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衡阳县第一中学的办学条件
扬创业精神,营造优美环境。近几年来,在原来财政已投入3500万元之后,又多方筹资3000万元.着重用于征地、学校二期工程建设、绿化美化校园和实施教学设备现代化。学校先后五次征地,将搬迁时的校园面积扩大了100亩,现在校园面积已达到268亩。到目前为止,一栋新教学大楼、一个400米标准田径场、一条服务街、现代化图书馆、四栋男生宿舍、两栋女生公寓、四栋教工宿舍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综合办公楼和拥有5000个座位的体育馆即将破土动工,待这两项工程竣工,学校建筑面积将达到9万平方米,比搬迁前将扩大5倍。
待二期工程全部竣工,学校的办学条件彻底改观,办学规模日趋扩大,办学声誉名播三湘,将真正成为衡阳市乃至湖南省“现代教育的一艘航空母舰”。 李和平
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1956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湖南师大化学系,1982年至1993年,历任衡阳县四中化学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副教导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1993年至今,任衡阳县一中校长,1998年当选为衡阳市人大代表,同年兼任衡阳县教育局副局长,2003年当选为湖南省人大代表,2004年兼任衡阳市人民政府督学。担任县一中校长以来,积极致力于学校教育管理,深具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高水平的办学思想、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和高超的教育管理艺术,孜孜以求,追求卓越;善于洞察先机,把握全局,思想敏锐,教、管兼长,敢于创新求变,与时俱进。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并获国家级奖的教育管理论文多篇,多次在省、市重点中学会上介绍经验,多次被邀参加省市重点中学检查验收,2003年被推选为中国高中校长工作研究会理事,2005年被授予“全国中小学1000名杰出校长”称号。
宋元东
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中学化学骨干教师、衡阳县基础教育化学学科带头人。1983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衡阳县六中副教导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2003年至今任衡阳县一中党总支书记。任教高三化学16届,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教育工作者。1996年和1999年因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化学奥赛成绩优异荣获省化学学会颁发的“优秀园丁奖”证书。曾先后参与《中学化学考点辅导与能力训练》、《高考热点剖析与模拟训练。化学手册》及《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化学》等辅导丛书的编撰工作,获奖和发表的论文有《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探微》、《运用实验手段培养学生能力》、《警惕氮氧化物的毒性》等。参予的教研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2004年获省一等奖。
李秩生
男,大学本科,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衡阳县一中副校长,曾记二等功一次。所写论文获国家级二等奖2篇,并在《湖南教育》、《德育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肖永良
男,1964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衡阳市优秀教师,衡阳市物理学会会员,衡阳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曾先后评为市优秀教师一次,记三等功二次,1988年、1994年先后两次获衡阳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物理科一等奖,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一篇,参研课题获省一等奖,自制教具获省二等奖,省级论文三等奖两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论文三篇。
戴明安
男,1964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衡阳市优秀教师,衡阳市物理学会会员,衡阳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曾先后评为市优秀教师一次,记三等功二次,1988年、1994年先后两次获衡阳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物理科一等奖,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一篇,参研课题获省一等奖,自制教具获省二等奖,省级论文三等奖两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论文三篇。
罗礼德
男,1963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衡阳县一中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衡阳县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衡阳市教师中级技术职称评委。2001年参加国家级中学骨干教师培训。在各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7篇。《中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研究》一文获省论文评比一等奖,参与研究的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获省一等奖。
汪峰
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为衡阳县一中办公室主任,优秀教师,曾评为“全国三算教学先进个人”,所写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2篇,省级3篇,市级5篇并先后在《中外教学研究》、《湖南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刊登发表。
