雪,嘴唇烈焰如血。

完美的身材比例,优雅的身姿,怪不得在剧中严屹宽如此爱慕。

可以说,宋轶火在《伪装者》。

宋轶饰演的于曼丽有勇有谋,勇敢坚毅,穿上旗袍之后曼妙动人,如此角色,观众又怎会不喜欢呢?

《伪装者》的于曼丽惊艳了多少观众,拍这部剧时宋轶26岁,正值青春年华,剧中穿旗袍的枪战戏真是飒。

拿枪时眼神坚定但又不失优雅,眼神犀利,可甜可咸。

《庆余年》中她所扮演的范若若,被称为“京都第一才女”,灵丽清秀,聪明机灵,颇有名门闺秀风范。

虽不是旗袍装扮,但衣着服饰让人眼前一亮,十分舒服。

《赘婿》中的她也是十分美艳,搭档郭麒麟让观众眼前一亮。

剧中的她属于小家碧玉型,虽然宋轶的五官没有张曼玉,朱茵大气,但是她属于邻家妹妹类型,不管什么角色都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08景甜

说到景甜就想起网友对她的评价 “人间富贵花” ,景甜给我们一种端庄大气的感觉,颇有大家风范。

景甜出名的作品有很多, 《大唐荣耀》《一场遇见爱情的旅行》《司藤》《班淑传奇》

《大唐荣耀》中的沈珍珠敢爱敢恨,深明大义,有勇有谋,识大体。

要说这几部电视剧,最出名的当属《司藤》。

《司藤》拍摄时景甜已经33岁,但她饰演出来的角色如同冻龄美女,在她脸上根本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一头乌黑茂密的长发,身材婀娜动人,简直就是蛇蝎美人。

《司藤》中的景甜 一弯柳叶眉,皮肤白皙,身材圆润,五官十分立体,身材妖娆,气质更是出众, 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

这修长的身姿,加上秀丽的长发,几乎一集一个造型,一套服饰。

此般气质,称之为人间富贵花,实至名归。

09李小冉

李小冉,和景甜一样 五官大气,可能不太爱笑,一直给人的感觉都是 气质清冷,殊不知,她穿旗袍的样子别有一番滋味。

《像雾像雨又像风》《麻雀》《故梦》《来不及说我爱你》 这些作品中,李小冉民国时期的装扮美得不可方物。

如果说宋轶像邻家妹妹,那李小冉就像是邻家姐姐,温柔典雅。

李小冉自小学习舞蹈,学舞蹈的人身上自带一种气质,这对于她在 娱乐 圈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正是练舞蹈培养出来的气质。让旗袍在她身上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李小冉如今已经45岁,但她依旧气质淡雅,就像陶渊明爱莲说中所写:“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话用来形容她,最合适不过了。

10朱珠

记得有媒体采访朱珠:如果有人跟你抢男人怎么办?

朱珠回答:让给她,男人多得是。

朱珠给人的感觉一个字:

朱珠穿起来旗袍,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风情万种 来形容朱珠简直太贴合了。

自带女王气质,给人一种风尘女子的感觉,眼神十分有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斩获他人芳心。

11陈数

说到陈数,那要写的真的是太多了,毕竟是被公众公认的 “旗袍女王”

2009年电视剧 《倾城之恋》 里陈数扮演的白苏流圈粉无数,虽然家道中落,但即使是在普通人中,也是C位。

剧中的她与男主经历的倾世爱恋让观众引发 情感 共鸣,除此之外,剧中她的装扮以及造型也让人叹为观止。

在《新上海滩》里,她饰演的方艳芸妩媚动人,让多少男人迷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陈数和其他女明星风格不同,她的举止投足之间给我们一种知性,典雅的感觉。

《和平饭店》 中她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

陈数的这种 知性,典雅 的气质也得益于她前天的积累。

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陈数很小就开始练习舞蹈,这些经历跟景甜一样,两个人虽然经历相同,身上表现出来的气质都很出众,但不尽相同。

