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了解猫眼石么
猫眼石 开放分类: 宝石、矿物 猫眼石(Cat's eye),即“猫儿眼”、“猫睛”、“猫精”。猫眼石又称东方猫眼,是珠宝中稀有而名贵的品种。由于猫眼石表现出的光现象与猫的眼睛一样,灵活明亮,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因此而得名。这种光学效应,称为“猫眼效应”。 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很多。宝石学界把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之为猫眼石,一般所说的猫眼石指的是金绿猫眼宝石,而其它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必须在“猫眼”二字之前加上宝石的名称,如海蓝宝石猫眼、电气石猫眼等。 严格说来,“猫眼”并不是宝石的名称,而是某些宝石上呈现的一种光学现象。即磨成半球形的宝石用强光照射时,表面会出现一条细窄明亮的反光,叫做“猫眼闪光”或“猫眼活光”,然后根据宝石是什么来命名,如果宝石是石英,则叫“石英猫眼”,如果是金绿宝石,则叫“金绿猫眼”。可能具有猫眼闪光的宝石种类很多,据统计可能多达30种,市场上较常见的除石英猫眼和金绿猫眼外,还有“辉石猫眼”、“海蓝宝石猫眼”等。由于金绿描眼最为著名也最珍贵,习惯上它也简称为“猫眼”,其它猫眼则不可这样称呼。 猫眼石在矿物学中是金绿宝石(Chrysoberyl)中的一种,属尖晶石族矿物。金绿宝石是含铍铝氧化物,化学分子式为 BeAl2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或板状。猫眼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如蜜黄、褐黄、酒黄、棕黄、黄绿、黄褐、灰绿色等,其中以蜜黄色最为名贵。透明至半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折光率1.746-1.755,双折射率0.008-0.010 。二色性明显,色散0.015,非均质体。硬度8.5,密度3.71-3.75 克/立方厘米。贝壳状断口。 猫眼石与其它相似宝石猫眼、人造猫眼的区别。自然界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还有碧玺、绿柱石、磷灰石、石英、蓝晶石等,但是都不如金绿猫眼珍贵。碧玺猫眼:硬度较小,为7-7.5,密度3.06克/立方厘米, 折光率1.624-1.644。石英猫眼:硬度低,6.5左右,密度小,为2.78克/立方厘米,折光率小,为1.44。人造猫眼:由人工玻璃纤维造成的猫眼石,有褐黄色、蓝色和红色。但是人造猫眼石在弧形顶端同时出现2-3条亮带,天然猫眼石仅出现一条亮带。用放大镜观察可看见人造猫眼石有六边形蜂窝状结构,硬度低,为5左右,密度小,为2.46克/立方厘米,折光率1.44。 猫眼石的评价与选购。猫眼石的评价是从颜色、眼线的位置、宝石的形状、重量等因素考虑。优质的猫眼宝石,猫眼线要细而窄,界限清晰;眼要张闭灵活,显活光;猫眼颜色要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并且猫眼线要位于弧面中央。选购时要根据鉴定特征把猫眼石与其它宝石猫眼、人造猫眼区别开,买到货真价实的猫眼石。 在东南亚一带,猫眼石常被认为是好运气的象征,人们相信它会保护主人健康长寿,免于贫困。猫眼石常被人们称为“高贵的宝石”。它和变石一起属于世界五大珍贵高档宝石之一。英国的宝石收藏家霍普珍藏着一块著名的猫眼石,这块宝石被雕成象征祭坛的形状,顶上有一火把,整个宝石呈球形,直径约为1-1.5英寸。猫眼石主要产于气成热液型矿床和伟晶岩岩脉中。世界上最著名的猫眼石产地为斯里兰卡西南部的特拉纳布拉和高尔等地,巴西和俄罗斯等国也发现有猫眼石,但是非常稀少。 