刘彦芳
男,1963年生,湖南师大理学学士,本科文化,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衡阳县一中教务科主任。对教学教研工作孜孜以求,锲而不舍,课堂教学求真求美,集思想性、艺术性和逻辑性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曾多次担任市县级公开课、示范课、教改课的教学,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邓韶光
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66年生,1987年参加工作,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曾任衡阳县第二中学副校长,现任衡阳县第一中学教科室主任。任教高三数学十四届,教学业绩突出。参与研究的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获省一等奖,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王戎人
1964年4月生,男,汉族。大学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学生科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员,湖南省地理骨干教师,衡阳市第三批后备学科带头人,衡阳市地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得“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师”,“湖南省优秀地理教师”,“衡阳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曾任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副校长,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站在高中地理教育第一线,长期从事学校德育工作,曾发表过《略论改革开放形势下中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校长素质论》、《元帅与好士兵》等多篇论文,并有多篇论文获奖。
刘晓林
男,生于1968年,1989年于衡阳师院毕业后分配在衡阳县四中任教数学,同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函授深造。1992年调入衡阳县一中工作,历任办公室副主任,学生科副主任,现任总务科主任,2000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2002年被选为衡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
高孝义
男,1966年生,大学本科,衡阳县一中团委书记,连续教过十三届毕业班,连续三年所带班级高考成绩列全市前茅。参与编写《高中语文知识宝典》一书。结人以诚,办学求真,工作求实,作一片阳光,照有限空间。
刘卫
女,1964年2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衡阳师院中文系,同年开始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1997年当选为县第十三届人大代表,1999年任学校妇委会主任,2000年任中学高级教师,2001年任衡阳市第三届妇女学研究会会员,2002年当选为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04年当选为学校工会女工委员会主任。发表论文有《古诗意象摭谈》、《再谈〈荷塘月色〉的语言美》、《浅谈组合型材料的审题》等。
王精华
男,1954年8月生,湖南省衡阳县人,大学文化,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事语文教育工作30年,1977年以来,他曾先后荣获市、县政府或部门奖励14次,1977年11月出席了衡阳市教育战线先代会。论文《扬“绿色文化”之长,拓环境心路,形成“双优特色”》在首届全国“绿色杯”学校环保教育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并被辑入国家级期刊。
胡晓华
男,大学本科,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衡阳县一中办公室副主任,多年从事毕业班教学工作,先后在《湖南中学物理》上发表两篇论文,1994年教师节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彭自力
男,62年生,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教务科副主任。曾任县二中教导主任,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先后参与青海、海南等出版社发行的《学法与解题技巧》《考点典例》等6种书籍的撰编。、
王林生
男,大学本科,中学生物高级教师,湖南省骨干教师,衡阳市优秀教师,衡阳县一中教务科副主任。获市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所写论文获省级一等奖一篇,主持研究的省管课题在省管课题中期研究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
肖功外
男,1962年出生,衡阳县一中英语高级教师,教科室副主任。教学业绩突出:多次受到县、市人民政府的嘉奖。1994年在全县高中英语中青年教师优秀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同年,在全市普通中学中青年教师优秀课竞赛中获二等奖。2000年,教研课<<Gymnastics>>被评为县级教研教改优秀课。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有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他所参加研究的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研究结题评比中荣获一等奖。现任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口语测试员。
廖龙初
男,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94年7月参加工作,中学历史一级教师,曾多次在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所撰写的论文《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获省级一等奖,多篇论文在《德育报》、《历史教学》等刊物上发表,教学教研成果较突出。