12刘亦菲

说到刘亦菲的旗袍造型,当然先想到的就是 《金粉世家》 ,刘亦菲楚楚动人,加上卷发,真的是美出天际。

刘亦菲的各个角色都很出彩,当然穿旗袍也不例外。

刘亦菲穿旗袍给人一种大家闺秀的感觉,让人望尘却步,小家碧玉说的就是她了。

13马苏

马苏旗袍装扮也是独具魅力,一颦一笑牵人心弦。

马苏自身就很喜欢旗袍,把它当作平常服饰来穿,穿出了家庭服饰的感觉。

马苏被粉丝称作“ 马漂亮 ”,的确长相很漂亮,俗话说,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马苏在旗袍的衬托下更加美丽动人。

马苏身上彰显的是名媛气质,秀外慧中,散发着自身独特的魅力。

结语

倪妮风情,汤唯优雅,张曼玉妩媚,景甜富贵,陈数知性,刘亦菲冷艳,李小冉清冷,宋轶清秀。

同样的衣服在不同人身上穿出了不同的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Ⅱ 关于苏绣旗袍的诗句

1.关于“苏绣”的诗句有哪些

1、苏晋长斋绣佛前唐杜甫 ——杜甫《饮中八仙歌》

2、绣结流苏密织宋万俟咏 ——万俟咏 《钿带长中腔》

3、绣帏交掩流苏动宋张榘 ——张榘 《虞美人·龙香浅渍罗屏褶》

4、瑶姬学绣流苏幔唐张碧 ——张碧《林书记蔷薇》

5、绣罗红嫩抹苏胸唐毛熙震 ——毛熙震 《浣溪沙》

6、寂寞流苏冷绣茵唐阎选 ——阎选 《浣溪沙》

7、苏径让惭扬绣袂宋魏野 ——魏野 《酬和知府李殿院见访之什往来不休因成四首》

8、绣壤遮苏小明孙蕡 ——孙蕡《西庵记事一百韵》

《钿带长中腔》

年代: 宋 作者: 万俟咏

簇真香。似风前拆麝囊。嫩紫轻红,间斗异芳。风流富贵,自觉兰蕙荒。独占蕊珠春光。绣结流苏密织,魂梦悠扬。气融液散满洞房。朝寒料峭,殢娇不易当。著意要得韩郎。

2.描写旗袍的诗句有哪些

咏旗袍女三首:

(一)

锦袍素雅身段娇,春风拂柳展妖娆。

舞步轻盈惊四座,醉眼周郎瞩小乔。

(二)

锦袍华贵淑女娇,玲珑曲折现苗条。

媚态横生销魂处,飘然漫步飞燕骚。

(三)

锦袍炫丽仪态娇,圆臀玉腿细柔腰。

痴迷竟日旗服美,饱览娥眉乐陶陶。

五律 · 旗袍

绿柳风中摆,新荷雨里摇。

亭亭长玉颈,款款小蛮腰。

乍现玲珑态,凭添妩媚娇。

从来民国范,大美数旗袍。

锦衣旗袍诗,曼玉花样时。——巴金《激流三部曲》

旗袍(形成于民国时代的女性服装):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3.描写旗袍秀的诗有哪些

