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品牌介绍 > 为什么古代没有羽绒服

为什么古代没有羽绒服

发布时间:2022-05-14 02:36:19

⑴ 古人没有暖气和羽绒服,他们是如何度过冬天的

虽说古代没有暖气与羽绒服,但古人也有很多办法御寒。比如在居住环境上想点办法,或者取暖工具上,以及冬日饮食上和穿着上下点功夫。

虽说穷人不能像富人那样穿着非常暖和的保暖裘衣,也没有什么暖身子的工具,不过在饮食上,一些比较便宜又能让人筋脉活络的食物,对保暖就非常有用了,比如生姜蒜辣椒等等,还有一些羊肉牛肉等温补食材,可能穷人不能像富人那样日日进补,可偶尔吃一下,暖和暖和还是可以的。一些人家还能用上低质的炭火,即便这些炭火会有很大的浓烟,会非常不适,但也能让冬日里屋里稍稍暖和点,这也是穷人过冬的一个有用的办法。

⑵ 古代人没有羽绒服穿,冬天出门不会挨冻吗

古人的保暖衣物很多,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衣物保暖,保暖诀窍就在于“多穿一点,再多穿一点”。

裘衣

说起古代的保暖衣物,大家可能会想起貂皮大衣、皮草等,但这些只有富贵人家或者山大王才能穿,平民百姓一般可穿不起。

裘是指动物皮毛做成的御寒衣物,这和远古时代身披兽皮御寒的习惯有联系。有钱人家穿狐、貂、豹皮所制成的裘衣,家境稍好的人家会选择狗裘、羊裘等。

⑶ 清朝的时候还没有羽绒服,乾隆皇帝是如何过冬的呢

虽然中国古代没有羽绒服,但是有裘衣,也就是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在冬天的时候,很多人的脖子上都会围着一圈动物的皮毛,这个皮毛就可以用来御寒了。

古时候的暖手宝叫手炉,一个用金属制作出来的容器里面放了一些耐燃的材料,在燃烧的时候既可以给人们提供热量,而且还不会散发什么异味,在冬天的时候和后宫的皇后和妃子们边聊天边拿着手炉暖手,可谓是喜滋滋。虽然以前的天气冷,但是东北自古以来就有烧土炕的习俗,在电视剧里面经常都能看到皇帝坐在炕上,这种土炕非常的暖和,就如同于现在的地暖一样坐在上面暖烘烘的,而且故宫的墙大多都比较厚,所以在冬天的时候,即便天气寒冷,寒风凛冽,但是实际上坐在宫殿里面也不会被冻着。

⑷ 袄是棉袄与羽绒服统称吗

袄,专指厚一点的短上衣:棉袄、小袄、夹袄。
单层的短上衣叫做 “褂子” :小褂、单褂。
长的单层外衣叫做 “大褂”、“长衫” 。
厚的长外衣叫做 “袍子”:皮袍、棉袍、长袍。
羽绒服,最早是在1978年才逐渐来到民间。当时不是“袄” ,而是 “外套” 。
现在的短款羽绒服,也可以叫做袄。

⑸ 古人既没有抓绒衣也没羽绒服,他们是怎么熬过冬天的

上周末,小堂作死想感受一下冬骑环岛路的酸爽。于是我穿上了抓绒,外加一件冲锋衣,满怀信心的出门了,结果还是抵不住厦门的簌簌寒风。我一个大男人独自在冷风中冻得双腿打摆、鼻涕横流,实在丢人得很

我们常说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过冬靠一身正气,那我想问一问,古人既没有抓绒衣也没羽绒服,他们究竟是怎么熬过冬天的?

花椒涂墙

在没有统一供暖系统的古代,普通老百姓用火炕、火墙取暖,可帝王的做法却很特别:用花椒涂墙。

汉代的皇宫设有温室殿,用花椒捣成的泥涂在四周墙壁保温,再挂上锦绣壁毯、羽毛幔帐,铺上豪华西域毛毯,这就是“椒房殿”。后来,“椒房”还演变为皇后的代称,成为后宫女权的象征。

棉被不够,纸来凑。在唐宋时期,人们会用楮皮纸做衣服,称为“纸裘”。它不但御寒、耐穿,而且价格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首选之物。