文春
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学委员会会员。衡阳市高中毕业会考命题库成员,先后在《湖南教育》、《中国体育报》发表论文、新闻数十篇。
董荣耀
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赵力生
男,中共党员,1974年5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函授研究生,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现为衡阳县一中学生科副主任。2004年参与研究的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获省一等奖,2006年所参与研究的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研究结题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参与编写校本教材《德育》。从2003年开始,在《中外教学研究》《考试报》《语文报》《考试指南报》《高中生》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9多篇。
谭卫楚
男,汉族,1973年生,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在读),中学英语教师,中共党员。历任学校教研组长、办公室副主任,多次在市级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三次在全国中学英语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刘国辉
男,办公室副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湖南省数学会理事, 湖南省“芙蓉创新奖”中学数学科评委。 参与编写高中数学《激活潜能》众书, 发表《浅谈数学教学提问的艺术》等论文多篇,长期从事高三数学教学教研工作,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B. 邹高帆老婆是谁
这个不清楚,但邹高帆的简历可以告知你一下。
1980.09——1983.07,就读于衡阳师院中文系;
1983.07——1986.06,衡阳县第二中学教师;
1986.06——1991.08,衡阳县委宣传部干事;
1991.08——1992.03,衡阳县西渡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1992.03——1993.02,衡阳县英陂乡党委副书记;
1993.02——1993.05,衡阳县木口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1993.05——1997.12,借调新华社湖南分社工作;
1997.12——2000.01,借调衡阳市委、市政府新闻办工作;
2000.01——2000.05,中共衡阳市委办干事;
2000.05——2002.03,中共衡阳市委办业务指导科主任科员;
2002.03——2005.03,中共衡阳市委办秘书三科科长;
2005.03——2008.09,中共衡阳市委办副主任;
2008.09——2011.05,中共衡阳市委副秘书长;
2011.05——2013.06,中共衡阳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市政府接待处处长、党组书记;
2013.06——2016.08,湖南衡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党组书记。
2016年4月18日,湖南省纪委三湘风纪网通报了衡阳多名处级干部被查的消息。衡阳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邹高帆涉嫌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
免去职务
2016年8月,免去邹高帆的衡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职务。
依法双开
2016年10月21日,经衡阳市纪委立案审查并报经衡阳市委批准,决定对申伟亮、邹高帆等2名市管党员领导干部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经查,邹高帆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用公款支付宴请、送礼;严重违反生活纪律,长期与多名女性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项目承揽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他人财物,涉嫌违法犯罪。
邹高帆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党员意识淡薄,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其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市纪委决定,并报市委、市政府批准,给予邹高帆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C. 我想去衡阳市二中去读书但不知道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这么样!地址是在衡阳西站那边
挺好的。
衡阳县第二中学坐落于古镇渣江。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孕育了清代名臣彭玉麟,哺育了清代大书法家曾熙,诞生了当代著名作家琼瑶。
衡阳县二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前身光华中学上个世纪初就置办于此。1956年秋,渣江完全小学附设初中班在光华中学旧址上开班,1958年更名为“衡阳县第二中学”,当代文豪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校名。
该校校园面积近百亩,建筑面积37450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5000万元,现有教职工179人,其中专任教师138人,高、中级职称教师93人,开设教学班33个,共有学生2231人。
近几年来,衡阳县二中投资2000万元相继兴建了综合办公楼、体育馆、标准运动场、学生公寓、综合教学楼、教师新村,学校设施日臻完美。
装备了多媒体室、电脑室、语音室、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学校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校园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学子理想的求学场所。
