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地上躺着一个穿着脏衣服的老人"的倒装句
On the ground there laid an elder wearing dirty clothes.
B. 在林间的小道上,她遇到一个穿着风衣的人正在散步。缩句
在林间的小道上,她遇到一个穿着风衣的人正在散步。
缩句最简为:
她遇到人散步。
【注】“在林间的小道上”作状语,删掉;“一个”“穿着风衣的”作定语,删掉;“正在”作状语,删掉。
这是个兼语句。
C. 繁华巴黎大街边,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缩句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缩句为:路旁坐着老人。
【注】“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作定语,删掉;“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作定语,删掉。
愿对你有所帮助!。
D. 修改病句和缩句
20个才5分?而且我也不会。
算了,我帮你多写点。
修改病句:
0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0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03、经过教育,“FxG”的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0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0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06、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07、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
08、玛莎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09、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
10、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11、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1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3、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14、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15、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16、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17、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18、在劳动中,我们的双手弄脏了泥土。
19、听到这个消息,我小声地议论起来。
20、这次到会的只有七十二人左右。
21、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22、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
23、儿童商店里的玩具真多,有积木,布娃娃、电动小火车、足球等。
24、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25、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衣。
26、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27、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的是可耻的。
28、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提高了。
29、同学们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一天。
缩句:
1.燕子停在电线竿上,像一个个音符。
2.群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天安门。
3.周总理关心作家何其芳同志。
4.比赛后,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
5.雅鲁藏布大峡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
6.他喝了一袋牛奶,吃了二只包子上学去了。
7.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8.“老人心想,这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
9.校园里的草地上有垂杨柳,十分阴凉。
10.老师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11.英雄的红军顽强地向山顶前进。
12.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13..我们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宝贵的时间。
14.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那棵枝叶茂盛的榕树。
15.六岁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苹果。
16.彭总经常检查海防前线战士们的战备情况和训练情况。
17.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8.风景秀丽的北戴河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19.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小翅膀。
20.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21.一位七十多岁、面色红润的老人从屋里走出来。
22.威武的长江舰停泊在灯火辉煌的武汉码头上。
23.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E. 缩写句子:他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他盼望老人送给她洋娃娃。
他穿着上衣。
缩句方法:
一、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如:
原句: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缩句:太阳照射着树林。
原句比缩后句子内容要丰富具体,但缩后句子比原句简练概括,这种练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比较复杂的句子的主要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培养我们的概括能力,也可以作为检验较复杂的句子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二、缩写,句子的方法和步骤。
1.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意。
2.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删掉四要部分(定状补)
3.检验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G. "在地上趟着一个穿着脏衣服的老人"英文倒装句
On the ground lies an old man with dirty clothes.
H. 《一个老人的问题》的答案
一个老人的问题
酒店快关门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迈进门来。酒保惊奇地望着这个陌生的顾客。看上去,他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满脸皱纹,步履蹒跚,走起路来甚至还跌跌撞撞,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右手拄着一根看上去已伴随了他二十多年的拐棍。
老人一屁股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打了个手势请酒保过来,声音颤抖地问:“有人问起我吗?”
酒保懵了,忙说:“没有啊!”
老人抬起右手,用手指揩了一下脸上的汗水,伤感地说:“那么,请给我一杯酒来,先生!”
老人喝着酒,叹着气,两只眼睛忧愁地望着门口,慢慢饮完。随后,他用拐棍支着地,哈着腰,低着头,好像寻找什么似的步出了酒店。酒保目送着他,觉得他既可怜又古怪。
十多天过去了,顾客不断光临酒店,酒保几乎忘记了那位可怜的老人。但一天夜里,酒店最后一个顾客走出门时,老人的面孔又出现在了门口。他一声不吭地挪进屋内,又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悲伤地问:“有人问起我吗?”
酒保不安地答道:“没有!”
老人抬起右手,用手指揩了揩脸上的汗水,像受了伤似的喃喃地说:“那么,请给我倒两杯酒来,先生!”
老人一口一口地抿着酒,两只眼睛呆呆地凝视着门口。酒杯空了,老人用拐棍支着地,慢慢站起身,缓缓地挪动着步子,磨蹭着出了酒店的大门。
几个月过去了,老人一直未再“光临”酒店。
一天夜里,酒店门口又传来了“有人问起我吗”……
几年过去了,酒保的答复仍是那几个字:“没有!”老人凄惨地说:“那么,请给我拿一瓶酒来,先生!”酒保同情地问老人:“一瓶酒?”老人点点头,抬眼看了看他,好像明白了他正在故意找话说。酒拿来了,老人喝着,喝着,喝光了一瓶酒。酒保的眼睛始终注视着他的脸。老人用拐棍吃力地撑起身,向酒店大门方向挪动着步子,但一个趔趄,拐棍滑出了手,他一下子跌在了地上。……
他的两腿神经质地勾住一张桌子,颤颤巍巍地伸出右手,抓住桌子腿,挣扎着想站起来,但桌子倒了。酒保赶忙奔过去,两眼涌着泪水,哭着说:“最近好像有人问起过您,爸爸!”
1.本文叙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人。
2.读文章最后一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文章内容和你的理解,伙计是不是老人的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伙计为什么要哭着说出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心理活动,请举出一例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想对文中两个人物说什么
(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
(伙计)___________________
1.孤苦无依的、企盼有人来过问的
2.
(1)不是。因为文中开头已经交代“伙计惊奇地望着这个陌生的顾客”,说明伙计当初并非认识老人。
(2)因为伙计被老人孤苦无依的处境和企盼有人来过问的心情所感动,因此他谎称“爸爸”来安慰老人。
3.可以有多个答案,我来归纳下
a.老人要求伙计倒酒从“一杯”、“两杯”到“一瓶”,说明老人内心的愁苦、孤独之情越来越沉重
b.老人由“拄着”、“支着”到“撑起身”,说明老人身体状况越来越衰弱
c.伙计由“闹懵了”、“不安地答道”到“奔过来,涌着泪水,哭着说”,说明了伙计对老人的态度和感情的变化……
4.老人:不要伤心,一辈子总会有人记得你。
伙计:谢谢你,对这位老人特殊的关心
I. 她穿着毛皮大衣整天在院子里东奔西闯.(缩句)
原句:她穿着毛皮大衣整天
在院子里
东奔西闯
缩句
:她在院子里东奔西闯
J.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缩句
路旁坐着一个老人。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去掉全部枝叶,只保留主干。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结束”。
第二种,去掉大部分枝叶,保留主干和小部分枝叶。如“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缩为“运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呢?”
(10)一个穿着风衣的老人缩句扩展阅读:
评判标准
缩句对与错、优与劣的标准:
一是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二是不改变原来的结构。如“凶恶的敌人被英勇的红军消灭了”如果缩为“红军消灭了敌人”就不行。
三是不留下多余的枝叶。如把“精彩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在掌声中结束”就多了“在掌声中”这个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