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现在11月中旬到法国、德国、瑞士等西欧国家需要穿什衣服呢
我在德国。外面需要穿一件挡风的比较厚的大衣或者薄款的羽绒衣。里面穿件长袖就可以了。裤子一般就一条牛仔裤。这边室内都有暖气。而且是干冷。所以没那么冷的。如果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可以准备一两件薄的毛衣。带条围巾什么的。
⑵ 去瑞士旅游一定要带什么东西
需带好各种证件,想要去瑞士旅游,不仅要带上签证和护照,还应该准备好登机牌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建议可以拿个袋子把这些东西装好,以免哪个漏了,导致行程出现问题。
⑶ 到瑞士生活要知道哪些常识
瑞士的风土人情
瑞士的社交礼仪与禁忌,对文明礼貌的要求等等与其他西方国家基本相同。对西方国家一般的风俗习惯、礼仪要求等有所了解并照办无误,与瑞士人交往便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在公共场合,瑞士人相互接触时,“你好”、“谢谢”、“请”一类的礼貌用语使用频繁,尤其在德语区,人们口头上总带着这几个字。假如你无意碰了对方,他还可能会向你微笑,说声对不起。
这些并不是非凡谦卑的表示,也不等于热忱待人,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当然也反映了民族素养。假如对这种礼貌态度没有回应,便会显出你是个缺乏教养的人。
瑞士人酷爱清洁,不但个人居室住所干净整洁,也十分注重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无论城市乡间,都绝少有乱弃废物的现象。他们也+分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保护环境卫生、防止污势方面有许多严格而具体的规定。例如居民垃圾就必须分类装袋。在指定日期放到指定地点,仅玻璃瓶一项就规定居民必须将废旧瓶子放进街上的回收器具中,还要按白、棕、杂三种颜色分别从各指定的开口投入。瑞士人也都能在一无监督、二无代价的情况下按照要求去做。外籍人员要与瑞士人友好相处,得到他们的信任与好感,也应遵守这些规定,因为这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个礼貌问题。
像其他西方人一样,瑞士人不愿别人打听自己的私事,尤其是不愿谈论金钱与个人收入。他们爱谈论体育、旅游、政治及有关瑞士的话题。
瑞士人赠花很有讲究,他们珍视火绒草,用它象征至高无上的荣誉,常将它作为最珍贵的礼物奉献外宾,以表达友好、诚挚、崇敬。
着装
在瑞士人的发祥地施维次,男性一般穿过膝的长裤,袖子宽大的衬衫和短夹克;女性着丝质上衣,长裙,天鹅绒背心。
祭典
瑞士的天主教祭典流传至今。在祭典日,人们穿着民族服,唱歌、跳舞和祈祷。儿童节祭典又称%26quot;疯狂的祭典%26quot;,参加人戴上假面具,把装有青豌豆的袋子绑在裤子上,互相追打。此时连神父也戴上假面具,和人们一同参加祭典。在山岳地带,村民穿上华丽的服饰,乐团奏乐。祭典完毕,神父还到居民家为人和牲畜的兴旺而祈祷、祝福。
葱头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的星期一在伯尔尼举行。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是仅次于圣诞节的大节日。这天除了进行葱头交易外,其他市场也很活跃。
牧人节
阿尔卑斯山区牧人将牛羊赶到山上放牧的日子。在秋天牛肥羊壮时举行。这一天牧民们把最好的牛羊赶到镇上公开展览,进行评选,优胜的披红挂花。
主要节日
新年 1月1-2日
耶稣受难日 4月14日
复活节后的星期一 4月17日
国际劳动节 5月1日
圣神降临节 5月5日
耶稣升天日 5月25日
国庆节 8月1日
圣诞节 12月25-26
⑷ 瑞士风俗习惯
瑞士的风俗习惯
着装
在瑞士人的发祥地施维次,男性一般穿过膝的长裤,袖子宽大的衬衫和短夹克;女性着丝质上衣,长裙,天鹅绒背心。
祭典
