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宣扬白人至上的3K党,迄今他们究竟犯下过哪些罪恶
因为白人至上主义者及其他极右翼团体成员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进行非法集会并且引发暴力冲突,而且3K党还用传销赚钱。
从那时起,拥有众多成员和高度组织的3K党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海洋中。当前的3K派对主要是一次小型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立组织复制了3K派对的组织,服装和思想。 3K派对强迫会员购买制服,并遵循类似的道路。在1920年代初期,制服的成本为6.50美元,成本为2美元。从每个制服中,底层的销售人员,州销售经理和州领导可各自提取50美分。剩余的5美元直接支付给总部,扣除2美元的费用后,总部的净收入为3美元。臭名昭著的3K政党没有实际的政治实用性,它们的主要含义是使用仇恨进行宣传的传销组织。
2. 中共七大提出建立反法西斯基础是什么
抗日战争
3. (欢迎来到实力至上主义的教室)有第二季吗
出不出第二季要看多方面因素,其实所谓BD销量也不是唯一因素,轻改动画BD卖得好的作品也不是那么多,毕竟第一季从一开始BD销量就上涨缓慢,一直保持这低水平线的上升趋势,完结前小涨一点,但最终销量只有不到1500。不过,毕竟动画只做到小说前三卷的内容,主线剧情才刚刚展开,如果作品的生命力足够持久的话,后面出第二季也不是不可能,官方也可能会打算出一两集的OVA试试水。
好消息是,虽然BD销量不怎么样,但是动画确实给这部原本不温不火的小说带来了很大的人气上涨,而且在国内也属于霸屏番,霓虹区因动画而带动小说销量也暴涨,能不能出第二季,还是观望吧。
MJ文库7月份夏季学园祭活动可能会发表相关消息,有没有实教的还不好说。
再就是关于动画改动问题,其实并没有某些人说的改动那么严重,第一季除了第7集福利集有原创之外,其余都是主线剧情,属于小说前3卷的内容,而第7集是动画组用的小说4.5卷暑假篇的内容,小说假期篇都是短篇番外,不属于主线情节,可以看出各种支线番外吧,只从主线推进来,第二季是很容易衔接下去的。
如果出第二季,只需要填几个坑就行了,比如班级人数25人要改回40人之类的。然后接着第一季结局开始做无人岛后半的优待者篇内容,也就是第四卷内容往下。
最后关于党派之争啊,确实是很严重,误导性的言论也很多,比如惠党说后面惠的戏份已经是女一了,这个纯属误导性言论,轻井泽惠确实在第4卷的时候戏份上来了,然而这和她小说前三卷是酱油角色不冲突,【所以说动画把她删成路人这种欲加之罪真是很搞笑!她本来前三卷就是路人】
本来动画组从剧情到人设的敲定都是多方面参考小说作者意思之后,经过作者审阅同意之后才做的,比如某某角色的性格比较难以拿捏,需要询问作者意见,从小说主线推进和戏份占比来看,动画组把绫小路和堀北铃音作为男女主角来刻画没有任何问题的。
即便是拍第二季,也是堀北铃音戏份远多于其他女角色,我不清楚是不是喜欢轻井泽惠的粉丝都不看体育祭和交换考试篇的,第五卷第六卷堀北铃音都是绝对女主角,第四卷即便和绫小路分在不同组,戏份也不比轻井泽少。所谓惠后面的戏份就是女一怎么看都是胡扯。
实教这部小说到目前为止,主线都是围绕绫小路和堀北铃音推进,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男主cp,爱谁谁吧,现在也没个结果,靠粉丝争也没任何意义。
4. 什么是法西斯
法西斯,(拉丁语fasces的译音)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为古罗马执法官吏的权力标志。现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独裁形式。
后来,奉行独裁统治的意大利法西斯党用来作为该党的标志。
法西斯逐渐成为是一种国家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在1939年~1945年的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蔓延大半个欧洲。
在1933年~1945年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在1922年~1943年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等等,其专制统治都是法西斯。
(4)制服至上主义扩展阅读:
法西斯表现特点:
1,对内:现代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例如,德国的政治警察“盖世太保”,可不经法律程序,肆意将成千上万的进步人士投入监狱。
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冲锋队”和“党卫军”,制造了无数反犹太人和迫害政敌的公开暴力事件,搜捕所谓的“国家的敌人”,对人民进行迫害和控制。
日本法西斯势力要求在天皇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他们制造了一系列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用独裁代替民主。
2,对外:法西斯政权都狂热的进行侵略和扩张,醉心于建立庞大帝国。
5. 美国的3K党是独立战争还是南北战争时期的组织
南北战争时期成立的组织
美国最悠久、最庞大的恐怖主义组织。Ku-Klux二字来源于希腊文KuKloo,意为集会。Klan是种族。因三个字头都是K,故称三K党。又称白色联盟和无形帝国。1865年创建于田纳西州的普拉斯基城。党旗呈三角形,黄底红边,上有一条黑龙。党员的制服是白外套和套在头部的白色垂胸布罩,给人一种神秘恐怖感。党员只限于生在美国的新教徒中的白种人。入党仪式在深夜举行。党纪非常严格,下属对上级必须绝对服从,相互联系只有纵向关系,党员必须保守党的机密。三K党的纲领表面上是“拥护宪法”,“维持法律和秩序”,“信仰基督”,实际上提倡“人种区别”,散布种族主义,主张剥夺黑人的基本权利。通过绑架、私刑、集体屠杀等非法恐怖手段迫害黑人或思想开明人士。1871年格兰特总统下令解散南方所有三K党。1915年佐治亚的西门斯上校重新恢复了三K党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K 党空前发展,1924年达500万人。1940年三K党与德美同学会合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三K党宣布解散。1944年4月公开恢复活动。战后三K党将矛头指向共产主义、进步人士和黑人群众,把天主教视为“可宽恕的对象”而不再反对。逐渐在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取得合法地位,还在其他18个州大肆活动。三K党的附属组织有佐治亚州的哥伦比因会、纽约州的三K党骑士与妇女、联合美国之子会等。该党常与提倡种族歧视的一些法西斯组织交往,相互支持。但在大多数州得不到当局和公众的认可。
6. 法西斯谁提出的
乔瓦尼·秦梯利,