1. 《烟雨江南》和友

江南古巷雨阶滑,绣伞半遮俏影斜。

极致风情盈画卷,又来梦里忆春花。

2. 《烟雨江南》(七绝)林岁月

轻寒漠漠滋薄纱,巷口年年丽影斜。

若到江南逢纸伞,便知烟雨念千家。

3. 《题旗袍美人图》佚名

竹林碧绿生紫烟,妆束湘妃晓亭前。

旗袍彩绘真淑女,媚眼传情美婵娟。

明月梦乡因我趣,春风花影为谁妍。

十里闻香招蜂妒,一声莺啭令人怜。

4. 《无题》王卫东

若水闲情约楚腰,美人香草锦丝绡。

从来玉骨冰肌静,能使荷花绿叶摇。

眸上心痕深也邃,梦中蓝雨放还娇。

端庄秀丽龙江韵,腕底流馨诗更豪。

5. 和友《太常引/桥头风情》

惊鸿一瞥短旗衫,恍若遇天仙。

款步上桥栏,细腰摆、婀娜柳蛮。

冰肌玉骨,高跟踏脆,姿态更翩翩。

春色正阑珊,最看好、芙蓉水边。

旗袍,原为满族人穿的长袍。由于满族被称为旗人,因而这种长袍也就被称为旗袍。最初,这种旗袍不分男女老少,同一款式,只按季节分为单、夹、皮三种。其款式为:右衽大襟,直身式,圆领,下摆有直筒,左右开叉及四面开叉,镶石青色领袖边,长袖接马蹄形袖端。这种款式,是为满足满族人骑射生活需要而设计的。

辛亥革命后,由于受到外来西洋服饰的影响,旗袍的腰身开始收紧,衣领从1寸加高到2寸。至三十年代,旗袍更加盛行,此时的旗袍吸收西方裁剪的优点,使女性的胸部,腰际曲线得到充分的显示,大襟的式样更为多样,如一字襟,双大襟、斜大襟等。

新中国成立后,旗袍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符号。穿着旗袍的中国妇女更能显示东方女子的庄重、秀美、典雅、娴静,就连东南亚各国乃至欧美等国家的妇女也爱上了旗袍。而精美秀丽的苏绣旗袍更受到各国妇女的喜爱。

4.关于旗袍的古诗

(一)

锦袍素雅身段娇,春风拂柳展妖娆。

舞步轻盈惊四座,醉眼周郎瞩小乔。

(二)

锦袍华贵淑女娇,玲珑曲折现苗条。

媚态横生销魂处,飘然漫步飞燕骚。

(三)

锦袍炫丽仪态娇,圆臀玉腿细柔腰。

痴迷竟日旗服美,饱览娥眉乐陶陶。

(四)

柳风中摆,新荷雨中摇。

亭亭长玉颈,款款小蛮腰。

乍现玲珑态,凭添妩媚娇。

从来民国范,大美数旗袍。

芊芊淑女,婀娜旗袍着身,

曼妙多姿,笑颜如花绽,

玉音婉转流,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

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Ⅲ 请问女的穿的叫旗袍,男的穿的叫什么啊

男的穿的是长袍马褂。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国民政府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服制条例中》正式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长袍马褂是一种男性服饰名,为男性传统服饰,由长袍与马褂两部分组成。

长袍,为大襟右衽、平袖端、盘扣、左右开裾的直身式袍,这种没有马蹄袖端的袍式服饰在清代原属便服,称为“衫”、“袄”,又俗称“大褂”。马褂,对襟、平袖端、身长至腰,前襟缀扣襻五枚。马褂原为清代的“行装”之褂,后逐渐成为日常穿用的便服。

(3)风佛旗袍扩展阅读:

民国建立后,前后约曾颁布过三个全民性的服饰制度,分别为民国元年的《服制案》、民国三年的《祭祀冠服制》、民国十八年的《服制条例》,另有汪伪政权的《国民服制条例》。

民国元年(1912),北洋政府制定了一个《服制案》,公布了男女礼服条文,男款礼服较为繁杂,分大礼服和常礼服,常礼服又分为甲乙两类,其中大礼服和甲种常礼服再细分为昼用和晚用两种,均以西方的燕尾服、晨礼服等服饰为蓝本;乙种常礼服则为长袍和马褂组合的套装,来自晚清的男子便服。

民国三年(1914)曾公布过有《祭祀冠服制》,为根据古经书臆造的祭服(“士庶”祭服可通用乙种常礼服),带有浓厚的以等级尊卑为特征的帝制时代舆服制度色彩,国民政府时期被废除,此不详叙。

到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一个《服制条例》,条文由礼服、制服和附则三章构成并有附图。此条例台湾地区一直到2000年之后才被正式废除。

Ⅳ 穿旗袍女人的故事

离开重庆的时候,我对蒋姐姐说:“这件红色的旗袍我真想结婚的时候穿,如果下次我们再来时它还在这里,我一定把它带走。”就这样,我对自己立了一个与山城的重逢之约,这个约定缘起旗袍,这是一段与穿旗袍的女人有关的故事。

