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作者

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22 23:18:55

❶ 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是什么修辞手法

“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这是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又是比喻修辞手法分类中缩喻修辞手法。缩喻的典型例句是“思想像潮水一样",缩喻成“思想的潮水",再缩喻成“思潮”。
明喻的公式是:甲象乙。
暗喻的公式是:甲是乙。
缩喻的公式是:甲的乙。
缩喻的“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展开句式是“石油工业落后像一顶帽子”。这样我们就能很明确地看出这是比喻了。
这个例句中还用到了一种修辞方法叫做比喻修辞分类中的“曲喻”。其典型的例句是郭兰英的歌词:"麦浪滚滚闪金光“。“麦浪”是一个曲喻,曲在将麦田比喻成麦田的海洋,海洋里才有浪,这就是有了麦浪。例句先把“石油工业落后”比喻成一个人,人才要戴帽子。直接说“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就是曲喻。
相信这个例句,你只要分析到是一个比喻就行了。缩喻和曲喻都需要分析和解答,许多人有都是分析不出来的。

❷ 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广大石油战线工作者的主人翁的姿态、为国争光的荣誉感、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的科学干劲、以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积极拼搏的“铁人”精神。

在旧中国,我国的石油工业十分落后,只有西北的玉门等几个地方产石油,总共只有四十几名技术人员、8台钻浅井的钻机。

大庆油田之后,我国又相继建成了大港、胜利、辽河、江汉、任丘、中原、塔里木等石油基地和天然气基地。石油年产量到20世纪70年代末就达到了1亿吨。2005年,我国的原油产量达到了1.82亿吨。

(2)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作者扩展阅读:

地质工作者在我国东北的松嫩平原上发现了一个大油田。为了纪念即将到来的建国10周年大庆,这个大油田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一场开发大庆油田的大会战打响了。昔日荒凉的大草原上,汇聚了几万人的石油大军。当中有个名叫王进喜的中年人。从15岁起就进玉门油矿做苦工,受尽了外国工头的欺辱。解放后,穷苦人民翻了身,当上了钻井队长。

作为一名石油工人,在北京开会的时候,看到国家因缺石油,汽车顶上背着黑乎乎的煤气包,心里十分难过,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为中国人民争口气,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

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十分艰苦。石油工人们为早日出油,日夜奋战在工地上。钻机运到了,可是起重设备没有到。为了早一天开钻,王进喜便带领工人们硬是人推肩扛,把上百吨的钻机运到了井场上,把井架竖立起来。

钻机开钻需要水,工人们就用桶装、用盆端,运来四五十吨水,保证了钻机按时开钻。有一次,发生了井喷事故,因为当时没有搅拌机,王进喜带头跳进了冰冷的泥浆(jiāng)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压井用的泥浆,终于制服了井喷。

为了开发油田,王进喜不知疲劳,日夜奋战,人们都称他为“铁人”。

❸ 把中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是劳动模范的。名言是谁

这句话出自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而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铁人”王进喜的感人事迹,文中用了“他暗下决心:”来引述王进喜的"我一定要为中国人民争口气,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

换句话说,“把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这句话并不是谁说的,而是作者认为王进喜暗下的决心。

(3)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作者扩展阅读:

建国初期,国内确实缺少石油,而且1958年之后,国内对开采石油的决心非常大,当时上上下下对勘探石油,摘掉“贫油国”的帽子抱有绝对的信心,王进喜肯定也有这个心思,这一点毋庸置疑。

王进喜虽然后期当了队长,实际上,还是一线的工人,而且威望很高,这主要是因为王进喜做到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确实赢得了工人们的一直拥戴。从这一点来讲,王进喜虽然不能文绉绉的“暗下决心”,但是同样的想法,还是有的。

❹ 爱国为国争光的人物故事

1,朱自清饿死不食救济粮。

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中正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订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构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上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中正,就运来了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该逃避自己的责任。”两个月后,朱自清困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2,有气节的外交官杨儒。

杨儒是清朝驻俄国公使。1901年,他到任后不久,就开始和俄国政府谈判我国东北问题。当时,俄国政府借口镇压义和团,派兵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土地,又想在谈判桌上逼迫中国代表承认他们在东北的特权,永远霸占东北。