他生于 1875 年,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乔瓦尼相信有两种“完全相对的”民主。一种是自由式民主,比如美国的那种,秦梯利将其归类为个人主义式——太注重自由和个人权利——因此是自私的。另一种是秦梯利推荐的“真正民主”,个人自愿从属于政府。
正如他的哲学导师卡尔·马克思,秦梯利想要创造一个类似于家庭的社区,一个大家“都在一条船上”的社区。这个观点的吸引力太强了。确实,这至今是左派共同的修辞主题。
比如,1984 年的民主党大会上,纽约州州长马里奥·科莫把美国比作一个大家庭,通过政府,大家彼此关照。
什么都没改变。30 年后,2012 年的民主党大会的一个口号是“我们都只属于政府”。他们简直就像在引用秦梯利的话。
记住,秦梯利是一名左派人士。他是一个忠诚的社会主义者。对秦梯利来说,法西斯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形式——确实,是其最可行的形式。当马克思社会主义基于阶级动员人们时,法西斯主义诉诸于国家认同与阶级来动员人们。法西斯主义者是带有国家认同的社会主义者。1930 年代德国法西斯主义者被称为纳粹——基本上是“国家社会主义者”的缩写。
对于秦梯利,所有个人行为都应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没有区别。正确理解下,两者是相同的。那么谁是社会的行政机构呢?正是政府。因此,遵从社会就是遵从政府——不仅是在经济问题上,而且是在所有事务上。因为一切都是政治的,政府开始告诉任何人如何思考,做什么事。
是另一个意大利人贝尼托·墨索里尼,1922 年到 1943 年的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将秦梯利的言辞化为行动。在墨索里尼的著作《法西斯的教条》(译注:《法西斯的教条》实为墨索里尼与秦梯利合著)中,他写道,早期法西斯主义其中一条教义是“一切都是政府的,政府以外没有人或价值”。他不过是在转述秦梯利的话。
这个意大利哲学家现在默默无闻,但他的哲学意义重大,因为它与当代左派的哲学极其相似。秦梯利的努力对支持中央集权制的进步主义者非常重要。在美国,左派已大规模扩大政府对私营领域的控制,从医保到银行业;从教育到能源。这种政府主导的资本主义正好是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者在 1930 年代所实施的。
左派不能承认他们的同伴,秦梯利,因为这将破坏他们把保守主义与法西斯主义联系起来的努力。保守主义想要小政府,这样个人自由就能蓬勃发展。左派,如秦梯利,要的恰恰相反:想要个人和产业的资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政府服务。承认秦梯利就是承认法西斯主义与今天左派意识形态有深厚的渊源。所以,他们会把秦梯利留藏在内心深处:死去,埋葬,已被遗忘。
但我们应该铭记,不然法西斯主义的幽魂将会一直纠缠我们。
作者为迪内什·狄索萨,我传递了他的一部分观点(其实也没剩下多少了),原作网络法西斯是左还是右
7. 关于法西斯
法西斯是二战前意大利建立的政党,德国是纳粹党
“纳粹”的称呼来自德语的“Nazi”,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简写。
纳粹主义,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Nazismus”的音译,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纳粹主义是政治投机者可耻地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操纵病态的民族主义,演变成的极端化、恶质化的民族主义。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第三帝国为(1933.1--1945.5)德国纳粹政权的正式名称。1923年由德国民族主义作家布鲁克(1876-1925)在其著作《第三帝国》中首先提出,后被希特勒采用,1933年1月纳粹执政后正式命名。其含义有二:
(1)表明纳粹德国继承"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即第一帝国962-1806 )和"德意志帝国" (即第二帝国.1871-1918),系德意志民族历史上可以延续千年的最大国家;
(2)因在中世纪神话传说中,"第三帝国"被视为持续千年的太平盛世,所以以此来美化纳粹政权。
《二十五点纲领》
《二十五点纲领》是于1920年2月制定并公布的,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纲领性文件,是纳粹的行为指导!在此纲领中,只是由于迫于形势,希特勒才给纳粹党打着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旗帜,并在这面旗帜上图上了民族主义的色彩,以适应战后德国要求变革、要求振兴民族的愿望,从而欺骗了不少德国人。“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两面旗帜掩盖了希特勒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面目。在希特勒上台后,才彻底暴露出了纳粹党的本来面目,适合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条文则几乎都实现了,而反映工人、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条文则被抛到九霄云外。
第一条,我们要求基于民族自决的权利,联合德意志人为大德意志帝国。
第二条,我们要求德意志民族应与其他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废除凡尔塞条约和圣日尔曼条约。
第三条,我们要求国土和领土(殖民地)足以养育我们的民族及移植我们的过剩人口。
第四条,只有德意志同胞,才能取得德意志公民的资格;凡属德意志民族血统,不管其职业如何,方能为德意志国民。因此犹太人不能为德意志国民。
第五条,凡在德国的非德意志公民,只能视为侨民,应受治理外国人法律的待遇。
第六条,只有德意志公民,才能决定德意志国家的领袖和法律的权利。因此,我们要求一切公职,不管何等种类,不管它是联邦的,还是各邦的,或是市区的,必须由德意志公民担任。我们反对腐败的议会制度,因为议会政治只根据党派利益,任用私人,而不顾及品德和能力。
第七条,我们要求国家应供给公民工作及生活为其首要任务。如果国家不能养育其全部人口,则应驱逐外国人(非德意志公民)出德国国境。
第八条,禁止非德意志人迁入德国。我们要求将1941年8月2日以后迁入德国的一切非德意志人应驱逐出境。
第九条,一切德意志公民应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条,每个德意志公民的首要职责是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个人的活动不许损害全体的利益,而应受全体的制约并对所有人有利。
