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户外攀岩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技术装备
攀岩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但可以使其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
安全保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 合格的装备
由于攀岩是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从此项运动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开始在不断地研制生产各种为攀登者提供安全保证和便于此项运动开展的各种装备和器械。
攀岩装备分保护性和辅助性两大类:保护性装备包括主绳、安全带、铁索、绳套、头盔、下降器及上升器等,因所有这些装备涉及到攀登者的生命安全,在购买和选用时必须注意其质量,一般地,有国际攀登委员会(UIAA)认证标记或欧洲标准(CE)标记的都能保证安全;辅助性装备包括攀岩专用鞋、防滑粉袋等,这类装备可凭自己的感觉去挑选。
● 正确的操作方式
这包括怎样正确地使用各种装备、怎样规范的去为伙伴做技术保护、怎样合理有效地进行攀登等。
● 丰富的经验
参与者在进行攀登的过程中,应不断地积累攀登、保护等各方面的经验,并培养对可能产生危险情形的预见性,如脱落的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在自然岩壁攀岩要注意有没有可能被上面掉下的碎石击中等。
装备介绍:
1、主绳
攀岩最直接的危险来自于冲坠,主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主要手段。
a)、用途:为攀登者与保护者之间建立一种可靠的远程联接,或为操作者提供安全的平衡过渡。
b)、分类及适用范围
● 动力绳:主要用于攀岩。
● 静力绳:主要用于探洞。
c) 、动力绳性能指标
● 直径:9.5~12mm,常用的为10mm或10.5mm。
● 抗拉力:22~30kN。
● 弹性系数:6%~8%。
注:冲坠系数=坠落距离/有效绳长。
d)、静力绳性能指标
● 直径:9.5~12mm,常用的为10mm或10.5mm。
● 抗拉力:22~30kN。
● 弹性系数:≈0。
e)、使用注意事项
● 应经过国际攀联(UIAA)的认可。
● 个人装备,不准转借。
●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 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当被落石击中立即进行检查。
● 使用时,绝对避免放在锐利的岩角上进行横向切割。
● 使用时,不准踩、拖或当坐垫,以防岩屑、细沙留在纤维里面,缓慢切割绳子,这种伤害是肉眼无法看到的。
● 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油漆溶剂和酸碱性化学药品。
● 严禁购买旧绳子。
2、安全带
a)、用途:为攀登者和保护者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固定。
b)、分类及适用范围
● 可调式:用于登山、攀冰、攀岩场馆。
● 不可调式:用于个人攀岩。
c)、使用注意事项
● 分清上下、里外、左右,不可颠倒、扭曲。
● 选择大小相配,松紧适度。
● 腰部带子必须反扣回去,反扣的带子长度大于8厘米。
● 穿好后必须进行检查。
● 攀登过程中不能解开安全带。
● 装备挂环不能用于任何形式的保护。
● 尽量不购买二手货。