瑞士的天主教祭典流传至今。在祭典日,人们穿着民族服,唱歌、跳舞和祈祷。儿童节祭典又称"疯狂的祭典",参加人戴上假面具,把装有青豌豆的袋子绑在裤子上,互相追打。此时连神父也戴上假面具,和人们一同参加祭典。在山岳地带,村民穿上华丽的服饰,乐团奏乐。祭典完毕,神父还到居民家为人和牲畜的兴旺而祈祷、祝福。
葱头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的星期一在伯尔尼举行。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是仅次于圣诞节的大节日。这天除了进行葱头交易外,其他市场也很活跃。
牧人节
阿尔卑斯山区牧人将牛羊赶到山上放牧的日子。在秋天牛肥羊壮时举行。这一天牧民们把最好的牛羊赶到镇上公开展览,进行评比,优胜的披红挂花。
⑸ 去瑞士旅游要带些什么
1、国际信用卡:一般是带有visa或master标志的国际信用卡,一定要跟银行确认好能在国外的网站上交易。貌似现在没有瑞郎卡就选欧元卡吧,如果双币的话,在pos机上使用时,商家可能会提示使用欧元还是人民币DCC结算,根据汇率和手续费决定吧。
在国外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信用卡,很多地方没有密码也可以使用。拿到卡后马上在背面签名,最好把卡号和银行24小时服务电话记在别处,万一丢失马上挂失。信用卡记得提前申请,一般当时拿不到。
5、转换插头别忘了带。要去其他国家旅游最好带一个万用插头。插线板和电池也别忘了,瑞士不是欧标.德国那种也不行啊,记得买瑞士标的插头,公牛就有。最好买那种头是有点扁扁的菱形,因为这边的插座有时是凹进去的。
6、洗漱用品。牙刷可以多带几只,电动牙刷选择比较多。牙膏貌似还行。
7、腰包:欧洲盗窃还是比较多的,东西放在背包挎包提包中被盗的几率至少也有50%了吧。所以像护照这种东西,就不要再放在背包挎包提包中了。
⑹ 瑞士的禁忌有哪些
“瑞士”风俗及禁忌
瑞士分德法意语三个地区。在德语区主要讲瑞士德语。瑞士德语的文字与德语一样,其发音掺进很重的方言,与普通德语有很大的不同。往往能讲标准德语的人,对瑞士德语却一踌莫展。法语区和意大利语区的人却没有这样的问题,他们讲的法语和意大利语基本上和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一样。相对来说瑞士北部德语区的人严谨,刻板,认真,讲秩序。南部讲法语和意大利语的人性格开朗,热情坦率,幽默,喜欢社交。三个语区的人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在文化习俗上有其共性。
瑞士人在正式场合,如参加商业会谈,出席宴会,音乐会,报告会时都穿礼服,以示对人的尊重和礼貌。在参加家宴时,则穿便装,显示朋友间亲密的情意。
瑞士人有守时的习惯,凡是约会不要迟到和提前。如果遇堵车等特殊情况,尽可能通知对方并表示歉意。守时将给对方一个办事认真和信任的感觉。凡是约会都要提前预约,瑞士人往往提前一个月或数月将约会的时间地点就订好了,尤其是商业约会不要再多更改,否则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制订访问行程时,注意不要与您去的州和城市的节假日发生冲突。
正式场合的会见男士应着西服,请提前准备好名片。见面时与对方握手须注视对方的眼睛。与女士的互吻脸颊只能在熟人和亲朋好友之间。应邀赴宴要准备礼品,具有民族特点的工艺纪念品会受到欢迎。收到别人的礼品时最好当面打开欣赏并致谢。
用餐时应座姿端正,喝汤喝饮料时不要出声,不要翘腿。如果用刀叉,不可舞动刀叉说话。不可用刀将食物送入口中。饭后不可当众剔牙。
A。着装 在瑞士人的发祥地施维次,男性一般穿过膝的长裤,袖子宽大的衬衫和短夹克;女性着丝质上衣,长裙,天鹅绒背心。
B。祭典 瑞士的天主教祭典流传至今。在祭典日,人们穿着民族服,唱歌、跳舞和祈祷。儿童节祭典又称“疯狂的祭典”,参加人戴上假面具,把装有青豌豆的袋子绑在裤子上,互相追打。此时连神父也戴上假面具,和人们一同参加祭典。在山岳地带,村民穿上华丽的服饰,乐团奏乐。祭典完毕,神父还到居民家为人和牲畜的兴旺而祈祷、祝福。
