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高校抢夺帽子人才

高校抢夺帽子人才

发布时间:2021-09-02 10:36:41

① 三部委如何部署加快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对教师科研的评价不唯头衔、资历、论文作为评价依据,而是突出学术贡献和影响力。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意见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精准引进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坚决杜绝片面抢挖“帽子”人才等短期行为;改革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突出教学一线需求,加大教师教学岗位激励力度,探索建立专任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

② 美国、加拿大如何防止地方引进人才“以帽取人”

地方政府和高校院所引进人才,要么是为了提高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么是为了提升学科水平、更好培养人才、产出更多优秀成果,因此坚持什么样的标准至关重要。

向左转|向右转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地方政府和高校院所应当牢记引进人才的初衷,坚持“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引进创新能力强、创新潜力大的真正人才。

③ 真尴尬,山西某高校老师离职被索赔42万,大学很缺人吗

现在高校之间的人才竞争很激烈,相互挖人也是正常现象,所以很多高校一方面进行高端人才引进,另外一方面也会自己进行人才培养,为了防止人才培养投入后的人才流失,往往都会有一些约束性协议,提供福利的同时也会有违约责任。对于山西忻州师范学院此次人才离职索赔42万的事情,我认为也是正常现象,索赔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金额多少还有商议的空间,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学对于高端师资人才的确是很看重的,普通人才并不缺,缺的是有建树的人才。

一、事件梳理

据澎湃新闻报道,8月21日忻州师范学院离职教师贾某青再次披露离职事件进一步消息,忻州师范学院在8月19日已经决定为他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而赔偿费用学院还要发起新的仲裁。

三、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大学现在发展的竞争很激烈,尤其是地方院校,不仅仅受限于资金和投入的压力,还受限于高端人才的引起。以至于很多地方院校都在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包括高待遇,高福利,安家费,住房,科研经费,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等,但最终为了留住人才还是要有一纸协议约定的,毕竟那些钱划拨下来也不容易。

普通的人才大学根本不缺,缺的是高端人才,所以我们经常也能看到很多学术大咖经常换大学,很多学校为了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影响力,有时候不惜重金挖人,几百万年薪并提供别墅的都有,而被挖的学校自然是很郁闷的,如果教师未满服务期肯定就会索赔了,当然如果教师能好好说话,主动赔偿一点,或许也就网开一面了。

④ 东部高校向中西部抢人才是怎么回事

“挖走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日前,在教育部召开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针对东部高校向中西部高校挖抢人才的现象,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公开呼吁东部高校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



对此,一方面是要改变以高层次人才数量为依据的评价机制,降低东部高校挖抢人才的意愿。另一方面是要在政策、资金分配等方面给中西部高校更多支持,帮助其提高稳住人才、吸引人才的实力。这样才能平衡好人才自由流动与高等教育生态健康的关系。

⑤ 教育部为什么要反对东部高校从中西部和东北高校抢挖人才

近日,中组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高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在会议上,教育部鼓励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反对采取不正当手段招揽和引进人才,反对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抢挖人才。






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出台后,“双一流”学校、科目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出现了东部高校到西部高薪挖人的案例,让原本已经“东强西弱”的情况进一步严峻。

因此,必须反对采取不正当手段引进人才。

⑥ 高校为了吸引人才,都有哪些神操作

在校工作,大房子免费住。吸引大城市打拼腻了的人回家乡。对象这事么不用学校神烦,房子、幼儿园、小学都有了,还怕没有妹子追么,学校里最不缺年轻的妹子了。

⑦ 高校引进诺贝尔奖得主 ,这里面的"性价比"究竟有多高

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至少引进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海南大学一次性聘请了4位诺贝尔奖得主。中国高校对诺贝尔奖得主的热情追捧,一直备受争议。赞同者相信,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加盟,对高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国际交流都大有裨益。

该校更是计划开设“诺贝尔班”,为学生配备包括诺尔贝奖得主、图灵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等在内的世界一流导师。“引进诺奖得主是目前高校人才争夺战的一部分,只不过它把人才争夺战的战火烧向了国外。”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说道。

