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半袖针织衫的"半袖"和短袖/中袖有区别吗怎么区别
一、袖子的长度不同
半袖是短袖和中袖的统称;短袖袖子长度在大臂中间位置;中袖袖子长度在肘关节位置。
二、覆盖手臂的范围不同
短袖覆盖大臂中间的位置,也就是二分袖及三分袖;中袖覆盖肘关节位置及小臂中间位置,也就是五分袖和七分袖;半袖则覆盖介于三分至九分之间位置。
(1)针织衣怎么分袖图解扩展阅读
半袖,亦称半臂,为中古时期妇女的服装, 是一种短式的上衣。半袖最初流行于隋代宫廷之 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 历久不衰,直至宋元时期。
在唐代,半臂非常普及,不仅男、女都可以 穿用,而且进入宫廷常服的行列。它是一种短袖 的对襟上衣,没有纽袢,只在胸前用缀在衣襟上 的带子系住。
其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 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半臂的衣领宽大,胸部几乎都可以袒露出来,而唐代妇女们穿用半臂 时,往往把它罩在衫、裙的外面。
值得一提的是,半臂的兴盛时期是在唐代前 期,中期以后便有了显著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唐 代前期的女装与后期有明显的不同。前期女装大 多窄小细瘦,紧贴身体,袖子也细窄紧口,适合在外面套上半臂。安史之乱后,渐恢复传统的宽 衫大袖,大袖坦胸裙盛行,也就不适宜穿着半袖了。
2. 从下往上织毛衣,分袖子的地方怎么缩针
1、毛衣袖子从下往上可分片编织,也可圆筒编织,在此说说分片织的方法,从袖口开始起针,编织袖口边约1寸半长,然后加针(约8针)。
3. 我的毛衣织了260针织到身子处,请问分片怎么分,袖子怎么织
腋下各留10针,还有240针,分二,120针前后片,收袖口,结一遍收一针,大概收6到8的样子,收好后直接结到你认为的长度为止(后片),前片也是这样收,不知你要结的事圆领还是鸡心领,圆领:前片要比后片少3寸时开领,在衣的前片的中间空衣片的针数的五分之一,(100针的就是空20针)领的针数要比肩的针数要多一点,要考虑到还有领边,再开始两边收针,以100针为列,再各收10针后(结一边收一针直到收完)结到和后片长度一样就好.鸡心领:开袖时就可以开领了,在衣片的中间一分二,结一遍收一针,收到你认为可以为止,(两边收的针数要一样的哦).不知你能否看懂?
4. 单独织毛衣袖子怎么织,从上往下
工具:毛线、两根毛线针
1、毛衣袖可以从下往上织成,也可以织成圆筒。在这里,谈谈织片的方法。从袖口开始,针织袖口长约1.5英寸,然后加针(约8针)。
5. 织毛衣如何分袖子图解
所需工具:毛衣,针线。
1、毛衣一体织是要先用棒针来织前后身后,留出袖的口,袖口是带出锁针,如下图所示。
(5)针织衣怎么分袖图解扩展阅读
编织技法
编织工艺品中丰富多彩的图案大多是在编织过程中形成的;有的编织技法本身就形成图案花纹。常见的编织技法有编织、包缠等。
1、编织。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编辫、平纹编织、花纹编织,绞编、编帽、勒编等工艺。编辫是草编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没有经纬之分,将麦秸、玉米皮等原料边编边搓转,编成3 ~ 7股的草辫,通常作为草篮、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平纹编织是草编、柳编、藤编普遍运用的技法。它以经纬为基础,按一定规律互相连续挑上(纬在经上)、压下(纬在经下),构成花纹。
2、包缠。以某一原料为芯条,再以其他原料包、缠于芯条之上 ,编织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纹 。主要有缠扣、包缠、棒锤扣等。缠扣是玉米皮编常用的技法。它以麦秸等编织成辫子状的芯条作为经绳,然后在外面以玉米皮缠之。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条上缠两圈后而结扣,并通过结扣,将上下缠过的芯条连接成形。
6. 毛衣从下往上织要分袖了,两边各留多少针
工具/原料:毛线和毛线针。
1、分袖处两边各留10针。首先, 将衣袖长度织成自己满意的长度后,留下衣袖周长长度2-3倍的线。(接受衣袖、围巾等针的方法相同。以下样本只用作示范。)
(6)针织衣怎么分袖图解扩展阅读:
编织技法