因此,我们要求:
第十一条,取缔不劳而获的收入,废除利息奴隶制。:
第十二条,鉴于每次战争都给人民带来生命财产方面的巨大牺牲,必须把战争横财看作对人民的犯罪。因此,我们要求完全没收一切战争利润。
第十三条,我们要求将一切托拉斯收归国有。
第十四条,我们要求分配大企业的利润。
第十五条,我们要求大规模改组养老设施。
第十六条,我们要求建立并维持一个健全的中产阶级。我们要求立即将大百货商店收归国有,廉价租赁给小工商业者,要求国家或各邦在收购货物时特别要照顾一切小工商业者。
第十七条,我们要求一种适合民族需要的土地改革制度,要求制定一项为了公益而无代价的没收土地的法令,要求废除地租,要求制止一切土地投机活动。
第十八条,我们要求严厉镇压那些危害公共利益得人;对于危险的民族犯罪、高利贷者、投机者等,不管其信仰及种族如何,必须处以死刑。
第十九条,我们要求用德国的教材代替为唯物主义世界秩序服务的罗马教权。
第二十条,为使一切有能力而又勤奋的德意志人有高等教育、并能有机会走上领导岗位的机会,我们要求改革现存的教育制度。一切教育机关的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实际生活的需求。儿童一到有理解能力时,即应启发他们的民族观念。我们要求贫寒子弟特别优秀者,不论其父母职业及社会关系如何,应享有国家免费教育。
第二十一条,国家必须保护母亲和儿童,禁止雇佣童工,制定奖励体育运动和进行体格锻炼的法律,大力支持一切增进青年体力的团体,以提高国民的身体的健康水平。
第二十二条,我们要求取缔雇佣军,建立国民军。
第二十三条,我们要求制定法律,禁止恶意的政治谣言及其在报纸上的宣传。我们要求德意志机关必须做到:
1.凡德文报纸的编辑及工作人员应为德意志公民。
2.凡非德意志报纸,应经德国的特别许可,才能发行,但不许其用德文印刷。
3.凡非德意志人,而参与了德意志报纸的财政,或企图使德意志报受其影响,必须依法禁止,违犯者应关闭这类报社,并且立即驱逐与该报纸有关的非德意志人出境。违反公共利益的报纸,必须坚决取缔。
我们要求制定法律,坚决禁止对于我国人民生活有不良影响的艺术与文学,并封闭与此种要求相冲突的机关团体。
第二十四条,我们要求在不危害国家的生存,或不违背德意志民族的风俗道德的范围内,承认一切宗教、信仰的自由。本党主张积极的基督教,但不为任何宗教所约束。本党反对国内外的犹太人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本党深信只有以“先公后私”为原则,才能致力于我民族的永久的复活
第二十五条,我们要求在联邦内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以便实现本政党所主张的一切;中央和国会对于整个及其各种机关,应有绝对的权威;为了实施联邦所颁布的法律,应创设各种职业会议。本党的领导者,誓为完成上述目的而奋斗,必要时,即牺牲征途,也在所不惜。
法西斯主义的由来和三大形态
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有12个卫士相随。他们各手执一束棍棒束棒中间插有一把战斧,象征着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棒子用于施行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束棒”在古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中,读作“法西斯”。法西斯主义一词就从此发展而来。
现代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例如,德国的政治警察“盖世太保”,可不经法律程序,肆意将成千上万的进步人士投入监狱。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冲锋队”和“党卫军”,制造了无数反犹太人和迫害政敌的公开暴力事件,搜捕所谓的“国家的敌人”,对人民进行迫害和控制。日本法西斯势力要求在天皇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他们制造了一系列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对外,法西斯政权都狂热的进行扩张和征服,醉心于建立庞大帝国。
首创法西斯主义的并不是德国的希特勒,而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法西斯”一词来自拉丁文fasces,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意大利法西斯徽记头的“束棒”(古罗马使用的权力标志棒),象征有判处笞刑或死刑的权力。法西斯主义是意大利文fascismo的音译,指资本主义危机时期垄断资产阶级。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党,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义,党徒身穿黑色制服,故又称“黑衫党”。1922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因此,法西斯成为独裁和暴力的代名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是三个典型的法西斯国家。法西斯是人类文明的敌人。希特勒在德国焚书,把马克思、海涅、左拉的著作等许多人类文化宝贵财富付之一炬。
我需要上一段作以批驳。“法西斯”本身如词条之首解说的是它就是又“权力标志棒”引申出来的一种思想,一种屠虐生命的思想。这个思想绝对不是始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而只是到他这里有了发展。“法西斯”应该早在法国就有所发展,具体人物无证可考,但大家看一看法国的国徽就知道了,那实际上就是“法西斯”就是“权力标志棒”。早在那时法兰西民族就盛行这种思想,墨索里尼是将其发展了。
希特勒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转年改组成“国社党”(全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Natia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故又简称“纳粹党”),自任党的领袖,推行“纳粹主义”(德国法西斯主义)。纳粹党徒身穿褐色制服,又称“褐衫党”。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垄断资本家们的支持下,出任内阁总理。1934年德国总统兴登堡逝世,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自任国家元首,废除德国的民主共和制,建立了比意大利更加专制和残暴的法西斯专政。
日本法西斯主义与德意法西斯主义有所不同。在日本,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义的主要是日本军部,一些右翼党派和“御用文人”则充当了帮凶和吹鼓手。日本法西斯主义更具有军事专制独裁色彩,故称为“日本军国主义”.
