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杨树上有一顶帽子扩句
道跑旁边高大的杨树树枝上有一顶漂亮的花帽子。
Ⅱ 有一顶帽子(如下图),帽顶部分是圆柱形,帽檐部分是一个圆环,也是用同样的花布做的,已知帽顶的半径、
3.14×1×2(底面周长)×1(高)+3.14×1*=9.42平方分米 3.14×(2*-1*)=9.42平方分米 9.42×2=18.84
Ⅲ 树像戴上了一顶绿色的帽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这是比喻句,把树冠比喻成了绿色的帽子。
不是拟人句,因为没有人的动作在里面。
Ⅳ 一张叶子就可以做帽子,如下图的帽子,这种树的树名叫什么
柚木(学名:Tectona grandisL.F.),又称胭脂树、紫柚木、血树等, 是一种落叶或半落叶大乔木,树高达40-50米,胸径2-2.5米,干通直。树皮褐色或灰色,枝四棱形,被星状毛。叶对生,极大,卵形或椭圆形,背面密被灰黄色星状毛。圆锥花序阔大,秋季开花,花白色,芳香。柚木是热带树种,要求较高的温度,垂直分布多见于海拔高700-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可入药,也是制造高档家具地板、室内外装饰的材料。柚木号称是缅甸的国宝,所以价格相当的昂贵。柚木材质本身纹理线条优美,含有金丝所以又称金丝柚木。
http://ke..com/view/41934.htm
Ⅳ 有一顶帽子在树上英文
英文
There is a hat on the tree.
有一顶帽子在树上
Ⅵ 杨树上面的这个叫什么
应该是杨树或者构树花
可以蒸来吃
请判断确认一下
Ⅶ 这个帽子前面是什么样的
帽正,又叫帽准,俗称“一块玉”。吴语“准”、“正”音近,故曰“帽正”,属于帽子上的装饰物。多为正圆形,上大下小扁而平,底下有象鼻眼,缀在帽子前面,戴上的对准鼻尖,所以叫帽正。唐宋元三代已有流行,明清两代使用较多。即过去有德之士镶在帽子上的饰物,代表着正人君子以玉比德。
以玉石、翡翠、玛瑙等材料制成,有圆形、方形、多边形等,钻孔后缝缀在帽子前端。明、清时期较为流行。清邃园《负曝闲谈》第二十五回:“皮困秋儿上一块碧霞玺,鲜妍夺目。”其中“一块碧霞玺”,即指“帽准”。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八回“沈月卿只穿了一件玄色绉纱皮袄。。。。。。头上戴了一顶乌绒女帽,连帽准也没有一颗”。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四十二回:“俚几对珠花同珠嵌条,才勿对,单喜欢帽子浪一粒大珠子,原拿来做仔帽正未哉,
帽正的出现与帽子是分不开的,其本身的实质就是帽饰,民间俗称帽花。帽花是指装饰于帽上的饰物,多用于小孩出生或小孩满月、满周岁等喜庆节日,大小排列成组。还有一些妇女用的帽花,以团花、团寿、团鹤、福禄寿喜、牡丹、菊花、蜘蛛、蝴蝶等图案为主。多为老年妇女所用,很多是婆婆做寿时儿媳赠送的祝寿礼物。
帽正与一种便帽的关系十分密切,便帽在北京有多种叫法。如"小帽"、"帽头"、"瓜皮帽"、"六块玉"等等。无论老少也无论尊卑都可以戴。因这种帽子是由6块同质料子拼制而成,据说早在明代初年,就取它有代表天地四方的"六合统一"之含义而盛行于京城了。清入关后,同样取"六合统一"这一吉利之词,同时这种帽子又摘戴方便,博得人们喜爱,因此仍盛行不衰,便帽的6瓣呈下宽上尖状,缝成后,形如半球。帽的底边分有檐与无檐两种。有檐的即在底边上镶上1寸宽的小檐;无檐的只用缎子包个窄边而已。小帽在天热时,多选用黑纱为面;天凉时,则选用黑缎子为面。帽顶是用缎子编成一个"疙瘩",北京人管它叫"算盘结",颜色有红有黑。在小帽的前方正中要钉上一块"帽正",以示帽子的前后。帽正的质料有好有差,好的用翡翠,白玉和珍珠;差的则用料器或金属片。
同时,道家的混元巾帽也多使用帽正,混元巾乃九巾之首,代表了道教混元一气的意思。而庄子巾又称冲和巾(道家讲“万物复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或南华巾(庄子被道教尊奉为“南华真人”)。庄子巾下面为方形,上部为三角形,状如屋顶。帽前正面镶有白玉,名为“帽正”,一来可以知道帽子是否戴正;二来代表了道教徒行为要端正的意思。全真派道士头发稀少者多喜戴庄子巾。
明代时候的士大夫、读书人就十分喜欢用玉器作为帽正,大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意思吧!文饰亦是多种多样,有螭龙纹、梅花纹、荔枝纹等等,丰富多彩
Ⅷ 一仆二主上杨树苗带的帽子在哪里有卖
你上淘宝,肯定有的。
Ⅸ 二年级上册看图写话一个老人在一棵树底下树上有七只猴子拿着一顶帽子在干什么
有一个卖草帽的老人,一天用扁担挑了很多草帽到集市上去卖,去的路上,老人在一个树下歇脚,或许太累的缘故,一会儿就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发现草帽都没有了,原来是被树上的猴子拿走了,N多个猴子象老人一样戴着草帽,朝老人笑,老人急的快要跳起来了,怎么弄猴子们就是不把草帽丢下来,此时,老汉无奈把草帽脱下,往地上狠狠摔去,没想到,猴子们也把帽子摔到了地上,于是老人家赶紧拾起草帽,跑了;
N多年后,老人家的儿子,子承父业也卖起了草帽,有一天也遇到了同样的情景,此时,这个老人的儿子窃喜:幸好老爸教导,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按照他老爸讲的,把帽子狠狠地丢在地上,本想它们会丢下,结果,猴子们非但没有学习他丢草帽,反而一直跑的快的把他的草帽都给捡走了,并丢了一句狠话:“你以为只有你有老爸!”