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QQ堂中金童装,太子帽,探险背景,这些装备在探险哪些图能刷到
竞技:水面11,鸟语花香,
探险:魔法王国1:王子帽子,玉女衣服,金童衣服,舞会大厅背景,等等
魔法王国2:陨石背景,探险高手/达人,海盗船背景,爱神糖泡,等等
机械王国:荷兰队服,机密机甲盔,等等
迷之沙漠:圣诞背包,双截棍,等等
谢谢采纳!
B. 古代太子的帽子写的什么字
不会写字,一般都是花纹图案黄金镶边或镂空图案。
如果出现写字的那就一定是假的
望采纳O(∩_∩)O谢谢
C. 古代太子服饰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的服饰,属于礼制问题,是用来分贵贱,别尊卑的,皇太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在礼制上仅次于皇帝,体现在服饰上,就是非常接近皇帝,表现在服饰上,皇太子有一个特权就是可以穿“衮冕”,就是电视上演的那种头上顶个平板,下面垂着一排珠子的那种帽子,身上的衣服则绣上日、月、天、地等各种图案。
这是皇帝的帽子,仔细数一下,是十二串珠子哟
这种衮冕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时穿的,比如祭祀天地、太庙等皇帝才会这么穿,平常上朝啊,处理政务,接见大臣啊,以及休息的时候,是不会穿这玩意的。现在演电视的,皇帝出来动不动就穿成这样,是不对的。
成都武侯祠的刘备像,仔细数一下只有九串珠子,难到武侯祠塑像的时候是想说刘备偏安蜀中,还不够格当真正的皇帝?其实不是的哈,因为按照周礼的理想,衮冕只是皇帝的第二级服饰,在衮冕之上还有一套更高级的礼服,叫做大裘冕,大裘冕就是十二串珠子,但只是在祭祀昊天上帝时才穿,平时搞活动,不穿大裘冕,只穿衮冕,为了区别,皇帝的衮冕只有九串珠子。不过套规定太繁锁,后来不怎么用了。武侯祠这个塑像倒是很符合周礼的。
衮冕在周代是所有的王公贵族都可以穿的,只是用前后所垂的珠子的数量和衣服上绣的图案来区分等级,但后来因为这套服饰跟皇帝的太像,除了皇帝以外,其它人基本上不准穿了,除了皇太子以及亲王以外,一般大臣都不能再穿衮冕了,当然外国的国王也是可以穿的。
朝鲜的国王也可以穿衮冕
皇太子的衮冕和皇帝的区别,就是皇帝的珠子是十二串,每一串又有十二颗珠子,和皇太子的就降等为九串珠子,每一串也只有九颗,衣服上绣的图案,皇帝是可以绣十二种,皇太子只有九种,便说实话,这种差别完全不影响整体观感,不仔细看,跟皇帝真差不多。
明代皇太子的冕服,数一下只有九串珠子哟
D. 图片中皇帝头上所戴的带垂珠的叫什么名字
头上带的这个号帽子叫九旒冕,也叫平天冠,“旒冕”是古代天子、诸侯在重大仪式上戴的前后坠有玉珠的礼帽,在古装剧中经常能够看到。据《明史》记载,明朝天子之冕前后分别垂着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这东西想来也不好做啊,要工艺技术。有珠帘的,天子所戴的冕版上前后各悬挂12串玉旒,每串玉旒上穿有12颗玉石,共长12寸。
冕,是帝王的礼帽,只有皇帝、太子、封王才能佩戴。明朝礼制规定(根据北京定陵出土实物),皇帝冕前后各12旒,太子用11旒。亲王只能用9旒、9珠,共用珠162颗。冕服制度在清代被废除,冕冠形象,现在只能在绘画中见到,如梁武祠汉代刻石上的黄帝像,唐代阎立本画的历代帝王图,宋人作的晋文公复国图,明人作的圣迹图中的孔子像等等,但今天能见到的实物,除了袁世凯那件未被国人认可的“皇帝冕”之外,只有鲁荒王朱檀陵出土的九旒冕,所以特别珍贵。
冕的顶部叫“綖板”,綖板前圆后方,比喻天圆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涂黑漆,以示庄重。板前后系垂旒,表示帝王不视非,不视邪,是非分明。板下有玉衡,连接于冠上两边凹槽内;衡两端有孔,两边垂挂丝绳直到耳旁,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谓“充耳”,寓意帝王不听谗言,求大德不计小过,有所闻,有所不闻,从而衍化出一个成语“充耳不闻”。
E. " 太子帽"的来历与历史说明
中国古代为体现社会地位的尊卑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冠服制度,古时太子因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有了太子的冠服与仪仗。太子帽的来历应该与这样的历史有关,但各个历史朝代服饰文化的不同,因而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冠服又有着不同的形式和色彩的要求。民国以后,随着封建帝制的结束,过去的皇家冠服也逐渐平民化了。
参考:http://ke..com/link?url=xq__
http://wenku..com/link?url=RbcpbkNrtM4n8qKnAqO3u_2cmHyxdST2-EUVN8uQ52_6X5ck3VywkapROgkkx7lfcJLmn9-E0V629_xAIWjsMYgWPz1eOGVGhO2vSipk8tq
F. 汉代 太子帽子 是多少串 诸侯是多少串
太子等同诸侯应为9旒,每旒贯玉9颗
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周礼.夏官.弁师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
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
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
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
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
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
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
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
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
明朝的是11
据《明史》记载,明朝天子之冕前后分别垂着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太子用11旒、11珠,亲王只能用9旒、9珠。
G. 清朝皇太子的头饰一般是怎样的
梳辫子,辫尾垂以流苏,或玉饰,这没有固定的等级分别。等级主要体现在帽子上。
帽子主要分为服冠,暖帽和凉帽,因为清朝雍正都都是秘密立储,真正意义上的太子只有一位,所以太子的也不清楚,只知道皇子的。
暖帽的形制,多为圆型,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制,也有用呢制、缎制及布制的,视其天气变化而定。颜色为黑色为多。皮毛之类也有分别。最初,以貂鼠为贵,其次为海獭,再次为狐,其下则无皮不用。由于海獭价格昂贵,后用黄狼皮染黑代替,名为骚鼠,时人争相仿效。帽子的最高部分,装有顶珠,材质多以珍珠,红宝石为主。红宝石为冠顶,亲王冠顶装饰有10颗东珠,亲王的世子冠顶装饰有9颗东珠,郡王的冠顶装饰有8颗东珠。
凉帽的形制,无檐,形如圆锥,俗称喇叭式。材料多为藤、竹制成。外裹绫罗,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黄色等。上缀红缨顶珠。
朝冠是上朝或大宴等正式场合佩戴的官帽。皇子冬朝冠:皇子冬朝冠,熏貂为之,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青狐顶,金龙二层,饰东珠十,上衔红宝石。皇子夏朝冠:皇子夏朝冠,织玉草或藤丝竹丝为之,绿石青片金二层,里用红片金或红纱,上缀朱纬,前缀舍林,饰东珠五,后缀金花,饰东珠四,顶如冬朝冠。
H. 明朝太子平日戴的帽子叫什么
通天冠
洪武元年定制(公元1368年),加金博山附蝉,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与绛纱袍、皂色领、褾、裾的白纱中单、绛纱蔽膝、白色假带、方心曲领、白袜、赤舄配套,为皇帝郊庙、省牲、皇太子、醮戒时所穿。
I. 古代天子带的帽子叫什么呢
冕旒,古代汉族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J. 秦国时期太子的帽子是怎么样的
就是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