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当时奉行法西斯主义还有几个中小国,例如西班牙等。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以柏林-罗马-东京为轴心,建立了法西斯联盟。他们的目的是瓜分世界,德意霸占西方,日本霸占东方。德意志确实也曾占领欧洲大部分和非洲北部的一部分,只是西面未能跨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国;东面受阻于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郊外吃了大败仗。最后,在反法西斯盟国东(苏联)西(美英法)两条战线夹攻下,彻底失败而灭亡。日本也曾横行一时,蹂躏大半个中国,横扫太平洋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最后被美中苏三国联合打败。
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和西方两大战场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法西斯恶魔瓜分世界、霸占全球的梦想,拯救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免于灭亡,使数亿人民摆脱了法西斯的残暴摧残和蹂躏,改变了世界面貌,战胜了人类的一次空前浩劫,扭转了历史进程。所以,它的伟大意义和功勋是永世不可磨灭的。
“法西斯”一词是拉丁文“权标”(fasces)的音译,而后来权标又被用做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后来“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
法西斯主义的五个基本理论
法西斯主义在20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曾经风行一时,与美英法的民主自由主义.苏联的社会主义并立,形成当时世界三大主要思潮。这说明法西斯主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蛊惑性,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迷信它,追随它,为它牺牲性命。
法西斯主义的欺骗性在于它的五个理论:
1,种族优秀论。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其他种族都应当接受日耳曼民族的领导和统治;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低劣”的种族,应当对之实行种族灭绝。
希特勒引用当时的一种社会学说--社会达尔文主义(注:这种学说同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毫无关系,而是歪曲了达尔文的生物学说)作为依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同动物社会一样,服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定律,优秀种族必然越来越强大,成为世界统治者;低劣种族必然被淘汰,趋于灭亡,就好像自然界的某些物种必然被淘汰一样。这种披着“生物科学”外衣的谬论,为发动侵略战争、进行民族压迫奴役以及种族灭绝制造借口,是极其反动的。
日本军国主义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只有大和民族才能统帅亚洲各民族,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同对抗欧美民族,与西方平分世界。日本军国主义不是引用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而是引用日本的神话传说。这种传说称,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创造的,特别优秀,应当领导和统治其他民族。中日韩学者合著《东亚三国近现代史》(又名《开创未来的历史》)中方作者之一步平,接受记者采访,谈及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的危害性时说:“教科书的体系和日本战前军国主义教科书的体系是一致的,这是个最大的危险”。“战前旧的日本教科书,一开始讲日本是神的国家。日本的国土是神的化身,日本天皇是神的化身.神的后代。日本国人也和神有联系”;由于日本民族特别优秀,所以中国和朝鲜相继被日本打败;只有日本国能打败西方,标志就是日本能够打败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俄国(指日俄战争)。据媒体报道,最近日本右翼势力又在借庆祝日俄战争胜利100周年大做文章,鼓吹日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事实证明,日本军国主义从来没有承认失败和灭亡,天天都在伺机而动,梦想卷土重来。
2,国家至上论。希特勒把它的主义叫做“国家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骗人的幌子,其实只是“国家至上主义”。法西斯主义反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民主思想,主张“国家高于一切”。爱国本来是一种美德,但是任何真理诠释过头,都会变成“歪理”。“爱国主义”的正确理解应当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尊重别的国家,而不歧视和侵犯别的国家,因为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有权利热爱、保卫和治理自己的国家。法西斯主义则把“爱国主义”变成“国家沙文主义”,鼓吹只应当爱自己的国家,并且鼓吹日耳曼民族的国家既优秀又强大,理应实行扩张主义,侵略和占领别的国家。
日本军国主义除了同样鼓吹国家至上主义,还加上日本特色,那就是把尊神(尊崇神道教)、忠君(效忠天皇)和爱国(为“大日本国”作贡献和牺牲)三者合为一体。所以日本军国主义比德国法西斯主义更具有“迷信狂热”和“封建色彩”,这是中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人,比中了希特勒思想毒害的人更难醒悟悔改的一个重要原因。
