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鹿羽绒服适合各种年龄的人。
『贰』 羽绒服材质
羽绒服里面包含绒子和羽毛。
绒子是长在鹅鸭等水鸟的脖子到胸腹之间不含羽梗的毛,由于这个部位的毛经常浸在水中,所以不仅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而且它的保暖抗寒能力也是全身毛中最好的。另外,因为这部位的绒毛没有羽梗,非常柔软,纤维长而蓬松度高,折合体积较小,是制作羽绒服最上乘的材料。
羽绒服里的羽毛,是指除了上面所说的绒毛之外全身上其他部位的毛,一般是呈片状的,中间有羽梗。羽毛的保暖度较有限,没有绒毛好。
羽绒服特点:
羽绒服有重量轻、质地软、保暖好的特点。一件用尼丝纺做表面面料,用羽绒做填充物上衣,总重量500~1000克之间,是其他御寒服重量的1/6至1/2。
因羽绒柔软,用作衣服絮料,穿着舒适。羽绒不易发生纤维板结现象;面料多采用高密度的涂层织物,能保持衣内有较多的空气,保暖性能好。
『叁』 怎么判断羽绒服真假
冬天没件羽绒服傍着哪敢轻易走出家门!市场上林林总总的羽绒服,真的挑花眼。很多妹子最怕自己花了大价钱买了假货就真的太亏了!羽绒服怎样才知道是真货还是假货?让小偶来教教你吧
品牌
也是回弹力越好越奶思,因为绒毛足够蓬松,储热能力会相对较高,当然就是保暖的佼佼boy啦!不过通常300-400FP蓬松度的羽绒服,也是可以轻松应付零度以上的天气哦!
是否钻绒
钻绒就是指羽绒服里面的羽毛钻了出来,我们俗称的“掉毛”,毕竟羽毛没有绒毛那么优秀,很多商家为了省成本,用羽毛代替绒毛,虽然也是挺蓬松,但搓一搓就能看到毛毛掉出来,这样的羽绒服还是少买为妙。
『肆』 棉服和羽绒服有什么区别,保暖度一样吗
保暖度羽绒服更好。棉服和羽绒服区别有以下几点:
1、蓬松度不同
棉服:棉服的蓬松度较低。蓬松度是衡量保暖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蓬松度上,人造棉目前还无法和在自然界中进化了几千万年的羽绒抗衡。尽管最新的合成棉,比之前的人造纤维性能提高了百分之十,但和高蓬松度羽绒还是有一定差距。
羽绒服:羽绒服的蓬松度更高,意味着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来保温和隔热,所以保暖性更好。
2、耐用度不同
棉服:棉服的耐久度较低。棉服在多年使用后,填充层的蓬松性会变差,这将导致保暖性减退。因为合成棉技术在不断精进,使用十年后单纯从性能上讲,也可以更新换代了。
3、填充物不同
棉服:棉服的填充物,是棉花,及一些鸭绒的混合物,其中,多以棉花为主。
羽绒服:羽绒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见的是鹅绒和鸭绒,这两种按颜色分,又可分为白绒和灰绒。羽绒服一般鸭绒量占一半以上,同时可以混杂一些细小的羽毛。
4、干燥速度不同
棉服:棉服在被弄湿之后,可以很快干燥,蒸发棉服中的水分,恢复保暖性能。
羽绒服:羽绒服被弄湿之后,干燥需要很长的时间。
5、重量比不同
棉服:重量比低于羽绒服。在不使用的时候,占用的体积更大。
羽绒服:羽绒服重量比更好。羽绒具有更好的重量比和压缩性,在不使用的时候会占用更小的体积。
『伍』 充绒量多少才暖和充绒量150g算厚还是薄
1、什么是填充物?
