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帽子结合蛋白名词解释

帽子结合蛋白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1-10-23 08:00:32

『壹』 几个生化名词解释:ε p 、Rep蛋白、HbS

Rep蛋白 原核生物DNA复制中的一种解旋酶,延3'-5'方向移动

ε(P) 摩尔磷吸收光系数 是衡量DNA变性的指标 该数据越大DNA变性越严重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就是以它为标准测定的

HbS 血红蛋白s 正常成人血红蛋白A HBS 是镰刀状细胞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β链从N- 末端开始的第6位氨基酸残基 在HBA 分子中是谷氨酸 HBs分子中为val 所代替

『贰』 名词解释青霉素结合蛋白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在某些人体内存在的蛋白质,能够和青霉素特异性结合,使青霉素具有完全的抗原性

『叁』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Real Time PCR)是在定性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定量技术
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出现在DNA结合蛋白质和其它蛋白质中的一种结构基元(motif)。当来自同一个或不同多肽链的两个两用性的α-螺旋的疏水面(常常含有亮氨酸残基)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圈对圈的二聚体结构时就形成了亮氨酸拉链
蓝白斑筛选是一种基因工程常用的重组菌筛选方法。
野生型大肠杆菌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将无色化合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切割成半乳糖和深蓝色的物质5-溴-4-靛蓝。有色物质可以使整个培养菌落产生颜色变化,而颜色变化是鉴定和筛选的最直观有效的方法。
操纵子(operon):指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一系列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的总称。转录的功能单位。很多功能上相关的基因前后相连成串,由一个共同的控制区进行转录的控制,包括结构基因以及调节基因的整个DNA序列。主要见于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如乳糖操纵子、阿拉伯糖操纵子、组氨酸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等.
简述原核生物的复制起始过程: DNA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解旋。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配对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肆』 生物学名词解释

1、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人体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从分子水平开展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的一门科学。

3、酶工程:过去主要是通过生物化学方法从各种材料中提取、制备酶制剂。现在主要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酶制剂。

4、蛋白质工程:过去主要是采用化学方法对纯化的蛋白质进行结构改造,制备出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现在主要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从改造目的基因的结构入手,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不同结构的蛋白质。

5、微生物工程:又称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使微生物产生有用物质或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

6、DNA的甲基化:DNA的一级结构中,有一些碱基可以通过加上一个甲基而被修饰,称为DNA的甲基化。

7、 CG岛:在整个基因组中存在一些成簇、稳定的非甲基化CG,这类CG称为CG岛。

8 、信使RNA:从DNA分子转录的RNA分子中,有一类可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称为信使RNA。

9、顺反子:由结构基因转录生成的RNA序列亦称为顺反子。

10、 帽子结构:5端第1个核苷酸是甲基化鸟嘌呤核苷酸,它以5端三磷酸酯键与第2个核苷酸的5端相连,而不是通常的3、5磷酸二酯键。

11 、核酶:在没有任何蛋白质(酶)存在的条件下,某些RNA分子也能催化其自身或其它RNA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即某些RNA具有酶样的催化活性,这类具有催化活力的RNA被命名为核酶。

12、 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分子爱到物理化学因素(如加热、紫外线、高压、有机溶剂、酸、碱等)的影响时,可使维持空间结构的次级键断裂,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13、蛋白质的复性: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除去后,某些蛋白质又可重新回复天然构象,表现出天然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14、 基因:是核酸分子中贮存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是指贮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15、 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基因组。

16、 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联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转录单位:储存RNA和蛋白质肽链序列信息的结构基因与指导转录起始部位的序列(启动子)和转录终止的序列(终止子)共同组成转录单位。

17、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的区域,操纵基因实际上不是一个基因,而是一段能被特异阻遏蛋白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18、 质粒:是细菌细胞内携带的染色体外的DNA分子,是共价闭合的环状DNA分子,能独立进行复制。