3、铁锁
a)、用途:在保护系统中作刚性连接。
b)、分类及适用范围
● 丝扣锁:用于相对永久的保护点。
● 简易锁:用于临时性的保护点。
c)、性能指标
● 纵向拉力:大于20kN。
● 横向拉力:大于7kN。
● 开门拉力:大于7kN。
d)、使用注意事项
● 保证纵向受力。
● 丝扣锁在使用过程中要拧紧丝扣。
● 尽量避免坠落,若坠落高度超过8m,并撞击到硬物,就要报废。
4、绳套
a)、用途:在保护系统中作软性连接。
b)、分类及性能指标
● 机械缝(Sling):抗拉力达22kN。
● 手工打结(Runner):抗拉力随扁带(或圆绳)的性质及打结的方式不同而改变,很难达到20kN。
5、下升器(保护器)
a)、用途:在保护和下降中,通过它与保护绳产生的摩擦力来减小操作者所需的握力。
b)、分类及适用范围
● "8"字环:最常用的下降器。
● GRIGRI:可以自锁的下降器。
6、攀岩鞋:辅助装备,鞋底采用特殊的橡胶,摩擦力大。使用时应选择小得足以让脚感觉到很紧,这样能使脚成为一个整体,有有利于用力。
7、镁粉及粉袋:辅助装备,吸收手上的汗汁和岩壁表面的水份,以增大摩擦力
㈡ 户外攀岩需要些什么装备
岩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安全装备不可少攀岩的装备器材是攀岩运动的一部分,是攀岩者的安全保证,尤其在自然岩壁的攀登中。因此,平时要爱护装备并妥善保管。攀岩装备分为个人装备和攀登装备。
个人装备指的是安全带、下降器、安全铁锁、绳套、安全头盔、攀岩鞋、镁粉和粉袋等。 安全带: 1、主绳
攀岩最直接的危险来自于冲坠,主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主要手段。
a)、用途:为攀登者与保护者之间建立一种可靠的远程联接,或为操作者提供安全的平衡过渡。
b)、分类及适用范围
● 动力绳:主要用于攀岩。
● 静力绳:主要用于探洞。
c) 、动力绳性能指标
●直径:9.5~12mm,常用的为10mm或10.5mm。
● 抗拉力:22~30kN。
● 弹性系数:6%~8%。
注:冲坠系数=坠落距离/有效绳长。
d)、静力绳性能指标
● 直径:9.5~12mm,常用的为10mm或10.5mm。
● 抗拉力:22~30kN。
● 弹性系数:≈0。
e)、使用注意事项
● 应经过国际攀联(UIAA)的认可。
● 个人装备,不准转借。
●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 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当被落石击中立即进行检查。
● 使用时,绝对避免放在锐利的岩角上进行横向切割。
● 使用时,不准踩、拖或当坐垫,以防岩屑、细沙留在纤维里面,缓慢切割绳子,这种伤害是肉眼无法看到的。
● 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油漆溶剂和酸碱性化学药品。
● 严禁购买旧绳子。
2、安全带
a)、用途:为攀登者和保护者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固定。
b)、分类及适用范围
● 可调式:用于登山、攀冰、攀岩场馆。
● 不可调式:用于个人攀岩。
c)、使用注意事项
● 分清上下、里外、左右,不可颠倒、扭曲。
● 选择大小相配,松紧适度。
● 腰部带子必须反扣回去,反扣的带子长度大于8厘米。
● 穿好后必须进行检查。
● 攀登过程中不能解开安全带。
● 装备挂环不能用于任何形式的保护。
● 尽量不购买二手货。 3、铁锁
a)、用途:在保护系统中作刚性连接。
b)、分类及适用范围
● 丝扣锁:用于相对永久的保护点。
● 简易锁:用于临时性的保护点。
c)、性能指标
● 纵向拉力:大于20kN。
● 横向拉力:大于7kN。
● 开门拉力:大于7kN。