早在三年前,重庆就在我的毕业旅行计划里,无奈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成行,渐渐地,它就成为我心里的一个念想。三月初,我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厌倦了在大城市的物质消费和漂泊不定,开始寻找一种更自在的生活方式。

一想到要重新换城市、找工作,心里也难免急躁,但我知道有些事情急不来,所以这次索性给自己放个长假,或许很多平日里想不通的事情在旅途中就豁然开朗了,于是重庆终于再次成为我的目的地。这趟旅程,既是探索,也是了愿。

我出行一向以简便为主,但是这次,无论衣食住行,我都格外用心,或许是相信用心的付出会换来意外的收获。在网上连续看了很多间民宿,那些装饰清新的小房间都很漂亮,但我还是觉得少了些感觉,直到无意中发现了Airbnb上的“百年旗袍”,那个藏在里面的古床令我一见倾心,这就是我费尽心思想要寻找的感觉吧!

“百年旗袍”是间旗袍工作室,经主人翻修之后腾出了几间小屋,成为一间特色民宿,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我和男友在外旅行多住民宿,但是刚到“百年旗袍”的时候还是被特殊的回家仪式惊奇到了。大门口挂着铜质的铃铛,轻轻向下一拉,便发出清脆的铃声。不一会儿,一位年轻女子小张姑娘应声过来开门,引导我们上了半层楼,到了楼梯间的平台处便分别递给我和男友每人一只鼓槌,我们突然间不明所以,小张解释说这是回家的仪式,让我们一起敲锣击鼓。

锣鼓音未落,只见一身着旗袍的女子出现在另半层楼梯之上,体态优雅却不冷漠,随着我迎上的目光慢慢走下台阶,笑语迎接我们:“宝贝们,欢迎回家!”,她让我们叫她蒋姐姐,随即张开双臂,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我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迷的晕了头,恍惚间看到了每次在机场等我的母亲。

蒋姐姐和助理小张一路带着我们进入内堂,来到预定的房间。房间无门,用屏风作为隔断;一进来我的目光便再也离不开眼前的古床。

古床由外向内共设有三层开阔的凭栏,使原本的古朴更显深邃,仿佛最里面的空间充满了神秘感,让人忍不住入内探索,带着惊奇又怀着敬畏。每一层凭栏上都装饰着精致的浮雕,图案到如今仍清晰可见,用手轻触,更是能真实的感受古老工艺的精湛。我除去鞋子,小心翼翼地走上古床,心想着很多年前,又是什么样的女孩谁在上面。随着脚步的更迭,木质的古床悠悠地发出一两声“吱吱”声,就好像它的生命正慢慢地被激活,它想与我诉说它的百年故事。

床上铺的是老式的棉被褥,白色的底边上逢着大红色的绸子,我轻轻地坐在床边,想起到多年前姥姥房间里的缝纫机。

待我回过神来,从无尽的惊喜和回忆中走下古床,才开始认真审视房间里的其他角落。古床左边是同样材质的老式梳妆台,正中央是一面已经有些模糊的镜子;台面上有一把手持式的古镜,花纹精美;还摆放了一个古人睡的瓷器枕头。房间进门的右手边是木质的古桌椅;屏风上则挂满了颜色、质地各不相同的旗袍。从里到外,每一件家具、每一样摆设都彰显了百年旗袍的古典韵味之美。

从房间出来,便是宽敞的大厅。正前方的桌上平铺着书法作品,上前细看还有佛经经文。蒋姐姐介绍说,这里有书法、绘画、古琴、插花、扎染,只要想学都可以体验。靠近楼梯的房间是旗袍的缝制室,三两女子正在里面做工,蒋姐姐说若是我感兴趣,也可学习自己缝制一件独一无二的旗袍。而旗袍作为这间工作室的灵魂,更是无处不在,墙面上、屏风上,凡所见处,皆有旗袍的身影。

