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魔王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角色,主要出现在孙悟空与火焰山这一篇故事中,在书中一开始称他为大力王,又自号平天大圣(为七大圣之首)。牛魔王手使一根混铁棍,武艺高强,神通广大他是翠云山和积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铁扇公主。
❷ 西游记里牛魔王是被谁降伏了
哪吒。一物降一物牛魔王的克星就是哪吒。哪吒用乾坤圈打败了牛魔王。百变乾坤圈——金色镯子,会变化,可大可小。投掷攻击,力量巨大,百发百中,可翻江倒海,震荡乾坤。
【哪吒】(汉语拼音: nézhā),亦作那咤,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之一。哪吒信仰兴盛于道教与汉族民间信仰。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俗称太子爷、三太子。对于其角色的记载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活跃于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 等多部文学作品中。哪吒一说源于印度与佛教,一说源自于古波斯。
❸ 孙悟空一行人是如何制服牛魔王的
孙悟空是请了诸天神佛才成功制服牛魔王。
面对诸路神佛,牛魔王再次现出本相大白牛,使两只铁角去触李天王,天王使刀来砍,接着哪吒变作三头六臂,飞身跳在牛王背上,使斩妖剑望颈项上一挥,把牛魔王牛头斩落。牛王腔子里又钻出一个头来,口吐黑气,眼放金光。被哪吒又砍一剑,头落处,又钻出一个头来。
一连砍了十数剑,随即长出十数个头。最后哪吒取出火轮儿挂在那老牛的角上,吹真火,把牛王烧得张狂哮吼,托塔天王将照妖镜照住牛魔王本象,使之腾那不动,无计逃生,无奈之下,铁扇公主交出芭蕉扇,扇灭火焰山大火,而牛魔王则被李靖、哪吒拿回西天。
(3)牛魔王是谁制服扩展阅读:
牛魔王再次登场已经是五百年以后,此时的牛魔王已经娶了铁扇公主为妻,二人有一子红孩儿,又纳了玉面公主为妾,得到万岁狐王万贯家产。
红孩儿镇守火云洞,为了吃唐僧肉与孙悟空大战,孙悟空因唐僧与八戒被擒入洞中,于是变作牛魔王的样子入洞哄骗红孩儿,双方几经斗智斗勇,红孩儿最终被观音菩萨收为善财童子,孙悟空也与牛魔王开始结怨。但是牛魔王是没有计较红孩儿得了正果的。
后来在女儿国,为了取落胎泉水,孙悟空又与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发生冲突。
❹ 牛魔王的原型是什么牛
大白牛。
原著中,用了一句话对牛魔王真身进行了说明,即:“一只大白牛,头如峻岭,眼若闪光,两只角似两座铁塔,牙排利刃。连头至尾,有千余丈长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
牛魔王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又被称为大力牛魔王和平天大圣。西游记牛魔王有着高强本领,和齐天大圣孙悟空难分伯仲。早年间,牛魔王和孙悟空是拜把子兄弟,当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后,牛魔王自号为平天大圣。
(4)牛魔王是谁制服扩展阅读
人物关系
结拜兄弟: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孙悟空(美猴王)
妻子:铁扇公主
爱妾:玉面公主
儿子:红孩儿
弟弟:如意真仙
好友:万圣龙王、九头虫。
相识:猪八戒、沙僧(“他二徒弟猪精,三徒弟沙流精,我当年做妖怪时,也曾会他”)
❺ 三调芭蕉扇最后是谁制服牛魔王
最后是铁扇制服的牛魔王啊 火焰山的火是太上老君的 红孩亲爹是老君的 铁扇真情感动了老牛 要不就算把牛魔王当场打死 以他的性格他也不屈服
❻ 哪吒为什么会制服牛魔王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哪吒之所以能制服牛魔王是因为哪吒帮手众多,并且得到了如来佛祖的指点。而牛魔王则是佛教之人,所以牛魔王看到哪吒之后才会顺着哪吒的招式被制服。很显然牛魔王之所以被哪吒制服还是因为牛魔王接受到了撤退的讯息,所以见好就收。
