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莱芜道士帽子山

莱芜道士帽子山

发布时间:2021-08-17 17:23:12

『壹』 道士的帽子什么样的

道教服饰,指道教徒的衣着穿戴,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又称“法服”、“道服”、“道装”等。可以分为道巾、道冠、道袍、鞋袜、佩饰等五个部分。

一、什么是道冠

道冠指道士所戴之冠。多为木制,近世也有塑料制品。按其不同用途,可以分为黄冠、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等五种。

二、各种道冠

1、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俗称“冠子”。月牙状,下沿有相对两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面。这是全真派道士常用的道冠,冠巾拜师之后即可戴此。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祖师丘处机掌教之时,元代皇帝曾赐给他一块金子和一块玉石,要他戴在头上,丘处机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捏成月牙冠,又把玉石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皇帝目瞪口呆,丘处机从此成为掐金断玉的金玉两行的祖师爷。后来的全真弟子为了纪念丘处机,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印痕。

2、五岳冠:又称“五岳真形冠”或“五岳灵图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受过三坛大戒的道士,方可戴用。

3、星冠:又称“五斗冠”。覆斗形,上刻东西南北中五方斗宿图案。道士拜斗时戴用此冠。

4、莲花冠:又称“上清冠”。状似莲花式画顶插有如意头。做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5、五老冠:乃围戴头部之冠。无顶,莲瓣形,五片莲瓣上绘有“五方五老”的神像。两边垂有两条剑头长带,上有神像图案或“太乙救苦天尊”字样。一般在做施食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贰』 道士的帽子形状有啥说法没

道巾,即道人所带的帽子。根据季节的不同和道人得道的程度高低,道巾分为九种。如,受初真戒的道士,戴纶巾;受中极戒者,戴三教巾;受天仙戒者,戴冲和巾等。道巾全部用黑色布缎所做。道教认为,黑色在五行中对应水,水为道人所崇奉膜拜,“上善若水”,万世不竭。至于道巾的式样,也同道教的教义教规有密切联系,“一双风眼观前后,万法收来在内藏,七宝玲成皆有迹,昆仑顶上放毫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道巾的作用不仅在十防风御寒,突出道人特征,而且还有采天地灵气,纳岁月精华,包罗人间万象的特别功能。