即使退回几百年前,想在世间寻到一位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样样精通的女子,也属不易。但如今竟真让我结识到如此女子,真是又一次感受到世间之奇,旅行之妙!这如此女子,便是始终旗袍不离身的蒋姐姐。

入住的第一天晚上,我洗漱好在床边看书,男友风风火火地跑过来,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地对我说:“蒋姐姐的旗袍工艺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呢!”第二天一早,我起身细看工作室里的照片才发现,不仅如此,蒋姐姐本人也是了不得,琴棋书画各个领域都获过奖。

琴·棋

工作室里有两张古琴,从早到晚,琴音绕梁。蒋姐姐说之前也有上海来的客人,本来只想住三天,后来迷上了古琴,就索性住了一个月。

和蒋姐姐聊天时,说到古代才女讲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其中棋便是指围棋。男朋友说他看到蒋姐姐围棋获奖的照片,蒋姐姐便问他是否有兴趣下上一局。我知道男朋友并不精通于此,便随口说:“他不行”,虽是无心,蒋姐姐立刻纠正我:“不能说男朋友不行,要说他还在学习”。蒋姐姐不仅是棋艺超高,更是深知说话的艺术。

书·画

如此文雅的旗袍工作室自然少不了书画作品,一开始我也并未留意,直到有天聊天,男朋友提到自己喜欢画手绘明信片,蒋姐姐便说她也偶尔写字画画,我们才知道许多旗袍上的花鸟竹石的图案都是蒋姐姐亲自设计,不免暗自称绝。

花·茶

我们房间的隔壁有个开阔式的内间,桌上茶具齐全,每当有客人造访,蒋姐姐便邀人在此饮茶。有日蒋姐姐正与人饮茶,我们刚好从房间出来,她便叫我们一同品茶。蒋姐姐娴熟地温杯、高冲、低泡、分茶,饮毕客人提到这里的花开得好,蒋姐姐说:“知道我这里的花为什么开得这么好?因为我都在以茶养花。”

蒋姐姐的百年旗袍在山城很有名气,我们住的几天里不停地有人拜访。有次正和蒋姐姐饮茶,就有两位老主顾前来试旗袍,蒋姐姐称其中一位是“将军夫人”,她说这是位为旗袍而执着的女人。

“将军夫人”看到一件金丝盘花旗袍,穿上身就不脱了。蒋姐姐说这件旗袍所有的花纹都是一针一线盘上去的,足足用了小半年的功夫,价值也不菲,足足万元以上,而且是为其他客人定做,劝“将军夫人”再看看其它,结果“将军夫人”并不理会,“不管什么价钱,不管是否有人预定,我穿旗袍只看是否合身,其它的我不管。”

我自知旗袍之美,但未遇见“百年旗袍”之前从未想过如今仍有女子为旗袍如此痴迷。“将军夫人”如是,蒋姐姐一家更是如此。

“百年旗袍的创始人是我的外婆”,蒋姐姐带着我和客人们看玻璃桌下封存的照片,边指着照片边向我们介绍说:“老人家很长寿,足有105岁。”“第二代传人是我妈妈王主任,第三代是我,现在第四代是小张。这里没有老板,只有师徒。”

客人好奇为什么叫王主任,蒋姐姐又一次解释道:“因为她喜欢当官,但是做董事长又坐不住,最后索性安上一个后勤部主任的官衔,她就负责和客人胡侃。”

自从知道王主任是个官迷之后,我就越发觉得这个满头白发、整日穿旗袍的“老太太”可爱。她走起路来有些蹒跚,但是步伐又很轻快的样子;她的普通话不是太好,耳朵也不很灵便,却极爱与人聊天,有时候她问我的话我听不很明白,有时候我答她的话她也听不很清楚,但就是这样一问一答,对话竟能持续下去。后来看蒋姐姐的朋友圈,在德国客人面前,王主任也是滔滔不绝,真是个厉害角色!