C。工作时间:公司办公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上午8:00-中午12:00,下午1:00或2:00-5:00。周末不办公。银行工作时间通常是星期一至星期五8:30AM-4:30PM,每一周有一天银行会延长服务时间,具体情况请咨询当地银行。星期六、日和公共假期不营业。邮局的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30-中午12:00,下午1:00-6:00,星期六为上午7:30-上午11:00
旅游:卢塞恩湖 湖长22公里,宽3公里,湖两侧里吉山和皮拉图斯山两峰对峙,人们乘登山缆车登上山顶,俯瞰全湖风光与阿尔卑斯山群峰。位于湖西北的卢塞恩市也是游览胜地。
D。葱头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的星期一在伯尔尼举行。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是仅次于圣诞节的大节日。这天除了进行葱头交易外,其他市场也很活跃。
E。牧人节 阿尔卑斯山区牧人将牛羊赶到山上放牧的日子。在秋天牛肥羊壮时举行。这一天牧民们把最好的牛羊赶到镇上公开展览,进行评比,优胜的披红挂花
⑺ 瑞士最重要的民俗节日
Grueezi 瑞士人的礼貌
在占瑞士人口70%的德语区,人们用得最频繁的一个词,是你在德文字典里找不到的“grueezi”,那是瑞士人特有的,相互见面时打招呼的瑞士德语,相当于中文里的“您好”吧。瑞士人把它作为区别自己与德国人的
标志,“grueezi”一句乡音,会把瑞士人一下子拉得很近,在异国他乡,一句“grueezi”顿时会...
多姿多彩的瑞士语言
瑞士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融多种文化为一体的国家。它有四大国语,分别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平时国家机关等单位使用的官方语言是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而且在学校也必须选其中的俩种语言作为必修课。因
此几乎所有的瑞士人都能说2、3种语言,而且每一种都非常流利。 其中把...
瑞士:人生的后乐园
“上帝创造万物,将世间财富分给穷人。在一个叫瑞士的地方土地特别贫瘠,什么都没有。于是为了弥补这一欠缺,上帝给了它巍峨的高山,壮观的冰川、瀑布和湖泊,以及幽深诱人的林木与峡谷。”——这就是瑞士。 由此
提及瑞士,必让人想到如画的风景、美轮美奂的钟表、数不清的国际组织和银行;再深一步,会联想起锐利的军刀...
瑞士 追寻梦的气息
许多时候,当别人问起对一个地方的印象时,总是无法简单的言语讲出来。 要总结出对一个地方的印象,是件困难的事情,可是,这个地方的气味却会在一瞬间让人回忆起,加之那些点点滴滴。 初入苏黎世机场的那个黄
昏。站在进港厅门口等候学校的巴士时,从玻璃幕墙上映出天边残留的夕阳和自己的影子,初秋的天气在黄昏已经...
瑞士民风民俗
A.着装在瑞士人的发祥地施维次,男性一般穿过膝的长裤,袖子宽大的衬衫和短夹克;女性着丝质上衣,长裙,天鹅绒背心。B.祭典瑞士的天主教祭典流传至今。在祭典日,人们穿着民族服,唱歌、跳舞和祈祷。儿童节祭典
又称“疯狂的祭典”,参加人戴上假面具,把装有青豌豆的袋子绑在裤子上,互相追打。此时连神父也戴上...
伯尔尼洋葱市场
在与伯尔尼老城区火车站和国会议事厅相对的Bundes广场之间,有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从伯尔边,周围特别是从弗里堡湖区赶来得农民在这里设下成百上千的摊点,商店和农夫们将100多吨的洋葱挂在那里,并与冬季蔬
菜和坚果一起销售,同时也将贩卖其他商品。下午、晚上、学校放学、下班的时候,狂欢节的气氛则开始变得...
少年射击比赛
在每年9月第二个周末,将有4000多名12-16岁的苏黎世男少年们参加此次射击大会。他们将使用将来参军以后要使用的最新式来复枪。胜利者被称为“射手之王”,并在当天将一直受人瞩目。根据分数,大约1/3的
参加者可以获得苏黎世的公司或个人捐赠的奖。在这几天内(星期五到星期一),Albisguetli射...
