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育部规定一定要买校服吗
教育部:购买校服遵循自愿原则。
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这是第一个国家层面系统构建校服治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
《意见》提出了具体措施:强化学校选用管理。学校要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选用学校要建立家长、学生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购买校服遵循自愿原则。立足生态环保探索校服回收利用机制。
(1)校服发放注意事项扩展阅读:
教育部等四部门出台校服管理意见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要求校服生产和采购均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各项指标均应达到标准要求。
二是有效规范校服市场。严格依法进行校服企业登记注册。加强对采购单位指导,不得违反市场原则干涉交易。严查对本地校服生产企业进行地方保护的行为。
三是加强校服质量检查。校服供应和验收应实行“明标识”制度,校服要具备齐全的成衣合格标识。鼓励实行双送检制度,在供货企业送检的基础上,采购单位可结合实际将校服送法定检验机构抽检。
㈡ 夏季校服什么时候发一般
我们一般春天和春秋校服一起发的,是同桌的你这个牌子的校服。
㈢ 对新一轮的新校服有什么建议
其实这些学生校服在生产过程,学生校服的布料表面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污染,布料碎沫、缝纫机车油污、灰尘等等都会沾附在服装面料上面。新校服在制作和印染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沾上脏东西,所以新校服必须洗涤后再使用。
新买的校服应根据洗涤标识充分洗涤后再使用。因为通过水洗可以洗去产品上大部分的浮色、脏物和织物中残留的游离甲醛。同时,通过洗涤,可以改善产品的pH值超标情况,更好地保护人体皮肤。
大家知道作为衣物,不可避免要使用甲醛。甲醛俗称福尔马林,是一种消毒、防腐、收敛 剂。在纺织品和衣料中添加了微量的甲醛,由于含量很少,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 但是极少数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引起过敏性皮炎。另外,衣物在制作过程中会沾染许多灰尘和 病菌,衣料和颜色中含有各种化学成分,这些都是致病、致敏原。
专家提醒大家新衣物买来后不要直接穿用,特别是内衣,清水漂洗后在通风的地方晾干,一 方面可以清除衣物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同时可以使衣料里面所含的甲醛等尽可能挥发 避免发生过敏。如果发生过敏情况,不要自己买药用,要及时到医院做过敏原检查,对症治疗。
所以,小编建议新发放的学生校服,家长在领到后首次穿着之前最好是先清洗一下后再给孩子穿。特别夏季的学生校服,由于会紧贴着皮肤,所以新发放的夏季学生校服订做在首次穿着前更是要先清洗过后再穿。其实不光是学生校服,其实包括很多我们平时购买的时装,也要做到首次穿着之前先清洗,这样既卫生又安全。
㈣ 通知各班班长到总务处领取新校服,领取时间是9月12日上午10。写通知。
. 通知
请各班班长到总务处领取新校服。
领取时间:9月12日上午10:00
总务处地址xxxxxxxxxx
校总务处
. 2019.9.10
或者
通知
请各班班长于9月12日上午十点到总务处领取新校服。
校总务处
. 2019.9.10
㈤ 芙蓉区小学校服的发放原则是多久发一套
春秋冬一套。夏一套。一年换一批。
㈥ 校服拖延发放可以举报吗
学校在收到校服之后,应该对校服的质量进行检查,检查校服质量合格之后再发送给学生。学校拖延发放校服时,为学生安全作考虑,学生不可以直接举报。
㈦ 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的通知怎么写
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的通知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写:
1、标题
第一行正中写上标题,如“领取新校服的通知”。
2、称呼
开头需要写上对被通知人的称呼。比如开头写“各班班长”,之后写上冒号。
3、写上领取新校服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安排
例如:请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到某地来领取新校服,每个班需要领取的新校服数量为......请各位班长根据本班需要领取的校服数量另外带一些人一起来领取。
如有其它事情需要说,可以加上注意事项。
4、落款
最后要写上通知的时间,以及发出这一通知的单位。
(7)校服发放注意事项扩展阅读:
写通知的注意事项:
1、内容要具体,语言确切
制发通知的目的是为了回答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撰写通知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2、层次要清楚,段落分明
层次,即文书内容的表现次序。就是一份文书,写几个问题,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有序号,有标题或观点,一目了然。
3、篇幅要简短,文字精练
通知事项,不管是做出指示,还是部署工作,或是安排活动,对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要求,都应当具体、明确,简明扼要,不能含糊,模棱两可,这样受文对象才能把握要领,落到实处。
