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色的,邮电绿穿搭配的比较精神
『贰』 国务院批准的制服是哪几个部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的第一条规定:
统一着装的,只限下列人员:
1、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编干警。
2、公安机关县、市(县级市)公安局及其派出机构的行政在编干警,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以及行署、省辖市公安局的交通、外事、治安、户籍、刑侦、看守、预审、巡逻队的行政在编干警。
3、铁道、交通、民航、林业公安局在编干警(按相应公安机关的着装范围执行)。
4、国家安全部门以公开身份执行逮捕或追捕罪犯任务的行政在编干部(一般不再发化装服或化装服费)。
5、司法行政部门的劳改、劳教场所直接从事对犯人或劳教人员进行管教工作的在编干警。
6、法院系统定编的现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书记员和法警。
7、检察院系统定编的现职检察员、助理检察员、书记员和法警。
8、开放口岸对外执行任务的海关、卫生检疫、食品卫生检验、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港务监督和船舶检验部门的外勤工作干部,沿海和边境水域的渔政检察干部,海洋局涉外调查船队和海监船干部(含执法干部)、船员。
9、卫生部门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
10、农业部门专职植物检疫工作干部和内陆水域渔政检察干部。
11、林业部门专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干部。
1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层直接从事市场监督、检查工作的干部。
13、税务部门基层直接从事征税工作的干部。
除以上规定的着装人员外,其它人员一律不得着装。公安机关和劳改劳教系统未着装的在编干警,如工作需要临时穿警服的,可发公用警服。已发八三式警服不再收回,留作公用警服。今后新增人员需着公用警服的,要严格审批手续,只发冬、夏服各一套,冬、夏帽各一顶,大衣一件。
历史上就着装的铁路、航运、民航、邮电等生产经营部门,也要对着装进行整顿,严格控制着装范围。
(2)邮电制服的演变扩展阅读:
制服标准:
1、服装面料和供应标准。
除对外开放口岸检查检验机构涉外工作人员和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市公安局的交通警,外事警可继续着毛涤混纺面料制服外,其他所有着装人员一律穿化纤面料制服。供应品种仅限外装,不供内装。公安干警的绒衣、绒裤、蚊帐、挂包等,相应取消。
2、自费比例。
除着警服人员外,其他着装人员自己负担的工料费,由现在的10-20%提高到30%,从本通知下发后再换装时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
『叁』 邮政局穿的制服是什么颜色
邮政局穿的制服是绿色的。
如图:
邮政服装相关知识:
1985年,为了整齐、划一、突出“邮电标志”,邮电部统一规定了邮政服装的式样、规格标准和发放范围。
服装式样分男女两式。男式采用墨绿色西服,紫红色领带,制帽为圆顶大盖帽,帽前配有“邮徽”及黄色帽带。女式春冬装为小翻领上衣、中山装裤,夏装上衣与春冬装相同,下身为裙子。服装款式新颖,朴素大方,墨绿色体现着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显示着人民邮政的精神面貌,被人们喻为“绿衣使者”。值得一提的是帽徽,帽徽采用的图案是1981年6月邮电部公布的邮电徽。它的设计颇具创意,由金色五角星和红地组成圆形图案,五角星的上角和两个下角组成“人”字,中心和左右两个角,则由“邮”“电”两个字形组成,整个图案表示“人民邮电”;底色是正红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颜色。制服的肩章和帽徽图案在邮电徽的基础上加上了和平鸽形象,从而使制服更为美观大方,更具有象征意义。
1998年4月,中国邮政走上独立运营的道路之后,为了打造邮政品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国际形象,强化规范服务意识,国家邮政局于1999年又重新设计了邮政制服,并于2000年1月1日开始着装。新制服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领型、袋型和板型作了调整和精心设计,制帽进行了软化处理。外勤制服的肩章改为软肩章,营业员制服突出了经典和礼仪的特点。制服分为春秋装和夏装,为适应现代邮政生产经营的特点,营业人员增加了春秋过渡装,外勤人员增加了T恤装和夏帽。制服颜色整齐一致,体现了时代特色和职业特点,更加具有亲和力。
从此,中国邮政有了自己新的形象,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邮政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肆』 中国邮政日戳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1?清代我国1866年在海关试办邮政时起用了邮政日戳,但是现在没有当年的实寄封保留于世。目前发现现存信封上最早的日戳为1875年,是由两个同心圆构成的,全部为英文,上为Customs(海关),下部为地名,称海关小圆戳。还见过1872年的含英文PAID(邮资已付)的腰圆形日戳。
清代邮戳1878年发行大龙邮票以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五地使用过椭圆形海关汉文地名邮戳。1896年邮政脱离海关,改称“大清邮政”,1897年1月13日起改用八卦戳,每一卦代表一个地区。按周易进行推算,应有64种,但已知的官方公布的只有30种,它们是:北京、牛庄、天津、大沽、烟台、重庆、芜湖、南京、宜昌、沙市、汉口、九江、镇江、上海、吴淞、苏州、宁波、杭州、温州、福州、罗星塔、厦门、汕头、广州、琼州、北海、龙州、蒙自、思茅和河口。但从实寄封和旧票上只发现了25个地名,沙市、北海、蒙自、思茅、河口五地未见到实物。集邮界还发现过另外3种官方没公布的八卦戳(第31卦戳、38卦戳和46卦戳)。