卢加诺葡萄酒节
卢加诺的葡萄酒庆祝节日在10月的第一周开幕。这并不是由来已久以来的传统,而是瑞士法语区葡萄酒商们间的接洽活动,从1932年开始被人们逐渐所知的。如进一步说明的话,它和提契诺州地区葡萄秋收时节并不是偶然
达到一致的。卢加诺很久以来受来自州内另一个城市洛迦诺的鲜花节的影响,因此开展了葡萄酒节相抗衡。...
瑞士日内瓦-攻城节
每年12月11日,为了纪念历史性事件--日内瓦保卫战的胜利,人们将穿着古装游行。1602年12月11日~12日晚,日内瓦被法国侵略。萨瓦公爵为了保卫日内瓦,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勇敢的日内瓦市民最终赢得了
胜利。尤其是罗优姆大妈用热汤泼浇爬上城墙的法国士兵的故事成为佳话。之后,日内瓦市民为了纪念战争...
⑻ 瑞士人土风情
瑞士的社交礼仪与禁忌,对文明礼貌的要求等等与其他西方国家基本相同。对西方国家一般的风俗习惯、礼仪要求等有所了解并照办无误,与瑞士人交往便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在公共场合,瑞士人相互接触时,“你好”、“谢谢”、“请”一类的礼貌用语使用频繁,尤其在德语区,人们口头上总带着这几个字。如果你无意碰了对方,他还可能会向你微笑,说声对不起。这些并不是特别谦卑的表示,也不等于热忱待人,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当然也反映了民族素养。如果对这种礼貌态度没有回应,便会显出你是个缺乏教养的人。
瑞士人酷爱清洁,不但个人居室住所干净整齐,也十分注意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无论城市乡间,都绝少有乱弃废物的现象。他们也+分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保护环境卫生、防止污势方面有许多严格而具体的规定。例如居民垃圾就必须分类装袋。在指定日期放到指定地点,仅玻璃瓶一项就规定居民必须将废旧瓶子放进街上的回收器具中,还要按白、棕、杂三种颜色分别从各指定的开口投入。瑞士人也都能在一无监督、二无代价的情况下按照要求去做。外籍人员要与瑞士人友好相处,得到他们的信任与好感,也应遵守这些规定,因为这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个礼貌问题。
像其他西方人一样,瑞士人不愿别人打听自己的私事,尤其是不愿谈论金钱与个人收入。他们爱谈论体育、旅游、政治及有关瑞士的话题。
瑞士人赠花很有讲究,他们珍视火绒草,用它象征至高无上的荣誉,常将它作为最珍贵的礼物奉献外宾,以表达友好、诚挚、崇敬。
着装
在瑞士人的发祥地施维次,男性一般穿过膝的长裤,袖子宽大的衬衫和短夹克;女性着丝质上衣,长裙,天鹅绒背心。
祭典
瑞士的天主教祭典流传至今。在祭典日,人们穿着民族服,唱歌、跳舞和祈祷。儿童节祭典又称"疯狂的祭典",参加人戴上假面具,把装有青豌豆的袋子绑在裤子上,互相追打。此时连神父也戴上假面具,和人们一同参加祭典。在山岳地带,村民穿上华丽的服饰,乐团奏乐。祭典完毕,神父还到居民家为人和牲畜的兴旺而祈祷、祝福。
葱头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的星期一在伯尔尼举行。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是仅次于圣诞节的大节日。这天除了进行葱头交易外,其他市场也很活跃。
牧人节
阿尔卑斯山区牧人将牛羊赶到山上放牧的日子。在秋天牛肥羊壮时举行。这一天牧民们把最好的牛羊赶到镇上公开展览,进行评比,优胜的披红挂花。
主要节日
新年 1月1-2日
耶稣受难日 4月14日
复活节后的星期一 4月17日
国际劳动节 5月1日
圣神降临节 5月5日
耶稣升天日 5月25日
国庆节 8月1日
圣诞节 12月25-26
简史:公元3世纪阿勒曼尼人(日耳曼民族)迁入瑞士东部和北部,勃艮第人迁入西部并建立了第一个勃艮策王朝。公元11世纪受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1648年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奉行中立政策,1798年,拿破仑一世侵吞瑞士,将其改为“海尔维第共和国”。1803年,瑞士恢复联邦。
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8年瑞士制定新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从此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士均保持中立。瑞士自1948年起一直是联合国的观察员国。在2002年3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54.6%的瑞士选民和瑞士23个州中的12个州赞成瑞士加入联合国。2002年9月10日,第57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正式接纳瑞士联邦为联合国新的会员国。