19 、质粒的不相容性:具有相同复制起始位点和分配区的两种质粒不能共存于一个宿主菌,这种现象称为质粒的不相容性。

20、 转位因子:即可移动的基因成分,是指能够在一个DNA分子内部或两个DNA分子之间移动的DNA片段。

20、自私DNA:核生物基因组中也存在一些可移动的遗传因素,这些DNA顺序并无明显生物学功能,似乎为自己的目的而组织,故有自私DNA之称。

21、 自杀基因:将某些细菌、病毒和真菌中特异性的基因转导入肿瘤细胞,此基因编码的特异性酶类能将原先对细胞无毒或毒性极低的前体物质在肿瘤细胞内代谢成毒性物质,达到杀死肿瘤的目的,这类前体转移酶基因称为自杀基因。

22 、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不连续的,编码氨基酸的序列被非编码序列所打断,因而被称为--在编码序列之间的序列称为内含子,被分隔开的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

23、 顺式调控元件(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24 、反式作用因子:一些蛋白质因子可通过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这些蛋白质因子称为反式作用因子。
真核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序列特异性的DNA结合蛋白,其中一些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使基因开放或关闭,称为反式作用因子,简称反式因子。

25、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26 、上游启动子元件:是TATA盒上游的一些特定的DNA序列,反式作用因子可与这些元件结合,通过调节TATA因子与TATA盒的结合、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及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转达录起始因子与RNA聚合酶结合)来调控基因的转录效率。

27 、反应元件:一些信息分子的受体被细胞外信息分子激活后,能与特异的DNA序列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这种特异的DNA序列实际上也是顺式元件,由于能介导基因对细胞外的某种信号产生反应,被称为反应元件。

28 、增强子:是一段DNA序列,其中含有多个能被反式作用因子识别与结合的顺式作用元件。

29、负增强子(沉默子);增强子内含负调控序列。

30 、基因家族:指核苷酸序列或编码产物的结构具有一定程度同源性的一组基因。

31、 基因超家族:是指一组由多基因家族及单基因组成的更大的基因家族。

32、 逆转录转座子:真核生物中一些中度重复序列的转移成分则与一般细菌中的转移成分不同,要先转录成RNA,再逆转录生成cDNA,然后重新整合到基因组中,这种逆转录旁路的转移成分称为逆转录转座子。

34 、反向重复顺序:是指两个顺序相同的拷贝在DNA链上呈反向排列。其中一种形式是两个拷贝反向串联在一起,中间没有间隔顺序,这种结构亦称回文结构。

35、 RFLP技术:通过限制酶酶切片段的长度多态性来揭示DNA碱基组成不同的技术称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简称RFLP技术。

36、 遗传图:又称连锁图,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作为“位标”遗传学距离为“图标”的基因组图。

37、 物理图:是以一段已知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为“位标”,以DNA实际长度(Mb或kb)作为图距的基因组图。

38、光修复:生物体内有一种光复活酶,被光激活后能利用光反提供的能量使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嘧淀二聚体分开,恢复原来的两个核苷酸,称为光修复。

39、逆转录:是指以RNA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中4种dNTP为原料,在引物的3端以5-3方向合成与RNA互补的DNA链的过程,此过程与中心法则方向相反,故称为逆转录。

40、SD序列:AUG密码子上游8~13个碱基处存在一个称为SD序列的结构,该序列与小亚基中16SrRNA3端的序列互补,当mRNA与小亚基结合时,SD序列与16SrRNA3端互补序列配对结合,起始密码准确的定位于翻译起始部位。

41 、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42、基因工程:将基因进行克隆,并利用克隆的基因表达、制备特定的蛋白或多肽产物,或定向改造细胞乃至生物个体的特性所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统称为基因工程

43、分子克隆:制备DNA片段,并通过载体将其导入受体细胞,在受体细胞中复制、扩增,以获得单一DNA分子的大量拷贝。

44、 DNA重组:不同来源的DNA分子可以通过末端共价连接(磷酸二酯键)而形成重新组合的DNA分子。

45、管家基因:有些在生命全过程都是必需的,且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的基因,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