顾名思义,羽绒服,里面的填充物当然是羽绒。羽绒指的是最接近羽禽体表,保暖性最好,最轻柔的那部分角质纤维。
而羽绒又细分为: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和灰鸭绒。
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两点:
第一:颜色。白色可广泛用于浅色的面料,不透色,但是对于保暖性和舒适度来说,颜色上的差别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第二:鹅绒和鸭绒。事实上,鹅绒在保暖性和舒适度上要优于鸭绒,价格自然也会比鸭绒填充的羽绒服贵。
左:鹅绒 右:鸭绒
总的来说,鹅绒比鸭绒好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绒朵更大:鹅绒的绒丝长,绒朵大,蓬松度更高,而蓬松度越高的羽绒服品质更好。
绒朵饱满:一般鹅的生长期到成熟至少100天,而鸭为40天,所以鹅的绒朵比鸭的绒朵更饱满。
蓬松度优:鹅毛绒的羽枝上平均分布着较小的菱节,鸭毛绒上的菱节较大,且集中在小羽枝的末端,所以鹅绒可以产生较大的距度空间,蓬松度更优,保暖性更强。
回弹更好:鹅毛有较好的弯曲度,比鸭毛更细更柔,弹性更好,回弹性更强。
没有气味:鹅是吃草的,而鸭子是吃杂食的,所以鹅绒的异味会小很多,处理好基本没有异味。
使用时间:鹅绒比鸭绒的使用时间更长久,鹅绒的使用时间可达到15年以上,鸭绒使用时间只有10年左右。
所以综上所述,从质量和价格上由高到底的顺序为: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
而我们所穿的羽绒服其实并不是完全由羽绒填充的,而是由羽绒和羽毛按一定比例共同填充的,这就引出了一个很重要概念:“含绒量”
2、什么是含绒量?
含绒量就是指一件羽绒服中,羽绒占全部填充物的百分比。如果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是90%,就说明羽绒占到填充物的90%,剩下10%是羽毛。
一般来讲,如果含绒量低于50%就不能称其为“羽绒服”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含绒量越高保暖性也越好,价格当然也越高。
当然,决定保暖性和价格的不仅是含绒量,还有“充绒量”。
3、什么是充绒量?
充绒量实际上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就是羽绒里面“绒”的重量。它和前面讲的“含绒量”不同,前者是一个比例值,后者就是简单的重量值。
它是决定一件羽绒服在同等条件下(种类、蓬松度、充绒量等),品质和保暖性能的关键因素,充绒量越高,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则更加优异。
而充绒量的大小基本决定了一件羽绒服的用途,本着按需选择的原则,我们把羽绒服按照保暖性能分成4个档次,当然这只是比较业余的粗略划分。
1.极限级别(-50°至-20°之间):
适合南、北极,攀登雪山等特殊极限用途的,基本都是连体款式,通常都为800以上蓬松度。,含绒量在300g以上。
2.酷寒级别(-30°至-15°之间):
一般为650-750蓬松度级别鹅绒填充的厚款,充绒量200-300g左右。
3.常规级别(-20°至-5°之间):
最常见的一个档次,一般是600-700蓬松度等级鹅绒,180-250g级别充绒量,也是我们日常较多人穿的羽绒服级别。
4.轻寒级别(-5°至0°之间):
通常是采用600+蓬松度的鹅绒或者鸭绒,但是充绒量少。
眼尖的小伙伴可能又发现了,上面出现的“蓬松度”又是什么意思呢?它跟羽绒服的保暖性又有什么关系呢?
4、什么是蓬松度?
蓬松度简称FP,一般分为550,600,700,800和900FP。而一件羽绒服保不保暖,蓬松度指数值高低的有一定作用。
羽绒由于其蓬松度高,纤维空隙中储存了比其它纤维更多的空气,而空气是不导热的,身材散发的热气跑不掉,进而保暖效果就一级棒啦。从保暖性讲,蓬松度越高越好。不过一般穿600、700蓬松度的羽绒服就够了,极端严寒的地区可以穿800、900蓬松度的羽绒服。
『陆』 为什么很多羽绒服的价格差别那么多啊,有什么不一样吗
没什么,基本都是面料和填充的区别,功能都是保暖
『柒』 都是90白鸭绒72g和67g有什么区别
羽绒服是否保暖,跟含绒量和充绒量都有关系,羽绒服装的含绒量直接影响羽绒制品的保暖性,但这并不代表羽绒服含绒量越高越暖和,保暖性还受充绒量影响。在相同的填充物材质下,充绒量越高,羽绒服肯定是越暖和。
但是,不同的填充物材质也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像黑鸭绒这样好的羽绒即使充绒量低,也比普通羽绒充绒量高保暖性好。因此,消费者选择羽绒服不能光图便宜,要注重保暖性,在查看其羽绒服含绒量是否达到50%外,还应注意其羽绒填充物的具体成分和充绒量。
『捌』 235g的羽绒服穿上抗寒吗是什么感觉
在冬季,提到穿衣保暖,相信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羽绒服,那么,羽绒服究竟为什么既保暖又舒适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人为什么会觉得冷?