d)、使用注意事项
● 保证纵向受力。
● 丝扣锁在使用过程中要拧紧丝扣。
● 尽量避免坠落,若坠落高度超过8m,并撞击到硬物,就要报废。 4、绳套
a)、用途:在保护系统中作软性连接。
b)、分类及性能指标
● 机械缝(Sling):抗拉力达22kN。
● 手工打结(Runner):抗拉力随扁带(或圆绳)的性质及打结的方式不同而改变,很难达到20kN。 5、下升器(保护器)
a)、用途:在保护和下降中,通过它与保护绳产生的摩擦力来减小操作者所需的握力。
b)、分类及适用范围
● "8"字环:最常用的下降器。
● GRIGRI:可以自锁的下降器。 6、攀岩鞋:辅助装备,鞋底采用特殊的橡胶,摩擦力大。使用时应选择小得足以让脚感觉到很紧,这样能使脚成为一个整体,有有利于用力。 7、镁粉及粉袋:辅助装备,吸收手上的汗汁和岩壁表面的水份,以增大摩擦力。 安全头盔:一块小小的石块落下来,砸在头上就可能造成极大的生命危险,因此,头盔是攀岩的必备装备。岩石锥:固定于岩壁上的各种锥状、钉状、板状金属材料做成的保护器械,可根据裂缝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形状的岩石锥。岩石锤:钉岩石锤时使用的工具。岩石楔:与岩石锥的作用相同,但可以随时放取的固定保护工具。悬挂式帐篷:当准备在岩壁上过夜时使用的夜间休息帐篷,须通过固定点用绳子固定保护起来悬挂于岩壁。其他装备包括背包、睡具、炊具、炉具、小刀、打火机等用具,视活动规模、时间长短和个人需要携带。
㈢ 野外攀岩需要什么装备
1、登山鞋2、背包、背包防雨罩3、睡袋、装睡袋的大塑料袋:塑料袋一定要带,不管出发时是什么天气。不然下雨了会冷死4、防潮垫:还真见过有人不带的,早上起来脖子都歪了---着凉了5、个人餐具:勾勾眼就用树枝做过筷子,呵呵6、替换衣物、袜子:冬、夏季节不同衣物需求不一样的,自己应该明白。基本原则是:贴身的优先考虑多带、外面挡风雨的有一件就行7、应急用品:包括压缩饼干、一小瓶水、急救药品。不用多说,绿野现在糊里糊涂上山的大有人在。万一出事了,这些东西就有用了。知道自己两天之内不会挨饿,心里会踏实很多。8、指南针:不管是什么样子,总之必须有一个9、照明设备:头灯、手电,带足备用电池二、推荐用品没有它也能走下来,但是有了它会有很多方便。这些东西都不大也不重,建议还是带着好。1、防潮垫套:外挂时套子一定要带,如果装包里那就随意了2、短绳子:可以吊背包、可以做简单的保护、可以捆绑外挂、代替防风绳、晾衣服、紧急时可以搭担架。十米就够,尼龙绳可以用,几块钱3、多用工具刀:上面至少应该带一把刀、锯子、罐头刀。瑞士军刀里这一款是¥125,够用,每个配件也都有用4、手表:户外用应该是防水的,最好带夜光。5、望远镜:小一点的、视野明亮一点的就可以,倍数不必很高。迷路时这东西的好处就显出来了,¥50左右6、救生哨:要声音尽可能传的远的、尖利的,贴身挂着。几块钱7、弹性绷带:可以当作绷带,也可以当作关节保护用具,比如护膝、护踝等。体育用品店有,¥15一个8、手纸:任何时候都有急的可能……而且用来擦拭、清理帐篷、餐具也有用9、消毒纸巾:用来清洁,受伤的时候可以覆盖伤口防止感染三、高级装备这里面的东西不是谁都有的,属于比较奢侈的东西了。但是拥有之后会对提高安全性和活动质量有很大帮助。偶不多说了1、通讯设备:手台、对讲机。至少要能保证对内通讯,能对外通联就更好了2、定位设备:GPS,需要使用者对地形地理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知识,有地图或者前人的打点数据就更好了。还有一样,比上面所有这些都重要,就是人的脑子!尽量的学习、尽量的总结,积累经验远比一些教条有用;熟悉自己的装备有什么用、该怎么用,比花大价钱买贵的东西有用;留心计划,自己记地形,估算速度、体力、时间,比出事以后哭有用。
㈣ 户外登山穿什么
冲锋衣、抓绒卫衣,速干衣等等。
运动裤、冲锋裤、速干裤等等。
登山鞋、运动鞋或者徒步鞋。