人们最先在砂矿中发现金绿宝石的,目前开采猫眼地方多是在坡积地河床中。原生金绿宝石的形成与上侵花岗岩熔融体的含铍挥发组分同富含铬组分的超基性岩相互作用有关。为此,原生金绿宝石多产在穿插于超基性岩的含祖母绿云英岩中,地质学者称之为气成热液矿床,同许多祖母绿形成一样,所有金绿宝石和祖母绿往往生长在一起。原生金绿宝石形成后,遭受风化剥蚀便成为砂矿,在一定有利位置富集成矿。著名的斯里兰卡猫眼和变石就是产自砂矿之中。原生金绿宝石还产自伟晶岩脉中,金绿宝石是熔融挥发组分作用的结果。由于一些可熔矿物的结晶,导致伟晶岩脉的形成。沿着围岩的裂缝和断层形成岩脉,金绿宝石在其中形成孤立的晶体,在伟晶岩脉中与金绿宝石共生的矿物还有绿柱石(包括祖母绿)、碧玺和磷灰石。伟晶岩脉围岩多是古老变质岩(片麻岩),有可能是金绿宝石的源岩。 斯里兰卡是著名的金绿宝石产地,也是唯一生产变石和金绿猫眼的国家。该国金绿宝石矿床位于康提城东南60公里,已有2000多年的开采历史,是个大型的综合砂矿。含宝石的高原群由麻粒岩相变质岩组成,矿化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与金绿宝石共生的宝石有蓝宝石、红宝石、锆石、尖晶石等。这些宝石均产于河谷冲积物之中,含矿冲积层一般厚1.5-15米,有时厚达30米。斯里兰卡产的猫眼质量最佳,以蜜黄色,光带呈三条线者为特优珍品。该国的猫眼为世人珍爱,且非常出名,斯里兰卡猫眼有专门的英文名:Cymophane。这种猫眼有一种奇异的现象,当把猫眼放在两个聚光灯束下。随着宝石转动,猫眼会出现张开闭合的情况。 【人造猫眼石】 [编辑本段] 英文名称artificial cat''s eye 一种用玻璃纤维熔化制成的仿猫眼石。放大镜下可观察到垂直猫眼光带的方向有六角形的蜂窝状结构,即为玻璃纤维的断面。此种猫眼常添加各种着色剂制成各种不同的颜色。并因玻璃纤维的成分不同,故折射率一般为1.6~1.8。相对密度3.6~4.7,均有较大的波动范围。硬度7左右。
『贰』 猫眼石价格
看不到
实物
不好说的
猫眼有很多种的
价格差的也特别大
你给的价格应该是
金绿宝石猫眼
但你只给了一个
黄色
的描述和特别好的
金绿宝石
的猫眼还有点差别
颜色
以蒸
栗黄
或
密蜡
黄最佳,次为浅黄、
绿黄
、褐黄。
最重要的就是看
眼线
怎么样
『叁』 古代猫眼石有假的吗
一般情况下,真正的猫眼石只需要一点光线,就可以出现令人愉快的猫眼效应,这种效应主要是其内部结构造成的。但是那些伪劣假冒的产品,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猫眼效应。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照射猫眼石,你都可以看到它除了中间具有的线条之外,其它两边的颜色也是很不一样的。
『肆』 如何保养猫眼石猫眼石的价值
“猫眼”并不是宝石的名称,而是某些宝石上呈现的一种光学现象。即磨成半球形的宝石用强光照射时,表面会出现一条细窄明亮的反光,叫做“猫眼闪光”,然后根据宝石是什么来命名,如果宝石是石英则叫“石英猫眼”,如果是金绿宝石则叫“金绿猫眼”。它和变石一起属于世界五大珍贵高档宝石之一。--引自网络
猫眼石之所有有这么大价值在于特殊的光学效果,这就是大自然神奇之处,纯天然的奇迹作品,这种美轮美奂的效果并不是人工技术能够掩盖,物以稀为贵,只有猫眼石能够有这么独特的价值,而是至今为止开采猫眼石少之又少,被各大富豪炒到了天价,10克拉以上国内商场很难见到,如果能够得到一块猫眼石不仅仅是得到了宝贝,还是自己地位的象征。
猫眼石保养要极为小心,最好是请专业人士操作。当然自己保养过程中也可以体会乐趣,猫眼石要进行定期清洗,用一个小碗或茶杯盛装盐溶解后的温水慢慢清洗,注意盐要全部溶解之后开始清洗,盐颗粒会对猫眼石造成损伤。
猫眼石的硬度很高,但是猫眼石不可以和其他物品放置一起。要单独放在视线范围之内,高温或潮湿的地方都会对猫眼石表面造成损害,温度和湿度要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平常佩戴猫眼石绝对不可以和尖锐物体碰撞,这是对宝石最大的伤害。