人是恒温动物,身体是一个燃烧体,不断产生热量。这些产生的热量要及时排放,否则会感到热,比如夏天(中暑就是因为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的神经器官受损)。反之也不能过快排放,否则会感到冷,比如冬天(失温也是因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产生)。
在夏季当我们需要降温时,会开电扇,加速空气间的对流;冬季外部的气温很低,人体热量会加速向大气中扩散,这时就需要添加服装,阻碍、减少空气的对流,已达到保暖的作用。
因此,为了在不影响舒适的条件下更好的保暖,羽绒服横空出世...
什么是羽绒?羽绒是朵状的结构,类似于蒲公英的种子。每一朵羽绒由绒核和羽丝组成。羽绒的每根羽丝是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鳞片叠加而成。每个鳞片都是中空的,这些微小的孔隙,饱含着大量的静止空气。由于空气的传导系数最低,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使冷热空气不能对流,这就是羽绒保暖的奥秘所在。
NO.1
什么是填充物?
顾名思义,羽绒服,里面的填充物当然是羽绒。羽绒指的是最接近羽禽体表,保暖性最好,最轻柔的那部分角质纤维。
羽绒由于其蓬松度高,纤维空隙中储存了比其它纤维更多的空气,而空气是不导热的,身材散发的热气跑不掉,进而保暖效果就一级棒啦。从保暖性讲,蓬松度越高越好。
不过一般穿600、700蓬松度的羽绒服就够了,极端严寒的地区可以穿800、900蓬松度的羽绒服。
『玖』 羽绒服含绒量多少好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穿羽绒服。不过,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羽绒服。今天,我便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羽绒服。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含绒量低于50%就不能称其为“羽绒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含绒量越高保暖性也越好,价格当然也越高。当然,决定羽绒服保暖性的,其实不仅是含绒量,还有“充绒量”。
充绒量指的是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简单地说,就是羽绒里面“绒”的重量。充绒量和前面说的“含绒量”是不同的,前者仅仅是一个比例值,而后者则是简单的重量值。一般来说,充绒量越高,羽绒服的保暖性能越好。
『拾』 羽绒服的制作材料
羽绒服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羽绒和涂层织物。
①羽绒:小羽片和绒子(也称朵绒)的混合物。前者称羽,后者称绒。多用鸭和鹅的毛,经选洗分离出小羽片和绒子用作羽绒服的絮料。羽绒有灰白两种,白者为佳。羽绒服的质量与充绒量和含绒量有关。
②涂层织物选用经纬纱高密的丝绸、棉布、棉涤等织物,经轧压处理,使经纬纱之间的空隙缩小,再涂以高分子浆料,使之与织物形成交链的透明皮膜覆盖层,以封闭织物经纬间隙,在涂层浆料内加入氟磷树脂或有机硅类防水剂,使织物具有防露绒、防渗水的性能,舒适。
(10)小羽雪羽绒服扩展阅读
羽绒服的来源:
中国周代已用鸟兽的毛羽制成羽衣,也称毳衣。汉代有用牦牛毛做衣服絮料 ,唐代有取鹅的毛绒做衣被絮料。
中国羽绒服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流行,当时面料档次和加工水平都不高,款式也比较单调,含绒率低,填充量大,外观臃肿,被称为面包服。随着工艺和技术的进步,羽绒服成为服装领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消费者冬季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
在八十年代初,我国第一代羽绒服装以轻、软、暖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例如中国最早兴起的羽绒品牌之一雁皇羽绒,当时用的是涂层尼丝纺面料,其板型、款式造型为滑雪衫式的面包服、登山服,结构比较简单,后又打破传统设计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