㈤ 户外攀岩装备有哪些 攀岩运动装备
攀岩基本装备
主绳
贯穿攀登者、保护点和保护器的结合线。主绳是攀岩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主绳内部是缠绕在一起的多股尼龙绳,外部则包有绳皮(SHEATH)起到固定和防磨的作用。
主绳可分为动力绳和静力绳,它们的弹性不同。动力绳的弹性系数为6%~8%,100米的动力绳在受力80KG时可延伸6~8米,这样攀登者在脱落时会得到一个缓冲,减少冲力。动力绳是各种攀岩活动的主要用具。静力绳的延展性很小,弹性约为2%,一般用于下降和探洞。
只有通过UIAA或CE检测并带有其认证标志的主绳才可使用,不使用历史不明的主绳。
主绳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绝对避免在锐利的岩角上横向切割;不可踩踏或在地上拖拽,以防岩屑、细沙进入纤维造成内部磨损;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和酸碱性化学药品;每次使用前后进行检查,定期淘汰;不用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安全带
安全带穿在攀登者身上,承载因攀登者脱落或下降而产生的重量和冲力。安全带的腰带为受力部分,其余腿带等则为了舒适、便利而设计。
穿安全带时一定要将腰带从腰带扣反穿回去,否则受力时有拉开的危险;反穿后的带头长度须在10厘米以上,短于10厘米则需换更大型号的。攀登之前攀登者和保护者要互相检查安全带是否穿戴正确。
只有腰带和保护环是承重的,其它部分不可承载人体重量;装备环的承重在5公斤以下。
腰带、腿带上带有宽厚海绵垫的安全带,舒适但笨重,适用于室内攀登、定线过程中;竞技攀登时需要轻巧型安全带;传统攀登或器械攀登时,要考虑装备环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适。
铁锁
铁锁可自由开合的金属环状物,将各类保护器械、装备连接在一起。
丝扣铁锁在扣紧螺丝时能使铁锁门锁定在闭合状态,避免了不慎碰开的危险;普通铁锁不带丝扣装置,重量轻、操作便利,可用于临时保护点,若使用普通锁做固定保护,须遵循双重铁锁且对开门的原则。铁锁的纵向抗拉力大于横向抗拉力;铁锁门打开时,纵向抗拉力会降低;铁锁门是最薄弱的环节,不可直接受力。正确的使用方式是保持铁锁门闭合且纵向受力。
避免高空跌落或硬物撞击;这样会带来内部的裂痕导致铁锁作废。
先锋攀登等可能出现冲坠的情况下,攀登者应直接将主绳和安全带连接,不能使用铁锁作为中间环节。
使用UIAA或ICC认证的铁锁,铁锁历史不明不可使用。
保护器
当主绳以正确方式通过保护器时,其特殊构造能增加摩擦力,使得主绳的制动端只需较小的握力即可控制受力端的较大重量。8字形保护器以前最常用,但会使主绳反复拧转缠绕,ATC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GRIGRI,REVERSO等保护器在一定条件下会自锁,但一定要正确使用。
保证主绳以正确方式通过,分清制动端和受力端;对于不能自锁的保护器,使用中永远要握住主绳的制动端。
扁带
扁带:软性带状物,通过机械缝合或手工打结成为长度不一的闭合圈,提供保护器械之间的软性连接。
机械缝合的强度大于手工打结,但手工方式可自由调整扁带长度使其适合需要。
移动中的主绳不可直接从扁带中穿过,否则,移动带来的摩擦热会损毁扁带。
架设固定保护点时可能用扁带连接两个或更多的临时保护点,此时须注意扁带的连接方式以区分主受力点和备用受力点;还要保证一个临时保护点失效时,不冲击其它保护点,不影响整体保护效果。
快挂
扁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铁锁成为快挂,使用时一端扣入保护点,一端连接人体安全带或主绳,带来操作便利。快挂两端的铁锁都不带丝扣,存在不慎打开或收力压开的危险,所以只有一个快挂时,不能作为固定保护点使用。