『伍』 清朝那种官帽顶是猫眼石
没有用猫眼石的,一品的是红宝石,二品是珊瑚,三品是蓝宝石,四品是青金石,五品是水晶,六品是砗磲,七品以下就是金顶。没有用猫眼石的。
『陆』 带猫眼石有什么好处
什么是猫眼石?猫眼石Cat's
eye又叫东方猫眼、“猫儿眼”、“猫睛”、“猫精”。猫眼石是珠宝中稀有而名贵的品种,属金绿宝石族矿物。猫眼石是爱、友谊、祝福和希望的象征。
古代称猫眼石为狮负
关于“狮负”这一称谓,有这样一段来历:大约在元代,中国人认为猫眼石与猫有关,但不能科学地认识“猫眼效应”,而是认为猫眼石与猫儿死后埋于深山化为猫睛有关。对此,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中有详细记载称:埋在深山里的猫化为两只猫睛之后,如果被吞食,就会产生神力,一头像狮子一样的猫就会将吞食猫睛者背负起来,腾空而去。所以这里的“猫睛”又称“狮负”。
猫眼石得名的由来
那么什么叫做“猫眼效应”呢?猫眼效应是一种光学现象。它的产生是由于金绿宝石矿物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细小、密集、平行排列的丝状或管状的金红石矿物包体。金红石的折射率为2.60~2.90,与金绿宝石有较大的差异,当将猫眼石加工成弧面形宝石后,这些密集的垂直平行排列的、强反射的包体能对入射光产生集中反射,出现一条垂直内含包体延长方向而平行于宝石弧面延长方向的像猫眼“瞳眸”一样的光带,这就是我们称的“猫眼”。
金绿宝石越不透明,金红石丝状包体越密集,“猫眼效应”也越明显。当用聚光手电照射猫眼宝石时,在某个角度,猫眼石向光的一半呈现黄色,而另一半则呈现乳白色。如果用两个聚光手电从两个方向照射猫眼,并同时以丝状包体方向为轴线来回转动宝石,可见猫眼线一会儿张开、一会儿闭合的现象。在聚光手电的照射下,转动的猫眼宝石会一开一合,酷似猫儿的眼睛,“猫眼”也因此得名。
猫眼石的作用
猫眼宝石属于高档玉石,在在东南亚一带,猫眼石常被认为是好运气的象征。保护主人健康长寿,免于贫困。
一、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人们增强记忆力,还能帮助人们缓解疲劳。
二、促进细胞代谢,活化细胞,从而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使细胞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平衡内分泌失调。
三、促进炎症消退,消除肿胀和疼痛,改善胃炎、肠炎、肾炎、关节炎、肩颈椎炎、腰肌劳损症状,对中年及老年人的帮助极大。
四、还能双向调整血压,患有高血压的人用之便可使血压降低。
五、提高红细胞的携氧功能,降低血液粘度。
六、增强和改善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各种老年性疾病如心脏病、冠心病有疗效。
七、改善血脂代谢,有降低胆固醇作用。能改善糖尿病症状。
『柒』 猫眼石的功效有哪些
猫眼石为装饰性饰品,无特殊功效。
猫眼石属金绿宝石族矿物。金绿宝石是含铍铝氧化物,化学分子式为 BeAl2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或板状。其含水量并不固定,一般在3%~10%左右,但也有高达20%的。
一般为蛋白色,如果有其他原子混入,可以形成各种颜色。如果色彩光泽能随着角度变化,则是贵重的宝石,否则只是装饰性石材。
目前,澳大利亚是猫眼石出产最多的国家,猫眼石也是澳大利亚的“国石”。
“猫眼”并不是宝石的名称,而是某些宝石上呈现的一种光学现象。即磨成半球形的宝石用强光照射时,表面会出现一条细窄明亮的反光,叫做“猫眼闪光”或“猫眼活光”。
可以根据宝石是什么来命名,如果宝石是石英,则叫“石英猫眼”,如果是金绿宝石,则叫“金绿猫眼”。可能具有猫眼闪光的宝石种类很多,据统计可能多达30种。