我们跟随着蒋姐姐的步伐,听她继续说:“从我的外婆,到王主任,再到我,我们是一年365天,日日不离旗袍。”没错,无论是王主任,还是蒋姐姐,甚至是旗袍工作室里的其他姑娘,我住的几日里,从未见她们穿过旗袍以外的衣服。旗袍是她们的事业,是她们的生活,也是她们生命中的核心。

蒋姐姐说旗袍也分不同的款式,不同年代有不同的风格。有的旗袍身紧、开叉大,本是想要凸显身材,却反将身上的缺点暴露无遗。真正的旗袍一定能体现出女人的古典美,一个女人穿着旗袍静静地坐在那儿,你就能看出她读过的书、走过的地方,她的文化修养、志趣品格,她们做的是这样的旗袍。从布料的选择到裁剪的手艺,从盘扣的艺术到刺绣的点睛,每个步骤都精益求精,浓缩着她们骨子里对旗袍的热爱和这份手艺的传承。

饮茶时,我和蒋姐姐聊到旅行,自然地就说到民宿。我抱怨说,现在的许多民宿,都变成高档小区里的密码锁公寓,一个房东经营着十几间,房间有专门的清洁阿姨负责打扫,入住全凭密码,从头到尾都见不到房东本人,更不必说有什么旅行故事的交流。

蒋姐姐也感叹确实如此,很多事情经过商业化的发展就变了味儿了。她说她这里的旗袍从便宜到贵,甚至上至几十万都有,开这间民宿并不为赚钱。

说罢,蒋姐姐带我们来到一面墙边,她说上面都是客人留的言,有意大利客人的“Grazie”,有法国的客人的“Merci”,有日本客人的“ありがとう”。这里已经接待过超过130个国家的客人,每有人来,她便向客人介绍旗袍,介绍中国的琴棋书画,她说她们有义务弘扬民族的文化,原来这才是比赚钱更重要的“正经事”。

我和男友听着蒋姐姐诉说着她这一家几代人对旗袍的追求,有些如痴如醉。正说着话,助理小张拿来了几个绳结和布包,蒋姐姐一边说着,边拿起针线缝了起来。我们也缓过神来,向蒋姐姐建议道:“我们在上海见到许多房东组织线下的体验活动,包括定期的房东聚会,您也可以参考这种形式,让更多人可以有机会了解这里。”蒋姐姐还真的很感兴趣,立刻找出纸笔,将我们零碎的建议一一记下。她说其实不光是她再向客人宣扬中国的传统,她也在每个客人身上学到很多,在不断接触新的思维方式。

很多民宿都会打着“回家的感觉”的旗号,可是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回家呢?

年轻人喜欢热闹,在青年旅舍遇见志趣相投的朋友,围成一桌,喝酒谈天或是结伴而行,这样的旅途随性,但不是“回家”的感觉;在明亮宽敞的房间里,享受着一应俱全的家电设施,拉开窗帘,面朝大海,这样的旅途自在,但不是“回家”的感觉。

回家是什么样的生活?回家是未进门前,父母早已站在门口盼你归来;回家是每天早上妈妈叫你起床;回家是有时候帮你煮好饭,盛到碗里、端到桌上,后来生怕凉了,便备好材料,嘱咐你起身以后自己煮热乎的;回家是每当有亲戚造访,便叫你到身边,跟长辈打招呼介绍自己。

在“百年旗袍”,有敲锣打鼓的回家仪式;有蒋姐姐每天叫我们起床;有蒋姐姐下好的面,也有天早上专门准备了重庆的特色早餐——火锅,让我们自己煮;不论是店里入住的其他客人,还是专门拜访的客人,每有人来,只要我们在,蒋姐姐便叫我们出来,一起打招呼,介绍自己,好像从未把我们当成宾客,而是作为这个家的一份子。

这,才是回家。

后来有一天,另外的客人过来入住,楼下又响起了锣鼓声,我便问蒋姐姐,怎么会想到这样一个特殊的回家仪式?蒋姐姐说:“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啊!”我才意识到,现在的年轻人,忙着学习西式文化,知道感恩节要吃火鸡、圣诞节要互送礼物,我们不断地让自己融入到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中,却对很多本民族的传统和习俗视而不见,这些可贵的东西正在慢慢流失。我庆幸来到“百年旗袍”,不仅是体验到回家的温馨,也是一次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回归。

