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英国帽子发展阶段

英国帽子发展阶段

发布时间:2021-07-31 07:51:37

① 英国历史五个阶段怎样影响英国文化

英国文学主要分五个阶段:上古及中世纪的英国文学,新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期以及现代时期。 英国文学史中,上古时期大概是始于公园450年,止于1066年,即诺曼底征服的那一年,主要分为宗教诗和世俗诗,圣经和贝奥武夫是流传至今的典型,兴盛的是盎格鲁萨克森文明,诗歌神韵结合了粗犷豪勇的气象和悲情哀婉的风格. 文艺复新时期,是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是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人文主义是其精神所在,那个时期涌现的作家有莎士比亚,培根,马洛,斯宾塞,约翰弥尔顿 新古典主义时期是从1660年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到798年的浪漫主义时期为止,前期英国动荡不安,后期国力发展,英国的十八世纪,是启蒙主义时代,提倡秩序,理性,法制,这一时期的文学巨匠有约翰班杨,丹尼尔笛福,斯威夫特,亨利菲尔丁谢立丹,托马斯格雷. 浪漫主义时期是从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开始到1832年司各特的死截止,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主要强调人权,主要作家有布莱克,华兹华斯,骚塞,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简奥斯汀,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高潮时期,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1836到1901,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国家相对繁荣稳定,国权逐步向中产阶级转移,道德和常理成为时代主题,主要作家有狄更斯,勃朗特姐妹,丁尼生布朗宁,乔治艾略特,哈代现代时期,由于资产阶级垄断,矛盾激化,加上一战和二战的损失,日不落帝国国力下降,哲学思想涌现。流派繁多,代表人物,萧伯纳,叶芝,艾略特,劳伦斯,乔伊斯等

② 英国经济的发展史

英国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英国的农业高度集中,高度机械化,并且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英国拥有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储备;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在工业国家是算非常高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伦敦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尽管英国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工业的重要性仍不断下降。
英国的教育、学术研究处于世界领导地位,国际知名学府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都位于英国,是美国以外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枢纽。英国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慕名前来升学,不仅为国家带来丰厚的外汇,也为这个属知识型经济体系的国家吸纳不少人才。 英国的旅游业也相当重要:每年有超过2700万中国游客,排名世界第七,低于加拿大(3300万)而高于奥地利(1910万)。 以汇率计算,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英国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系。她的经济在欧洲仅次于德国。 英国是全球化国家之一,根据最新调查,英国在全球化指标上排名第四。英国首都伦敦是全球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和纽约齐名。 英国经济被广泛形容为盎格鲁——撒克逊经济。她的组成部分依次由大至小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自1973年起,英国是欧盟会员国。 1980年代,在撒切尔夫人政府的管治下,大多数在1940年代被国有化的、在工业和服务业上的国有企业都被重新私有化。英国政府只拥有少数工商产业,英国皇家邮政是其中一例。 英国经济正经历150多年来最长的持续增长时期,自1992年以来每个季度都有增长。在通货膨胀、利率、和失业率方面都保持了较低的水平,也使英国成为欧盟中最强的经济体之一。因此,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英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在欧盟国家中位列第十二名。但是,与其他英语国家一样,其收入不平衡水平高于许多欧洲国家。尽管石油收入不菲,英国仍具有世界第三大经常账户赤字。 尽管英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近20年来显著增长,并超过了德国的生产率,但仍落后法国工人每周35小时工作时间的水平约20%。英国的“平均每小时劳动生产率”位于“旧”欧洲(15国)的平均水平。 英国在人类发展指数中位列第16。
应答时间:2020-12-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③ 英式帽子发展史

在西方,
帽子是一种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奴隶们只
能头戴破草帽遮阳。
到了中世纪,
帽子的等级观念更加明晰,
国王戴金制
皇冠