除了纸衣,还有“纸被”、“纸帐”。陆游的好友朱熹曾在过冬时以纸被相赠,为此他作诗感谢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绵。而纸帐,则是文人雅士喜欢的床具,印着梅花,所以又叫“梅帐”,既御寒,又风雅。

麻衣麻裤

据考究,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约四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人们的衣料在前三千年以丝麻为主,后一千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自三代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间,中原大地除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外,主要是栽种桑、柘、大麻、苎麻等,所以丝麻成为纺织品的主要原料,麻可以制作麻绳之类,丝絮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

(粗麻衣)

裘皮大衣

纸衣之类虽然也有贵贱之分,但是总是比不上真正的裘皮衣服来得富贵。尽管使用兽皮作为保暖衣物的选择非常原始,并且加工技术也早已成熟,但是由于中国一直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所以皮草的衣服并不广泛流行。加上皮草往往是从北方的游牧民族进贡而来,所以量少而价高。

明代时期,皮草就几乎不被当做保暖品,而是一种装点用的奢侈品。即便在僭越成风的明代,貂皮这样逾越身份的服饰都基本不需要朝廷下令禁止,因为实在是罕有、能买得起的人身份一般不低。

由于皮草难得,所以它更成为了贿赂权臣的硬通货,被这些官员铺在了地上、垫在屁股下作为炫耀。明末努尔哈赤起兵之后,皮草的数量就更加少了。真正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普通百姓,还是会选择更为经济实惠的羊裘,或者随便用什么填出来的厚袄子。

这种情况到了清代得到了改善,一来是统治阶层本身就是有穿着裘皮御寒的习惯,二来皮草的货源稳定了。所以我们看《红楼梦》里各种裘皮衣服的出场就很多。但是当时穿裘皮衣服的习惯是将毛朝里穿、面子上使用丝绸类面料,只在衣服的边缘露出一点皮毛的边儿,既增添了美观,又显得低调。

既然有了这种设计,大家就多了一份心思,将好一些的毛留在边缘处,也有特地拼上好皮毛的。这些露出来的毛就被成为“出锋”或“出风”,“出风头”这句俗语就是这么来的。

受冻的人往往也受贫,所以每逢寒冬政府就需要出面救济,发放粮食或衣物。前面提到的纸衣,就曾是政府发放的物资。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保暖的事儿,对于古人来说可能就是存亡大事了。

在冬季,物资的匮乏会更加显露出来,白居易的《卖炭翁》里写:“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便是这种矛盾的体现,寒冬危及生存,但是为了生存却祈愿天更冷一点。别忘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死在了冬季。

暖暖地活着多好啊!然而小堂在南方并没有暖气??

文章为【绍隆堂】原创作品

公众号:绍隆堂

⑹ 冬天,古时候的美女没有羽绒服,那她们穿什么

没有羽绒服的冬天能穿什么衣服要看家庭条件如何。有钱人家都穿貂,一般人家穿棉袄,没钱人家单衣找。


经常看一些古装剧就知道宫里的贵人们穿的都是貂皮大衣,进房子里面就脱下,出门就披上,那可是保暖抗寒的好物件。

被子也不知道是陈了多少年的硬棉花做的,而且基本上不能洗,因为洗干净之后,被子的厚度就薄了,一点都不扛风扛冷了,所以,看那些贫苦人家的被子之类,全都脏兮兮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懒,只是因为这样更暖和。


更惨一些的人是那些被战争破坏了家园的流浪者们,他们可能穿着别人扔出来的衣服,也可能只穿着一层单衣,连个避风的地方都没有,硬生生扛着冬天的寒风,不知有多少这样的人挨不过冬天。

⑺ 古人没暖气没羽绒服,要怎样度过冬天呢

古人应对寒冷,无非三种手段,即着眼于添加衣物、适当运动和以火取暧,其中又以衣服和火比较靠谱儿的。古人们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经学会了用火,以火烧烤食物、取暖和照明的手段,到了春秋时期较以往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叫做“燎炉”的工具,是专门用来烧炭取暖的家伙事儿,甚至那个时代的人已经很有了一些“自动化”的思想,在燎炉之上,多附上炭箕,以添炭或取燃着的炭,保火种不灭的同时,也方便取暖时取新炭加之。当然,这个时代的人取暖并不止烧火这一种方法,不过其它方法多半是平民所难以承受的。

第一种就是我们现在的羽绒服,裘衣。裘衣是由羊、兔、狐、獭、貂等动物皮毛制成衣。这种衣着与远古时代的披兽皮的习惯有联系。明朝以前棉花种植并不普遍,所以裘衣是御寒的最佳选择。毛面向外,且裘外再罩一层“裼衣”,这是古人穿裘衣的标配。裘衣代表着身份的尊贵,在诗词中屡见,如李白诗中“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如苏轼词中“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等。

我们现在的生活比皇上的生活都过得舒服,虽然每个人家里都多多少少有一本难念的经,可是你已经不为了吃穿冷热发愁了,只要你肯干,面包和牛奶都会有的。只是时间可能久一点而已,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加油干!