46、诱导表达:有些基因表达极易爱环境变化影响,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有些基因的表达表面为开放或增强,则这种表达方式称为诱导表达。

47、 严谨反应:细菌在缺乏氨基酸的环境中,RNA聚合酶活性降低,RNA(rRNA,tRNA)合成减少或停止,这种现象称为严谨反应。

48、 衰减子:细菌中的m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合成是偶联在一起的。这一特点使细菌的一些操纵子的特殊序列可以在转录过程中控制转录水平。这些特殊序列称为--又称弱化子,位于一些操纵子中第一个结构基因之前,是一段能减弱转录作用于的顺序。

49、组合式基因调控:每一种反式作用因子结合顺式作用元件后虽然可发挥促进或抑制作用,但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不是由单一因子完成的,而是几种因子组合,发挥特定的作用,称为组合式基因调控。

50、 细胞通讯:细胞间识别、联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细胞通讯。

51、信号转导:针对外源信号所发生的细胞应答反应全过程称为信号转导。

52、 调控结合元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有许多都是蛋白质,其分子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结构域,它们是信号分子相互识别的部位,信号分子通过这些特殊结构域的识别和相互作用而有序衔接,形成不同的信号传递链或称为信号转导途径,这些结构域称为调控结合元件。

53、 第二信使:G蛋白活化之后唧 可激活其下游的效应分子,如腺苷酸环化酶和磷脂酶C等。这些效应分子随后可催化一些分子的产生或浓度和分布的变化。这些小分子能够继续向下游传递信息,因而被称为细胞内小分子信使,亦称为第二信使。已知的细胞内小分子信使包括cAMP、cGMP、甘油二酯(DAG)、IP3和Ca2+等等。

54、 DNA重组:不同来源的DNA分子可以通过末端共价连接(磷酸二酯键)而形成重新组合的DNA分子,这一过程称为DNA重组。

55、 限制酶:是一类内切核酸酶,因而又称为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这类酶能识别双链DNA内部特异位点并且裂解磷酸二酯键。

56、 同功异源酶:来源不同的酶,但能识别和切割同一位点,这些酶称为同功异源酶。

57、 同尾酶:有些限制酶识别序列不同,但是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这些酶为同尾酶。

58、 Klenow片段: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可将DNA聚合酶I裂解为大小两个片段,大片段的分子量为76kD,这个片段也称为 Klenow片段。

59、 入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的病毒,其基因组是线性双链DNA分子,当其感染宿主细胞并将基因整合到细胞后,基因组DNA变成环状,用于分子克隆中的载体。

60、 基因文库:采用限制酶将基因组DNA切成片段,每一DNA片段都与一个载体分子拼接成重组DNA,将所有的重组DNA分子都引入宿主细胞并进行扩增,得到分子克隆的混合体,这样一个混合体称为--

61、 cDNA文库:将cDNA的混合体与载体进行连接,使每一个cDNA分子都与一个载体分子拼接成重组DNA。将所有的重组DNA分子都导入宿主细胞并进行扩增,得到分子克隆的混合体,这样一个混合体称为-

62、cDNA:是指体外用逆转录酶催化,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互补DNA。

63、转化:是指将质粒或其它外源DNA导入处于感受态的宿主细胞。并使其获得新的表型 的过程。

64、 转导:由噬菌体和细胞病毒介导的遗传信息转移过程也称为转导。

65、转染:真核细胞主动摄取或被导入外源DNA片段而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

66、显微注射法:在制备转基因动物时,将外源基因通过毛细玻璃管,在显微镜下直接注射到受精卵的细胞核内,称为显微注射法。

67、 基因定点诱变:是指将基因的某一个或某些位点进行人工替换或删除的过程。

68、 双脱氧链终止法;是以单链或双链DNA为模板,采用DNA引物引导新生DNA的合成,因此又称为引物合成法,或酶促引物合成法。

69、核酸分子杂交:是指具有互补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的过程。

70、探针:杂交体系中已知的核酸序列称作探针。

71、DNA变性: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例如加热、酸碱或紫外线照射,可以导致两条DNA链之间的氢键断裂,而核酸分子中的所有共价键(如磷酸二酯键、糖苷键等)则不受影响,称为DNA变性。常见方法:热变性、碱变性、化学试剂变性。