囚犯戴纸帽
子等等。十六世纪后期,宫廷中官员、王后、公主和仕女的帽子有了特别的设计。甚至到了
二十世纪初,
人们仍然可以从一顶帽子上判断一个女人是良家妇女还是青楼娼妓,
是大家闺
秀还是小家碧玉。所以,

夏奈尔说,“帽子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所以得出这样的
结论,
一方面是因为她那个时代,
一个女人胆敢不戴帽子出门,
就等于向路人宣布
“我是下
贱的女人”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众所周知,
夏奈尔本人就是靠做帽子起家的,
出于对帽子的
敬意,她甚至认为“赤身裸体的模特戴上宽边帽子,便与文明画上了等号”。

十八世纪中叶,
矫情的巴黎贵妇们喜欢将各种鲜花、
水果以及做成标本的禽兽顶在头上,
那时的帽子就像是一个什么都能装的篮子。
在那个时代,
头发被认为是个人的隐私,
必须用
帽子遮起来。即使在家里,也要挽起端庄的发髻,而不能披下来——这样的发型居然被认
为于裸体无异,
头发变只能在卧室里与睡衣相慰了。
以隐蔽的长发相对应的,
是无限夸张的
帽子,
以及在帽子上张牙舞爪的羽毛。
作为当时最时髦的装饰,
女人对羽毛的喜爱几乎到了
疯狂的地步——这些美丽的、
关键是能够自然裸露的
“毛发”,
他们之所以被人疯狂的
“嫁
接”,很难说究竟是是出于羡慕,还是出于嫉妒。但不管答案如何其结果都是一样,那就是
一些鸟类因此而几近灭绝!
以至于在美国,
一些人成立了专门的协会,
以阻止更多的鸟被杀。

第一次世纪大战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女人们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
这意味着她们的衣着
和发式都必须尽量地实用和便捷。

20
世纪
20
年代出现了三种,
一种是传统的齐耳短发,
一种是多层次紧贴头皮的板式短发,还有一种是很短而且很男性化的发式。在这种情况下,
一向离心离德的制帽商和发型设计师之间开始了心照不宣的合作。
“制帽商”
在英语里的字
面意思是“米兰人”,早在十八世纪,就有了“Milliner”即“女帽制造商”一词,它来自
于意大利米兰,
因为在这个时期,
米兰能够生产出最优质的帽子。
女帽行业是一个传统的女
性职业,
女帽制造商不但负责设计,
还要负责选料和制作。
在那时,
一位女士与制帽商的关
系常常是很固定的,就像今天的一些女人和发型师的关系一样。

1952
年,钟形帽开始盛行,这种帽檐挡住一只眼睛的设计是由卡罗琳·勒布发明的,如
果那个女人舍不得剪掉自己的长发,
钟形帽可以把她的头发变成一个时尚的短发式。

此后,
无边帽、
贝雷帽随着战后服饰的男性化改观而大肆流行了一番。
三十年代是超现实主义流行
的时尚年代,帽子又和超现实主义纠缠到了一起,头巾式女帽、三角帽、
Coupde

Vent
帽,
甚至鞋子反扣在头顶的夸张设计,
都成为当时的流行款式。
由于女性化风格的重新回归,
女装款式变长,
线条更加柔和流畅,
突出了胸、
腰和臀部,
帽子开始变小,
不再压低到耳朵,
而是很优雅的歪向一边。
头发露了出来,
女人们为新的美发技术而欢呼雀跃,
科技的进步使
波浪式卷发风行一时。
由于战争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兵纷马乱,
人们也放弃了梦
想,逃亡要紧,所以,女帽世界也变的贫乏不堪,只有实用,而无新意,越来越多的女性不
戴帽子走出家门。
战争造成物资的极度匮乏,
肥皂很难买到,
洗发液更是无从谈起,
再加上
没钱的情况下,
头巾被证明是理想的头饰之一,
通过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和别出心裁的打结
方法,
同样可以美化自己,
需要时还可以用它来遮掩自己头发的凌乱。
当然,
如果你决心要
一顶帽子,
也可以用纸来做,
在那样的时刻是没人笑话你的。
总之,
为了找到合适的帽子代
替品,人们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东西,有人甚至使用了渔网。