杨儒坚决不同意,拒绝在俄国人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俄国人威胁他:条约文本已由沙皇批准,一字不能改。你不签字,就不必谈判了。俄中两国也就无“友好”可谈了。杨儒不怕对方的威胁,回答说:“我宁愿与你们决裂,宁愿被我国政府治罪,也决不签字!我不能出卖祖国的权益。”

俄国代表又假意安慰说:“你们政府已授权给你,出了问题责任也不在你呀!如果你签了字,贵国政府要治你的罪,我们俄国会出面保护你的。”杨儒感到受了莫大的污辱,气愤地说:“你何出此言!我是中国的官员,怎么会寻求你们的保护呢?那不就太无颜面了吗?我难道会那样做吗?”

杨儒因为担忧国事,心情沉重,加上年事已高,一次谈判归来,不慎被雪地滑倒,摔成重伤,一病不起。可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向俄国人屈服。后来,清朝政府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同意了杨儒的意见,拒绝签约。杨儒的斗争胜利了。

3,邓世昌的北洋舰队。

邓世昌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1894年9月,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中国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壮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不幸,致远号中了鱼雷,船体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毅然退出救生圈,沉入大海,献出了生命。

4,两弹元勋钱学森多番努力终于回国。

1949年中年时期的钱学森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便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此时的美国,以麦卡锡为首对共产党人实行全面追查,并在全美国掀起了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狂热。钱学森因被怀疑为共产党人和拒绝揭发朋友,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钱学森非常气愤,以此作为要求回国的理由。

1950年,钱学森上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将其关进监狱,从此,钱学森在受到了美国政府迫害,同时也失去了宝贵的自由。1955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

5,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❺ 我最崇拜的人王进喜

我最崇拜的人—母亲 有人崇拜电影明星,有人崇拜革命先烈,有人崇拜自己的老师、同学。可是,我崇拜的人却是她——我平凡的母亲。她没有上过电视,不是家喻户晓;她没有像革命先烈一样冲上前线,保卫祖国;她没有当过老师,教学生知识。可是,她却是我最敬爱的母亲!是谁,在下雨时为你撑起大伞?是母亲;是谁,在你冷的时候为你加衣?是母亲;是谁,在你生病时照顾你?是母亲。 记得有一次,是一个下雨天,我发烧了,家里没人,母亲得知我发烧了,就冒着大雨从工作单位赶回来,一道道闪电在她的头顶上空划过,可她还是不顾自己的身体奔跑在大马路上,回到家里,身上都湿透了,她顾不得换衣服,就来照顾我。我的病好了,母亲却感冒了,我端了一碗水给母亲,她开心地笑了。 另一次,在吃饭时,我挑食,只吃一种菜,母亲就把每一种菜都夹给我吃,母亲这样对我,但是我知道,母亲是为我好,为了饿的营养平衡才这样做的。我虽然表现得不服气,可心理还是想:“妈妈你真好!” 母亲经常教育我尊老爱幼,对别人要有礼貌,做一个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的人。我母亲就是这样一个让我喜欢的人,我永远爱您,妈妈!

❻ 把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市劳动模范谁的名言

“把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这句话出自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而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铁人”王进喜的感人事迹,文中用了“他暗下决心:”来引述王进喜的"我一定要为中国人民争口气,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换句话说,“把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这句话并不是谁说的,而是作者认为王进喜暗下的决心。

建国初期,国内一线工人觉悟都很高,尤其是参加各种会战的工人都如此,毕竟在当时来讲,那绝对是光荣的事情,所以有“暗下决心”的具体言论或许不实,但是此类想法,每个一线工人都会有,因为那是光荣与理想并存的年代!