72、DNA复性:当促使变性的因素解除后,两条DNA链又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形成DNA双螺旋结构,称DNA复性。

73、印迹:凝胶中的DNA片段虽然在碱变性过程中已经变性成单链并已断裂,转移后,各个DNA片段在膜上的相对位置与在凝胶中的相对位置仍然一样,因而称为印迹。

74、Northern印迹杂交:将待测RNA样品经电泳分离后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固-液相杂交,检测RNA(主要是mRNA)的方法。

75、斑点印迹:将RNA或DNA变性后直接点样于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用于基因组中特定基因及其表达的定性及定量研究,称斑点印迹。

76、原位杂交:核酸保持在细胞或组织切片中,经适当方法处理细胞或组织后,将标记的核酸探针与细胞或组织中的核酸进行杂交,称原位杂交。

77、液相杂交:待测核酸分子与核酸探针都存在于杂交液中,碱基互补的单链核酸分子在液体中配对形成杂交分子。目前常用的液相杂交的RNA酶保护分析法(RPA)、核酸酶S1保护分析法。

78、停滞效应:(平台期):随着目的DNA扩增产物的逐渐积累,酶的催化反应趋于饱和,此时DNA扩增产物的增加减慢,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即出现停滞效应。

79、筑巢PCR:先用一对外侧引物扩增含目的基因的大片段,再用内侧引物以大片段为模板扩增获取目的基因。

80、多重PCR:是在一次反应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一份DNA样品中不同序列的PCR过程。

81、连接酶链反应(LCR连接酶扩增反应LAR):是以DNA连接酶将某一DNA链的5磷酸与另一相邻链的3羟基连接为基础的循环反应。

82、基因打靶:是指通过DNA定点同源重组,改变基因组中的某一特定基因,从而在生物活体内研究此基因的功能。若定向敲除某个基因,称为基因敲除,若定向将一段基因序列替代另一段基因序列,称为基因敲入。

83、基因敲除:通过DNA同源重组,使得ES细胞特定的内源基因被破坏而造成其功能丧失,然后通过ES细胞介导得到该基因丧失的小鼠模型的过程称为--;其基本程序:(1)构建打靶载体;(2)ES细胞的体外培养;(3)重组载体转染ES细胞;(4)重组体转染的ES细胞的鉴定;(5)ES细胞胚胎移植和嵌合体杂交育种。

84、打靶载体:由部分残留的待敲除基因的同源片段、位于其内部的neo基因和位于其外侧的HSU-tk基因共同构成的载体即为打靶载体。

85、DNA芯片技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DNA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即可得出样品的遗传信息。DNA芯片的类型:原位合成芯片和DNA微集阵列。

86、自发突变:引起DNA一级结构改变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复制时碱基的偶然性错配,由此引起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另一类是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由某些环境因素引起的DNA一级结构改变,由此引起的突变称为诱发突变。

87、 错义突变: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取代,使得mRNA的某一密码子发生变化,由它所编码的氨基酸就变成另一种不同的氨基酸,使得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也相应地发生改变,这种突变称--

88、同义突变:碱基取代,在蛋白质水平上没有引起变化,氨基酸没有被取代,这是因为突变后的密码子与原来的密码子代表同一个氨基酸,这种突变称为同义突变。

89、移码突变:在编码序列中,单个碱基数个碱基的缺失或插入以及片段的缺失或插入等均可使突变位点之后的三联体密码阅读框发生改变,不能编码原来的正常蛋白质,即所谓--

90、原癌基因:是一种正常细胞的正常基因,在正常细胞中编码关键性调控蛋白,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它不具有致癌性,但当其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失控或发生突变时,可过度表达或持续表达其产物,就变成了癌基因,可以使细胞恶性转化。