八卦戳对应的地名不好记忆,戳盖倒了就容易误认是另一种地名的邮戳,特别是从戳上反映不出日期来。八卦邮政日戳1904年改为干支纪年邮戳,简称干支戳,以农历计。所谓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天干共有10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12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互相配合,每年用一组,共有60种搭配,60年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这期间共经历了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8年。干支戳分为三格式和腰框式两种。三格式邮戳外圈有单线和双线之分,圈内有两条横线把圆圈分为三格,上格为省名,中格为年月日,下格为地名;腰框式是在圆圈内中部加一矩形框,框内为年月日,上下为地名,有汉文和汉英文两种。腰框式较三格式大,又称大干支戳。
2?辛亥革命后的中华邮政时期改用民国纪年以后,邮戳也相应改成民国纪年,只使用过单线腰框式邮戳。中华邮政时期邮戳后来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31日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启用“洪宪元年”邮戳,到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此戳前后只用了83天。目前此戳极不好找。1923年恢复使用单线三格式邮戳,从1933年起为防止有人除去邮戳再重复使用邮票,邮戳的线条改为钉齿,可把邮票盖穿或打下深深的印记。
3?新中国邮政时期建国初期,继续使用单线三格式邮戳。但取消了其中的英文地名,中文书写方向也改为自左至右排列,年份改为公元纪年,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少数民族地区增加了民族文字。自1957年起,开始使用单线双月牙腰框式邮戳,直径有25mm和30mm两种,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大戳。上半圆环为地名,下半圆环为邮政局名或支局号码和邮编,下月牙内为戳号,字钉槽里的年、月、日、时可更换。邮戳按邮政统一规定式样制作。1985年7月27日邮电部再次颁发《邮电日戳印模规格标准与使用管理规定》,对日戳的种类和使用范围都作了详细规定。1985年的邮政日戳邮电日戳分:普通日戳、邮资已付日戳、特种日戳三大类。普通日戳又分邮政日戳、电信日戳、机要日戳以及包裹收寄机、邮资机、过戳机等机器上装配的日戳四种。特种日戳分风景日戳和邮政教育培训使用的模拟日戳。普通日戳仍为单线双月牙腰框式,上半部刻省、市、自治区和市县地名,下半部刻该局邮政编码。邮局内部生产单位和火车、轮船、汽车押运日戳不加刻邮政编码。1988年在邮戳上增添了邮政编码代替投递地区。从1995年8月起,开始逐步换用新戳,改为单线边无格式,取消了上下月牙和中心的方框,集邮者称之为“单线空圆戳”。日戳中日期有统一规定:对于字钉式日戳,“年”用4位数表示,“月、日、时”为个位时,用一位数表示,如1997年8月15日9时表示为“1997?8?15?9”;对于拨轮式和各类机器日戳,“年”、“月”、“日”、时”都用2位数表示,如1997年8月15日9时表示为“97?08?15?09”;邮资机上的日戳为单圆,上方是地名,下方是局名,中间是日期,“年”、“月、日”都用2位数表示,从左向右排列。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部地区的贵州、广西、青海、西安等地曾使用过特殊式样的邮戳,即单线边双月牙式,直径略大于25mm,其上月牙内,有的嵌有一颗空心或实心的五角星;下月牙内,有的嵌有数码号。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腾飞,电脑的普及推广,各地邮局在邮政营业工种上,大都使用微机操作,利用微机局部网技术,在邮政营业窗口完成函件、包件、汇兑、报刊发行、特快专递等多项业务及支局内部统计、结算、制单等作业的自动化处理,改变了邮政业务传统的手工操作,在各种业务单册、收据上也使用了电子打印的日戳(故称之为电子日戳)。电子邮戳实际是由微机控制,由打印机打印而成的,电子日戳和手戳(或电动日戳)序号应一致。如果更换手戳应重新进行微机程序输入,以保证手戳和电子日戳戳印序号相同,并进行日戳卡片登记。
『伍』 我国的信箱和邮车和邮电局工作人员的制服都是什么颜色
军绿色!!!
『陆』 工作制服的分类方法
制服按产业不同可分为: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用制服三大类。第一产业制服按其行业分类又可分为: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狩猎及矿业等制服;第二产业制服按其行业分类也可分为:制造业、土木建筑业等职业装;第三产业是除了以上第一、二产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此类职业装可分为公用事业(供电、煤气供应、运输及邮电)制服;金融保险业(银行、信托股票及保险业等)制服;机器维修业(汽车修理、停车场及其它修理业等)制服;服务性行业(饮食、旅馆、理发、美容及娱乐场等)制服;文教、卫生、科研事业(学校、航空机构、图书馆及医疗等)制服;自由职业(法律、会计、新闻、企业情报、广告、建筑服务及各种咨询机构等)制服等等。制服按产业结构不同进行分类时,还可根据具体行业特点进一步细分。如运输业制服,就可分汽车运输、船舶运输、航空运输及其它运输的不同制服。再进一步,如汽车运输制服还可分为司机、售票员、地勤人员制服等等。制服特有的一类是军装,这是一大类特殊制服,按其兵种大致可分为陆、海、空、武警及特种军部队的制服,亦可再进一步划分。
制服按其所选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为工作而制定的衣服及其它材料制服。纯纺织物有天然纤维的棉、麻、毛、丝;化学纤维的粘胶、绦纶、锦纶、腈纶、氨纶、丙纶、氯纶、特氟纶等等。混纺织物是指以上各种材料中两种及其以上混和而纺织成的织物。裘皮制服分天然裘皮及人造裘皮两类,天然裘皮包括动物毛皮及皮革两类;人造裘皮包括长毛绒驼绒、植绒、人造革、合成革及其它化学革等;其它材料主要指各种木质、甲壳质、塑料、金属等等。
制服按气候不同可分为季节性、地域性、气象性三大类。季节性制服可分为冬、夏、春、秋制服;地域性制服可分为寒带、热带、温带制服;气象性制服又可分为防寒、避暑、挡风、遮雨、抗辐射等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