因为牛魔王拦住唐僧一行人设下关卡是佛祖的意思,而哪吒能知道牛魔王的弱点和如何收服它则是因为佛祖的指点。而牛魔王一看到哪吒对付自己的招式,牛魔王马上就知道这是如来佛祖派来收服自己的人,于是牛魔王很上道的被哪吒收服了。
❼ 《西游记》中的牛魔王人物简介
牛魔王头上戴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身上贯一副绒穿锦绣黄金甲,足下踏一双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
牛魔王,翠云山和积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铁扇公主,儿子是红孩儿。首次出现于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之后,后出现于孙悟空与火焰山这一篇故事中,在书中称他为大力王,自号平天大圣(为七大圣之首)。
牛魔王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孙悟空一般,只是身子狼剁些,欠钻疾,不活达些。
牛魔王初登场于《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孙悟空得到金箍棒以后,“众猴骇然叫道:“大王!还拿出来耍耍!”猴王真个去耳朵里拿出,托放掌上叫:“大,大,大!”即又大做斗来粗细,二丈长短。
他弄到欢喜处,跳上桥,走出洞外,将宝贝擅在手中,使一个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
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礼拜,战兢兢魄散魂飞,霎时收了法象,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复归洞府,慌得那各洞妖王,都来参贺。
此时遂大开旗鼓,响振铜锣,广设珍馐百味,满斟椰液萄浆,与众饮宴多时。却又依前教演。猴王将那四个老猴封为健将,将两个赤尻马猴唤做马、流二元帅,两个通背猿猴唤做崩、芭二将军。将那安营下寨,赏罚诸事,都付与四健将维持。
他放下心,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此时又会了个七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日逐讲文论武,走摐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
把那万里之遥,只当庭闱之路,所谓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余程。”后来孙悟空受天庭招安,又因嫌弼马温官小,反出天宫,在独角鬼王建议下自称为齐天大圣,于是牛魔王就自称做平天大圣,其他五大魔王也都各称大圣,并称七大圣。
❽ 谁能制服牛魔王
比牛魔王厉害的所有人
❾ 西游记中,牛魔王是被谁收服了的
西游记中,牛魔王被李靖、哪吒拿回西天。
在《西游记》中,面对诸路神佛,牛魔王再次现出本相大白牛,使两只铁角去触李天王,天王使刀来砍,接着哪吒变作三头六臂,飞身跳在牛王背上,使斩妖剑望颈项上一挥,把牛魔王牛头斩落。牛王腔子里又钻出一个头来,口吐黑气,眼放金光。
被哪吒又砍一剑,头落处,又钻出一个头来。一连砍了十数剑,随即长出十数个头。最后哪吒取出火轮儿挂在那老牛的角上,吹真火,把牛王烧得张狂哮吼。
托塔天王将照妖镜照住牛魔王本象,使之腾那不动,无计逃生,无奈之下,铁扇公主交出芭蕉扇,扇灭火焰山大火,而牛魔王则被李靖、哪吒拿回西天。
牛魔王的出处考证:
牛魔王从名称来看,是从“鸠摩罗王”、“鸠摩罗炎”、“鸠摩罗什”的“鸠摩”演化来的,到如今印度都以牛为神物,把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
鸠摩罗王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与玄奘同时代的人物,他是南印度当时统治者,根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五记载,在玄奘西行求法的过程中,曾经和鸠摩罗王进行过时间不短的接触。
牛魔王的原型最有可能就是鸠摩罗王,吴承恩的《西游记》和之前的元曲杂剧有可能引用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内容。