91、病毒癌基因:病毒所携带着的致转化基因。

92、抑癌基因(抗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细胞内的一大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其表达产物主要包括跨膜受体、胞质调节因子或结构蛋白、转录因子和转录调节因子、细胞周期因子、DNA损伤修复因子以及其它一些功能蛋白。

93、细胞周期素/周期依赖性激酶:有些蛋白激酶的细胞周期特异性或时相性激活依赖于一类呈细胞周期特异性或时相性表达、累积与分解的蛋白质,后者被称为细胞周期素激酶,前者周期依赖性激酶。

94、启动因子:在癌变的启动阶段使细胞发生癌前期改变的因素。

95、基因诊断:是以DNA和RNA为诊断材料,通过检查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达异常,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

96、 基因治疗:通过在特定靶细胞中表达该细胞本来不表达的基因,或采用特定方式关闭、抑制异常表达基因,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

97、 基因置换:(基因矫正):将特定的目的基因导入特定的细胞,通过定位重组,以导入的正常基因置换基因组内原有的缺陷基因。

98、基因添加(基因增补)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靶细胞表达其本身不表达的基因。

99、基因干预:采用特定的方式抑制某个基因的表达,或者通过破坏某个基因而使之不能表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伍』 什么是结合蛋白,都有哪些结合蛋白

1.什么是结合蛋白:

定义:结合蛋白质的分子中除氨基酸组分之外,还含有非氨基酸物质,二者以共价或非共价形式结合,往往作为一个整体从生物材料中被分离出来。而结合蛋白质是单纯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结合构成,被结合的其他化合物通常称为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

2 结合蛋白有哪些:结合蛋白质主要分为以下种类。

按其非蛋白部分的不同而分为:

▲核蛋白(含核酸)、2糖蛋白(含多糖)、3脂蛋白(含脂类)、4磷蛋白(含磷酸)、5金属蛋白(含金属)及6色蛋白(含色素)等6种。

  1. 核蛋白:蛋白质与核酸结合,核蛋白存在于组织胚芽和人体腺体组织中。

  2. 粘蛋白或糖蛋白:含有碳水化合物如甘露糖和半乳糖的蛋白质,人体细胞组织分泌的粘液含有粘蛋白。

  3. 脂蛋白:溶于水,是脂肪与蛋白质结合,脂蛋白是人体在体内运输脂肪的工具。包括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4. 卵磷蛋白:蛋白质与卵磷脂相结合,如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卵黄磷蛋白。

  5. 金属蛋白:蛋白质与金属结合,如运铁蛋白、铜锌结合蛋白,有很多种酶类都含有金属离子。

  6. 色蛋白:蛋白质和色素物质结合,如血红蛋白。

『陆』 几个有关生物学蛋白表达的名词解释

第一个:HTM1没听说过。应该是him1p吧,胺酸甲基转移酶(Hmt1p)

后面的 Ndel, XhoI 这两个是两种核酸内切酶,可以识别别切割特定序列的核酸。如果这两个最常用的工具酶都不知道的话,建议你别看文献了,还是把你的基础知识打牢靠了再看吧。

Sbp1p 是Hmt1p的受体,存在与细胞核的核仁中,可以与单链核酸结合。具体功能不详。

Stm1p也是一个核酸结合蛋白,Stm1p, a G4 quadruplex and purine motif triplex nucleic acid-binding protein, interacts with ribosomes and subtelomeric Y' DNA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二楼的一看就知道不是搞分子生物学的,Ndel和XhoI一样,都是核酸内切酶,两者的区别在于识别和切割的核苷酸序列不同而已。不是什么抗原。我天天用的。

