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4件上衣,3条裙子,2条裤子,要选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搭配穿,共有______种不同的穿法.
2×4=8(种); 答:共有8种不同的穿法. 故答案为:8.
B. 有3件不同的上衣和2条不同的裤子,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三件不同的上衣和不同的两条裤子有6种穿法。
C. 有几种穿法每次上衣穿1件,裤子穿1条
穿衣的方法当然有很多了,你平时买衣服的时候尽量买成一个系列的,这样嘛,就可以混搭出很多
D. 小东有三件上衣和四条裤子它有几种不同的搭配穿法
考点: 乘法原理 专题: 可能性 分析: 每一件上衣与裤子有4种搭配方法,则3件不同的上衣和4条不同的裤子的搭配方法有:3×4=12(种). 3×4=12(种), 答:共有12种不同穿法. 故选:C. 点评: 本题需要用乘法原理去考虑问题 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 1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 2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 1 ×M 2 ×…×M n 种不同的方法.
E. 妈妈有4件上衣,5条裤子,一共有9种不同的穿法。对不对
不对,一共是有20种穿法。
思路分析:
一、列举法,列举法就是将集合的元素逐一列举出来的方式 。例如,光学中的三原色可以用集合{红,绿,蓝}表示;由四个字母a,b,c,d组成的集合A可用A={a,b,c,d}表示,如此等等。列举法还包括尽管集合的元素无法一一列举,但可以将它们的变化规律表示出来的情况。
假设四件上衣分别是A、B、C、D,五条裤子分别是1,2,3,4,5,那么所有的穿法可能性如下:
A上衣,可以搭配裤子1,2,3,4,5,这里有五种穿法。
B上衣,可以搭配裤子1,2,3,4,5,这里也有五种穿法。
C上衣,可以搭配裤子1,2,3,4,5,这里也有五种穿法。
D上衣,可以搭配裤子1,2,3,4,5,这里也有五种穿法。
因此,共有20种不同的穿法。
二,公式法。
思路:因为从四件上衣和五条裤子中任取两类搭配,都可一次性独立完成这件事,即可分类完成,因此可用加法原理。从A开始和其他裤子组合,有5种选法。最后这些数字相加,也就是20种。
(5)一条裤子搭配不同的上衣穿衣法扩展阅读
这种思路运用了数学中的分类计数原理也就是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多个步骤,每个步骤中又有多种方法,各个步骤中的方法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才算做完这件事。应用这个原理解题,首先应该分清要完成的事情是什么,然后需要区分是分类完成还是分步完成,“类”间相互独立,“步”间相互联系。
常用于排列组合中,具体是指:做一件事情,完成它有n类方式,第一类方式有M1种方法,第二类方式有M2种方法,第n类方式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M1+M2+……+Mn种方法。
比如说:从武汉到上海有乘火车、飞机、轮船3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而火车、飞机、轮船分别有k1,k2,k3个班次,那么从武汉到上海共有 k1+k2+k3种方式可以到达。
F. 两件上衣,两条裤子,每次上衣穿一件,裤子穿一条,有几种穿法
四种。
设两件上衣的序号为A、B,两条裤子的序号为C、D。
则存在1、AC 2、AD 3、BC 4、BD四种情况。也可以看作衣服有两种选择,裤子有两种选择。2*2=4。所以答案为四种。
该题为一个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6)一条裤子搭配不同的上衣穿衣法扩展阅读:
排列组合(组合数学中的一种)
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组合则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考虑排序。
排列组合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给定要求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总数。 排列组合与古典概率论关系密切。
人们对数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形成与形密切相关的各种数学分支的过程中,如几何学、拓扑学以至范畴论的形成与发展,逐步地从形的多样性也发现了数形的多样性,产生了各种数形的技巧。近代的集合论、数理逻辑等反映了潜在的数与形之间的结合。
而现代的代数拓扑和代数几何等则将数与形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这些,对于以数的技巧为中心课题的近代组合学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而且还将会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
G. 小红有三件上衣三条裤子搭配着穿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考点: 乘法原理 专题: 传统应用题专题 分析: 从3件上衣中选一件有3种选法;从2条裤子中选一件有2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可得共有:3×2=6(种);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可得: 3×2=6(种); 答:一共有6不同的搭配方法.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乘法原理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 1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 2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 1 ×M 2 ×…×M n 种不同的方法.
H. 小力有2件上衣和2条裤子,分别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啊
有四种穿法。
解题思路见下:
一、列举法,列举法就是将集合的元素逐一列举出来的方式 。例如,光学中的三原色可以用集合{红,绿,蓝}表示;由四个字母a,b,c,d组成的集合A可用A={a,b,c,d}表示,如此等等。列举法还包括尽管集合的元素无法一一列举,但可以将它们的变化规律表示出来的情况。
假设两件上衣分别是a,b,两条裤子分别是A、B,那么搭配的所有的可能性是:
1、a 搭配 A ,第一种方式最终的搭配即(a,A)
2、a 搭配 B,第二种方式最终的搭配即(a,B)
3、b搭配 A ,第四种方式最终的搭配即(b,A)
4、b搭配 B ,第五种方式最终的搭配即(b,B)
因此,一件上衣可以和任意一条裤子搭配,有四种不同的穿法。
二,公式法。
思路:每一件上衣与两条裤子都有1×2=2种搭配方法,所以俩件上衣与2条裤子有2×2=4种搭配方法。从思路可以看出,每个选择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连续性的,所以适用于乘法原理。因此,送法的种类=2*2*1=4种。
(8)一条裤子搭配不同的上衣穿衣法扩展阅读
这种思路运用了分步计数原理(也称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多个步骤,每个步骤中又有多种方法,各个步骤中的方法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才算做完这件事。应用这个原理解题,首先应该分清要完成的事情是什么,然后需要区分是分类完成还是分步完成,“类”间相互独立,“步”间相互联系。
那么,每个步骤中的方法数相乘,其积就是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总数。用乘法原理去考虑问题,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1×m2×m3×…×mn种不同的方法。
例如,从A地到B地共有3种方法,从B地到C地共有两种方法,问从A地到C地共有多少种方法。
解:要从A地到C地,需要先从A到B,再从B到C,且A到B的3种方法和B到C的2种方法互不干扰,故总共有3×2=6种方法。
注意事项:
(1)步骤可以分出先后顺序,每一步骤对实现目标是必不可少的;
(2)每步的方式具有独立性,不受其他步骤影响;
(3)每步所取的方式不同,不会得出(整体的)相同方式。
I. 妈妈给小丽买了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一条裙子小丽穿衣时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我认为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一条裙子的穿法可以有四种
J. 东东有3件不同的上衣和4条不同裤子,东东出门的时侯有()不同倒穿法
有三件不同的上衣,四件不同的裤子,动不动出门的时候可以有12种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