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拿破仑典型,灰大衣,二角帽,军装是什么样子的!士兵军装还是军官军装
拿破仑打俄罗斯有个电影。网上搜一下
B. 风衣的起源是什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陆军时常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进行艰苦的堑壕战。为了使部队的军服能适应战争的环境,英国有位名叫托巴斯·巴尔巴尼的衣料商人,设计了供堑壕用的防水大衣,国外都把这种大衣称为“堑壕服”。
这种大衣最初的款式为前面是双排扣,领子能开能关(国外称这种领型为“拿破仑”领),有腰带,前后过肩,肩袢,袖袢,插肩袖,有肩章,在胸上和背上有遮盖布,以防雨水渗透,下摆较大,便于活动。当时,这种大衣仅限于男士穿着,这就是风衣的由来。
风衣的演化
战壕服这种式样的风衣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并流行到民间而成为生活服装,而且成为世界上第一套被女士采用的男装女着的时髦装。风衣在民间刚开始流行,就博得女士们的欢心与钟爱,成为她们衣柜里的“宠儿”。
一些男士也不甘寂寞,因而风衣成为人们追逐的时尚,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多少年过去了,尽管现在的风衣款式繁多,变化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其设计基础仍是堑壕大衣的款式。
灰色~但不知道你的风衣有多长!如果不是太长的话,灰色翻边的比较好看!如MM的皮肤白的话,那就更漂亮了!棉线的啊~
D. 拿破仑领的由来
这种俗称大翻领的衣领,和一代枭雄拿破仑波拿颇有渊源。作为骁勇善战的将军,拿破仑虽然矮,可是他身上的军装外套相当醒目,夸张的向外翻的领子,露出里面有着燕子领的衬衣,和胸口的装饰。他之后的波拿巴王朝,一直风行这类大领子外套,人们已经习惯了将这类领子和帅气划等号,有意思的是,领子和领口的大小一直在变化,但是,里面搭配围巾的方式发到取代了燕子领,成为颇为固定的搭配。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1821年),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出生于法国的科西嘉岛,是已经没落的贵族家庭,从小爱好军事,政治,拿破仑·波拿巴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对内,拿破仑·波拿巴颁布《法国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战败并被流放。遭遇过滑铁卢战役,改变了他及帝国的命运,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1840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安葬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荣军院(巴黎伤残老年军人院)。被后人称为,战神。
E. 拿破仑风格的衣服是什么样的
传承法国贵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追求品质浪漫生活理念,力求展现出一种尊贵高雅、简约洋气的感官视觉冲击,以独到的方式演绎现代社会精英的生活方式。
欧洲时尚流行概念为元素,定位于30岁—45岁企业高管、白领一族、政界精英、商界名流等,专为追求品质生活、气度高雅,自信、睿智、尊贵的成功男士提供形象衣着。
F. 拿破仑战争时期,各国骠骑兵们的大衣有什么用途
大衣,最重要的就是穿着,保暖,晚上可以当毯子盖
G. 拿破仑的这身灰色军大衣在哪儿可以买到
如果现在买的话就只能去找裁缝定做了,因为毕竟时间太长而且帝王服饰没有人仿作,但帽子遍地都是
H.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和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军服一样吗 怎么看着那么像
红白蓝是一种很常见的军服配色,普鲁士也有很多种红白蓝配色的军服。而且我记得在拿破仑之前法兰西就有这种配色了。
区别我觉得还是挺大的,至少拿破仑时期的军服比美国独战的军服华丽太多了。拿破仑时期,帝国卫队和战列步兵团穿红蓝白的配色。他们穿的蓝上衣是短款,下摆在腰以上,大概肋骨那里,红色的部分仅限领子和肩章。还有很多用的是橙红和灰蓝为主色的军服,比如23,32,51,30,69,33团等~
美国独战期间的军服上衣以长款为主,就像我们今天穿的短风衣长度,而且他们除了红领和红肩章,衣襟上也有红色的宽边,这个法国是没有的。
补充:古装电影和电视剧里的服装是不能太当真的,他们剧组都串着用服装。比如《都铎王朝》里的女式宫装,太多穿越了-_,-
好吧我来上图(直接给网址了,否则会变形):
1807-1812年第一帝国站列步兵团的制服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66/4045116239_36e9fb64c6_o.jpg
短蓝上衣
独战期间美国军官制服
http://obernordwestfalen.com/Web%20Page%20Images/Army%20Page/American%
长蓝上衣,注意衣襟的区别
I. 请问有拿破仑这张画像的大张清晰版吗
《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 雅克·路易·达维特(又译大卫)法国(1748年-1825年) 创作时间是1793年 。规格为162cm×125cm 。材料:画布 、油彩 现藏: 布鲁塞尔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创作背景 Jean paul Marat(让.保罗.马拉)作为法国大革命中雅戈宾派的领导人之一,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湿疹。为此他每天得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一边治疗,一边处理公务或进行写作。右翼保皇党分子夏洛帝·柯黛以申请困难救济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在画面上表现的是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马拉的胸口流出,他的左手仍握着便笺,脸上露出愤怒而痛苦的表情。构图中无情的水平线只用无力下垂的右臂做突破,似乎失去任何挽救的希望。上半部分空无一物,空旷而幽深,从左侧射入的光线,照亮着马拉的身躯和面部,具有纪念碑似的立体感。画面上没有繁多的色彩,也没有复杂的缩短法,力求单纯,大卫用他的画笔唤起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经工作人员允许,Luc可以凑近画面,仔细观察细部并拍照。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首先画中的马拉被刺的伤口处于右肩锁骨下,并不是常说的颈动脉;其次,左手中的信件有几个字模糊,无法清晰读出全意; 最后,右下方木板上的提名完全不是图册中的“A marat ,David”寥寥三字,而是“N'ayant pu me corrompre, ils m'ont assassiné”(因为不能收买我,所以他们把我暗杀!)。 这个差别之大,不知何故,左边的铭牌上赫然写着“jacques louis David(et atellier)《La Mort de Marat》 1793, Don Paul David 1879>”.资料如此翔实,不由得我不乏感慨,亲身感受着来自画面本身和其背景题材的双重冲击。
J. 为什么影视剧中的拿破仑指挥作战时都穿着一件灰色大衣
拿破仑喜欢这件大衣,一是因为这件用名贵毛料制成的大衣是他最贵的一件服饰。另一个原因是大衣很合体,袖笼宽大,穿脱都很方便。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他对自己的日常开销,节省得如同乡巴佬。帽子戴旧了,他会叫人拿去整新了再用。因为有在裤子上擦拭笔尖的坏习惯,裤子上总是会留下斑斑墨迹,直到浆洗三四次之后不能再穿了,才弃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