因此,猫眼石只是一种用于装饰的可以产生猫眼效应的矿物,不具有保健价值和功效。
(7)古代猫眼石可以放在帽子上吗扩展阅读:
在东南亚一带,猫眼石象征着“好运”,因为人们相信猫眼石能保护主人健康长寿,免于贫困。然而有趣的是,古代的猫眼石在中国被称为“狮负”,在俄国则名为“亚历山大石”。
关于“狮负”这一称谓,有这样一段来历:
大约在元代,中国人认为猫眼石与猫有关,但不能科学地认识“猫眼效应”,而是认为猫眼石与猫儿死后埋于深山化为猫睛有关。
对此,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中有详细记载称:埋在深山里的猫化为两只猫睛之后,如果被吞食,就会产生神力,一头像狮子一样的猫就会将吞食猫睛者背负起来,腾空而去。所以这里的“猫睛”又称“狮负”。
与诡异的“狮负”之说不同的是,公元1830年,俄国人在乌拉尔山的托卡瓦加祖母绿矿山发现了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因为发现当时正值俄国沙皇亚历山大21岁生日,因此俄国人将此宝石称为“亚历山大石”,即通常所称的“变石”。
『捌』 古代祭天的东西可以配戴吗
朝珠清代宫廷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状如念珠﹐计一百零八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珠用东珠(珍珠)﹑红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
皇帝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朝珠,皇后、皇太后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外,还在两肩斜挂两盘红珊瑚朝珠,以示身份特殊。皇帝佩戴朝珠,还根据不同的场合戴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祭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戴琥珀或蜜腊朝珠,祭日戴红珊瑚朝珠,祭月戴绿松石朝珠。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朝珠寓意天、地、日、月。
朝珠虽然质地不同,但是它的样式却是严格统一的。
朝珠的计数单位叫做“盘”,一盘朝珠要串108颗珠子和4颗大结珠。御制朝珠很有讲究。资料显示,108颗珠子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四颗结珠均匀等分象征着一年四季,也称为“结珠”。候是古时的时间单位,一候是五天,一年就有72候。朝珠两旁共附小珠三串:一边一串,另一边两串,名为“纪念”;三组“记念”代表的是每月有上中下三旬,有三十天,而五天是一候,所以十颗珠子之间每五颗要打个结。戴法男女有别,两串在左一串在右为男,两串在右一串在左为女。另外有一串珠垂於背,称背云.清朝朝珠的背云中间要有节牌,下有坠角,戴的时候背云是放在脖子后边的,这样起到平衡作用,使朝珠戴起来不会左右移动。
种类
有琥珀朝珠、料器朝珠、核雕人物山水朝珠、鹤顶红朝珠、沉香木朝珠、象牙朝珠串、翡翠朝珠、核雕翡翠珊瑚朝珠、南红玛瑙朝珠、雕瓷朝珠、翠玉猫眼石朝珠、树籽朝珠串等。
『玖』 猫眼石问题!
猫眼石的评价与选购。猫眼石的评价是从颜色、眼线的位置、宝石的形状、重量等因素考虑。优质的猫眼宝石,猫眼线要细而窄,界限清晰;眼要张闭灵活,显活光;猫眼颜色要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并且猫眼线要位于弧面中央。
猫眼宝石是一种名贵宝石品种,其质量好坏主要由颜色、眼线、重量等决定,下而分别加以简述:
1、颜色:猫眼的颜色有多种,以带其它色调的黄为主,最好的颜色为蜜黄色60000元,其它依次为黄绿色、褐绿色在70000以上、褐黄色为最名贵每颗都在90000元以上、褐色价为30000元;