另外我看过一个说法,道士过去被称为方士,那个帽子和鞋子对应“天圆地方”学说。

『叁』 道士帽子上的那个绿色的玉叫什么

帽正,单独的帽正多数是收藏品,特别贵,某宝上的庄子巾也就二三十块钱

『肆』 道士出山里面的那个阴十三头上戴的帽子能不能买的到

你说的是道士帽吗?那个是道士自己订做的。

『伍』 道教用品道士帽子道家法帽道巾道帽庄子巾南华巾混元巾九梁巾布面这是修仙的吗

对这是道家的行头,要修仙就要准备一套,这些物品是有加持力的,如果想修仙那就买一套。

『陆』 帽儿山的帽儿山传说

一、老道沟传说:
相传有位挖“棒槌”的老人,在帽儿山南坡的石缝边听见此山有声音。他往石缝内一瞧,看到了一个金马驹正拉着一个石磨,磨出来的都是金豆子。可石缝太窄,他怎么也进不去,急得团团转。第二天,他便约了几个亲朋好友上山来看,谁知石缝合上了,他们只好败兴而归。这件事传到了一个南方来探宝的人的耳朵里,他有双慧眼,能看地三尺。他来到山上,隔着石头往里一看,果然如此,可怎样才能打开石缝呢?他整天围着山找啊找啊,什么也没有发现。但他毫不灰心。一天,他走进山脚下一个种菜老人的庭院里,看见一株大青瓜,青枝绿叶,长得十分茂盛,两个大青瓜挂在架子上。他高兴极了,向老人出重金买下,说好不等他回来不能摘瓜。霜降到了,老人怕瓜受冻,把瓜摘下收藏起来。不久 探宝人回来一看,连忙叫苦不迭。原来那两个大瓜就是打开石缝的钥匙。但他仍不死心,就把两个大瓜拿到山上石缝处,他先拿起一个,对准石缝敲了三下,瓜被敲碎了,山并没有开。他又拿起另一个对准石缝敲起来,敲到第二下,石缝动了一下又合上了,瓜又敲碎了。就在这时,轰隆隆一声巨响,山北面涌出水来,奔流不止。那人一看不好,便逃得无影无踪。后来,几个老道听说帽儿山是镇东海一角的神山,怕出大乱子,就在山角下修了一座庙,名叫“太和宫”。每天烧香念经,四时不断,那股水也长流不断,汇成了阿什河,此地也就成了远近出名的老道沟。
二、帽儿山老道洞传说:
帽儿山是清代北方道教名山,曾经建有当时全国规模排名第三位的道教十方丛林道观——太和宫。在此之前,帽儿山上修行的道人已经早有记载,著名的“北方道”便是在此得到成仙。另外在帽儿山当地还有两处道家遗迹,一处为老道沟,另一处则是充满神奇色彩的老道洞。关于老道沟和老道洞的神话传说一直流传于帽儿山当地。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帽儿山山脚下一个村庄,来了一个云游的道士,栖居不去。终日游手好闲,饮酒食肉,不守清规,久而久之,村民也就见怪不怪了。一天,村庄内一家迎娶新娘,道士照例前去喝喜酒。当新娘下了花轿,道士突然抱起新娘飞奔而去。愤怒的村民扶老携幼在后面追赶。道士却步履轻盈,抱着新娘直奔山顶,当村民追至半山腰,道士将新娘房了下来,向村庄挥手示意。村民都回头看去,只见山洪爆发,大水已经将整个村庄淹没了。大家惊魂稍定后,方才想到是道士此举救了全村的性命。再去寻找道士,道士却不见踪迹了。
此后,村民们认为道士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神仙,四处寻找,以图报答,最终在道士经常出入的山沟内发现了一个山洞,内有道士生活的痕迹。为了纪念这个道士,当地人将这个山沟命名为老道沟,将这个山洞命名为老道洞。洞顶有一石缝,常年流水,水质清澈,水下有一食槽,不枯不溢,至今依然保持原貌,非常神奇。相传道士在此修身养性多年,修得鹤发童颜,满身的仙风道骨。当时人们觉得特奇怪,纷纷猜测,有人说老道得道升天了,还有人说老道云游天下,解救受难的苍生去了。山洞旁有一条石缝,石缝间常年流水,其水质清澈甘醇。好像是为了配合这流水的韵致,山顶的云雾经常神秘地缭绕,变换诸多的造型。
三、帽儿山风景区摩崖石刻释意
明眼:寓意对事物准确的判断,明断是非;另外其他寓意还有放眼未来,开阔眼界之意,是全福路上第一处摩崖石刻。此外在前面的山路中,我们还会见到更多的名家真迹,这些石刻的原作者为著名书法家——法闻师父,法闻师父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学生,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背景普照寺住持,赵朴初禅意书画院院长。他的代表作品:厚德载物,天地人和等在中国书法界具有崇高地位,在前面的登山途中让我们一睹大师书法风采。 修道问路:全福路为修行、政官之路,人生经历了不断的修行,持续的积累,不断的求索,问自己、问天地、问众生,成长的过程便是修道问路的过程。立正:正身以黜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一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方向性作用,祝福大家都能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开心快乐的生活。直上顶峰:到达此处,已经历山路的艰险,广阅大美山色,是向成功挺近的时刻了。鼓足勇气,胜利和成功已经向我们挥手了。岸:回头是岸,在登上了人生的新的高度的时候,回首凝望,昔日的峥嵘岁月历历在目,此刻重要的已经不是高度,是我们充分的享受了这个难忘的过程,梦想的明灯为我们点亮前行的方向。 变通:困思变、变则通、通则达。中国文化的精髓也体现在变通二字上,我们活的一直都不曾轻松,只是我们拥有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从容应对,才看上去更加轻松。海天直路: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现在我们的人生之旅进入了一段新的路途。面前的这副书画形象的描绘了前面的路,这也寓意经过坚持不懈的成长与付出,我们终究会迎来我们人生和事业的垂直上升期。云乘鹤意:天随人愿,就好比仙鹤在飞翔的时候,彩云都会顺乘它的心意。前面迎接我们的是一番如何壮丽的奇观,让我们拭目以待。圆通:圆通境界为佛家、道家修行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寓意“大自在、菩提心”,法闻师傅通过这副字向大家表达祝福,希望大家万事如意。三元同化:上求下化,人生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不断收获和释放的过程,有得,有舍,有舍,有得,得与舍之间,做一个造福身边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方为智慧人生。 无限风光:此处不仅拥有无限的风光,更寓意我们的人生和事业将会有无限的发展。我们经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上帽儿山这座险峰之后,大美的风光便是对我们最好的回馈。紫气东来:此石为好运石,紫气东来刻在好运石上,大家可以拍照留念,希望大家好运常伴左右,福气绵绵不断。厚德载物: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为体,物为用。德好比根蒂,物好比枝叶,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厚德载物,只有内在深厚的道德品行才能承载外在丰富的物质福报。孝:我国古代的孝道不仅包含对父母的孝顺,更包含对群主、对社会、对领导、对同事、对兄弟姐妹、对身边所有人的一种尊敬和关怀。上善若水:水不争以润万物,最真挚的善良,就像水一样,不求回报,只为有利于周围的人。持正:老话说“人间正道是沧桑”,古代的先哲们总结了很多人生智慧,“持正”指引后人为人处事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正确的做正确的事!道法自然:自然界的规律为最崇高无上的法则,遵循自然,爱护自然,让心灵与自然相统一,人生的境界也会有一个新的高度。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黄帝阴符经》开篇首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一阴一阳曰道,阴阳相推曰行。天之道,天心也;天之行,无为也。观天之道在致中,执天之行在致和。观天之道而存其诚,执天之行而自强不息。 天地人和:“和”是中国古老智慧中最吉祥、如意的一个字,人上有天,人立于地,天、地、人三者圆满相处,相生相息,天地人和为大圆满。法闻师父的“天地人和”曾被中国美协主席雕刻在海南黄花梨上,海南黄花梨的珍贵程度已经达到按克计价。由此可见,此天地人和的艺术价值。道:顺应天道,道为自然,凡事顺其自然,无为乃大。