❼ 摘掉石油工业的帽子第一段作者运用了什么结构

在教学阅读课文《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生分别提出了:为什么要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落后到了什么程度?要靠谁,靠什么才能摘掉这顶帽子?摘掉这顶落后的帽子后变成了什么样了?进而,我又追问:这顶落后的帽子是戴在谁的头上的?这几个问题提得都非常有价值,都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做到了带着问题读文,读得有目的。
为了让课文中凝练准确、含义深刻的词句在学生的心中鲜活起来,透过文字享受文学审美带来的愉悦,品味作者的写作艺术,我利用多媒体观看有关短片、图片等资料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各个自然段,引发学生潜藏的想象和创造思维,在学生的心中生成一幅又一幅恰似电影的画面,“心系国家”、“不怕困难”、“忘我工作”、“艰苦奋斗”、“这就是铁人的精神”等词句在动态的画面中被一一点亮。
在这充满感性的氛围中,我相机将朗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读着这些生动的词句,学生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王进喜的鲜活画面,心灵触摸到词句背后的温度——那就是石油工人的铁人精神!语文课堂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真正唤起学生心中真切的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我觉得虽然内容多一些,形式不是很新颖,但很全面,很实用。
存在不足,我的教学机智有待提高,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❽ 写王进喜的片段作文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劳动热情倍增.振兴中华,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成了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和行动。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就是胸怀祖国、发愤图强的一代工人的典型。
王进喜本?硎怯衩攀?涂笃胀üと?可他一心为国分忧.有一次在北京街头上,他看到汽车没油烧,在车顶上放着大大的煤气包,靠烧煤气行驶.他难过得吃不好睡不着,心想:“我是石油工人,现在国家缺油,我有责任啊!”不久,他被调到大庆,参加开发新油田的会战,他兴奋得像有使不完的劲,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怼C挥凶》?他和大家住在干打垒的简易棚子里,吃冷饭,睡地铺.钻井机到了,可没有吊车下不了火车,他一声呐喊,带着工人用绳子拉,肩膀顶,终于把机器卸下来运到工地。第一座井架竖起?砹?没有水灌井,他和工人们用脸盆、水桶,硬是把水一盆一桶地弄??争分夺秒地开了钻。发生井喷事故时,没有搅拌机,他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他为什么要?样做:为的是尽快打出石油,改变祖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
因为常年劳累,饮食没规律,王进喜得了严重的胃病,经常疼得不能入睡。可他说:“为了拿下大油田,我宁可少活20年!”正是这种铁人精神,正是这种为国忘我的劳动,使得大庆油田很快建成了,使我国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哇!王进喜可真伟大啊!他为了拿下大油田,宁可少活二十年,这种精神值得我敬佩。

❾ 问一下,王进喜的感人小故事400字有吗🤗

人物论据素材:铁人精神的故事

导语:1960年,王进喜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人物简介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玉门(祖籍陕西大荔),中国石油工人。1923年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随后,他成为一名石油工人。他因其用自己身体制服井喷而家喻户晓。1970年11月15日,王进喜因胃病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享年47岁。

铁人精神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劳动热情倍增。振兴中华,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成了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和行动。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就是胸怀祖国、发愤图强的一代工人的典型。

王进喜本来是玉门石油矿普通工人,可他一心为国分忧。有一次在北京街头上,他看到汽车没油烧,在车顶上放着大大的煤气包,靠烧煤气行驶。他难过得吃不好睡不着,心想:“我是石油工人,现在国家缺油,我有责任啊!”

不久,他被调到大庆,参加开发新油田的会战,他兴奋得像有使不完的劲,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没有住房,他和大家住在干打垒的简易棚子里,吃冷饭,睡地铺。钻井机到了,可没有吊车下不了火车,他一声呐喊,带着工人用绳子拉,肩膀顶,终于把机器卸下来运到工地。

第一座井架竖起来了,没有水灌井,他和工人们用脸盆、水桶,硬是把水一盆一桶地弄来,争分夺秒地开了钻。发生井喷事故时,没有搅拌机,他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的是尽快打出石油,改变祖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

因为常年劳累,饮食没规律,王进喜得了严重的胃病,经常疼得不能入睡。可他说:“为了拿下大油田,我宁可少活20年!”正是这种铁人精神,正是这种为国忘我的劳动,使得大庆油田很快建成了,使我国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❿ 为国争光的名人有哪些

1、邓世昌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这年9月的一天,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中国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

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

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壮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不幸,致远号中了鱼雷,船体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毅然退出救生圈,沉入大海,献出了生命。

2、赖宁

赖宁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着远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几年为家乡探险寻宝,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