D. 湖南衡阳县西渡2中
衡阳县第二中学坐落于古镇渣江。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孕育了清代名臣彭玉麟,哺育了清代大书法家曾熙,诞生了当代著名作家琼瑶。衡阳县二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前身光华中学上个世纪初就置办于此。1956年秋,渣江完全小学附设初中班在光华中学旧址上开班,1958年更名为“衡阳县第二中学”,当代文豪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校名。
该校校园面积近百亩,建筑面积37450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5000万元,现有教职工179人,其中专任教师138人,高、中级职称教师93人,开设教学班33个,共有学生2231人。近几年来,衡阳县二中投资2000万元相继兴建了综合办公楼、体育馆、标准运动场、学生公寓、综合教学楼、教师新村,学校设施日臻完美;装备了多媒体室、电脑室、语音室、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学校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校园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学子理想的求学场所。
早在2001年,该校就提出了“抓管理,上质量,出特色,创一流”的口号,围绕“改革、质量、规范、服务”八字工作思路,推行“师资队伍首位抓,考风建设时时抓,三个年级同步抓,面向全体全面抓”的“四抓”教育管理模式,形成了“奥赛班”、“艺术班”、“体育班”特长加合格教育模式的衡阳县二中教育特色。把“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校训贯穿学校教育始终,把“师德高尚,学识广博,教艺精湛,业绩一流”作为教师标准,通过“定目标,促学习,广竞争”闯出了一条培养周期短、青年教师成长快的新路子,使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该校现有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8人,近年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的达40人次。
衡阳县二中在实施课改中,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促进教师向“科研型”转变。设立的学科教研室、特长教研室和教育科研奖在学校教研教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该校教师在国家、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84篇,有80多人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奖励,撰著或合著出版著作3部;学生在学科知识竞赛中荣获市级以上奖励110人次。特长生教育,衡阳县二中更是独树一帜。被社会誉为文化生的殿堂,特长生的乐园,飞行员的摇篮,艺术新苗的沃土。现役空军某部副师长胡世昌,就职于南方航空公司的曾辉及2008年就读于空军航空大学的谢超均是从这里起飞。中央美院的凌娜,浙江大学的许艳,西安美院的曾静就从这里迈出。该校成立的《江南雨》文学社是全国优秀文学社团、湖南省校园文学艺术联合会理事单位,社刊《江南雨》是省青少年作家协会注册社刊。德育方面,该校推行的“重身教,重氛围,重情感,重活动”的“四重”德育工作模式,创造出惊人效果,形成了“团结、文明、进取、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勤学、好问、善思、力行”的纯正学风。开展的德育活动丰富多彩,如: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周二全校性班会,每年新生军训,元旦文艺汇演,班级革命歌曲合唱赛,法制讲座等,使整个校园生机勃勃,活力四射。
近些年来,衡阳县二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为各级各类高校培养人才逾千人。2006年一、二本上线88人,2007年一、二本上线73人,2008年一、二本上线121人,高考成绩在衡阳市普通中学中跻身三甲。2002年荣获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2004年晋升为“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2005年获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学校,2007年获“市文明卫生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大为提高,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风雨同沧桑,人梯树俊杰。衡阳县二中正以崭新的面貌和骄人的成绩感动着社会,感动着人民。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照耀着衡阳县西北。二中人正以为国育才为己任,以深蕴固有的“二中精神”为动力,和衷共济,开拓进取,朝着创建三湘名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E. 渣江镇的自然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泉、铁冲、香冲等蕴藏着丰富的煤、铁、锌、铜、磷等。 全镇以农业为主,主产粮食。境内水利条件较好,渠道纵横交错,柿竹水库和斜陂堰水库的水流灌溉着大片良田。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已形成了以粮食加工、造纸、建筑安装为主的民营工业体系。渣江米粉以其色鲜、味美而闻名远近,深受衡阳人民喜爱。渣江交通方便。过境的西(渡)界(牌)、渣(江)九(峰)公路可通往衡山、南岳、双峰、湘乡县和衡阳市、渣(江)富(田)、渣(江)洪(市)、盐(田)渣(江)等公路贯穿其间。 渣江城镇建设初具规模,街道纵横有致。楼房林立,铺店粼次栉比,琳琅满目,市场交易活跃。邮电通讯设施完善,已开通程控电话,境内外交流信息方便。广播、电视、舞厅、等文化娱乐设施齐全。境内还驻有衡阳县第二中学、衡阳县第二人民医院。蒸水、柿竹水汇合,泥渣长期停滞,形成江边平地,沿蒸水河两岸是开阔的平原,良田成片,适宜菜藕生长,藕节长、表白、质嫩,外形美观,口感好,因而该镇种藕有悠久的历史,被称为“菜藕之乡”。东部的盐田黄柏老兰尖冲有一株梭罗树,省级重点保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