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感觉波司登的羽绒服很薄的样子不保暖,为啥大家都还买捏
羽绒服的保暖度和薄厚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看绒的质量,即绒的丰满度,绒越柔软、细密越保暖,现在厂家出的羽绒服都是向这个方向发展,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美观、舒适度。我表达能力差,不知比看懂没有^
⑵ 羽绒服厚好还是薄好,保暖效果怎样呢
关键是质量 厚薄没有太大的关系吧 不过在羽绒质量相同的情况下 当然是厚的暖和了 但是也相应的活动起来不方便啊
⑶ 薄羽绒服穿着保暖吗
薄点没关系,贴身的薄款羽绒服绝对抵得上肥大的厚款羽绒服。 关键是不能太大,大了灌风,容易感冒。
0到5度时候穿薄款羽绒服里面里面至少穿件毛衣,不然肯定会冷。
骑车的时候手怕冷,要戴厚手套,腿也要保护好。
⑷ 虽然羽绒服的厚度不在薄厚,但蓬松度也差的真的能保暖吗
蓬松度是国际上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羽绒服是蓬松度越好越保暖,蓬松度差的羽绒服不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与充绒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充绒量是羽绒服中羽绒的重量(一件多少克),含绒量是指羽绒服中羽绒的成分比例,例如90绒:90%羽绒10%羽毛。
蓬松度是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比如说,一盎司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600立方英寸则称该羽绒的蓬松度为600。一般而言,肥美、成熟的禽类,其羽绒的蓬松度高,相反,小的禽类蓬松度较低。
充绒量代表了绒的“量”, 而含绒量决定了绒的“质”,蓬松度也是其中重要衡量指标。在充绒量相当的情况下,蓬数越高,保暖功能越好。由于蓬松度越高,羽绒所包含的隔热空气就越多,隔热性能因此也就越好。
(4)羽绒服薄不代表不保暖扩展阅读:
充绒量和含绒量是不一样的,含绒量算的是百分比,而充绒量就是充进去的实际羽+绒的质量克数,它和衣服的大小、长短、款式等因素有关。
充绒量大的羽绒服不一定更暖和,因为还涉及到含绒量的因素。绒本身的保暖作用非常大,80%的含绒量就比75%的暖一些。
羽绒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见的是鹅绒和鸭绒,这两种按颜色分,又可分为白绒和灰绒。在市面上的羽绒服按照价格来看,排序为: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通过对羽绒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体验,一般来说相同质量和含绒量的鹅绒比鸭绒的保暖性、蓬松度等好些。
⑸ 超薄羽绒服的保暖性会差吗
不会差,因为超薄羽绒服虽然薄,但其填充物是更保暖的材料,比如说羊绒或驼绒,而那些厚羽绒服一般是鸭绒的,放心好了,不会冷的,满意别忘给分哦
⑹ 波司登羽绒服好薄能保暖吗
波斯登质量不行,很薄,跑绒是肯定的,而且面料不透气,就是件加了鸭子毛的雨衣,里边湿透了更冷,质量差,售后更差
⑺ 厚的羽绒服一定比薄的保暖吗
羽绒服的保暖性取决于含绒量、充绒量和羽绒蓬松度。并不取决于厚薄。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羽绒服含绒量不得低于50%。一般来说,含绒量高的羽绒服保暖效果就会更好。选择70%—80%的含绒量就足以满足需求。
而充绒量是指羽绒中羽绒的克重,国家标准并没有对这一指标作出强制规定。在蓬松度适当的前提下,充绒越多就越保暖。当然,充绒量跟衣服的大小、长短、款式也有很大关系。
第三是蓬松度。羽绒的蓬松度适当,羽绒间形成一定的隔热保暖层,隔热性能就好。如果羽绒服里的羽绒加得过多,羽绒之间的空隙会被压实,反而影响蓬松度,降低保暖效果。
检查蓬松度的方法:第一招是按压,将羽绒服放平,用手按压随即松开,如果很快能够恢复原样,就说明蓬松度好。还有一招是轻轻拍打,蓬松度高的羽绒服,轻轻拍打后能够迅速恢复原来的蓬松状态。
轻型羽绒保暖吗?羽绒不是应该越厚越保暖吗?
从实验结果,我们看到,含绒量80%的中长款羽绒、短款羽绒和中长款薄型羽绒中的矿泉水瓶在40分钟后的温度分别为48℃、46℃、46℃。是长款羽绒、厚款羽绒一定比较保暖吗?答案:不一定。
看羽绒服是不是保暖,主要看含绒量与充绒量。
据了解,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为宜,具有一定的蓬松度,质量好的羽绒服摸起来手感柔软,有完整的毛片,有羽毛梗但不能多,同时还要保证毛梗细软;充绒量的多少,涉及羽绒服的保暖程度,应根据自己穿着的需要来确定。
提醒:充绒量是指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总重,它跟衣服的大小、长短、款式,跟羽绒的质量有关,不是充绒越多、衣服越沉,羽绒服就越保暖。
因为随着填充密度的增大,通过填充料传导而损失的热量也增多,提高羽绒填充物的蓬松度才能提高保暖性。蓬松度越高,羽绒所包含的隔热空气就越多,因此隔热性能就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市面上一些轻型羽绒服保暖效果也很好的原因。有些充绒量多的羽绒服掺有毛片羽丝、绒丝及粉碎毛,即使含绒量相同,其蓬松度下降,保暖性也随之下降。
⑻ 羽绒服是薄款暖和还是厚款暖和
肯定是厚的暖。轻薄羽绒的优势在于轻巧,没那么臃肿。现在全球气温升高,冬天冷的时长再减少,室内普遍有暖气所以轻薄羽绒才兴起。
⑼ 羽绒服的保暖程度取决于含绒量多少还是厚度啊
羽绒服的保暖程度取决于充绒量和蓬松度。
羽绒服的厚重并不意味着它包含的羽绒越多,也不意味着它更保暖。充绒量才是判断羽绒服是否温暖的重要指标之一,羽绒的充绒量决定羽绒服保暖而轻盈的特点。羽绒服内除了羽绒外,还会含有一些杂质,如羽毛,薄片等,羽绒服较重,可能是含有较多的杂质所造成的,反而保暖性更差。
羽绒服的含绒量是有国家标准的,是绒子和绒丝在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代表着羽绒服装填充物的质量好坏不代表其保暖性,国家标准中规定羽绒服含绒量要达到50%以上即可。
羽绒服是否保暖还要看羽绒的蓬松度。羽绒服的蓬松度越高,储存的空气就越多,可有效的防止羽绒服内外的空气流通。在相当数量的填充物的情况下,如果蓬松度较高,则羽绒服的保暖性更好。
(9)羽绒服薄不代表不保暖扩展阅读
羽绒服保暖性:
含绒量≠充绒量。在保证“含绒量”的条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绒服的“充绒量”应达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绒服的“充绒量”应达到200克以上,这样羽绒服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暖效果。
但从市场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品牌的羽绒服“含绒量”都达到90%左右,但“充绒量”远远低于100克,所以羽绒服并不保暖。
蓬松度是国际上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充绒量相当的情况下,蓬数越高,保暖功能越好。由于蓬松度越高,羽绒所包含的隔热空气就越多,隔热性能因此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