先锋攀登或传统攀登的路线中使用快挂作为临时保护点,此时主绳的扣入方式和快挂开口方向非常重要。要求主绳从快挂与岩壁之间穿入,从外侧穿出,也就是说攀登者这一端的绳头在外侧;若路线存在横向走向,快挂扣入端的铁锁门要朝向路线走向的反方向,比如路线是从左至右,铁锁开口须朝左。这样可防止脱落时绳子压开铁锁门。
岩石塞
岩石塞:规格、形状不一的金属制品,可放入岩缝、石洞、石桥等地形中并固定住,成为保护点。
以放置岩塞作为保护点需要丰富的器械经验,操作者必须非常谨慎,确保岩塞在可能出现的受力方向上不会移动或脱出。不带机械部件的岩石塞主要利用自身的各向不对称性和岩缝内部的形状变化,固定在岩缝狭窄处。
机械塞的形状大小可以调控,以收缩状态进入岩缝,弹开后即可卡住,操作便利,适用范围广,是攀登传统路线的上佳选择。
熟悉各类岩塞的直径和适用范围将大大提高操作速度,必要时可在岩塞杆上进行标记。
岩钉
提供另一种建立保护点的方式;一头是楔形,通过敲击楔进岩缝提供保护力,另一头是环状,可连接铁锁或扁带。要提醒的是,敲入同一条岩缝的两个岩钉存在撬开岩石的可能。
膨胀钉
利用冲击钻和锤子,膨胀钉可打入整块岩石中,加上挂片就成为非常稳固的保护点。
挂片
一侧通过膨胀钉或螺丝钉固定在岩壁上,另一侧则可扣入铁锁或快挂,或接上扁带;是保护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镁粉袋辅助装备,镁粉可吸收手上的汗液和岩壁表面的水份,增大摩擦力。
抱石垫
抱石运动中的保护手段,提供缓冲和减震作用。抱石垫内部是两层或更多不同质地的海绵。最上面是硬体封闭式海绵,最下面是较厚的软体开放式海绵。软体海绵使脱落者下陷而不是分散压力,易挫伤手腕脚踝,所以抱石垫要硬体海绵层向上放置。
可能脱落的地方都需要抱石垫;若数量不够,保护者可随着攀登者的动作拖动垫子。
头盔
有效防止落石以及非正常脱落姿态带来的头部伤害。头盔要端正佩戴才能护住前额后脑及侧面。出现落石千万不要仰头观望或以手抱头,无处可躲时让头盔发生作用。
攀岩鞋
鞋底采用特殊的橡胶,摩擦力大大增加。从普通鞋到攀岩鞋是提高攀登水平的重要变革。
使用时应选择号码偏小的,穿进去将脚裹得很紧,这样能使脚成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增强脚感,便于精确踩点和发力。攀岩鞋种类繁多,适应于不同的石质、岩壁角度以及不同的攀登方式。
㈥ 攀岩常用装备有哪些
攀岩的装备器材是攀岩运动的一部分,是攀岩者的安全保证,尤其在自然岩壁的攀登中。因此,平时要爱护装备并妥善保管。攀岩装备分为个人装备和攀登装备。
个人装备指的是安全带、下降器、安全铁锁、绳套、安全头盔、攀岩鞋、镁粉和粉袋等。
安全带:
攀岩用安全带与登山安全带有所不同,属于专用,并不适合登山,但登山用安全带可权作攀岩时使用。我国大部分攀岩者多使用登山安全带,这是因为国内没有安全带生产厂家,而攀岩爱好者又常是登山人,于是两种安全带也就混用了。
下降器:
8字环下降器是最普遍使用的下降器。
安全铁锁和绳套:
是攀登过程中休息或进行其他操作时自我保护之用。
安全头盔:
一块小小的石块落下来,砸在头上就可能造成极大的生命危险,因此,头盔是攀岩的必备装备。
攀岩鞋:
是一种摩擦力很大的专用鞋,穿起来可以节省很多体力。
镁粉和粉袋:
手出汗时,抹一点粉袋中装着的镁粉,立刻就不会滑手了。
攀登装备指绳子、铁锁、绳套、岩石锥、岩石锤、岩石楔(CHOCK),有时还要准备悬挂式帐篷。
绳子:
攀岩一般使用φ9-11mm的主绳,最好是11mm的主绳。
铁锁和绳套:
连接保护点,下方保护攀登法必备的器械。
岩石锥:
固定于岩壁上的各种锥状、钉状、板状金属材料做成的保护器械,可根据裂缝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形状的岩石锥。
岩石锤:
钉岩石锤时使用的工具。
岩石楔:
与岩石锥的作用相同,但可以随时放取的固定保护工具。
悬挂式帐篷:
当准备在岩壁上过夜时使用的夜间休息帐篷,须通过固定点用绳子固定保护起来悬挂于岩壁。
其他装备包括背包、睡具、炊具、炉具、小刀、打火机等用具,视活动规模、时间长短和个人需要携带。
㈦ 户外体育登山穿上怎样的服装好一点
户外运动的种类虽然很广,但专业的户外运动服装如冲锋服等主要是针对登山、滑雪等高寒运动而言的。户外运动除了对参与者本身体能和技巧的要求外,还需要户外服装能适应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以保障运动者的人身安全。户外运动服装与居家服装虽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由于户外和运动这两个特性,对服装的要求也相对较为严格和苛刻:户外运动发热量大、汗液蒸发多,要求服装散热和透气性能良好 野外难免遇到风雨雪雾,服装要有一定的防水性能户外运动希望尽量减轻负重、服装要尽量轻便 野外风大,高山寒冷,防风保暖性能要求高 户外洗涤条件有限,服装的抗菌防臭和防沾污性要求高 野外作业攀岩穿林,服装要求有良好的抗拉伸和抗撕破性……,这些性能的要求从纺织技术的角度而言是非常苛刻的,甚至很多指标是相互抵触的。任何一种单一的天然或化学纤维都无法达到这些要求,只能通过多种纤维的复合以及多途径化学整理来尽量达到这些功能。
1、保暖性:
虽然保暖性是与织物厚度密切相关的,但是户外运动不允许服装过于厚重,因此既要保暖又要轻便才符合户外运动服装的特殊要求。最常见的方法是在涤纶等合成纤维纺丝液中加入含氧化铬、氧化镁、氧化锆等特殊陶瓷粉末,特别是纳米级的微细陶瓷粉末,它能够吸收太阳光等可见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还可反射人体自身发射出的远红外线,因此具有优异的保温、蓄热性能。当然也可以把远红外陶瓷粉、粘合剂和交联剂配制成整理剂,对织成的织物进行涂层处理,再经干燥和焙烘处理,使纳米陶瓷粉附着于织物表面和纱线之间。这种整理剂发射出的波长为8~14μm的远红外线,还具有抑菌、防臭、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功能。
此外,根据仿生学原理,参考北极熊毛的结构把涤纶纤维内部做成多孔空心状、使纤维内包含大量不流通空气,外部做成螺旋卷曲状以保持蓬松性,都能在保证质地轻盈的前提下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当然,把衣服甚至织物都做成双层乃至三层,使不流通空气层增多,也是最传统的保暖措施之一。
2、防水透湿性:
运动会散发大量的汗液,而户外又难免遭遇风雨,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既要能防雨雪浸湿,又要能及时把身体散发出的汗液排放出去。幸好人体散发出的是单分子状态的水蒸汽、而雨雪则是聚集状态的液态水滴,它们的体积大小相差甚远。此外,液体的水有一种被称为表面张力的特性,也就是聚拢自身体积的特性,我们在荷叶上看到的水是呈颗粒状的水珠而不是平铺开的水渍,这是因为荷叶表面有一层附有蜡质的茸毛组织,水滴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无法在这层蜡质茸毛上扩散和渗透。如果你把一滴洗涤剂或洗衣粉溶入水珠,由于洗涤剂能够大大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水珠就会立即解体散开平铺在荷叶上。防水透湿服装就是利用了水的表面张力特性,在织物上涂布一层PTFE(与“耐腐蚀纤维之王”的聚四氟乙烯PTFE的化学成分相同而物理结构不同)的增强织物表面张力的化学涂层,使水珠尽量收紧而不能散开、浸润织物表面,从而无法透过织物组织上的孔隙。同时这种涂层又是多孔性的,单分子状态的水蒸气可以顺利透过纤维间的毛细管孔道散发到织物表面。