战争结束后,制造商终于迎来了他们的黄金发财时代。迪奥“新形象”的推出,不仅在
服装的用料上满足了人们重归奢华的心里,
铺张的大摆裙上一顶灯罩式宽帽,
也成为那个年
代经典和品味的象征。
“新形象”的出现使宽檐帽和平顶硬帽再度流行,制帽的材料也丰富
起来,出现了人造纤维,塔夫绸、法兰绒以及艳丽的羽毛。

在理发店了,时尚顺滑的波浪式发型不再需要电烫,只需要把头发用卷筒卷好,在喷上
化学药水就可以焕然一新。
此后的帽子也越来越自由,
完全适应人们的穿着来设计,
女人的
头发也越来越长,自然的直发开始占上风。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末,发胶出现了,它使女
人的发型出现了各种奇妙的变化,从此人们注意的焦点不再是帽子,而是转移到了头发上。

发型师终于向制帽商宣战,
并大获全胜,
一些前卫的设计师用一些惊世骇俗的设计装饰
头发,就不是使用帽子,帽子逐渐隐退至不见踪影。

帽子的困境一直持续到杰奎恩·肯尼迪才有所缓解,
当这位美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第一夫
人戴着无边的平顶小桶形帽出现在公共场合时,
女人认识到,
是到了给帽子更新换代的时候
了。无檐帽成为
20
世纪
50~60
年代时尚的宠儿。此后,戴面纱和织物衬里的帽子在英国
王太后好戴安娜王妃的引领下,风行了一阵子。

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也开始戴帽子了——当然,除了右派的“帽子”以外,其他的帽子是
相当匮乏的,所以常发生谁家的“小二”被抢了帽子,谁家的“小三”因此而挨了打之类的
事情。那是举世闻名的“文革”时期,所以即便一顶帽子也必然与革命有染:冬季是羊绒帽
的军帽,无论天气多冷、耳朵是否冻烂,毛绒绒的帽耳朵是翻在上面的——这样才显得英
气,显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夏天是和国防绿布军裤搭配的的确良帽,为了追求“帽
型儿”
,人们会很认真的在帽子里面撑上报纸或硬纸板。这样的风尚一直持续到右派的“帽
子”摘除之前,也就是
1970
年代后期。到了
1980
年代,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人忽
然发现帽子还有许多别的戴法,
于是一窝蜂的爱上了宽边的草帽,
以及装饰在上面的大蝴蝶
结。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日常着装越来越趋向于舒适和简洁,反复的帽子日渐的消失了,
那种装饰性极强的帽子即便在它的诞生地,
也只是在特殊场合才配戴。
然而随着电影
《四个
婚礼和一个葬礼》的热映,以及史蒂芬·琼斯和菲利普·崔希等女帽设计大师的出现,一度隐
退的帽子又被重新来回到时尚的舞台上。

一部帽子的发展史可谓源远流长,其变化可谓千奇百怪。黑色带圆环戒指的帽子,显示
出前卫的摇滚风格;
白色带点黑色斑点的帽子,
则明显有点像美国牛仔的风格;
蓝色米字格
的样式给人绝对的青春气息;
带金属贴片的帽子与名族图案是春天的时髦;
仿皮毛的帽子则
告诉人们,你是一个绿色环保的人、

④ 英国经济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二战后英国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战后50-60年代平稳发展时期。其主要特点是经济缓慢而持续增长,失业率低,物质丰富,人民消费水平不断增长。
(2)70年代经济滞胀。在70年代,英国在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始终保持最低经济增长率,最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最高的贸易赤字纪录。
(3)80年代经济复苏。一个显著特点是时间长,复苏持续了7年。另一个特点是国际收支大大盈余,政府金融地位最高。