和蒋姐姐一家人的缘分始于旗袍,临走前,蒋姐姐便邀我试两套旗袍,拍几张照留念。

我身材瘦小,平时已经很难买到合身的衣服,但蒋姐姐说能找到和我身材的旗袍,我耐不过她的热情和坚持,终于答应试试,她就真的找到了一件。这是一件真丝旗袍,质地轻盈,拿在手里甚至感受不到它的份量,穿上身更是毫无负担。蒋姐姐拉着我到大厅中间的老藤椅前,又专门帮我找了一双合脚的小码高跟鞋,向我示范要如何坐才优雅。

坐之前要先站直,手从背部慢慢滑向臀部,抚平身后的衣襟,这样坐下来旗袍不会起褶皱;左手要轻轻地搭在椅子的扶手,右手再缓缓地盖在左手上;我坐在椅子上有些不知所措,蒋姐姐便蹲下来,让我的眼睛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自然地向下看。经过蒋姐姐的训练,我开始慢慢找到那种自然的仪态之美。

我受了鼓励,似乎对旗袍着了迷,蒋姐姐便又开始帮我寻其它合身的旗袍,终于目光锁定在一件大红色的盘扣旗袍上。这件旗袍穿着较为复杂,内里是底衬,外面的镂空旗袍要将盘扣从领口一路系到底才算穿好。穿旗袍本身就是在锻炼女人的耐心,不急不躁便是一种风度。

我的面相并不柔美,平日甚少穿裙装,但是着上这件红色旗袍,不自觉地走路也放慢脚步,说话也变得轻声细语。从屏风里出来,蒋姐姐大呼一个美字,我听了心里飘飘然,爱美之心作祟,再加上男朋友怂恿,借着工作室里的油纸伞、留声机和古床、古琴又拍了许多照片。

穿上旗袍,女人就变得有女人味了。

蒋姐姐说,其实不只是人挑旗袍,旗袍也在挑人。这件旗袍,非你莫属。但我似乎并不想就这样把故事结束,我对蒋姐姐说:“这件红色的旗袍我真想结婚的时候穿,如果下次我们再来时它还在这里,我一定把它带走。”

最后的最后,再引用嫣然小姐在介绍百年旗袍的时候的一段话:

有人说:

人活着就是一块布

它最终被做成了什么样子

靠的是剪裁手艺

其实人也一样

你想活成什么样子

全凭自己的用心剪裁

在“百年旗袍”,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也希望正在路上的你,可以用心剪裁,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Ⅳ 高考送考旗袍推荐

高考送考旗袍推荐如下:

1、红色旗袍

寓意“开门红”!红色的真丝旗袍高贵典雅,色彩浓烈饱和,氤氲着华美的光泽,不仅寓意美好,更能衬托出妈妈的端庄与优雅气质,旗袍立领雅致温润,优美的线条勾勒出完美的腰身,恰到好处的长度典雅大方,踩一双高跟鞋,搭配一条珍珠项链,美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高考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在每年高考的时候都有很多家长怎么做,尤其是家长在考场外面等候学生,穿上旗袍,迎接考生考试结束,每年新闻上都有一些报道。简单的说这就是讨一个好的彩头,可以理解为心理暗示,作用和求神拜佛一样。

