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师的帽子》这本书是世界著名奇幻文学大师、女画家托芙·扬松的作品。《魔法师的帽子》描绘了那些鲜活可爱,样子像直立的微型河马的木民,它们胖胖的,很羞涩,热爱阳光。
《魔法师的帽子》的主人公有木民一家、小嗅嗅、小吸吸、斯诺尔克小子、斯诺尔克小妞、某甲、某乙和魔法师。这本书主要讲了:小木民矮子精、小嗅嗅和小吸吸在一座山上发现了一顶魔法师的帽子,这顶帽子给木民一家带来了许多的欢乐与麻烦。直到某甲和某乙出现,大家才知道了他们拥有魔法师一直到至今都没有找到的宝石之王。结果,再一次晚会中,魔法师找到了那颗宝石之王,并希望某甲和某乙把宝石交给他。后来,魔法师变了一个与宝石之王一样的宝石送给了某甲和某乙,他们才答应将宝石之王给魔法师。
这本书里描写的帽子拥有神奇的功能。小木民矮子精在玩捉迷藏时躲进去,结果变成了妖怪;木民妈妈把帽子丢进海里,在帽子里的海水变成了木莓汁。我也希望得到这样一顶神奇的帽子。假如有一顶魔法师的帽子,我想尝尝木莓汁到底是什么味,那味道一定是酸酸甜甜的吧?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章。写了小嗅嗅告诉小木民矮子精他要走之后就收拾好行李,用口琴吹着《所有的小动物都应该在尾巴上打上蝴蝶结》这首歌走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某甲和某乙,某甲和某乙安慰小木民矮子精,并决定把手提包时的东西给他看。打开一看,只见是一块黑豹头一样大的红宝石在面前……后来木民妈妈开了一个大型庆祝会。在庆祝会中,那位魔法师出现了,他拿起那块红宝石,对大家说:“我得拿走这块红宝石,但我可以实现大家的每一个愿望。”于是,每个人都说出了愿望,并且实现了。最后,魔法师走了。
我想:故事的结尾写了魔法师满足了大家的种种愿望,然后,木民谷居民将宝石给了魔法师。魔法师在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居然能平静地去面对,这是许多人都做不到的。这种和谐自然、令人惊叹的结尾,更让读者回味无穷,久久难忘。
《魔法师的帽子》这本书是一套书里的其中一本,但我最喜欢读的是《魔法师的帽子》这本书。因为,书中充满了大胆的幻想和奇异的想象,把木民谷里的一群小动物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如木民爸爸的沉静、木民妈妈的勤劳和宽容,小木民矮子精的机智和善良,以及斯偌尔克兄妹的天真活泼,还有赫木伦的聪明和同情心, 作家托芙·扬松把它们描述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魔帽所引出的故事情节真是变幻莫测,惊险离奇,引人入胜,令人神往。所以我喜欢《魔法师的帽子》。
❷ 魔法师的帽子中描写人物外貌的片段
可怜的小木民在魔帽里变成了一只非常古怪的动物。他身上胖的地方变瘦了,瘦的地方变大了。
2 木民妈妈仔细地打量了半天,把他那双惊恐的眼睛看了又看,然后安详地说:“对,你是我的小木民。”
就在这时他开始变样了,耳朵、眼睛和尾巴开始变小,鼻子和肚子开始变大,直到他恢复原来的样子。
3
❸ 描写魔法师的帽子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魔法师的帽子好词
1.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2 . 颠来倒去: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3 . 恭恭敬敬:(1)对长辈贵宾谦恭而有礼貌。(2)对别人非常有礼貌、很尊敬。
4 . 摇来晃去:晃来晃去,摇摇晃晃的意思。
5 .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6 . 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7 .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8 . 嘻嘻哈哈:嬉笑打闹,形容嬉笑欢乐的样子。也形容态度不严肃、不认真。
9 . 一模一样:样子完全相同。
10 . 庄严隆重:盛大庄重,以盛大、庄严和特别注意形式为特征的。
11 . 许许多多:很多数量的人或物。
12 . 睡眼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13 . 迷迷糊糊:主要是指: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的意思。
14 . 心惊胆战: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5 . 无声无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16 . 窃窃私语:窃窃:偷偷;私:私下;语:说话。背地里小声说话。
❹ 《魔法师的帽子》的主要内容
《魔法师的帽子》描述的是,一顶魔术师的帽子失落在木民谷,打破了木民谷居民的平静。木民在木民谷找到这顶高筒黑礼帽,捡回来的时候,没想到这是魔法师的帽子,故事则围绕着一顶魔法师的帽子展开。
这是一顶姆咪在姆咪谷找到的高筒黑礼帽,他们捡回来的时候没想到帽子是魔法师的,不知其中有魔气,能产生魔力。但是帽子的奇迹使他们不能不相信,这是一顶神通广大的帽子。
作者是芬兰女作家Tove Jansson(1914-2001),也音译为托韦·杨森。她以瑞典语从事儿童文学创作,1945年以童话集《小特洛尔和大洪水》闻名。