3,领袖至上论。希特勒极力推崇当时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学说。尼采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少有的具有天才的“超人”,一类是占绝大多数庸庸碌碌、盲目服从的“庸人”。“超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能力,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权力领导和驱使“庸人”;“庸人”则应服从“超人”的命令和指挥,充当“超人”创造历史的工具。希特勒利用这种学说,自诩为唯一能够“拯救德意志”的领袖,通过纳粹党和“党卫军”大肆鼓吹对“领袖”(希特勒)的狂热信仰.绝对崇拜和绝对服从,在纳粹党内和德国军队内实行“铁的纪律”,对人民实行极端独裁专制的法西斯统治。 墨索里尼与希特勒
日本军国主义同样鼓吹“领袖至上”。不同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把“天皇”奉为天照大神赐给大和民族“万世一系”世代继承的“神圣领袖”。鼓吹对天皇的狂热信仰、绝对崇拜和绝对服从。另一个不同是,日本军国主义把等级森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军事专制制度,推广到国内和殖民地统治的各个方面,形成日本军部享有“一人(天皇)之下,亿万人之上”的绝对权力,强迫一切民众对日本军国主义“绝对服从”,任其宰割。
4,意志至上论。希特勒还极力推崇尼采的“唯意志论”。尼采认为意志就是力量,只要意志坚强,具有“主观奋斗精神”,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就必须握有权力。他创造了“权力意志”的概念,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掌握和发挥权力,“扩张自我”。这是一种极端自大狂妄,权力欲薰心;只要个人意志,不要理性思维;只凭个人奋斗,蔑视广大民众;不顾客观现实,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荒谬邪说。希特勒深受尼采学说影响,写了自传体的《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坚强意志和主观奋斗精神可以战胜一切。这本书的毒害作用很深,使得许多希特勒信徒追随“领袖”,甘当侵略战争的炮灰。
日本军国主义也极力鼓吹“意志至上”。他们不是引用德国的尼采哲学,而是鼓吹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这种“精神”的首要信条是绝对效忠天皇和自己的主人(日本古代的武士是由封建主豢养的);其次是勇敢作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再次是坚忍不拔,恩仇必报;等。日本军国主义用这种精神对其追随者和日军官兵进行“洗脑”。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若干日本官兵面向天皇所在方向,下跪剖腹自杀,以示“效忠天皇,宁为玉碎”,正是中武士道精神毒害太深的表现。
5,暴力和强权就是真理论。墨索里尼鼓吹,罗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罗马大帝国灭亡以后一直未能复兴,是因为缺乏杰出的英明领袖,以钢铁意志实行“铁腕”统治。他和希特勒、东条英机一样,坚决反对民主自由、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认为,这些学说使人心浮动,社会动荡,国家涣散软弱。他们认为,武力能战胜一切,“强权就是公理”,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社会,都必须实行强权统治,进行武力征服。
日本军国主义奉行的也是“强权政治,武力征服”。这种遗毒至今犹存。日本厚生劳动省政务官森冈正宏,推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14名甲级战犯的判决的理由是:“该法庭是由美国等战胜国单方面主持”的“违法审判”。按照他的逻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不是根据14名甲级战犯发动侵略战争,屠杀数千万人民的滔天罪行进行判决,只是因为反法西斯盟国取得了胜利,于是“失败者(日本战犯)就成了罪人”。这表明“强权就是公理”的阴魂还盘踞着森冈正宏这类人的头脑。
[编辑本段](三)法西斯主义滋生和蔓延的土壤
法西斯主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在德意日等国家盛行,有以下原因; 一,复兴的德意和新兴的日本,不甘心忍受英法美等国操控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等战胜国与德奥等战败国于1919年签订了《凡尔赛合约》,重新划分了列强的势力范围,建立起所谓“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对战胜国特别是英法美有利,而对德国是严苛的束缚。十几年后,德国再次兴起,不但急于打破对本国的束缚,同时也有复仇和雪耻之心。意大利和日本,在签订《凡尔赛合约》时也是战胜国,但是在英法美的压力下,他们没有分到所要的份额,十几年后,这两个国家兴起了,要求打破“凡尔赛体系”。特别是日本,野心勃勃,必欲重划东半球的版图。 二,连续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激化了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冲突。1929年,世界爆发了持续几年的空前的经济大危机。整个西方世界,股票狂跌,市场萎缩,工人大量失业,工厂企业纷纷倒闭,社会一片混乱,政局动荡不已。德日意的大财团们和统治阶层认为,要摆脱经济危机,必须向外扩张,争夺更大的市场和势力范围。德国有一个特殊“借口”,要收回战败失去的土地。日本也有一个特殊“借口”:岛国地小人多资源贫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向外扩张。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内部,有“北进”和“南进”两种主张。“北进”是经朝鲜半岛进攻“满洲”(中国东北三省),占领中国北部;“南进”是经台湾,进攻中国东南沿海,占领中国南部,进而扩展到东南亚。后来的事实证明,日本军国主义是先“北进”,后“南进”,两种主张都实行,也都失败了。现在,日本小泉政府的动作,包括企图霸占钓鱼岛和冲之鸟礁,侵犯台湾渔场,把台湾岛纳入日本保护范围之内,等等,让我们又看到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南进”路线的影子。 三,国内劳工运动和革命运动高涨,引起了大资产阶级和统治阶层的恐慌和疯狂镇压。1919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欧洲深受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德国、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西班牙都爆发过短暂的革命,虽然都失败了,但对欧洲震动不小。