⑼ 介绍下瑞士的人文和习俗
国名:瑞士联邦 (Swiss Confederation)
国庆日:8月1日(1291年)
国旗: 呈正方形。旗地为红色,正中一个白色十字。瑞士国旗图案的来历众说纷纭,其中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有四种。至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联邦宪法,正式规定红地白十字旗为瑞士联邦国旗。白色象征和平、公正和光明,红色象征着人民的胜利、幸福和热情;国旗的整组图案象征国家的统一。这面国旗在1889曾作过修改,把原来的红地白十字横长方形改为正方形,象征国家在外交上采取的公正和中立的政策。
国徽: 为盾徽。图案与颜色与国旗相同。
国花:火绒草
国石:小晶
国家政要:联邦主席(国家元首)莫里茨·洛伊恩贝格,副主席米舍利娜·卡尔米-雷(女),2006年1月1日就任,任期一年。
自然地理:面积41284平方公里。是位于欧州中部的内陆国家,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南面与意大利为邻,西面与法国接壤,北部与德国交界。全国地势高峻,分为西北部的汝拉山、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和中部瑞士高原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约1350米。主要河流有莱茵河、罗讷河。湖泊众多,有1484个,最大的日内瓦湖(莱芒湖)面积约581平方公里。地属北温带,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影响,气候变化较大。
人口:709万人(1997年)。其中外籍人占19.4%。官方语言为德、法和意大利语。居民中讲德语的占63.6%,法语占19.2%,意大利语占7.6%,拉丁罗曼语0.6%,其他语言9%。信奉基督教居民占44%,信奉天主教的占48%,信奉其他宗教的占5%。
简史:公元3世纪阿勒曼尼人(日耳曼民族)迁入瑞士东部和北部,勃艮第人迁入西部并建立了第一个勃艮策王朝。公元11世纪受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1648年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奉行中立政策,1798年,拿破仑一世侵吞瑞士,将其改为“海尔维第共和国”。1803年,瑞士恢复联邦。
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8年瑞士制定新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从此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士均保持中立。瑞士自1948年起一直是联合国的观察员国。在2002年3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54.6%的瑞士选民和瑞士23个州中的12个州赞成瑞士加入联合国。2002年9月10日,第57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正式接纳瑞士联邦为联合国新的会员国。
政治:瑞士是联邦制国家,各州为主权州,有自己的宪法。联邦委员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联邦议会由具有同等权限的国民院和联邦院组成,是联邦的立法机构。只有两院取得一致,法律或决议才能生效。联邦委员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联邦委员会主席为瑞士联邦主席,是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任期一年,不得连任。根据宪法规定,瑞士实行“公民表决”(即公民投票)和“公民倡议”形式的直接民主。凡修改宪法条款、签订期限为15年以上的国际条约或加入重要国际组织,必须经过公民表决并由各州通过后方能生效。
军事:瑞士实行全民兵役制度,18岁至42岁的健康男子每隔两年必须抽出3个星期时间到军队服役,服役人员也可选择一次性服役。男子的总服役时间为260天,女性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利,可以持枪参加各项军事任务。瑞士军队有22万(包括8万名预备役人员和2万名新兵学员),职能为国防与防范恐怖主义。瑞士将启动军队改革计划>>>
外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奉行积极的中立政策。“普遍性”、“善良服务”和“国际合作”是构成其外交政策的三要素。2005年6月,瑞士公民表决批准加入《申根协定》。 《申根协定》