编织工艺品中丰富多彩的图案大多是在编织过程中形成的;有的编织技法本身就形成图案花纹。常见的编织技法有编织、包缠、钉串、盘结等。
棒针和钩针是编织的主要工具,使用棒针可以编织较大而且厚重的织物;使用钩针则可以编织细腻精美的织物,当然在编织高手的手下,无论棒针还是钩针都可以织出精美的作品。
在中国编织爱好者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喜欢编织,从事编织。编织类图书发行也逐年增多。她们已经不满足于购买现成的衣物,更喜欢独特、个性的服装,使用棒针和钩针编织,可以很好的满足现代女性追求个性的需求。
棒针和钩针编织主要以针法和花样为单位组成织物。编织工艺品在原料、色彩、编织工艺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朴素、清新、简练的艺术特色。
在原料上,玉米皮、麦秸、柳条、麻等天然的浅黄、浅棕、乳白等色彩和质地,给人们以自然素质的美和淳朴的艺术享受。如山东柳编的筐、篮、篓、花盆套等,既呈现柳条典雅的浅棕色,又体现编织工艺简练,风格粗犷,富有天然野趣。
在工艺上,通过运用编织、缠扣、钉串等多种技法,编织成丰富多彩的花纹和造型。虽然麦秸、玉米皮、竹篾、柳条等原料色泽单一,但由于编织工艺的多样化。
采用疏密对比,经纬交叉、穿插掩压、粗细对比等手法,使之在编织平面上形成凹凸、起伏、隐现、虚实的浮雕般的艺术效果,增添了色彩层次,同时也显示了精巧的手工技艺。
参考资料:网络-编织
7. 毛衣织到什么地方才开始织袖子 如何分针
工具/原料:毛线、棒针。
1、首先,起18针,如下图所示。
(7)针织衣怎么分袖图解扩展阅读
编织技法
编织工艺品中丰富多彩的图案大多是在编织过程中形成的;有的编织技法本身就形成图案花纹。常见的编织技法有编织、包缠等。
1、编织。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编辫、平纹编织、花纹编织,绞编、编帽、勒编等工艺。编辫是草编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没有经纬之分,将麦秸、玉米皮等原料边编边搓转,编成3 ~ 7股的草辫,通常作为草篮、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平纹编织是草编、柳编、藤编普遍运用的技法。它以经纬为基础,按一定规律互相连续挑上(纬在经上)、压下(纬在经下),构成花纹。
2、包缠。以某一原料为芯条,再以其他原料包、缠于芯条之上 ,编织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纹 。主要有缠扣、包缠、棒锤扣等。缠扣是玉米皮编常用的技法。它以麦秸等编织成辫子状的芯条作为经绳,然后在外面以玉米皮缠之。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条上缠两圈后而结扣,并通过结扣,将上下缠过的芯条连接成形。
8. 如何织毛衣的袖子步骤图解
方法/步骤
袖口挑起的总针数=前片针数-20至30针(即:前片针数-30≤袖口挑起的总针数≤前片针数-20)
先织袖山,首先挑起肩线两边各十几针,先挑起的针数=(袖口挑起的总针数-腋下平收的针数)÷3
比如:前片150针,袖子要120针,腋下留了12针,则要先挑起(120-12)÷3=36针,即以肩线为中心,前后片各先挑出18针
边织边挑,如
第1行:以肩线为中心,前后片各挑出18针;(共36针) 第2行:返回编织完36针,再挑出2针;(共38针)
第3行:返回编织完38针,再挑出2针;(共40针)
第4行:返回编织完40针,再挑出2针;(共42针)
一直到袖山有2.5寸至2.7寸就整圈挑起圈织(小孩袖山不要超过2寸)
不管是插肩袖还是一般袖,都可以这样的:
一般的袖子,前后片缝好后,袖拢不就是一个圈了吗,数下针数,就是袖子的总针数了,例如是120针,就用它的三分之一针即40针好了,袖子的中缝两边各20针挑起来织,织到两边就各挑起来一针,最后的袖窝留的平收的几针一起挑起,就是120针了,很简单,很平整,还有弹性,不会因为缝的松拉,或都紧拉而不舒服。
袖下的编织顺序和方法
作品作品衣片衣片是由下往上编织编织,为了花型和方向的一致,袖子也应由下往上编织。本作品袖子的编织前后没有差别,没有花型,左右侧加减针相同。
袖下加针顺序是按袖下计算方法而来的,因为没学编织制图和计算只能简单说明,在普通袖的作品中要把增加的针数平均在袖下的行数里,所以按编织图所示编织至104行88针。可在一行内左右同时加针,加针方法用扭针,注意左右加针方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