『柒』 生物:简述帽子和polya的功能

帽子的功能
保护mRNA:一般的 RNase不能切割含有 3个磷酸基的帽子
提高翻译能力(效率):通过与帽子结合蛋白结合,mRNA能更好地进入核糖体
有利于mRNA 在细胞内的运输(运出细胞核):若没有帽子,则mRNA 基本上留在细胞核
使mRNA 前体的能正确剪接:第一个内含子的剪接所需
poly(A)的功能
保护mRNA:延长其寿命(半衰期)
提高mRNA 的翻译能力:能与 poly(A)结合蛋白 [poly(A) binding protein I] 结合,促进翻
译,促进mRNA 与核糖体结合

『捌』 g蛋白名词解释

G蛋白是指能与鸟嘌呤核苷酸结合,具有GTP水解酶活性的一类信号转导蛋白。G蛋白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在动植物体中是一种非常保守的跨膜信号转导机制。当细胞转导胞外信号时,首先由不同类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接受细胞外各种配基(胞外第一信使)。然后受体被活化,进一步激活质膜内侧的异三聚体G蛋白,后者再去激活其下游的各种效应器,产生细胞内的第二信使。从而将信号逐级传递下去,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合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激素与激素受体结合并诱导GTP与G蛋白结合的GDP进行交换,活化的G蛋白可激活位于信号传导途径中下游的腺苷酸环化酶。G蛋白将细胞外的第一信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和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的腺苷酸环化生成的第二信使cAMP联系起来。G蛋白还具有内源GTP酶活性,在完成G蛋白的传递效应后,G蛋白发挥水解酶的活性(在GTPase-Activating
Protein的帮助下),将GTP变成GDP并释放Pi,此时G蛋白又变成失活状态,重新形成三聚体结构。

『玖』 何为结合蛋白质

结合蛋白质包括什么?
结合蛋白质:色蛋白:蛋白质和色素物质结合,如血红蛋白。卵磷蛋白:蛋白质与卵磷脂相结合,如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卵黄磷蛋白。脂蛋白:溶于水,是脂肪与蛋白质结合,脂蛋白是人体在体内运输脂肪的工具。包括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金属蛋白:蛋白质与金属结合,如运铁蛋白、铜锌结合蛋白,有很多种酶类都含有金属离子。粘蛋白或糖蛋白:含有碳水化合物如甘露糖和半乳糖的蛋白质,人体细胞组织分泌的粘液含有粘蛋白。核蛋白:蛋白质与核酸结合,核蛋白存在于组织胚芽和人体腺体组织中。

『拾』 什么是结合蛋白质呀

1.什么是结合蛋白:
定义:结合蛋白质的分子中除氨基酸组分之外,还含有非氨基酸物质,二者以共价或非共价形式结合,往往作为一个整体从生物材料中被分离出来。而结合蛋白质是单纯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结合构成,被结合的其他化合物通常称为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
2 结合蛋白有哪些:结合蛋白质主要分为以下种类。
按其非蛋白部分的不同而分为:
▲核蛋白(含核酸)、2糖蛋白(含多糖)、3脂蛋白(含脂类)、4磷蛋白(含磷酸)、5金属蛋白(含金属)及6色蛋白(含色素)等6种。

与帽子结合蛋白名词解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灰色衣女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641
第一次洗牛仔裤如何不掉色 浏览:306
羽绒服表布用什么面料 浏览:511
校花校服屈辱 浏览:533
男款冬天风衣好看吗 浏览:606
浅蓝色制服 浏览:974
黑色衣服搭配白色裙子的图片 浏览:156
中款兔女装外套 浏览:532
学校要求订校服 浏览:987
羽绒服充绒量多少谁说了算 浏览:843
中学情侣校服图片 浏览:450
日式露背衣怎么搭配 浏览:294
男生藏蓝色卫衣配什么外套 浏览:606
女子高制服百科汉化 浏览:632
浅色大衣男配什么裤子 浏览:321
卡米色的风衣配什么裤子 浏览:577
女童夏装女牛怎么样好用吗 浏览:141
广州市黄埔区买校服店电话 浏览:913
保暖内衣英文叫什么 浏览:725
机车风皮衣搭什么裤子 浏览: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