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氧
珍珠马甲鱼和蓝星鱼、丽丽鱼一样,有褶鳃一类的辅助呼吸器官,可以在水面吞咽空气,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在含氧量较少的水中可安然无恙,能饲养在鱼体密度较高的水族箱中。同时,它们浮出水面吞咽空气的姿态也颇有伫目一顾的欣赏价值
水温
这种鱼喜欢栖息于不太流动或完全静止的天然水域,而且需要的水温较高,适温范围为20~30℃,最适水温为24~27℃,对水质要求是清澈透明,适合生活在弱酸性的硬水中,所以在一些酸碱度偏高的环境中不能显现出美丽的色彩。
食性
喜欢在水族箱上层觅食,属杂食性鱼类,不择食,偏爱水蚤、摇蚊幼虫、线丝虫、水蚯蚓、虾籽、蟹籽等富含高蛋白质的小型鱼饵,也能投喂干饲料。
2. 了解珍珠马甲鱼的朋友,帮帮忙,急
得鱼病了,俗称白毛。建议单养,水族市场有专门治此病的鱼药
3. 养热带鱼珍珠马甲什么技巧
别听那两个放屁!珍珠马甲跟蓝曼龙一样,根本不是大型鱼,哪用得着80的缸!要诀就三个:水温水质和喂食
4. 珍珠马甲鱼可以放入水草缸养吗
珍珠马甲鱼可以放入水草缸养。
该鱼原先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水域,其适温范围在20~30℃,最适生长水温24~28℃,pH值6.5~8.5,硬度3~20°dGH。它的性情温和,尤其是雌鱼。
5. 如何养好热带鱼 珍珠马甲
养好热带鱼珍珠马甲,需要做到以下一些:
1、珍珠马甲鱼的成鱼体长可达12cm左右,饲养缸最好不要小于60厘米;
2、珍珠马甲最适生长水温24~28℃,需要根据当地气温情况使用加温或降温设备;
3、珍珠马甲饲养水pH值6.5~8.5都行,如果当地水质超过这一范围须调节;
4、珍珠马甲饲养水硬度3~20°dGH都行,如果当地水质超过这一范围须调节;
5、珍珠马甲不能与性情凶猛的鱼类混养,否则会因受惊吓而致体色黯淡无光;
6、珍珠马甲主要吃动物性饵料,也接受人工饲料。
6. 珍珠马甲鱼怎样养
珍珠马甲是热带鱼,鱼缸里要放个加热棒,大概将温度控制在24-26度吧,可以跟些小型的如黑茉莉,红剑,万龙等混养,饲料用普通的热带观赏鱼粮就可以了,如果经济允许,买点血虫吧,很快就长大的。
7. 珍珠马甲鱼好养吗
鱼和龟最好不要一起养,龟的要求和鱼不一样,虽然可以一起养,但是不好.不然市场上为什么有鱼缸,龟缸之分呢.
乌龟最爱吃小鱼,河虾,螺蛳,乌龟很胆小,所以要给它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经常换水,保持缸内水质洁净,搞好卫生以防乌龟发生疾病。龟缸里的水以刚到龟壳位置为最佳,因为龟缸有高出缸底几公分的“陆地”,所以不想在水里它们会自己爬上去的。
有空就让乌龟晒晒太阳,不要暴晒,温和的阳光最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还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增强钙质。
冬天要保持龟缸四周沙子的湿度,以便它更好的冬眠。夏天要采取一些降温措施,如洒水等。
刚买的小乌龟有些不知道怎么吃食,你可以教它吃食,抓住它的左爪,往外拉,然后再抓它的右爪,两只一起轻轻的往外拉,它就会伸出脑袋,然后左右方向的轻夹它的头,它张嘴的时候,把小鱼或小虾(食物)塞进去,它就知道什么可以吃了,以后你投放的食物都会咬上两口的.
8. 珍珠马甲鱼怎么养详细资料有吗
珍珠马甲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繁殖的热带鱼品种之一。我认为,初学者过了最简单的斑马关后,需要通过的第二关就应当是珍珠马甲(或者是蓝曼龙)。珍珠马甲繁殖对水质几乎无要求,无需做水,中小型繁殖缸,裸缸,水温27度,无需加氧和过滤,繁殖条件不高。
珍珠马甲(或者是蓝曼龙)的繁殖包括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亲鱼产卵;第二阶段是仔鱼养成。第一阶段相对容易,第二阶段则相对较麻烦。这主要是因为,虽然珍珠马甲产量大(通常在1,2千粒,多时可5000以上),但鱼卵小,仔鱼小,仔鱼成活率低,提高成活率是繁殖这种鱼的难点。
珍珠马甲产卵不需要很大的缸,中小缸即可;但仔鱼孵化最好用比较大的缸。
我使用的是50*30*30cm的繁殖缸,比较大,产卵和养仔鱼都够了。
种鱼:选择种鱼是第一步。当然要有公鱼和母鱼了。不同种类的鱼,使用的公鱼/母鱼的比例是不一样的,珍珠马甲的比例是1:1,呵呵。
6月11日把公鱼放入前面的大繁殖缸,6月12日早上把母鱼放入另一个小缸中。
两个缸紧靠在一起,这样两条鱼可以相互看得见,酝酿一下感情。公鱼颜色变得
更鲜艳,母鱼好像没什么反应。
12日晚,将母鱼捞入大缸,和公鱼放在一起。
6月13日,公鱼开始吐泡,开始追逐母鱼。
6月14日中午开始,两鱼开始交配。 交配过程是:公鱼在泡巢下面,母鱼主动游过来,两鱼缠绕,在泡巢下产卵。然后公鱼将母鱼赶跑,自己清理战场,把散落的鱼卵收集起来,放到泡巢下面。这种交配从中午12点多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左右,差不多每10几分钟一次,总共大概有二十几次。每次少则10几粒,多则上百粒。
产卵的间歇,公鱼不断修理泡巢,珍珠繁殖时,公母鱼都完全禁食,这样可以专心产卵,亲鱼不会吃掉鱼卵。我认为这应该是鲈型目的鱼进化上较鲤型目(如斑马鱼)先进的一个证据。鲈型目的鱼的脑神经系统中多了一道管理食欲的‘门’,在繁殖时,这道门自动关闭;而鲤型目的鱼则没有这道门,它们只要饥饿就要吃东西,不管自己是不是在产卵。这说明鲈型目的鱼的神经系统比鲤型目的鱼更复杂,更先进。
中午11点左右,发现多数小鱼均已孵出,从产卵到出小鱼,不到24小时,这跟我的水温高(29度)有关系,若水温低的话,可能需36小时才出小鱼。下面是已经垮掉的泡巢,和里面许多的小鱼。现在看来,小鱼数量不算太多,但也不算少,大概有2,3千吧。如果母鱼肚子足够大的话,达到6,7千都是可能的。可以看到有一些没受精的白卵,现在看来不算太多,属于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