在进行较大的运动量之后如果在野外停下来休息,就有可能因为外界气温低、汗水无法及时逸散而在衣服内层形成水滴,使人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结露”现象。有一种称为“低结露”的特殊透湿性整理工艺,它采用聚氨基甲酸酯(PU)与亲水性的纳米陶瓷粉末对织物进行涂层整理,在身体大量蒸发汗液时可以吸收过多的汗水蒸气,从而避免了衣服内部水蒸气超过饱和蒸汽压而转化为水滴的现象。
除了从纤维和涂层上想办法之外,在织物结构上也可以尽量做到吸湿排汗。比如采用双层组织结构,贴身的内层用疏水性纤维,而外层用亲水性纤维,这样汗液就能依靠毛细管作用,从皮肤上转移到内层纤维上,再由于外层亲水性纤维与水分子的结合力强于内层疏水性纤维,水分子又再次从织物的内层转移到外层,最后散发到大气中去。
3、抗菌防臭性:
由于运动的特点造成汗液、皮脂腺大量分泌。而户外条件又不可能常换衣服,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微生物也就大量繁殖,导致人身上散发出不雅的气味并引发瘙痒感。因此正规的户外运动服装都是经过抗菌防臭化学整理的。整理的途径一般是将具有杀菌作用的有机季胺型、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或银、铜等重金属离子通过树脂和交链剂固定在纤维上,使其具有一定的耐洗性。当然,选择杀菌剂的一个重要原则肯定是无毒或低毒,否则就是舍本求末了。近年来日本在天然抗菌整理剂的研究上做了不少探索,例如采用芦荟、艾叶、桉叶、玫瑰花等具有杀菌作用的芳香油提取物,将其包覆在多孔性有机微胶囊或多孔性陶瓷粉末中附着在织物上,并加以树脂交联固定,通过摩擦、积压等机械作用缓慢释放出杀菌剂以达到耐久抗菌整理的目的。这一类天然抗菌剂不仅无毒无害,而且还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应该是抗菌整理的发展方向。不过由于固定抗菌剂的手段目前很有限,因此抗菌剂的耐洗性不够好,每洗涤一次抗菌性能就下降一些,一般几十次之后就完全消失。
美国道康宁AEGIS防霉抗菌剂采用分子键结的方式将十八个长碳链均匀的分布在织物表面,与织物纤维结合为一体,之后依靠物理作用进行杀菌,而不同于其他通过化学作用进行杀菌,以达到永久抗菌的效果.
4、防污和易去污性:
户外运动经常行走穿梭在泥泞潮湿的山野林间,衣服擦脏是难免的事,这就要求服装外表要尽量不容易被污渍所沾污,而一旦被沾污之后又要易于洗涤去除。改变纤维的表面性能,大幅度提高了织物的表面张力,使油污和其他污渍难以渗透到织物内部去,轻微的污渍用湿布揩擦即可除去,较重的污渍也易于清洗。而防污整理不仅能够防止油污的污染,还同时具有防水透湿的性能,一般被称为“三防整理”(拒水、拒油、防污),属于比较实用有效的高级化学整理手段,常用在服装外层和背包、鞋子、帐篷的面料整理上。
5、抗静电和防辐射整理
登山是户外运动的核心内容,除了原始密林之外,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地带由于气压低,水分易于挥发,环境一般都比较干燥,而户外服装基本都是化学纤维织物制成,因此静电问题较为突出。静电的危害一般表现为衣服易起毛起球、容易沾染灰尘污垢、贴近皮肤有电击和粘滞感等等。如果携带有如电子罗盘、海拔表、GPS导航仪等精密的电子仪器,就有可能被服装的静电所干扰而产生错误,带来严重后果。
奥体商城凭借自有现代化工厂的优势,可以按照贵单位要求,个性化定制,企业logo以及特殊体型者量身定做合身的服装,特例推出奥体商城独有快速定制机制,做到三天打样,10天到货的超快速定制服务。
㈧ 攀岩的方法。需要哪些装备。
【传岩小课堂】“十字装备口诀”教你攀岩初学者最实用攀岩装备清单!
