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服知识 > 形容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形容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发布时间:2021-06-09 17:45:17

A. 什么四字成语里有带有刚和柔这两个字

带有“刚”和“柔”这两个字的四字成语有:外柔内刚、内柔外刚、以柔克刚、柔能克刚、摧刚为柔、外柔中刚、吐刚茹柔、能刚能柔、做刚做柔、刚柔并济、柔胜刚克、刚柔相济。

成语解释如下:

B. 在柔和静的成语

没有含柔和静的成语,含柔的成语如下:

摧刚为柔 摧:挫败。变刚强为柔顺。
刚柔相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刚中柔外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柔肠百结 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形容心中郁结着许多愁苦。
柔茹刚吐 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比喻欺软怕硬。
柔心弱骨 形容性情柔和。
茹柔吐刚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吐刚茹柔 柔:软;刚:硬。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软。
温柔敦厚 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
优柔寡断 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怀柔天下 使天下归服。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服。
内柔外刚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仁柔寡断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柔肠百转 形容情思缠绵,翻腾不已。
柔肠寸断 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
柔而不犯 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柔肤弱体 指柔弱的身体。
柔筋脆骨 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软无力。
柔能克刚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柔能制刚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亦作“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柔懦寡断 指软弱面不果断。
柔情绰态 指柔美的情态。
柔情媚态 指柔美的情态。同“柔情绰态”。
柔情密意 指温柔亲密的情意。
柔情蜜意 温柔甜蜜的情意。
柔情侠骨 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
柔茹寡断 柔茹:柔软。指处事软弱,不果断。亦作“柔懦寡断”。
柔声下气 犹言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柔远怀迩 怀柔远方,安抚内地。
柔远怀来 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
柔远能迩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指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柔远绥怀 安抚远方归顺者。怀,归附。
柔远镇迩 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柔枝嫩条 柔嫩的枝条。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柔枝嫩叶 柔软娇嫩的枝叶。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恬言柔舌 犹言甜言蜜语。
外刚内柔 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外柔内刚 柔:柔弱;内:内心。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以柔克刚 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以柔制刚 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优柔厌饫 比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同“优柔餍饫”
优柔餍饫 比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亦作“优柔厌饫”。
玉软花柔 形容女子娇嫩柔弱,如花似玉。
做刚做柔 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C. 柔和什么什么成语

柔中有刚
外刚内柔 〖解释〗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柔情媚态 〖解释〗指柔美的情态。同“柔情绰态”。
柔懦寡断 〖解释〗指软弱面不果断。
柔能克刚 〖解释〗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柔而不犯 〖解释〗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做刚做柔 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玉软花柔 形容女子娇嫩柔弱,如花似玉。
优柔餍饫 亦作“优柔厌饫”。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语本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优柔厌饫 见“优柔餍饫”。
以柔制刚 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以柔克刚 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外柔内刚 柔:柔顺。刚:刚强。外表柔顺,内心却很刚强。亦作“外柔中刚”。
恬言柔舌 犹言甜言蜜语。
柔枝嫩叶 柔软娇嫩的枝叶。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柔枝嫩条 柔嫩的枝条。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柔远镇迩 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柔远绥怀 安抚远方归顺者。怀,归附。
柔远能迩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柔远怀来 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
柔远怀迩 怀柔远方,安抚内地。
柔声下气 犹言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柔茹寡断 柔茹:柔软。指处事软弱,不果断。亦作“柔懦寡断”。
柔情侠骨 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
柔情蜜意 温柔甜蜜的情意。
柔情密意 谓温柔亲密的情意。
柔情绰态 柔美的情态。
柔能制刚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亦作“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柔筋脆骨 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软无力。
柔肤弱体 谓柔弱的身体。
柔肠寸断 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
柔肠百转 形容情思缠绵,翻腾不已。
仁柔寡断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内柔外刚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怀柔天下 使天下归服。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服。
优柔寡断 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温柔敦厚 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
吐刚茹柔 柔:软;刚:硬。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软。
柔肠百结 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形容心中郁结着许多愁苦。
茹柔吐刚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柔茹刚吐 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比喻欺软怕硬。
柔心弱骨 形容性情柔和。
刚中柔外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刚柔相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摧刚为柔 摧:挫败。变刚强为柔顺。

D. 以柔制刚,以刚制柔的含义

以柔制刚: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以刚制柔:用刚强的办法去制服柔和的

E. 形容柔和的成语

婀娜多姿 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出处: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四角龙幡,婀娜多姿随风传。”
风光旖旎 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出处:秦牧《花市》:“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
刚柔相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出处:《周易·蒙》:“刚柔节也。”
刚中柔外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出处:《三十六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好声好气 形容语调柔和,态度温和。
惠风和畅 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娟好静秀 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出处: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芽,称其家儿也。”
绵言细语 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轻言软语 形容说话轻而柔和。同“轻言细语”。
轻言细语 形容说话轻而柔和。
柔肠百结 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形容心中郁结着许多愁苦。
出处:《花月痕》二七回:“秋痕给跛脚提醒这一句,柔肠百转,方觉一股刺骨的悲酸,非常沉痛!整整和跛脚对哭到天亮。”
柔而不犯 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出处:《后汉书·胡广传》:“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
柔心弱骨 形容性情柔和。
出处:《列子·汤问》:“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
软玉温香 软:柔和;温:温和;玉、香:女子的代称。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旁若能够汤他一汤,倒与人消灾障。”
外柔内刚 柔:柔弱;内:内心。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出处:《晋书·甘卓传》:“卓外柔内刚,为政简惠。”
下气怡声 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出处:《礼记·内则》:“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怡声下气 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出处:《礼记·内则》:“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以柔制刚 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旖旎风光 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霎时局已到齐,真正是翠绕珠围,金迷纸醉,说不尽温柔景象,旖旎风光。”