㈧ 班主任发放校服步骤操作的合格标准及优秀标准
班主任应该先统计好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所穿校服的尺码,然后把班上所有校服安尺码分类放好,再根据统计好的尺码发放给每一个人。
㈨ 高考时穿衣服有什么讲究
高考时穿衣服的讲究是衣服简单无图案;选择舒适,清爽的衣服;穿带有特殊含义的衣服;不穿带有数字,英文,文字的衣服;不穿校服。
1、衣服简单无图案
高考时一定要穿简单无图案的衣服,老师也会在考前强调这样穿衣的重要性。衣服上不能有金属,也不能用带有金属的腰带,高考当天穿衣时要尽量保持简单无图案的衣服,高考后随你发挥。
2、选择舒适,清爽的衣服
高考时天气会比较热,高考当天的穿衣,舒适很重要,不建议考生穿新衣服,因为新衣服都没有好好穿过,很难知道它的舒适性。
此外色调上也应着重清爽,7月的天气不仅热,而且进入了雨季,这样的天气,考生很难有个好心情,而清爽的衣服却有助于考生放平心态。
3、带有特殊含义的衣服
考生可以选择去穿一些带有特殊含义的衣服,例如幸运色的衣服,人的心理暗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考生认为这件衣服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在考试的时候考生信心就会倍增,思路也会更清晰,对于一些题,考生就会信心满满,就算不会去蒙,答对的几率也会很大。
4、不穿带有数字,英文,文字的衣服
考生尽量不穿带有数字,英文或文字的衣服,毕竟高考很重要,虽然衣服上的这些不会真正带来什么好处,但是为了避嫌还是不要穿了。
有些严格的考场,绝对不会让这样的考生进入,一旦真的被拦着,到时候影响可就大了,考生要注意。
5、不穿校服
为了保证高考的公正性,是绝对不允许穿校服去高考的,一旦遇到同校的监考老师,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误会,因此为了避嫌,高考时是绝对不允许考生穿校服去考试的。
㈩ 选校服的注意事项
查标识、看面料。
首先要查看其标识上的信息是否完整,各项内容是否清晰明确。在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中对标识有明确要求:每个包装单元应附使用说明,至少包含下列内容——服装型号及配饰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维护方法,产品名称,本标准编号,安全技术类别,制造商名称和地址。其中,每件校服上都应有包括前三项内容的耐久性标签,一般放在侧缝处,后几项内容应采用吊牌、资料或包装袋等形式提供。
其次要看校服面料。家长可以通过校服面料成分含量来判断优劣。GB/T 31888-2015中要求,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特别是夏季校服),其含棉量需达到35%以上。
提醒:
如果所选购校服的含棉量低于35%,请谨慎选购。
如果校服无标识或标识不全,产品的吊牌、耐久性标签与外包装标注的内容不一致,包装粗糙、印刷模糊不清,这样的产品可能是不合格产品,请谨慎选购。
查外观、看做工。
GB/T 31888标准分别从色差、布面疵点、接缝强力、接缝处纱线滑移、绳带附件等方面对校服外观质量及缝制质量作出了明确要求。家长可从以下方面观察:
(1)查看校服表面有无明显疵点、色差;
(2)查看缝线是否有脱缝、漏缝、歪斜现象;
(3)轻拉侧缝处,查看是否存在缝线断裂现象;
(4)关注绳带的存在形式和伸出的长度,未固定或伸出长度过长的绳带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提醒:
请谨慎选购有绳带或绳圈的校服产品,以免孩子们玩耍时被勾挂住,造成勒伤、绊倒、窒息等危险。
闻气味、看质地。
购买的校服开袋后,应抚摸校服质地,轻轻嗅闻产品是否有异味,如有霉味、汽油或煤油味、鱼腥味或芳香烃味,则说明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提醒:
建议校服在穿着前先进行洗涤,去除织物在制作加工过程中的残留物,以防对皮肤造成刺激,引起不良反应。
二
我们为校服质量提供把关服务
一直以来,青岛质检院国家生态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坚持“科学、公正、服务、进取”的质量方针,按照国家相关“双送检”制度的要求,承担着青岛市校服的“双送检”检测工作,严格依据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进行检验检测,严把校服质量关,不断推动校服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为祖国的未来保驾护航。
名词解释:
“双送检”制度是根据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的《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校服应当经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向使用单位供货。校服使用单位应当验明并留存校服出厂的检验报告,确认产品标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同时,为了防止个别生产企业将送检之外的校服以次充好,校服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校服进行二次检验。
“双送检”制度就像是给校服质量加上了“双保险”。家长通过查看校服的两份检验报告,能清楚地了解校服的质量情况。采取“双送检”制度,是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保障校服质量和安全的有力手段,从而进一步减少校服质量安全隐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