『柒』 道士服饰有哪几种

道士服饰有六种,分别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具体如下:

1、大褂: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

2、得罗:蓝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

3、戒衣:黄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从前道教传戒制有“三衣”,以供领受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的道士分别着用。

现在传戒是一次授完,所以仅用此种戒衣。

4、法衣:又称“天仙洞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此衣,则为紫色。

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来的皇帝,亦多赐给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

5、花衣:又称“班衣”。亦属法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面亦有各种绣花图案,但较天仙洞衣显得简洁,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众经师着用此衣。也有红色或黄色不带图案者,为做一般道场的经师穿用,称为“经衣”。

6、衲衣:亦称“衲头”。大襟,长及小腿。多层粗布缝制,显得笨拙厚重。过去云游的道士野外打坐时穿用,以御风寒。今日道士多已不用,少数道士还保存着过去代代相传的衲衣。

(7)莱芜道士帽子山扩展阅读:

道士服饰的组成部分:

道士服饰可以分为道巾、道冠、道袍、鞋袜、佩饰等五个部分。

1、道巾

道巾指道教徒戴的帽子。俗言“道有九巾”,但是九巾的名目并不固定。清代闵小艮《清规玄妙》记载的九巾,为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和九阳巾。清末至今,变化较大,

现在流行的九巾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浩然巾、逍遥巾、荷叶巾、太阳巾、一字巾、包巾等九种。

2、道冠

道冠指道士所戴之冠。多为木制,近世也有塑料制品。按其不同用途,可以分为黄冠、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等五种。

3、道袍

道袍为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

4、鞋袜

道教徒所穿的鞋袜,有常见的几种样式。

1)圆口鞋:黑色,鞋口深,圆口。为一般道士日常穿用。

2)双脸鞋:黑色,圆口,鞋脸中间有两条突起的梁子,将鞋脸一分为二,故名。有的还在鞋帮部位饰以云头图案,显得超脱出俗。这是较为正式的一种道士鞋。

3)十方鞋:鞋口圆,鞋帮为黑白相间的条形图案。还有一种,是在鞋帮上面相间开洞,适宜夏天穿用。

4)麻鞋:古云“履”或“麻履”。是用麻绳编制的鞋,适宜夏天或下雨天气穿用。现在穿此鞋者较为少见。

以上几种鞋,在道教并无严格规定。现在道士,平时亦有穿用社会上出售的布鞋或运动鞋者。

5)云履:也叫“朝鞋”。鞋底较厚,鞋帮上衬以云头图案。为斋醮法坛上高功所穿。

6)高筒袜子:又称“高靿袜子”,俗称“白袜子”。白色,袜筒裹至膝下,用带子扎系。白色代表白云,象征遨游天界。道教规定,进入殿堂必须穿上此袜,如果没有,也必须把裤脚扎住才行。

7)道靴:高功法师在举行大型斋醮法事所穿的鞋,其制黑色高筒,白漆高厚硬底;云鞋,大型斋醮法事中高功所穿,其制彩锦浅帮,绣制云纹,圆头厚白底,多在高功踏罡步斗时所用。

5、佩饰

佩饰指道教徒佩戴的各种饰物用品。包括道簪、帽正、慧剑、佩剑、葫芦、鱼鼓、单瓢、拂尘、阴阳环。

『捌』 道士的帽子中间为什么有一块玉片,有什么说法没谢谢!

玉能养人,修道之人需要修身养性,也许玉在这方面能起到辅助作用

『玖』 道教的道士带的九种帽子都长的什么样

太阳巾,中间有洞。

与莱芜道士帽子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锦纶和氨纶的比例多少的裤子好 浏览:963
皮卡堂次元冷萌女装怎么获得 浏览:949
不小心把帽子刮飞了 浏览:274
2020沙漠围巾十大品牌排行榜 浏览:803
蔡依林三叶草风衣 浏览:978
羽绒服生锈了怎么办 浏览:466
在口碑上上演了帽子戏法 浏览:286
树叶亲子帽子编织 浏览:989
a02风衣怎么样 浏览:388
白手套找钻石是什么电影 浏览:20
白色呢子大衣搭配什么衣好看 浏览:847
圆脸帽子小红书 浏览:671
中老年人男装马甲背心 浏览:625
男士夏装的搭配说说 浏览:800
旗袍秀背景台词 浏览:408
纯棉的裤子会缩水 浏览:55
白鞋搭什么颜色额裤子好看 浏览:937
亲子装加盟就选亲尚亲子装怎么样 浏览:424
灰色裤子更配什么腰带 浏览:959
婴儿羽绒服性价比高品牌 浏览: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