《魔法师的帽子》是托芙·杨松最出色的童话作品,创作于1948年。
《魔法师的帽子》是扬松十一本木民童话系列中的一本,它出版于1948年。正是这部童话,使扬松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童话作家之一。
她先后获得斯德哥尔摩最佳儿童读物奖 (1952),约尔玛·拉格洛芙(世界上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奖章(1953),安徒生国际儿童文学作家奖(1966),芬兰最高勋章 (1976)。
1978年荣获欧波学院颁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全世界祝贺她诞生80周年时,用她童话中的一句话“让我们把尾巴交缠在一起”来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为向儿童提供更精美更多的儿童文学读物而共同努力。
❺ 《魔法师的帽子》的简介
主要内容:
一顶魔术师的帽子失落在木民谷,打破了木民谷居民的平静。木民在木民谷找到这顶高筒黑礼帽,捡回来的时候,没想到这是魔法师的帽子,故事则围绕着一顶魔法师的帽子展开。
这是一顶姆咪在姆咪谷找到的高筒黑礼帽,他们捡回来的时候没想到帽子是魔法师的,不知其中有魔气,能产生魔力。但是帽子的奇迹使他们不能不相信,这是一顶神通广大的帽子。
《魔法师的帽子》是托芙·杨松最出色的童话作品,创作于1948年。作者以生活在自由天地里的矮子精“木民”为主人公,创作了一系列的童话,这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除此之外还有《彗星来到木民山谷》等。
作者简介:
世界著名奇幻文学大师,托芙·扬松(Tove Jansson,1914~2001),出生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父亲是一位雕塑家,母亲是一位画家。在芬兰,她的家庭属于外来的、说瑞典语的少数民族。
(5)魔术师的帽子怎么形容扩展阅读:
作品鉴赏:
《魔法师的帽子》是扬松十一本木民童话系列中的一本,它出版于1948年。正是这部童话,使扬松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童话作家之一。
她先后获得斯德哥尔摩最佳儿童读物奖 (1952),约尔玛·拉格洛芙(世界上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奖章(1953),安徒生国际儿童文学作家奖(1966),芬兰最高勋章 (1976)。1978年荣获欧波学院颁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94年,全世界祝贺她诞生80周年时,用她童话中的一句话“让我们把尾巴交缠在一起”来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为向儿童提供更精美更多的儿童文学读物而共同努力。
❻ 魔术师的帽子叫做“一顶帽子”,那斗篷的叫做什么呢,一( )斗篷,谢谢
一件斗篷
❼ 魔法师的帽子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简要)
魔法师的帽子》描述的是,一顶魔术师的帽子失落在木民谷,打破了木民谷居民的平静。木民在木民谷找到这顶高筒黑礼帽,捡回来的时候,没想到这是魔法师的帽子。这是一顶神通广大的帽子:当他们把它倒过来当字纸篓时,扔进去的蛋壳竟膨胀成五朵小云彩,小伙伴们就驾着云彩四处飞翔,八方飘游;小木民钻进帽子捉迷藏,出来就成了谁也认不出的怪物;魔帽能把一只被小木民诱捕来的小蚁狮变成一只小小的刺猬;流进帽子里的水会变成木莓汁;木民妈妈无意中把几株植物标本扔进了魔帽,枝条就以神奇的速度在妈妈睡觉时生长起来,最后像厚厚的绿毯子把木民家的房子裹了个严实。于是,木民家没门没窗,只是密密一大片野草野花。这些绿色的藤条还会开玩笑,把木民头上的帽子给卷起来,举到高处…… 不管什么东西,一到这顶帽子里,就会变成谁也想象不到的其它东西。这顶帽子让木民谷的居民们体验了许多闻所未闻的历险。例如,一个蛋壳扔进帽子,即刻变成了一朵云彩,小木民和他的朋友们就坐到云朵上四处飘游;一粒花籽儿飞进了帽子,它就疯长起来,使姆敏的家变成了一座密林……
“木民”童话系列想象丰富,在幽默的笔法后面隐藏着淡淡的忧伤,作品中人物性格鲜明。在这部童话中,出现的木民一家和其他人物,虽是妖精,其实他们具有“人”的特点。他们是些淘气的孩子,具有乐天的、爱冒险的孩子的特点
❽ 魔法师的帽子 好词好句,好词10个,好句5句以上。
湿漉漉 小心翼翼 颠来倒去 恭恭敬敬 摇来晃去 如火如荼 不亦乐乎 暖洋洋 无忧无虑
嘻嘻哈哈 一模一样
❾ 谁知道英文魔术师的帽子这一短语怎么拼念
hat of a magician
帽子(属于的) 一个 魔术师。
或
magician's hat
魔术师的帽子
❿ 关于魔法师的帽子名人名言
1、孙继海好象有魔法似的,没有看到来球就把球断了下来….你说我后脑勺上没长眼睛,你凭什么把球传给我? —— 韩乔生
2、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 —— 史铁生
3、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 —— 歌德
4、回忆是从来不琐碎的经过岁月的魔法甚至比当天更动人而我认为生活本身其实就是一种魔法。 —— 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