“传岩小课堂”攀岩装备十字口诀
现在,野外攀岩的爱好者越来越多了,作为攀岩初学者如何从各种各样的攀岩装备中挑选最实用的攀岩装备呢?大家好,欢迎大家进入传岩小课堂!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刚刚接触攀岩的新手,不知道攀岩该准备哪些装备又或者经常忘带一些必要的装备导致攀岩无法顺利进行!这是由于大家缺少一套系统的装备清单!今天传岩小课堂就给大家准备了一套简单易学的“十字装备口诀”,只需十个字教大家轻松记住攀岩所需的那些最实用攀岩装备。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将这套装备清单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总结成了十个字的装备口诀。这十个字依次是一盔、二带、三连接、四只鞋。
最上面“一盔”是指我们头顶上的头盔.保护头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把它放在第一位。
接下来“二带”,是指我们腰间的镁粉袋(带)和安全袋,因为他们是系在腰上的两根带子,所以管他们叫“二带”。
再下来就是“三连接”,这是指连接攀岩者、岩壁和保护员三方所用到的攀岩绳、快挂和保护器这三样装备。
这里值得提醒的是我们野外攀岩的线路一般都是25-35米左右,所以我们选择绳子一般是70米,快挂差不多12把,以及保护器一套基本就适用于大部分的线路了。
最下面“四只鞋”,两只脚不是两只攀岩鞋吗?其实攀岩除了攀岩鞋以外呢,我们还需要穿着一双适合野外行走的户外鞋。所以“四只鞋‘是指“一双攀岩鞋”和“一双户外鞋”。
以上就是“十字装备口诀”讲解,这个十字口诀不但可以让我们快速记住攀岩那些必要的装备,还可以用于攀岩前各项安全检查. 学习更多攀岩知识,欢迎大家转发和收藏!
㈨ 攀岩要准备什么东西
下降器:8字环下降器是最普遍使用的下降器。
安全铁锁和绳套:
是攀登过程中休息或进行其他操作时自我保护之用。
安全头盔:
一块小小的石块落下来,砸在头上就可能造成极大的生命危险,因此,头盔是攀岩的必备装备。
攀岩鞋:
是一种摩擦力很大的专用鞋,穿起来可以节省很多体力。
镁粉和粉袋:
手出汗时,抹一点粉袋中装着的镁粉,立刻就不会滑手了。
攀登装备指绳子、铁锁、绳套、岩石锥、岩石锤、岩石楔(CHOCK),有时还要准备悬挂式帐篷。
铁锁和绳套:
连接保护点,下方保护攀登法必备的器械。
岩石锥:
固定于岩壁上的各种锥状、钉状、板状金属材料做成的保护器械,可根据裂缝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形状的岩石锥。
岩石锤:
钉岩石锤时使用的工具。
岩石楔:
与岩石锥的作用相同,但可以随时放取的固定保护工具。
悬挂式帐篷:
当准备在岩壁上过夜时使用的夜间休息帐篷,须通过固定点用绳子固定保护起来悬挂于岩壁。
其他装备包括背包、睡具、炊具、炉具、小刀、打火机等用具,间长短和个人需要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