F. 有刚和莉的成语 万分感谢 谢谢!!

刚正不阿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沉潜刚克 沉潜:深沉不露;刚克:以刚强见胜。形容深沉不露,内蕴刚强。
摧刚为柔 摧:挫败。变刚强为柔顺。
刚直不阿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刚克消亡 刚正的人就不能存在了。
刚肠嫉恶 刚肠:性情刚直;嫉:憎恨。性情刚直,憎恨邪恶。
刚柔相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刚中柔外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刚愎自用 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刚毅木讷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金刚怒目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柔茹刚吐 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比喻欺软怕硬。
茹柔吐刚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吐刚茹柔 柔:软;刚:硬。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软。
血气方刚 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至大至刚 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
百炼成刚 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刚戾自用 见“刚愎自用”。
金刚努目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金刚眼睛 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
内柔外刚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破坚摧刚 谓攻破摧毁强敌。
气血方刚 犹血气方刚。谓精力正值旺盛。
柔能制刚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亦作“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外柔内刚 柔:柔顺。刚:刚强。外表柔顺,内心却很刚强。亦作“外柔中刚”。
以柔克刚 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以柔制刚 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做刚做柔 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柔能克刚 〖解释〗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外刚内柔 〖解释〗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柔中有刚
找不到莉字的成语

G. 关于柔的成语

柔枝嫩叶
词 目 柔枝嫩叶 发 音 róu zhī nèn yè 释 义 柔软娇嫩的枝叶。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出 处 明·郑若庸《玉玦记·忆夫》:“绿茵尽摘不留,且莫惜明年难茂,柔枝嫩叶,多应人采揪。轻舒手,罗裙宽褪腰肢瘦。” 示 例 温香...
344字 2007-2-24 了了吗

柔远怀来
词目 柔远怀来 发音 róu yuǎn huái lái 释义 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 ...
85字 2007-2-25 SS7E

柔筋脆骨
【柔筋脆骨】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软无力。...
45字 2006-7-26 Rola234

柔茹刚吐
【柔茹刚吐】《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 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后因以“柔茹刚吐”比喻凌弱畏强,欺软怕硬。...
161字 2006-7-26 Rola234

外柔内刚
成语:外柔内刚发音:wàiróunèigāng释义:柔:柔弱;内:内心。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出处:《晋书·甘卓传》:“卓外柔内刚,为政简惠。”...
141字 2007-3-4 jinji205

做刚做柔
成语:做刚做柔拼音:zuò gāng zuò róu解释: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五回:“又叫宅里再暖出一大瓶酒来与脚户吃,做刚做柔的将脚户打发散去。”又第四三回:“那禁子们做刚做柔的的解劝。”...
222字 2007-3-3 zhangxuxin8765

刚中柔外
发 音 gāng zhōng róu wài 释 义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出 处 《三十六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
248字 2007-2-26 guohan2007

茹柔吐刚
词 目 茹柔吐刚 发 音 rú róu tǔ gāng 释 义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出 处 《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176字 2007-2-8 cnnzee

柔胜刚克
【词语】:柔胜刚克【注音】:róu shèng gāng kè【释义】:柔:柔顺;克:胜。一个以柔顺取胜,一个以刚强取胜。比喻方法虽然各异,但是结果相同,都能取得成功。...
165字 2007-3-15 高楼居士

外刚内柔
成语:外刚内柔发音:wàigāngnèiróu释义: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功臣,过求姑息。边蕃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

柔枝嫩条
词 目 柔枝嫩条 发 音 róu zhī nèn tiáo 释 义 柔嫩的枝条。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出 处 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
165字 2007-2-25 了了吗

恬言柔舌
成语词条: 恬言柔舌 成语发音: tián yán róu shé 成语释疑: 犹言甜言蜜语。 成语出处: 唐·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故有知之者,有怒之者,怒不附己者,怒不恬言柔舌道其盛美者,怒守直道而违己者。”...
211字 2007-2-24 了了吗

柔心弱骨
词 目 柔心弱骨 发 音 róu xīn ruò gǔ 释 义 形容性情柔和。 出 处 《列子·汤问》:“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
145字 2007-2-23 了了吗

以柔制刚
成语 以柔制刚 发音 yǐ róu zhì gāng 解释 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116字 2007-2-6 981059152