特别是德国,信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党势力强大,控制着国会。在这种国内形势下,德国大财团和统治阶层支持希特勒上台,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力量对抗。希特勒为了争夺民众,标榜自己也主张“社会主义”,自己的党也是“工人党”,只是自己的“社会主义”是“国家第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就是这样产生的。希特勒夺得政权后,立即翻了脸,撕掉“社会主义”和“工人党”外衣,对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和工人运动进行了血腥镇压。 日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主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和劳工运动也曾兴起,并且遭遇了同样命运,被日本军国主义血腥镇压下去。 四,德国当时经济崩溃(1933年 1美元兑换3万亿(trillion)德国马克)国内爱国分子情绪高涨,民众对英法等老资本主义国家恨到极点。希特勒等法西斯分子趁机煽动这些爱国分子,向他们灌输了大量的狂热的法西斯思想。这些导致了后来的战争。
--------------------------------------------------------------------------------
法西斯是指一部分人为了某种利益,组成一个团体,利用各种社会矛盾和人民欲望不断扩大这个团体,对不加入或者排斥这个团体的人或其他团体进行各种方式的打击。
达到一个控制国家,法律,军事的目的,
法西斯的优点:极大有效地发挥中央集权统治的力量,可以在短期内调度国家全部的力量去干一件事情,打破社会发展规律改变统治下公民的思想。
缺点:劳民伤财,法西斯政权的统治时间都不是很长,因为对国家和其民族造成的伤害非常大。往往1代法西斯统治需要几代人去恢复。
8. 欢迎来到实力至上主义的教室 男主厉害吗
阅读量大,阅读面广,小说里出现过的、堀北看的书他都能说出作者名字和内容,文学上的积累很深,从用语上被堀北注意到。
体力上:身边应该曾不缺乏、也习惯面对高武力值的对手,第一次见到须藤就说须藤不可怕反而多少有些值得信任。曾有过用力量来制服他人的“前科“。游泳课、体育祭一直精准控分3位、握力班级数一数二因不清楚普通人水准不小心部分暴露;受过严格锻炼的外表特征太明显,去游泳池玩时不得不预先买了衣服掩饰。一之濑称之为“任何多余筋肉的理想身体”。在格斗技术上,轻松防御有段位的学生会长的攻击,在爆发力上,短途赛跑不输于学生会长(不但年长2岁,而且还是三年级中的佼佼者)
其他的:拥有熟练的野外生存能力,自称学过茶道、书法。
网络贴吧。@ともし火
9. 法西斯原来是一种宗教吗他的原旨意是什么有什么主张有什么代表人物
关于法西斯主义,人们谈论最多、记忆犹新的是其滔天罪行,而对法西斯主义本身,其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理论体系,却逐渐淡忘。而青少年一代,对这些缺乏了解。而不对此正本清源,就会有法西斯思想谬论复活和重新蔓延的危险。
(一)法西斯主义的由来和三大形态
首创法西斯主义的并不是德国的希特勒,而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法西斯”一词来自拉丁文fasces,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古罗马使用的权力标志棒),象征暴力和强权高于一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党,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义,党徒身穿黑色制服,故又称“黑衫党”。1922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
希特勒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转年改组成“国社党”(全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Natia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故又简称“纳粹党”),自任党的领袖,推行“纳粹主义”(德国法西斯主义)。纳粹党徒身穿褐色制服,又称“褐衫党”。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垄断资本家们的支持下,出任内阁总理。1934年德国总统兴登堡逝世,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自任国家元首,废除德国的民主共和制,建立了比意大利更加专制和残暴的法西斯专政。
日本法西斯主义与德意法西斯主义有所不同。在日本,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义的主要是日本军部,一些右翼党派和“御用文人”则充当了帮凶和吹鼓手。日本法西斯主义更具有军事专制独裁色彩,故称为“日本军国主义”。
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当时奉行法西斯主义还有几个中小国,例如西班牙等。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以柏林-罗马-东京为轴心,建立了法西斯联盟。他们的目的是瓜分世界,德意霸占西方,日本霸占东方。德意志确实也曾占领欧洲大部分和非洲北部的一部分,只是西面未能跨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国;东面受阻于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郊外吃了大败仗。最后,在反法西斯盟国东(苏联)西(美英法)两条战线夹攻下,彻底失败而灭亡。日本也曾横行一时,蹂躏大半个中国,横扫太平洋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最后被美中苏三国联合打败。
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和西方两大战场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法西斯恶魔瓜分世界、霸占全球的梦想,拯救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免于灭亡,使数亿人民摆脱了法西斯的残暴摧残和蹂躏,改变了世界面貌,战胜了人类的一次空前浩劫,扭转了历史进程。所以,它的伟大意义和功勋是永世不可磨灭的。
(二)法西斯主义的五个基本理论