2、眼线:眼线要求平直、均匀,连续而不断线,清晰而不混浊,明亮而不灰暗;
3、重量:对宝石来说,重量越大,其价值则呈几何倍数增加,对猫眼来说,也不例外,市场上的已经很少,而直径大于5cm的则更少见。
猫眼的鉴定
近年来,市场上有一种玻璃纤维猫眼戒面销售,镶在黄金或白银戒指上,使人真假莫辨。其鉴别方法是,当转动戒面时,假猫眼的弧形顶端可同时出现数条光带,而真猫眼只有一条。假猫眼眼线呆板,而真猫眼眼线张合灵活。真猫眼的颜色大多为褐黄或淡绿色,假猫眼则颜色多样,有红、蓝、绿等色。
金绿宝石是硬度仅次于钻石,红蓝宝的宝石。金绿宝石和变种的变石及猫眼石,这三种宝石不但非常美丽,而且由于极为稀有,因此价格也很高昂。在金绿宝石内部含有发达之真空状内含物的金绿宝石施以卡波逊切割之后,出现彩色变化效果的便是猫眼石。
【补充解释猫眼石】
金绿宝石是含铍铝氧化物,化学分子式为 BeAl2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或板状。猫眼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如蜜黄、褐黄、酒黄、棕黄、黄绿、黄褐、灰绿色等,其中以蜜黄色最为名贵。透明至半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折光率1.746-1.755,双折射率0.008-0.010 。二色性明显,色散0.015,非均质体。硬度8.5,密度3.71-3.75 克/立方厘米。贝壳状断口。
猫眼石是因为它本身如猫眼一般溜溜转动的色彩而被命名,因此以英文直译也称为‘猫眼石’也只有金绿宝石猫眼可直称为猫眼。猫眼石具有蜂蜜的色彩,尤其是它的一道光痕,会映到两侧面成为‘3道光痕’,因此它的价格被评断得很高。以颜色而论,奶油色及柠檬色次于蜂蜜色,而褐色和灰色的评价则较低。把猫眼放在光线之下。可以显现出一条很清楚的光线,而转动它时,光条则会产生左右摇动的现象,这就是猫眼的变色现象。
能显现如猫眼光彩变形效果的宝石,除了金绿宝石以外还有其它种类。象电石,磷灰石,蓝晶等,另外还有以其石棉纤维状组织关系而产生同样效果的矿石[虎眼石],但与金绿猫眼是无法比拟的。在伊朗国王的王冠上镶有一颗黄绿色猫眼,重147.7克拉。
『拾』 猫眼石的背后有怎样的传说
猫眼石又称“猫儿眼”、“猫睛”、“猫精”,或称东方猫眼,是珠宝中稀有而名贵的品种。由于猫眼石表现出的光现象与猫的眼睛一样,灵活明亮,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因此而得名。
猫眼石常被人们称为“高贵的宝石”。
传说古代一座名叫白胡山的山中,居住着一位喜欢养猫的老人,老人与一只老猫相依为命,猫死后,老人很伤心。后来,猫托梦给老人,说它的眼睛很有用处,让老人处理。
老人去掘出猫来观看,只见猫的眼睛坚硬如珠,中间还有一条亮带,很美丽。于是,老人将一只猫眼埋入了白胡山中,另外一只,老人吃了之后因此成仙,山中后来以产猫眼宝石而著名。
和其他宝石一样,猫眼石越大越难得,因而重量仍是评价猫眼石的基本要素之一。但影响猫眼石最重要的是颜色、眼线的情况和均匀程度等。
猫眼石的最佳颜色是极强的淡黄绿色、棕黄色和蜜黄色,其次是绿色,再次是略深的棕色。很白的黄色和很白的绿色,价值就更低一些。最差的是杂色和灰色。
最好的猫眼石眼线应该较为狭窄,界线清晰,并显活光,并且要位于宝石的正中央。关于眼线的颜色,有人喜欢银白的颜色,而有人则偏爱金黄色,而绿色和蓝白色的线较为受冷落。
体色呈不透明的灰色者,常常有蓝色或蓝灰色的眼线。不过,无论什么颜色,重要的是眼线必须与背景形成对照,要显得干净利落。眼要能张很大,越大越好,而合起来时就要锐利。
关于猫眼石,还有一个更加凄绝的故事:
很久以前,山里住着一只狸猫,过着自在的生活。有一天,猫公主在众星捧月般的拥护下出外游玩,和狸猫一见钟情,猫国王宣称要把猫公主嫁到外国,狸猫苦苦哀求。
猫国王狠狠地说:“如果你能在3天里给猫公主一枚猫眼石,我就把她嫁给你!”