与中国关系:1950年9月14日,瑞士与中国建交,并互派公使。1956年1月和1957年4月中瑞各自将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2003年11月,瑞士联邦主席帕斯卡尔·库什潘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19/content_447105.htm
瑞士的风土人情
瑞士的社交礼仪与禁忌,对文明礼貌的要求等等与其他西方国家基本相同。对西方国家一般的风俗习惯、礼仪要求等有所了解并照办无误,与瑞士人交往便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在公共场合,瑞士人相互接触时,“你好”、“谢谢”、“请”一类的礼貌用语使用频繁,尤其在德语区,人们口头上总带着这几个字。如果你无意碰了对方,他还可能会向你微笑,说声对不起。这些并不是特别谦卑的表示,也不等于热忱待人,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当然也反映了民族素养。如果对这种礼貌态度没有回应,便会显出你是个缺乏教养的人。
瑞士人酷爱清洁,不但个人居室住所干净整齐,也十分注意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无论城市乡间,都绝少有乱弃废物的现象。他们也+分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保护环境卫生、防止污势方面有许多严格而具体的规定。例如居民垃圾就必须分类装袋。在指定日期放到指定地点,仅玻璃瓶一项就规定居民必须将废旧瓶子放进街上的回收器具中,还要按白、棕、杂三种颜色分别从各指定的开口投入。瑞士人也都能在一无监督、二无代价的情况下按照要求去做。外籍人员要与瑞士人友好相处,得到他们的信任与好感,也应遵守这些规定,因为这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个礼貌问题。
像其他西方人一样,瑞士人不愿别人打听自己的私事,尤其是不愿谈论金钱与个人收入。他们爱谈论体育、旅游、政治及有关瑞士的话题。
瑞士人赠花很有讲究,他们珍视火绒草,用它象征至高无上的荣誉,常将它作为最珍贵的礼物奉献外宾,以表达友好、诚挚、崇敬。
着装
在瑞士人的发祥地施维次,男性一般穿过膝的长裤,袖子宽大的衬衫和短夹克;女性着丝质上衣,长裙,天鹅绒背心。
祭典
瑞士的天主教祭典流传至今。在祭典日,人们穿着民族服,唱歌、跳舞和祈祷。儿童节祭典又称"疯狂的祭典",参加人戴上假面具,把装有青豌豆的袋子绑在裤子上,互相追打。此时连神父也戴上假面具,和人们一同参加祭典。在山岳地带,村民穿上华丽的服饰,乐团奏乐。祭典完毕,神父还到居民家为人和牲畜的兴旺而祈祷、祝福。
葱头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的星期一在伯尔尼举行。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是仅次于圣诞节的大节日。这天除了进行葱头交易外,其他市场也很活跃。
牧人节
阿尔卑斯山区牧人将牛羊赶到山上放牧的日子。在秋天牛肥羊壮时举行。这一天牧民们把最好的牛羊赶到镇上公开展览,进行评比,优胜的披红挂花。
http://cache..com/c?word=%C8%F0%CA%BF%3B%B5%C4%3B%B7%E7%CD%C1%C8%CB%C7%E9&url=http%3A//www%2Echinamap%2Ecom/world/ah/ch/ch2%2Ehtm&b=0&a=1&user=
主要节日
新年 1月1-2日
耶稣受难日 4月14日
复活节后的星期一 4月17日
国际劳动节 5月1日
圣神降临节 5月5日
耶稣升天日 5月25日
国庆节 8月1日
圣诞节 12月25-26
⑽ 瑞士的风俗习惯有什么,短的就好
着装
在瑞士人的 发祥地施维次,男性一般穿过膝的长裤,袖子宽大的衬衫和短夹克;女性着丝质上衣,长裙,天鹅绒背心。
祭典
瑞士的天主教祭典流传至今。在祭典日,人们穿着民族服,唱歌、跳舞和祈祷。儿童节祭典又称"疯狂的祭典",参加人戴上假面具,把装有青豌豆的袋子绑在裤子上,互相追打。此时连神父也戴上假面具,和人们一同参加祭典。在山岳地带,村民穿上华丽的服饰,乐团奏乐。祭典完毕,神父还到居民家为人和牲畜的兴旺而祈祷、祝福。
葱头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的星期一在伯尔尼举行。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是仅次于圣诞节的大节日。这天除了进行葱头交易外,其他市场也很活跃。
牧人节
阿尔卑斯山区牧人将牛羊赶到山上放牧的日子。在秋天牛肥羊壮时举行。这一天牧民们把最好的牛羊赶到镇上公开展览,进行评比,优胜的披红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