法西斯主义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曾经风行一时,与美英法的民主自由主义.苏联的社会主义并立,形成当时世界三大主要思潮。这说明法西斯主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蛊惑性,否则不会有那末多人迷信它,追随它,为它牺牲性命。
法西斯主义的欺骗性在于它的五个理论:
1,种族优秀论。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其他种族都应当接受日耳曼民族的领导和统治;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低劣”的种族,应当对之实行种族灭绝。
希特勒引用当时的一种社会学说--社会达尔文主义(注:这种学说同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毫无关系,而是歪曲了达尔文的生物学说)作为依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同动物社会一样,服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定律,优秀种族必然越来越强大,成为世界统治者;低劣种族必然被淘汰,趋于灭亡,就好像自然界的某些物种必然被淘汰一样。这种披着“生物科学”外衣的谬论,为发动侵略战争、进行民族压迫奴役以及种族灭绝制造借口,是极其反动的。
日本军国主义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只有大和民族才能统帅亚洲各民族,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同对抗欧美民族,与西方平分世界。日本军国主义不是引用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而是引用日本的神话传说。这种传说称,日本民族是天造大神创造的,特别优秀,应当领导和统治其他民族。中日韩学者合著《东亚三国近现代史》(又名《开创未来的历史》)中方作者之一步平,接受记者采访,谈及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的危害性时说:“教科书的体系和日本战前军国主义教科书的体系是一致的,这是个最大的危险”。“战前旧的日本教科书,一开始讲日本是神的国家。日本的国土是神的化身,日本天皇是神的化身.神的后代。日本国人也和神有联系”;由于日本民族特别优秀,所以中国和朝鲜相继被日本打败;只有日本能国打败西方,标志就是日本能够打败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俄国(指日俄战争)。据媒体报道,最近日本右翼势力又在借庆祝日俄战争胜利100周年大做文章,鼓吹日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事实证明,日本军国主义从来没有承认失败和灭亡,天天都在伺机而动,梦想卷土重来。
2,国家至上论。希特勒把它的主义叫做“国家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骗人的幌子,其实只是“国家至上主义”。法西斯主义反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民主思想,主张“国家高于一切”。爱国本来是一种美德,但是任何真理诠释过头,都会变成“歪理”。“爱国主义”的正确理解应当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尊重别的国家,而不歧视和侵犯别的国家,因为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有权利热爱、保卫和治理自己的国家。法西斯主义则把“爱国主义”变成“国家沙文主义”,鼓吹只应当爱自己的国家,并且鼓吹日耳曼民族的国家既优秀又强大,理应实行扩张主义,侵略和占领别的国家。
日本军国主义除了同样鼓吹国家至上主义,还加上日本特色,那就是把尊神(尊崇神道教)、忠君(效忠天皇)和爱国(为“大日本国”作贡献和牺牲)三者合为一体。所以日本军国主义比德国法西斯主义更具有“迷信狂热”和“封建色彩”,这是中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人,比中了希特勒思想毒害的人更难醒悟悔改的一个重要原因。
3,领袖至上论。希特勒极力推崇当时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学说。尼采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少有的具有天才的“超人”,一类是占绝大多数庸庸碌碌、盲目服从的“庸人”。“超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能力,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权力领导和驱使“庸人”;“庸人”则应服从“超人”的命令和指挥,充当“超人”创造历史的工具。希特勒利用这种学说,自诩为唯一能够“拯救德意志”的领袖,通过纳粹党和“党卫军”大肆鼓吹对“领袖”(希特勒)的狂热信仰.绝对崇拜和绝对服从,在纳粹党内和德国军队内实行“铁的纪律”,对人民实行极端独裁专制的法西斯统治。
日本军国主义同样鼓吹“领袖至上”。不同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把“天皇“奉为天照大神赐给大和民族“万世一系”世代继承的“神圣领袖”。鼓吹对天皇的狂热信仰、绝对崇拜和绝对服从。另一个不同是,日本军国主义把等级森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军事专制制度,推广到国内和殖民地统治的各个方面,形成日本军部享有“一人(天皇)之下,亿万人之上”的绝对权力,强迫一切民众对日本军国主义“绝对服从”,任其宰割。
4,意志至上论。希特勒还极力推崇尼采的“唯意志论”。尼采认为意志就是力量,只要意志坚强,具有“主观奋斗精神”,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就必须握有权力。他创造了“权力意志”的概念,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掌握和发挥权力,“扩张自我”。这是一种极端自大狂妄,权力欲薰心;只要个人意志,不要理性思维;只凭个人奋斗,蔑视广大民众;不顾客观现实,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荒谬邪说。希特勒深受尼采学说影响,写了自传体的《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坚强意志和主观奋斗精神可以战胜一切。这本书的毒害作用很深,使得许多希特勒信徒追随“领袖”,甘当侵略战争的炮灰。