狸猫听后,马上动身去找猫巫婆,走了一天一夜,在森林的深处一棵巨大的老树上找到了猫巫婆的家。
猫巫婆听了狸猫的请求,奸笑着用阴森的声音说:“喝了我配置的药水,你的眼睛都会变成猫眼石,我会挖出你的双眼,那将是两枚举世无双价值连城的宝石。这个过程中你要忍受巨大的痛楚,你还得答应留下一枚作为我的酬劳。挖出你的双眼后,我会给你的眼睛装上两枚普通的石子,它会给你9天的光明,而后你将成为瞎子,虚弱不堪,也不会再有9条命。”
3天以后,狸猫拿了一枚猫眼石献给国王,猫国王从来没见过这么精美的石头,他恶狠狠地说:“你这么贫穷哪里来的名贵宝石?”他命令手下打断狸猫的腿,扔了出去。猫公主拿着那枚精美的猫眼石嫁到了外国,晚上她转动宝石,在
月光下狸猫的眼睛非常的明亮,一睁一闭,如同过去一样正痴痴地看着她。从此猫公主每夜拿着那枚猫眼石,在有月亮的晚上蹲在屋檐上,呼唤有情人的名字……
因此古老相传,天下的猫眼石,都是痴情猫的眼睛变化而来,里面有一颗真诚的心,只要有情的人得到她,她就会睁开转动的眼睛,一睁一闭,向你诉说古老的爱情传说。
我国古代将猫眼石称为“狮负”,关于“狮负”这一称谓,有这样一段来历:
大约在元代,中国人认为猫眼石与猫有关,但不能科学地认识“猫眼效应”,而是认为猫眼石与猫儿死后埋于深山化为猫睛有关。
对此,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中有详细记载:埋在深山里的猫化为两只猫睛之后,如果被吞食,就会产生神力,一头像狮子一样的猫就会将吞食猫睛者背负起来,腾空而去。所以这里的“猫睛”又称为“狮负”。
《琅嬛记》中说:“仙女上玄宗狮负两枚,藏于牡丹钿盒中以验时云……”表明唐玄宗李隆基并不满足只当皇帝,还想做神仙,而且仙女献给了唐玄宗两枚“狮负”,即猫眼石。
自唐至清,我国史书上屡有“猫眼”记述。张邦茎《墨庄漫录》,记载宋徽宗宣和年间“外夷贡方物,有石圆如龙眼,色若绿葡萄,号猫儿眼。”
元代猫眼石见于陶宗仪《辍耕录》“走水石似猫眼而无光。”并说猫眼石以其罕见的丝状光泽和锐利的“眼”,在莹润中透着智慧和无穷的灵性,被历代皇室宠爱,古有“礼冠须猫眼”之说。至明代记载渐多,《明史•食货记》载猫儿眼、祖母绿、金绿宝石,嘉靖皇帝无所不购。
如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北京昌平县定陵,其中有一枚非常漂亮而硕大的猫眼石,直径达1.5寸,雕琢成祭坛的形状,顶部有一只火把。
清代在康熙年间所著的《坤舆图说》记载:“印第亚之南有一南岛,江河生猫眼、昔泥红等。”
为了充分地利用原石,加工工匠常常把猫眼石的底留得很厚,以致难以合理地镶嵌。留得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重量,多卖钱。
而结果适得其反,做工不匀称严重影响猫眼的美观,无人开高价。正确的做法是在宝石的腰线以下,保留适当的厚度,并磨成小弧面即可。要保持较低的角度,这样才有利于使宝石牢固地镶在托上。
据记载,清康熙年间皇宫里一共有3枚猫眼石,康熙把其中一枚给次女,有如下因素:
其一,次女从小聪明伶俐,对父母体贴入微,当康熙得病时她照看次数最多、看守时间最长,而且看护得十分得体,深得皇父的爱戴;其二,康熙对长得漂亮又知书达理二女儿下嫁巴林真有点舍不得,但一想边疆长治久安、国家一统也只有这样了,于是把珍爱的猫眼石送给了心有所愧的爱女。
于是,康熙如花似玉19岁的爱女固伦荣宪公主,在数百位达官和240户陪房的簇拥下,于1691年6月渡过西拉沐沦河,下家给巴林右旗扎萨克乌尔衮郡王。
固伦荣宪公主对父皇给她的那颗猫眼石一直爱不释手,56岁临终时,这颗猫眼石与她一起入墓陪葬。
清东陵乾隆墓中,发现大量随葬珍宝,其中有几枚猫眼石。可见乾隆皇帝对猫眼石之珍爱。
另外,清宫珍宝馆里金塔顶上,也镶嵌有猫眼石,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猫眼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猫眼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