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面羊绒大衣开线了怎么缝合
准备材料:针,线。
1、从羊绒大衣开线的部位内侧入针,所用的线尽量选择和自己羊毛大衣颜色相近颜色的线。
2. 衣服烂了一个口子,如何用针线缝衣服,要非常详细的,包括穿针引线
1、首先将线穿进针中,如下图所示。
3. 怎么在衣服上缝个内兜
所需材料:针线、剪刀。
1、首先,把衣服摊开平放,如下图所示。
4. 衣服内衬是怎么缝的,找不到口子啊,烂了想补怎么补
1、首先将线穿进针中,如下图所示。
注意事项:
内袖缝的可以是留个洞,最后踩明线,这个最简单大多数普通服装都用这样方法,可以把自己的衣服袖子翻出来看下。
下摆缝一般是用手工撬暗针,薄的高档真丝服装用这种方法多。这种做法要面料比较薄,而且对缝制师傅手艺要求高。见过水平高的师傅,留的洞只有几厘米大,由于下摆夹里都有坐势,用手封口以后几乎看不出。
5. 衣服的里衬怎么缝
把衣服衬里从腋下拆开一小口,把需要缝针的部分从里面翻出,完成后把小口缝上。
一般服装夹里缝口有三个地方,一种是在内袖缝里,一种是在下摆接缝里,一种是在袖衫接缝里。内袖缝的可以是留个洞,最后踩明线,这个最简单大多数普通服装都用这样方法,你可以把自己的衣服袖子翻出来看下。
下摆缝一般是用手工撬暗针,薄的高档真丝服装用这种方法多。这种做法要面料比较薄,而且对缝制师傅手艺要求高。
衣服里面有内衬就是衣服里面光滑的里绸,和衣服里面是缝合在一起的,相当于裙子里面的衬裙似得,为了让衣服里面没有毛边,方便穿着。
(5)外套衣服怎么缝针扩展阅读:
裁缝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ái féng,指裁剪、缝制衣服,后来指代以制作或拆改衣服为职业的人,是以人体为依据,通过测量制定服装号型规格,合理使用原辅料进行服装裁剪、缝制的人员。
参考资料:网络-裁缝
6. 羊绒大衣扣子掉了怎么缝制方法
1、在衣料表面挑一针,牵拉缝线将始缝结拉入衣料夹层中;
7. 衣服有破洞用线怎么缝,要缝的基本看不出来,怎么缝
一手拿针,一手捏线,线穿过针孔,视需要补的洞大小留好线;然后,如果只是裂的话,那直接将裂的两边合在一块,然后针线从左边穿下去,从右边穿上来,不断反复
最后,在最后一针后打上死结。
8. 衣服破了个洞,怎麽缝才美观
针织服装就用同色系的线挑缝一下,梭织的就是棉布料的衣服就缝不起来,可以缝上珠片装饰,也可以手绘图案遮住,简单的十字绣也可以啊,十字绣可以放大针距,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效果
9. 外衣领标是怎么缝上去的就是外衣领标从里面可以看到线,但是只缝到了中间,外面是看不到线的那样。
你要说挂厘的衣服的话是缝在例子上的。。你要说是单层缝标志那是用机器弄的。就是你标题描述的那样
10. 服装缝制缝份和后道要求的区别需要详细的说明。
缝制是服装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程实行流水作业。
粘合衬在服装加工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作用在于简化缝制工序,使服装品质均一,防止变形和起皱,并对服装造型起到一定的作用。其种类以无纺布、梭织品、针织品为底布居多,粘合衬的使用要根据服装面料和部位进行选择,并要准确掌握胶着的时间、温度和压力,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梭织服装加工中,缝线按一定规律相互串套联结配置于衣片上形成牢固而美观的线迹。线迹可基本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 链式线迹链式线迹是由一根或二根缝线串套联结而成。单根缝线的称单线链缝。其优点是单位长度内用线量少,缺点是当链线断裂时会发生边锁脱散。双根缝线的线迹称为双线链缝,是由一根针线和钩子线互相串套而成,其弹性和强力都较锁式线迹为好,同时又不易脱散。单线链式线迹常用于上衣下摆、裤口缲缝、西服上衣的扎驳头等。双线链式线迹常用于缝边、省缝的缝合,裤子的后缝和侧缝,松紧带等受拉伸较多,受力较强的部位。