⑻ 古代人冬天穿哪种衣服比较保暖,古人出门靠什么防寒呢

古代人的冬天一般都会穿戴动物的皮毛来保暖,因为古代没有高科技,只能取材于山水自然。当然古代也分穷富,富人自然是用貂皮和动物皮毛来保暖,而穷人就只能用纸衣来保暖。纸便是用植物的纤维编造出的比较坚硬,可以抵御寒风。百姓也可以到山上砍一些柴火,烧成木炭来取暖。

生活条件再差一点的古人就只能用植物纤维编织而成的纸衣来御寒。纸衣是用坚韧的植物纤维紧密的编织在一起,十分的牢固,寒风无法吹进,古人还会在纸衣中包入一些羊毛,木棉花来保暖,所以古代的纸也能当布来使用。在我国古代的南方,用动物的皮毛来做保暖的衣服很少见,因为它是北方游牧民族穿戴的,若南方的百姓也想使用,便要去从北方进贡,所以进贡而来的兽皮都是价格比较高的,一般只有富商才能穿得起。

⑼ 中国古代冬季严寒,在棉花还未引种时,古人用什么衣物来御寒

中国历史上有过四个寒冷期,期间的气候及其寒冷,如果说早期的三个寒冷期距今非常遥远,因而当代人缺乏具体感受,那么最后一个寒冷期就在明清之际,到1900年方才结束,当代的许多老年人儿时都听祖辈讲述过那时的寒冷。

如今华东地区很少降雪,可是清朝时,大雪经常连降多日。顺治十年(年),地处南方的湖南永州连降大雪40多天“民冻死无算”;康熙九年(1670年)大雪竟然连下60天,水流湍急的黄河龙门段都被冻结,淮河更是冰冻两个多月。当时的地方志对严寒多有记载,如:湖北大冶等地,“冻饿死者甚众”;河南开封一带,“井冰,道路多冻死者”;江西南昌等地,“行人多冻死”;安徽怀宁等地,“冻绥死者甚众”;江苏盱眙等地,“民多冻死,鸟兽入室呼食”;山东临沂等地,“人多冻死”,威海“行人死者无算,屋内亦有冻死者”。

再早一些的明朝,景泰四年(1453年)冬,全国普降大雪,有些地区连下一个多月,苏州港口封冻,太湖断航,“人畜冻死万计”,其实在明初的1329年,就出现过“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奇寒天气。

弘治六年(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如果说在唐朝,纸被还是贫寒人士的专属寒衣,那么宋朝就不是了。宋朝官员的俸禄是非常丰厚的,他们日常生活十分安逸富足。苏东坡是个清官,可他做密州太守时,过的是“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奢华日子,纸被能入他的法眼,想必也是不俗之物。从刘子翚的诗中,也可见宋代纸的原料采集和制作工艺是比较复杂的,应该价格不菲,非一般百姓能所能承担得起。

与为什么古代没有羽绒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男演员吴越电影 浏览:699
伯林漂流免费观看日剧 浏览:903
危情国语完整版免费 浏览:822
灰毛衣那部电影叫什么 浏览:558
浅蓝色衣服黑色裤子好看图片 浏览:859
柴油牧马人正时皮带怎么换 浏览:612
舒淇经典电影3级 浏览:357
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浏览:932
中长款衣配什么好看图片欣赏 浏览:886
打底衣新款 浏览:313
加厚的的风衣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97
十部顶级原始人电影 浏览:561
金莎朗的完整电影 浏览:706
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848
高清电影在线观看免费 浏览:742
影音先锋爱情电影网社保三区 浏览:589
快手直播电视剧怎么才不违规 浏览:30
晚上看的网站 浏览:476
耐克裤子的标印上去的吗 浏览:671
神奇的帽子喝饮料儿童画像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