进行无线电实验。他求知若渴的进行学习,好追根寻底,有积极探求的进取精神。1988年3月13日,中国北京时间15时38分,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为了扑灭山火。

挽救山村,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小主席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为了表彰赖宁的崇高精神,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中国少年先锋队小主席”的光荣称号。

3、钱学森

1955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归国之后,周恩来在各方面都给予了钱学森亲切细致的关怀。

晚年的钱学森还激动地回忆起一件往事: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发射前夕,周恩来总理召集相关的科研人员在人民大会堂开会。

临别之际,周恩来总理特意叫住了钱学森:钱学森,你不要太累着了。钱学森生前常对人说,对他一生影响最深和帮助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个是自己的岳父蒋百里。

4、王进喜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劳动热情倍增。振兴中华,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成了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和行动。

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就是胸怀祖国、发愤图强的一代工人的典型。王进喜本来是玉门石油矿普通工人,可他一心为国分忧。有一次在北京街头上,他看到汽车没油烧。

在车顶上放着大大的煤气包,靠烧煤气行驶。他难过得吃不好睡不着,心想:“我是石油工人,现在国家缺油,我有责任啊!”不久,他被调到大庆,参加开发新油田的会战。

他兴奋得像有使不完的劲,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没有住房,他和大家住在干打垒的简易棚子里,吃冷饭,睡地铺。钻井机到了,可没有吊车下不了火车,他一声呐喊。

带着工人用绳子拉,肩膀顶,终于把机器卸下来运到工地。第一座井架竖起来了,没有水灌井,他和工人们用脸盆、水桶,硬是把水一盆一桶地弄来,争分夺秒地开了钻。

发生井喷事故时,没有搅拌机,他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的是尽快打出石油,改变祖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

因为常年劳累,饮食没规律,王进喜得了严重的胃病,经常疼得不能入睡。可他说:“为了拿下大油田,我宁可少活20年!”

正是这种铁人精神,正是这种为国忘我的劳动,使得大庆油田很快建成了,使我国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5、詹天佑

1905年到1909年,为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总工程师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兼总工程师。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穿越军都山脉,地形险峻。

工程异常艰巨,长约200公里,为通往西北之要道。为争夺修路权,英、俄两国相持不下,清政府决定自力修筑,但缺乏信心。外国人纷纷议论,认为中国无力完成此路修筑工程。

詹天佑则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面对着外国人的讥讽,以大无畏气概,率领全体筑路人员,知难而进,齐心为国争光。

修筑之初,工程技术人员缺乏,詹天佑率仅有的两名工程学员,于1905年5月,自丰台经南口、八达岭,勘测至张家口,随即回测,并选测了自延庆州绕过八达岭经德胜口。

十三陵到昌平的比较线(对永定河谷路线,也曾考虑,以工程艰巨,限于经费及工期无可能采用,故未勘测)。6月回到天津总局,提出勘测及调查报告,并拟定修筑方案。

计划分三大段修筑,第一段(丰台至南口)先行开工,以早日通车运输而获利;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及第三段(岔道城至张家口),再详细勘测,特别是第二段中南口至八达岭。

地形险峻,更须进一步选测比较线。报告中称,“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而路工之难,亦实为向来所未有。”

与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作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第一次洗牛仔裤如何不掉色 浏览:306
羽绒服表布用什么面料 浏览:511
校花校服屈辱 浏览:533
男款冬天风衣好看吗 浏览:606
浅蓝色制服 浏览:974
黑色衣服搭配白色裙子的图片 浏览:156
中款兔女装外套 浏览:532
学校要求订校服 浏览:987
羽绒服充绒量多少谁说了算 浏览:843
中学情侣校服图片 浏览:450
日式露背衣怎么搭配 浏览:294
男生藏蓝色卫衣配什么外套 浏览:606
女子高制服百科汉化 浏览:632
浅色大衣男配什么裤子 浏览:321
卡米色的风衣配什么裤子 浏览:577
女童夏装女牛怎么样好用吗 浏览:141
广州市黄埔区买校服店电话 浏览:913
保暖内衣英文叫什么 浏览:725
机车风皮衣搭什么裤子 浏览:459
白色裙子配什么好看图片 浏览: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