日本军国主义也极力鼓吹“意志至上”。他们不是引用德国的尼采哲学,而是鼓吹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这种“精神”的首要信条是绝对效忠天皇和自己的主人(日本古代的武士是由封建主豢养的);其次是勇敢作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再次是坚忍不拔,恩仇必报;等。日本军国主义用这种精神对其追随者和日军官兵进行“洗脑”。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若干日本官兵面向天皇所在方向,下跪剖腹自杀,以示“效忠天皇,宁为玉碎”,正是中武士道精神毒害太深的表现。
5,暴力和强权就是真理论。墨索里尼鼓吹,罗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罗马大帝国灭亡以后一直未能复兴,是因为缺乏杰出的英明领袖,以钢铁意志实行“铁腕”统治。他和希特勒、东条英机一样,坚决反对民主自由、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认为,这些学说使人心浮动,社会动荡,国家涣散软弱。他们认为,武力能战胜一切,“强权就是公理”,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社会,都必须实行强权统治,进行武力征服。
日本军国主义奉行的也是“强权政治,武力征服”。这种遗毒至今犹存。日本厚生劳动省政务官森冈正宏,推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14名甲级战犯的判决的理由是:“该法庭是由美国等战胜国单方面主持”的“违法审判”。按照他的逻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不是根据14名甲级战犯发动侵略战争,屠杀数千万人民的滔天罪行进行判决,只是因为反法西斯盟国取得了胜利,于是“失败者(日本战犯)就成了罪人”。这表明“强权就是公理”的阴魂还盘据着森冈正宏这类人的头脑。
(三)法西斯主义滋生和蔓延的土壤
法西斯主义上个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在德意日等国家盛行,有以下原因;
一,复兴的德意和新兴的日本,不甘心忍受英法美等国操控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等战胜国与德奥等战败国于1919年签订了《凡尔赛合约》,重新划分了列强的势力范围,建立起所谓“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对战胜国特别是英法美有利,而对德国是严苛的束缚。十几年后,德国再次兴起,不但急于打破对本国的束缚,同时也有复仇和雪耻之心。意大利和日本,在签订《凡尔赛合约》时也是战胜国,但是在英法美的压力下,他们没有分到所要的份额,十几年后,这两个国家兴起了,要求打破“凡尔赛体系”。特别是日本,野心勃勃,必欲重划东半球的版图。
二,连续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激化了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冲突。1929年,世界爆发了持续几年的空前的经济大危机。整个西方世界,股票狂跌,市场萎缩,工人大量失业,工厂企业纷纷倒闭,社会一片混乱,政局动荡不已。德日意的大财团们和统治阶层认为,要摆脱经济危机,必须向外扩张,争夺更大的市场和势力范围。德国有一个特殊“借口”,要收回战败失去的土地。日本也有一个特殊“借口”:岛国地小人多资源贫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向外扩张。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内部,有“北进”和“南进”两种主张。“北进”是经朝鲜半岛进攻“满洲”(中国东北三省),占领中国北部;“南进”是经台湾,进攻中国东南沿海,占领中国南部,进而扩展到东南亚。后来的事实证明,日本军国主义是先“北进”,后“南进”,两种主张都实行,也都失败了。现在,日本小泉政府的动作,包括企图霸占钓鱼岛和冲之鸟礁,侵犯台湾渔场,把台湾岛纳入日本保护范围之内,等等,让我们又看到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南进”路线的影子。
三,国内劳工运动和革命运动高涨,引起了大资阶级和统治阶层的恐慌和疯狂镇压。1919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欧洲深受影响。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德国、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西班牙都爆发过短暂的革命,虽然都失败了,但对欧洲震动不小。特别是德国,信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党势力强大,控制着国会。在这种国内形势下,德国大财团和统治阶层支持希特勒上台,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力量对抗。希特勒为了争夺民众,标榜自己也主张“社会主义”,自己的党也是“工人党”,只是自己的“社会主义”是“国家第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就是这样产生的。希特勒夺得政权后,立即翻了脸,撕掉“社会主义”和“工人党”外衣,对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和工人运动进行了血腥镇压。
日本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主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和劳工运动也曾兴起,并且遭遇了同样命运,被日本军国主义血腥镇压下去。
10. 法西斯指什么国家
首创法西斯主义的并不是德国的希特勒,而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法西斯”一词来自拉丁文fasces,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古罗马使用的权力标志棒),象征有判处笞刑或死刑的权力。法西斯主义是意大利文fascismo的音译,指资本主义危机时期垄断资产阶级。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党,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义,党徒身穿黑色制服,故又称“黑衫党”。1922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因此,法西斯成为独裁和暴力的代名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是三个典型的法西斯国家。法西斯是人类文明的敌人。希特勒在德国焚书,把马克思、海涅、左拉的著作等许多人类文化宝贵财富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