不难看出,在“高层次人才”如何评定这一老话题上,人们仿佛又将眼光对准了最为简单的标准——人才的“帽子”,而诺奖得主无疑是一顶被世人所认可的大“帽子”。不久前,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喻海良在网上看到了某高校的一则招聘信息,一开始的内容就是该校有多少名全职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少名院士……“诺奖得主这个称号的影响力是很强的。”

⑧ 德国的大学怎么样防止选拔人才以“帽”取人

关于德国大学世界排名普遍较低的原因,我个人觉得:
1. 德国之前本着教育资源公平的原则,并不提倡对本国个别大学在经济,政策上进行扶植和倾斜。从而导致德国的大学各有各的学科特色,大部分高校只是在个别学科上很突出,并且一直突出下去。 但现在德国政府已经开始实行所谓的精英大学的评比。对于获得精英大学称号的学校,给予经济上的扶植。致力于打造多学科突出的综合高校。相信不久之后,会有成效。
2. 现在学术界的官方语言毋庸置疑的是英语。评价一个学校的学术声誉的重要标准就是各学科教授在学术界的名气以及顶级期刊的论文数。如果你关注世界大学排行榜,英语国家的高校,几乎独领风骚。你如果看看德国人用英文写的书或者论文,应该可以体会到,Deuglish 对于国际学术交流也是会产生不利影响的。
3. 德国的高校和德国的企业有个共同特点: 科研生产贴近市场应用。 而应用领域的技术大多是成熟的科技,不会处于学术领域的尖端。这样的结果就是,企业和高校合作可以带给市场成熟稳定的产品,却很少能在纯科研的尖端领域却的成果。所以德国工业世界第一,大学排名却不靠前。
所以如果你到德国来学习,然后打算工作的话,工科类特别是机械电子能源化工是非常好的选择。文科哲学,法律,经济,神学由于语言的原因学习难度会非常大,尽管德国在这些方面都有欧洲前列的高校但并不推荐。

⑨ 人才帽子是什么意思

人才帽子是一种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大的制度。
1,有了人才帽子制度,考核评选晋升底层人员,是通过中央层面来操作的。
各种台面上的,非台面上的事情也要放到中央层面来进行。这比起非人才帽子制度,对于底层人员不是更好吗?
天高皇帝远,没有这套制度,你更加不知道是怎么被土皇帝搞死的。
2,人才帽子制度对于干活的底层是很大的利好。就跟论文制一样,有了论文到哪里都标定了你的产出,没有论文你的果实全部被人拿走,你只能祈求遇到好领导。
由于这样,对干活者是一种利益保护。现在人才帽子可以标定你的价值。
3,人才帽子提升了流动性。这个很重要的,就跟香烟在各省各自为战,跟全国通卖,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样。有了人才帽子,你现在是全国通行。没有人才帽子,你就只能被憋在一个小地方里。
从全局来考虑,这个宏观收益类似于贸易自由化的收益,他是把盘子做大的优秀政策。

与高校抢夺帽子人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街上火烧皮衣是用什么来烧 浏览:791
裤子eur32mex22 浏览:284
candies羽绒服 浏览:395
水蓝色娃娃衬衫 浏览:642
勺子舀满带帽子的 浏览:37
订校服的定是那个订 浏览:846
慈溪实验中学校服 浏览:63
穿旗袍戴什么耳环合适 浏览:125
高帮布洛克男靴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736
上海滩帽子叫什么名字 浏览:578
日本校服女生电影 浏览:404
半坡男士皮带多少钱 浏览:925
esprit冬装外套 浏览:53
中靴裤子 浏览:182
校服裤子厚的怎么改 浏览:477
春风十里绣旗袍 浏览:953
观音菩萨制服红孩儿 浏览:399
黑衣配什么颜色的马甲 浏览:948
穿着蓝色校服 浏览:300
熊背人的裤子批发 浏览: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