⑤ 英国人的帽子文化

在英国,你可以看到许多社交习俗都与帽子有关系。假如一个男客人去拜访他的朋友,他进屋后,就一定要先摘下帽子。如果你去亲戚朋友那里赴宴,那你进入餐厅时不仅要脱下帽子,而且还应该把帽子挂起来或放在近旁的椅子上,而不可把帽子放在餐桌上。在街上遇见熟人的时候,如果你是位女子,你只要对那人点头微笑或打个招呼、寒暄两句即可,但如果你是位男子,你在遇见女熟人时,一般情况还要脱帽施礼。

这种脱帽施礼、以示恭敬的习俗也反映在英语语言里。例如,英语“hatinhand”这个成语就有“十分恭敬”的意思。另一个成语“takeone'shatoffto(someone)”,字面意思是“对某人脱下自己的帽子”,它的引申意思则是“敬仰某人”。

另外,英国有一种黑色圆顶硬礼帽,英文叫abowlerhat(据说是伦敦一个叫JohnBowler的帽商在1950年设计的),在绅士界和商人中颇为流行,而且已成为英国男子社会地位的象征。如果谁戴一顶又黑又新直挺挺的“bowlerhat”,他就会被人看得起,相反,一个戴着顶旧“bowler”的人,就会被人瞧不起。英语里有“badhat”一词,意为“坏家伙”,另外形容什么东西很黑,则说“像帽子那样黑”(asblackasahat),想来与这种黑色圆顶硬礼帽不无关系。

颇为有趣的是,英国议会曾有一项规定:议员不得戴着帽子进入议会厅,而在发言时又必须戴上帽子。因此许多议员索性光着脑袋进入议会厅,发言时则戴上议会厅准备的一顶公共帽子。于是在辩论某个问题时,就可以看到一顶帽子被争着发言的人传来传去。争夺激烈时,帽子在空中飞舞传递,再加上口哨声、跺脚声,真像是在做一种没有击鼓声的传物游戏。更为稀奇的是,不管议员的脑袋是大是小,都只能戴那同一顶帽子,结果常常引起哄堂大笑。

⑥ 英国警察的帽子

上图的是警察(而且还是持枪特警,英国警察有资格持枪的是5%左右)
下图的是社区民警PCSO,(主要在社区服务,没有警察委任卡,不能以警察身份逮捕他人)网上很多图片
你说的徽章上显示的“大都会警察”的意思是这位PCSO隶属于伦敦大都会警区,这区域是最先发明PCSO这种职位的

⑦ 为什么英国贵族都戴帽子

本世纪初,只有在西方女人戴帽子才是一种必需。特别对一个有身份的女士,在公共场合,如不戴帽子,是十分严重的失礼行为。头发被认为是身体的隐私部位,只有在家中才可以裸露出来,而且即使在家中,头发一定要挽成髻。披肩长发只有在卧室里才被允许出现。而这种帽子为身份象征的文化,到了今天在欧洲只有英国给保留下来。在英国传统的赛马节上,妇女的帽子,可谓百花争艳,一片万紫千红,看不胜看,简直是一次帽子秀。

⑧ 概述欧洲贵族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自特点

  1. 8-11世纪,封建贵族

    贵族谱系模糊


  2. 12-14世纪,等级贵族

    呈现比较完善的贵族特征,大贵族集团和骑士集团之间实行合并,严格的世袭制


  3. 14-16世纪,权贵贵族

    封建社会后期,贵族集团内部出现分化,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推动城市显贵的出现

欧洲贵族生活方式不是张扬出来的,而是通过很多细节,弥漫式地、渗透式地表达出一种贵族气息。

欧洲贵族几乎是世袭的,因此他们对美要求也很高。一般来说贵族们在家具的选择上都会挑选经典的、尊贵的、已被认同的品牌。几乎每一件有名的品牌家具都有它的一段历史和背景。对上流文化消费没有引领一说,通常他们买的东西都比较局限于一两个出名的品牌,而品牌也同样以世袭的方式传承其风格。