❿ 牛魔王的身世是什么
牛魔王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角色,首先出现在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之后,销声匿迹许久后主要出现在孙悟空与火焰山这一篇故事中,在书中一开始称他为大力王,又自号平天大圣(为七大圣之首)。他是翠云山和积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铁扇公主。在全书妖魔中,是一位为数不多可以自身法力不靠法宝与孙悟空匹敌的角色,深知牛魔王、孙悟空本领的火焰山土地称:“牛魔王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正是孙大圣的敌手!”,而且通过描述牛魔王似乎是自行修炼得道,并没有强大的后台、主人,牛魔王有弟弟如意真仙、儿子红孩儿,可推测牛魔王来自一个颇为兴旺的妖怪家族,另外牛魔王交友广泛,名气颇大,在地仙中可算一位名副其实的绝世枭雄。
一、牛魔王,起源自印度宗教,自然也是从“鸠摩罗什”的“鸠摩”演化来的,到如今印度都以牛为神物,把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鸠摩罗什起初信奉印度教,身边肯定带有很多以牛为标志的饰物,说不定整天戴着个牛形面具,以讹舛讹,后来就被传成“牛魔王”了。
后来公元401年,即后秦弘始三年,鸠摩罗什被姚兴接到长安,尊为国师,经常在逍遥园给包括后秦王姚兴在内的3000弟子讲经说法,鸠摩罗什佛名远扬,经常有人为了听他讲经,从千里之外赶到长安。估计到开坛那天,街道上人头攒动,张三问:“干嘛去呀?”,李四答:“听‘鸠摩王’讲经去”,这张三又传给王五,王五又告诉马六,传来传去就成了“牛魔王”了。
故事里的牛魔王起源
《西游记》中,有一段孙悟空结义的故事,并且是一段逐渐被炒热的故事,原因就是这七个兄弟中,只有孙悟空和牛魔王被详细刻画,其他几位则销声匿迹。
先看看《西游记》源头的几部著作: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没有结义的情节,并且,也没有牛魔王。
《西游记杂剧》中,没有结义的情节,虽然出现了铁扇公主,但没有出现牛魔王。
《西游记传》中,没有结义的情节,但出现了牛魔王及火焰山,然而,情节非常简单,甚至比不上任何一个其他的降妖故事。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中,和《西游记传》的情况十分类似。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七大圣是百回本《西游记》的首创,并且,牛魔王的故事也是有意被大大丰富的。但是既然西游记的源头上没有多少素材,那么七大圣及丰富的牛魔王故事是从何而来呢?
《二郎神醉射锁魔镜》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源妙道真君和哪吒喝酒,无意中一箭射破三面宝镜(一面是照妖镜,一面是锁魔镜,一面是驱邪镜)中的锁魔镜,结果“为你射破锁魔宝镜,走了金睛百眼鬼、九首牛魔罗王”。
于是二郎神和哪吒连手降伏两洞妖魔,看这一段:“哪吒神怒从心上起,可早变化了神威,显着那三头六臂,六般兵器,一来一往,一上一下,有似高飞。”
二、《西游记杂剧》中有:“(天王上云)兀那那叱,那胡孙又走了,你与眉山七圣大搜此山,必要拿此胡孙,灭其形象者。”以上几段的共同点是都有梅山七大圣,并且经常和二郎,哪吒一起,具有一定的神通。如果说孙悟空,牛魔王等七个圣的组合是来源于梅山七圣,这个说法可信吗?从以上杂剧中可见,梅山七大圣的故事在当时有相当的影响,而在七大圣成为二郎的助手之前,就应该是二郎收七大圣了,无论是先战后收也好,还是自动归伏也好,都可见,梅山七大圣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组合,再扩展开来,二郎、哪吒和梅山七大圣的关系,也是一段传奇。唯一不见的是,二郎收伏梅山七大圣的更激烈的战争传说,如果能发现的话,则将更能说明问题。把这些故事进行抽象,将是这样一件事:就是二郎收服七圣。
《西游记》正是利用这些在民间颇有影响的传说,改造成花果山的七圣。于是,梅山七大圣的传说与降伏牛魔罗王的传说捏合在一起,巧妙融合,形成了花果山的七结义及大战牛魔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