摧刚为柔
摧刚为柔 ( cuī gāng wéi róu ) 解 释 摧:挫败。变刚强为柔顺。 出 处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时。”...
171字 2007-1-22 xztlsy

柔远镇迩
词目 柔远镇迩 发音 róu yuǎn zhèn ěr 释义 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
78字 2007-2-25 SS7E

柔远绥怀

H. 用“柔”组成 成语

摧刚为柔 摧:挫败。变刚强为柔顺。
刚柔相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刚中柔外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怀柔天下 使天下归服。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服。
内柔外刚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仁柔寡断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柔肠百结 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形容心中郁结着许多愁苦。
柔肠百转 形容情思缠绵,翻腾不已。
柔肠寸断 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
柔而不犯 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柔肤弱体 指柔弱的身体。
柔筋脆骨 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软无力。
柔能克刚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柔能制刚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亦作“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柔懦寡断 指软弱面不果断。
柔情绰态 指柔美的情态。
柔情媚态 指柔美的情态。同“柔情绰态”。
柔情密意 指温柔亲密的情意。
柔情蜜意 温柔甜蜜的情意。
柔情侠骨 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
柔茹刚吐 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比喻欺软怕硬。
柔茹寡断 柔茹:柔软。指处事软弱,不果断。亦作“柔懦寡断”。
柔声下气 犹言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柔心弱骨 形容性情柔和。
柔远怀迩 怀柔远方,安抚内地。
柔远怀来 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
柔远能迩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指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柔远绥怀 安抚远方归顺者。怀,归附。
柔远镇迩 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柔枝嫩条 柔嫩的枝条。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柔枝嫩叶 柔软娇嫩的枝叶。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茹柔吐刚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恬言柔舌 犹言甜言蜜语。
吐刚茹柔 柔:软;刚:硬。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软。
外刚内柔 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外柔内刚 柔:柔弱;内:内心。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温柔敦厚 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
以柔克刚 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以柔制刚 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优柔寡断 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优柔厌饫 比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同“优柔餍饫”
优柔餍饫 比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亦作“优柔厌饫”。
玉软花柔 形容女子娇嫩柔弱,如花似玉。
做刚做柔 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I. 五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里形容人刚强无比的成语

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出处:《周易·蒙》:“刚柔节也。”刚正不阿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刚直不阿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刚中柔外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出处:《三十六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内柔外刚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出处:《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挠直为曲将直的拗成弯的。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出处: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二》:“挠直为曲,斫方为圆;秽素丝之洁,推亮直之心。”确固不拔刚强坚决,不可动摇。同“确乎不拔”。确乎不拔刚强坚决,不可动摇。出处:《易·乾》:“确乎其不可拔。”柔能克刚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柔能制刚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亦作“柔能制刚,弱能制强。”出处:《后汉书·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铁肠石心比喻刚强而不为感情所动的秉性。出处:唐·皮日休《桃花赋》序:“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铁打心肠谓心肠像铁铸成的。形容人刚强的秉性。出处: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八出:“望断天涯无故人,便做铁打心肠珠泪倾。”铁石心肝犹言铁石心肠。形容人刚强的秉性。同“铁石心肠”。出处: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俺虔婆生下一副铁石心肝,皱著柄冻凌觜脸,把俺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功臣,过求姑息。边蕃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万夫莫当形容非常勇敢。同“万夫不当之勇”。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吾闻公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无所畏惧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吾膝如铁比喻刚强不屈。出处:《元史·李齐传》:“吾膝如铁,岂肯为贼屈?”熊心豹胆比喻非常胆大。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老元帅!我有熊心豹胆,怎敢掩藏着赵氏孤儿。”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屠杀或性格刚强。出处:清·梁启超《论权利思想》:“试一读欧美诸国法律发达史,如立宪政,废奴隶……等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风肉雨中熏沐而来。”血性男儿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出处: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闺阁中的须眉男子,我铁挺生也是个血性男儿。”一往直前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同“一往无前”。出处: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一以当百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出处: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以柔克刚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以柔制刚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勇冠三军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勇猛果敢形容处事勇敢决断。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至大至刚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一身都是胆极言胆大勇敢。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万夫不当之勇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璠良》:“此子六韬三略皆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与形容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蕾丝长袖上衣配什么裙子 浏览:852
中老年男八角帽帽子编织 浏览:121
怎么洗白裤子不容易黄 浏览:87
我要学编织帽子的织法 浏览:97
幼儿卡纸手工帽子步骤图片大全 浏览:42
蓝色金丝绒裤子搭配图片 浏览:783
大码外套 浏览:442
男套头外套 浏览:536
男士卫衣海关编码是多少钱 浏览:568
女短款加大羽绒服 浏览:563
keno的衣 浏览:41
t恤简笔画怎么画 浏览:589
老年人穿牛仔外套 浏览:209
把裤子扎进靴子里 浏览:648
睡衣朋友里面的男嘉宾 浏览:310
清朝帽子上的珠子颜色 浏览:255
衬衫可以不打领带么 浏览:848
jk制服快递 浏览:639
旗袍展览策划方案 浏览:403
ucla男装怎么样 浏览: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