体现“贵族文化生活”的日常活动:

社交舞会。是欧洲贵族在宫廷、城堡举行的一种交际舞会。

击剑,击剑是当时贵族子弟必修的格斗训练。

马术,骑马、赛马作为是最具代表性贵族文化生活的运动。

室内乐,欧洲的贵族常常在他们宽敞舒适的沙龙中举行非正式聚会,宴请政界名流或者文人雅士,席间由贵族的私人乐团演奏清雅的音乐。

欧洲的贵族文化生活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不管是音乐、舞蹈、美术,还是文学,数学,自然科学都有相当的修养,这样才有了各种各样的所谓上流社会的社交聚会,比如交谊舞。贵族的身份,爵位,意味着就是不用劳动也有丰厚的年金,衣食无忧。所以上流社会的人都有充裕的时间,他们可以任意去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欧洲的贵族有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科学研究中去,比如最著名的英国皇家学院,定期举办讲座什么的都是贵族们去听。规模盛大的舞会,奢华的礼服,显然不是平民能负担的起的。贵族们在一起讨论哲学、政治、文学、艺术、科学,就有了各种所谓高雅艺术形式的大繁荣,这种欧洲的贵族文化生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⑨ 帽子文化的英国文化

在英国,你可以看到许多社交习俗都与帽子有关系。假如一个男客人去拜访他的朋友,他进屋后,就一定要先摘下帽子。如果你去亲戚朋友那里赴宴,那你进入餐厅时不仅要脱下帽子,而且还应该把帽子挂起来或放在近旁的椅子上,而不可把帽子放在餐桌上。在街上遇见熟人的时候,如果你是位女子,你只要对那人点头微笑或打个招呼、寒暄两句即可,但如果你是位男子,你在遇见女熟人时,一般情况还要脱帽施礼。
这种脱帽施礼、以示恭敬的习俗也反映在英语语言里。例如,英语“hatinhand”这个成语就有“十分恭敬”的意思。另一个成语“takeone'shatoffto(someone)”,字面意思是“对某人脱下自己的帽子”,它的引申意思则是“敬仰某人”。
另外,英国有一种黑色圆顶硬礼帽,英文叫abowlerhat(据说是伦敦一个叫JohnBowler的帽商在1950年设计的),在绅士界和商人中颇为流行,而且已成为英国男子社会地位的象征。如果谁戴一顶又黑又新直挺挺的“bowlerhat”,他就会被人看得起,相反,一个戴着顶旧“bowler”的人,就会被人瞧不起。英语里有“badhat”一词,意为“坏家伙”,另外形容什么东西很黑,则说“像帽子那样黑”(asblackasahat),想来与这种黑色圆顶硬礼帽不无关系。

与英国帽子发展阶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普宁流沙全部学校校服 浏览:1
三十岁男士衬衫选择 浏览:17
戴着帽子小胡子饼干 浏览:381
衬衫装裤子里怎么弄 浏览:289
卡其色裤子配紫色上衣好看么 浏览:848
男士针织连帽外套 浏览:638
灰色连衣裙怎么配外套 浏览:604
baracuta男士g9夹克 浏览:358
男军绿色大衣裤子和鞋子搭配 浏览:730
佛山女装服装批发市场利润 浏览:240
裤子有黑色疤怎么去掉 浏览:566
只穿了睡衣就被 浏览:717
狩猎红色制服篇在线播放 浏览:617
制服师生播放器 浏览:466
王晓晨演的争一件旗袍 浏览:433
世界十大衬衫品牌排行榜 浏览:893
衬衫衣高领 浏览:448
卡其色裤子上衣好看图片 浏览:865
男士雪地棉穿什么裤子 浏览:565
jk制服温柔一刀是什么 浏览: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