Ⅵ 佛教服装海青 右肋下的带子是做什么的

海青,是中国古代的汉服,属礼服一类。

汉服,都是 左襟压住右襟、带子系在右侧的,称为“右衽”。

汉族死人、少数民族,才是“左衽”,就是现在中国人习惯的、普遍把带子系在左侧的那种,也就是右襟压住左襟~~

海青,应该 左肋、右肋的内里,还另外有带子(汉服也如此)。

一般是把右肋内里的带子,和左肋内里的带子,先系住,这样能固定右衣襟,且不让领口掉下去松松垮垮。

然后,再把左襟压住右襟,右肋外侧、左肋外侧的带子,再系住。这样就穿好了,很方便。

汉服,不是旗袍,而是今天还能看到的日本韩国他们模仿山寨过去的那种,是中国古代的衣冠制度,属于礼制(礼仪制度),日韩在古代都曾大规模地仿效中国。

但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和中国的汉服,还是有区别的。

和服,和中国先秦两汉的汉服,比较接近,但腰带、衣袖都不同。
日本皇室的服饰和发型,更接近中国唐代。但也带上了日本自己的风格。

韩服,模仿了 中国南北朝、隋唐、明代的汉服,比日本更彻底呵呵。

韩服比较常见的,是 短上衣+高腰蓬蓬裙,和中国南朝、隋唐的汉服,比较接近,但衣袖、穿法、裙子,也有区别。

韩服另外一种,是上衣比较长的,那种就是类似中国明代的汉服,白色的领子,也是中国明代汉服常见的“护领”。

另外,韩国王室的正式朝服、礼服、婚服,几乎就是中国明代的翻版,今天的韩国,也还能看到。因为古代韩国一直就是中国王朝的属国,一切依中国制,全面学习中国文化,自称是“小中华”。

中国明代皇帝,还赐过汉服给韩国,韩国的世子,也必须由中国皇帝册封、承认
(韩国只是国王,不是皇帝,相当于中国亲王一级;王后,相当于中国的亲王妃;国王的儿子是世子,世子的妻子,就是世子妃),一直到清朝都如此,直到日本侵占朝鲜半岛,才终结。在日本人的怂勇下,后来韩国末代国王,还提高了级别,自称皇帝了呵呵

日韩两国都属于中华文化圈,从文字、服饰、建筑、制度、生活习俗等各方面,都山寨中国。
只是,今天的中国人,反而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不如日韩那么重视和发扬了,可能和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吧。

所幸,近年来,中国大陆的年青人中间,兴起了汉服运动,这是为了传承、复兴、弘扬 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兴趣可以网络“汉服吧”,或去汉服网站了解一下,有些偏激的,可以不论。

满清王朝之前,中国汉人都是穿汉服的,只是各个朝代,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

满族入关后,要求汉族男子“剃发、易服”,不准穿明代的汉服,头发也不准梳成汉族男子传统的发髻或加冠巾,只能剃成 半光头+发辫 那种满族的发式。

但对汉族女子,没这么严格,所以清初的汉族妇女,穿的还是明代汉服,后来才慢慢演变,但始终是上衣下裙的汉服形制,和满族的那种旗装,是有明显区别的。

晚清到民国,改良的旗袍,才在社会上普遍穿着,今天的旗袍,已经和满族的旗装,有不小的区别了。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汉化,服饰一直是中国古代的汉服,而没有沿袭印度的那种(喇嘛教、云南小乘佛教例外),也没有改成旗袍那种,较好地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

因为印度地处热带,右肩是偏袒的,这个佛经中也能经常看到描述,东南亚国家是沿用的,但和中国古代的礼制和风俗有冲突,所以中国佛教一直到今天,还保留着中国古代的汉服,道教的服饰也是汉服。

与风佛旗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旗袍行走的艺术 浏览:895
民国旗袍珍珠项链造型图片 浏览:963
面包服是羽绒服还是棉服 浏览:864
烟斗羽绒服是什么品牌 浏览:981
黑脚指配什么颜色裤子 浏览:994
白上衣配什么裤子鞋子好看 浏览:730
洗羽绒服放多少洗衣粉 浏览:910
秋季开衫长款衣搭配图片女 浏览:406
外套袜子一起洗后果很严重 浏览:146
初秋裙子怎么搭 浏览:52
羽绒服喷香水洗不掉 浏览:470
蓝白格衬衫男生配什么外套 浏览:567
为什么裤子穿久了发亮 浏览:281
蓝色格子衬衣搭配什么裤子和鞋子 浏览:549
在大学穿睡衣 浏览:887
适合搭配大衣的裤子图片欣赏 浏览:938
男装批发文案 浏览:340
王珞丹耐克外套 浏览:216
穿外面的裤子坐过的地方脏吗 浏览:720
黄上衣配什么裤子好看图片大全 浏览: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