2. 锁式线迹亦称穿梭缝迹线,由二根缝线交叉联接于缝料中,缝料的两端呈相同的外形,其拉伸性、弹性较差,但上下缝合较紧密。直线形锁式线迹是最常见的缝合用线迹,由于用线量较少,拉伸性较差,常用于两片缝料的缝合。如缝边、省缝、装袋等。
3. 包缝线迹是由若干根缝线相互循环串套在缝料边缘的线迹。根据组成线迹的缝线多少而称呼其名(单线包缝、双线包缝……六缝包缝)。其特点是能使缝料的边缘被包住,起到防止面料边缘脱散的作用。当缝迹受拉伸时,面线、底线之间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转移,因而缝迹的弹性较好,故被广泛用于机织物的包边。三线包缝和四线包缝为最常用的机织制品服装的包边。五线包缝和六线包缝又称为“复合线迹”,由一个双线包缝同三线包缝或四线包缝线迹组合而成。其最大特点是强力大,可同时进行合缝和包缝,从而提高缝迹的密度和缝制的生产效率。
4. 绷缝线迹由两根以上针线和一根弯钩线相互穿套而成,有时在正面加上一根或二根装饰线。绷缝线迹的特点是强力大,拉伸性好,缝迹平整,在某些场合(如拼接缝)也可起到防止织物边缘脱散的作用。
基本缝合的形式如图1-13所示,除了基本缝制外,根据款式工艺要求还有抽褶、贴布绣等加工方式。梭织服装缝制中针、线以及针迹密度的选择,都应考虑到服装面料质地及工艺的要求。
缝针可用“型和号”加以分类,根据形状,缝针可分为S、J、B、U、Y型,对应不同的面料,分别采用适宜的针型。
我国使用的缝针的粗细以号数来区别,粗细程度随着号数的增加而越来越粗,服装加工中使用的缝针号型一般从5号~16号,不同的服装面料采用不同粗细的缝针,见表1-2。
表1-2各类质地面料的标准缝针
缝纫机针(号别) 面料
5号 电力纺、贡缎
7~8号电力纺、贡缎、双绉
9~10号 薄丝织品、贡缎、双绉、乔其纱、巴厘纱
11~12号薄漂布、宽幅布、全毛薄纺织品
13~14号宽幅纺织品、纯毛织品、一般纺织品
16号一般厚纺织品(外衣等)、防水布
缝线的选择原则上应与服装面料同质地、同色彩(特别用于装饰设计的除外)。缝线一般包括丝线、棉线、棉/涤纶线、涤纶线等。在选择缝线时还应注意缝线的质量,例如色牢度、缩水率、牢度租强度等等。各类质地面料应采用的标准缝线见表1-3。
表1-3各类质地面料的标准缝线
面料的质地缝线
丝绸、毛、丝/合成纤维、毛/合成纤维、以丝和毛为主的混纺交织布丝线、涤纶线
棉、棉/合成纤维、以棉为主的混纺交织布棉线、棉/涤纶线
上述质地以外的面料涤纶线、棉/涤纶线
针迹密度是指针脚的疏密程度,以露在布料表面3cm内的缝合数来判断,也可用3cm布料内针孔数来表示。梭织服装加工中标准的针迹密度见表1-4。
表1-4针迹密度
缝合方式的类别运针数
直线缝锁缝(外衣)13~15针
直线缝锁缝(中衣)15~17针
联锁缝12~13针
包缝13~14针
包缝锁边8针
手工缭缝(翻边缭里边)3~4针
手工缭缝(缭明缝)7~9针
服装的缝制整体上要求规整美观,不能出现不对称、扭歪、漏缝、错缝等现象。条格面料在缝制中要注意拼接处图案的顺连,条格左右对称,见表1-5及图1-14。缝线要求均匀顺直,弧线处圆润顺滑;服装表面切线处平服无皱痕、小折;缝线状态良好,无断线、浮线、抽线等情况;重要部位例如领尖不得接线。
图1-13缝合形式名称及略图
表1-5条格面料对格对条要求
部位位置对花
前身上下、左右图案对称、相合A2
后身左右图案对称、相合A3
外套左右图案均等、相合A4
上衣衣袖袖口男士服装的袖和前身图案也应相合A5
女衬衫
衣袋袋盖与大身图案相合A6
男衬衫侧(腋)部侧部图案应吻合A7
搭门搭门左右图案均等、相合B1
西裤
臀部左右图案均等、相合B2
侧缝侧缝部图案相合B3
裙子类左右图案相合C1
图1-14图案配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